公司经营理念大全汇总十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服装公司经营理念大全 公司经营理念大全汇总十篇

公司经营理念大全汇总十篇

2024-07-08 15: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篇(1)

现代公司理财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以著名财务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迪利亚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的MM定理为标志。这一时期著名的公司理财理论还有威斯顿(Weston)模型,科普兰德(Copeland)的公司价值评估理论,马科维茨(Markowits)的资本组合理论,夏普(Sharpe)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等。这些公司理财理论的产生促进了财务管理的发展,也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理财观念,使公司理财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现代公司的理财观念和方法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受国外发达国家理财观念的影响,公司的财务管理逐步升级,由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逐步走向资本的运营,以证券市场为主体的资本市场把人们的理财观念引入一个新的境界,股票泡沫的神奇作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巨大风险使人们增强了对理财观念的重视,以内部控制和风险导向为主体的公司理财逐步形成一种新的理财理念。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现代公司的理财观念转变类型以及由此产生的观念及管理手段的创新,对增强公司的获利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十分的迫切性。 一、现代公司理财观念转变的主要类型

现代公司理财观念的转变是公司内部条件改变和外部环境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公司理财观念的进步和时展的客观要求。不同的公司由于各自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不同,其理财观念的转变状况也有所不同,从公司发展的一般情况出发,现代公司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的理财观念转变类型:

1、从盲目追求权益资本筹集向合理筹资结构观念转变。从资本成本最低化的筹资原则出发,公司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权益资本特别是发行股票筹资,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在所有的筹资形式中股票筹资的资本成本是最高的。但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初期,由于证券市场的不规范、大股东内部控制以及管理层的舞弊等原因,使得众多的上市公司不按照规定向股东分配股息或因经营不善难以向股东进行分配,使得权益资本变相转化为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随着我国对上市公司治理力度的加强、对证券市场规范化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不分配、会计信息失真和大股东控制等弊端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违规操作以及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已经难免退市的惩处,公司的筹资理念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正在逐步由盲目追求权益筹资向讲求筹资成本的最低化和筹资结构的合理化转变。

2、从单纯追求成本控制向实现全面内部控制观念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许多公司存在对最低成本法的误解,把最低成本法归结为“公司内部节约、挖潜、改造等”,把一定生产经营条件下的生产成本最低作为追求的目标,其结果造成了不讲求规模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观念具有动态的含义,最低成本原则的本质内涵应是追求规模经济下的成本相对最低,不讲求规模经济和最大经济效益的成本最低是没有意义的。在公司的理财观念中,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成本控制,认为内部控制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存有偏见。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中,公司内部控制应是全方位的控制,除成本控制外,还应包括:现金流控制、物流控制、商品流控制、人才流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管理过程控制、组织机构控制等等,是一个完整的控制工程,而且最优的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各种控制活动协调发展、优化配置、实现最大控制效率的动态控制系统。

3、从不讲信用向不断提高诚信观念转变。信用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公司的信用观念相对比较低下,公司中为了短期利益不讲求信用的现象比比皆是。为规范市场行为,我国公司亟需增强信用观念,这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减少或避免三角债、偷漏税金等现象,促进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重大意义。公司信用观念的创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公司只有建立良好的信用观念,才能不断适应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对我国公司理财观念与行为的影响,不断建立和完善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公司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和高速发展。

4、从经验性理财决策向科学性理财决策观念转变。理财决策是公司财务人员在财务目标的总体要求下,通过专门的方法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遴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财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公司的理财决策停留在定性决策为主的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司理财决策提出了科学化、规范化、定量化、民主化的要求,把决策效果提高到了决策工作的首要位置。公司的理财决策不能再停留在低效率、高风险的状态,而是提高到战略决策的位置,使公司的全体人员都来重视理财决策,参与理财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理财决策的有效形。

5、从追求经营的安全性向风险导向经营的观念转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与收益并存,呈现正比例的变化趋势。公司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较高的收益率就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意识。但是,敢于承担风险并不等同于冒险,公司经营者承担风险的能力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是经营者自身素质与经验结合的结果。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大多公司的风险意识淡薄,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差,再加上我国开放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公司的经营者自身素质相对较差等。公司的经营长以安性为目标,追求无风险经营,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相违背的。现代公司的经营者应面对市场的挑战,在经营中培养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在面对风险、规避风险的过程求得高收益和快速发展。

6、从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向重视人才和促进技术进步的观念转变。在公司原有的理财观念中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使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弊端明显地显露出来,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不考虑风险的大小、不与投资进行比较以及容易引起短期行为等弊端,使利润最大化理财目标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人们已经认识到短期的利润最大化不会促进公司长期的发展,往往会适得其反。公司竞争的核心不是短期内利润的多少,而是人才的竞争以及技术的进步,公司只要有了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才是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的理财观念已经开始由片面地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向争夺人才以及先进技术转移。

7、从负债经营观念向资本运营观念转变。我国公司理财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开始从国外引进了负债经营的观念,根据西方的理财理论公司负债率应保持在50%-70%之间为宜。公司负债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负债的节税效应和资本的规模效益加速资本的运营与扩张。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育成熟,公司的经营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负债经营转向资本运营转变,即把公司的全部有形和无形资产均看作是可以增值的价值形态的资本进行经营,通过资本购并、控股、股权交易等多种方式实现公司资本的迅速膨胀,彻底改变了公司过去单纯依靠自有资金积累发展公司规模的经营观念。目前资本运营已经成为现代公司规模扩张与发展的主要手段,资本运营的观念正在现代公司中形成和成长。

8、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讲求综合效益的转变。追求经济效益是公司经营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公司追求经济效益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降低。公司在自然资源开采方面,由于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资源的开采效率,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对资源造成了破坏;在产品生产方面,存在着资源利用的浪费,生产排放的“三废”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生产的产品不适合市场需要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在生产力布局方面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以及布局失衡、不讲求规模效益等问题。因此,在我国现代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象。公司的效益观念应该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体。现代公司的理财观念也应逐步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实现综合效益的共同提高转变。

二、现代公司理财手段的创新

根据西方国家的财务理论,公司理财以筹资、投资和现金流为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引起公司理财观念转变的同时也促进公司理财手段的创新。从我国公司财务管理的实践考虑,现代公司应主要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财手段的创新:

1、筹资手段的创新。公司传统的筹资以接受直接投资、公司留利、借款和商业信用为主要方式,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国外的许多新型筹资方式逐步引入我国,目前在国内公司中已经开始使用的新型筹资方式,主要有:融资租赁、风险投资、天使资金、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及可转化债券、发行专项基金、BOT、补偿贸易等。这些筹资方式在改变着我国公司的决策者和经营者的理财观念,把资本运营作为主要的经营方式,并且许多高新技术公司也在探索更加新型的筹资方式,如并购筹资、组合筹资、概念筹资等形式。

2、投资手段的创新。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公司的投资范围逐步扩大,投资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投入实务资本参与利润分配和以项目投资为主要方式的投资理念受到冲击。公司生产经营投资已经不再是公司投资的唯一方式,以公司运作为投资对象的资本运营投资以及股票、债券、基金、期权、期货等投资方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在投资的形态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投资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已经成为公司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司投资的范围也有当地扩展到外地,从国内扩展到国外。投资手段的创新是在公司理财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又反过来使公司的理财理念进一步升级,从而使公司的发展速度以及规模扩展程度发生超常规发展。

3、分配手段的创新。长期以来,公司的剩余利润一般是由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凭借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来参与分配。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逐步成为公司总资本的一个构成部分,凭借其评估价值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参与公司利润分配。技术进步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使公司的获利来源也由生产经营领域扩展到多种渠道,并且使许多公司的非营业利润扩展到大于营业利润的程度。同时,参与公司利润分配的对象也在不断随之发生着变化,其中以人力资本参与公司利润分配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也是公司未来利润分配的一种必然趋势。另外,在上市公司的分配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非投资性的特种股票在限定的条件下参与公司利润分配,也使公司利润分配超越了物质资本所有者的界限。总之,公司的剩余利润分配,影响着公司的发展,关系到各方面的利益,分配手段的创新目的在于促进公司的持续发展。

篇(2)

现代公司理财观念的转变是公司内部条件改变和外部环境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公司理财观念的进步和时展的客观要求。不同的公司由于各自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不同,其理财观念的转变状况也有所不同,从公司发展的一般情况出发,现代公司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的理财观念转变类型:

1、从盲目追求权益资本筹集向合理筹资结构观念转变。从资本成本最低化的筹资原则出发,公司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权益资本特别是发行股票筹资,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在所有的筹资形式中股票筹资的资本成本是最高的。但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初期,由于证券市场的不规范、大股东内部控制以及管理层的舞弊等原因,使得众多的上市公司不按照规定向股东分配股息或因经营不善难以向股东进行分配,使得权益资本变相转化为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随着我国对上市公司治理力度的加强、对证券市场规范化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不分配、会计信息失真和大股东控制等弊端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违规操作以及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已经难免退市的惩处,公司的筹资理念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正在逐步由盲目追求权益筹资向讲求筹资成本的最低化和筹资结构的合理化转变。

2、从单纯追求成本控制向实现全面内部控制观念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许多公司存在对最低成本法的误解,把最低成本法归结为“公司内部节约、挖潜、改造等”,把一定生产经营条件下的生产成本最低作为追求的目标,其结果造成了不讲求规模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观念具有动态的含义,最低成本原则的本质内涵应是追求规模经济下的成本相对最低,不讲求规模经济和最大经济效益的成本最低是没有意义的。在公司的理财观念中,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成本控制,认为内部控制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存有偏见。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中,公司内部控制应是全方位的控制,除成本控制外,还应包括:现金流控制、物流控制、商品流控制、人才流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管理过程控制、组织机构控制等等,是一个完整的控制工程,而且最优的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各种控制活动协调发展、优化配置、实现最大控制效率的动态控制系统。

3、从不讲信用向不断提高诚信观念转变。信用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公司的信用观念相对比较低下,公司中为了短期利益不讲求信用的现象比比皆是。为规范市场行为,我国公司亟需增强信用观念,这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减少或避免三角债、偷漏税金等现象,促进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重大意义。公司信用观念的创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公司只有建立良好的信用观念,才能不断适应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对我国公司理财观念与行为的影响,不断建立和完善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公司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和高速发展。

4、从经验性理财决策向科学性理财决策观念转变。理财决策是公司财务人员在财务目标的总体要求下,通过专门的方法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遴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财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公司的理财决策停留在定性决策为主的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司理财决策提出了科学化、规范化、定量化、民主化的要求,把决策效果提高到了决策工作的首要位置。公司的理财决策不能再停留在低效率、高风险的状态,而是提高到战略决策的位置,使公司的全体人员都来重视理财决策,参与理财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理财决策的有效形。

5、从追求经营的安全性向风险导向经营的观念转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与收益并存,呈现正比例的变化趋势。公司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较高的收益率就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意识。但是,敢于承担风险并不等同于冒险,公司经营者承担风险的能力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是经营者自身素质与经验结合的结果。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大多公司的风险意识淡薄,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差,再加上我国开放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公司的经营者自身素质相对较差等。公司的经营长以安性为目标,追求无风险经营,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相违背的。现代公司的经营者应面对市场的挑战,在经营中培养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在面对风险、规避风险的过程求得高收益和快速发展。

6、从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向重视人才和促进技术进步的观念转变。在公司原有的理财观念中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使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弊端明显地显露出来,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不考虑风险的大小、不与投资进行比较以及容易引起短期行为等弊端,使利润最大化理财目标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人们已经认识到短期的利润最大化不会促进公司长期的发展,往往会适得其反。公司竞争的核心不是短期内利润的多少,而是人才的竞争以及技术的进步,公司只要有了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才是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的理财观念已经开始由片面地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向争夺人才以及先进技术转移。

7、从负债经营观念向资本运营观念转变。我国公司理财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开始从国外引进了负债经营的观念,根据西方的理财理论公司负债率应保持在50%-70%之间为宜。公司负债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负债的节税效应和资本的规模效益加速资本的运营与扩张。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育成熟,公司的经营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负债经营转向资本运营转变,即把公司的全部有形和无形资产均看作是可以增值的价值形态的资本进行经营,通过资本购并、控股、股权交易等多种方式实现公司资本的迅速膨胀,彻底改变了公司过去单纯依靠自有资金积累发展公司规模的经营观念。目前资本运营已经成为现代公司规模扩张与发展的主要手段,资本运营的观念正在现代公司中形成和成长。

8、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讲求综合效益的转变。追求经济效益是公司经营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公司追求经济效益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降低。公司在自然资源开采方面,由于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资源的开采效率,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对资源造成了破坏;在产品生产方面,存在着资源利用的浪费,生产排放的“三废”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生产的产品不适合市场需要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在生产力布局方面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以及布局失衡、不讲求规模效益等问题。因此,在我国现代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象。公司的效益观念应该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体。现代公司的理财观念也应逐步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实现综合效益的共同提高转变。

二、现代公司理财手段的创新

根据西方国家的财务理论,公司理财以筹资、投资和现金流为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引起公司理财观念转变的同时也促进公司理财手段的创新。从我国公司财务管理的实践考虑,现代公司应主要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财手段的创新:

1、筹资手段的创新。公司传统的筹资以接受直接投资、公司留利、借款和商业信用为主要方式,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国外的许多新型筹资方式逐步引入我国,目前在国内公司中已经开始使用的新型筹资方式,主要有:融资租赁、风险投资、天使资金、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及可转化债券、发行专项基金、BOT、补偿贸易等。这些筹资方式在改变着我国公司的决策者和经营者的理财观念,把资本运营作为主要的经营方式,并且许多高新技术公司也在探索更加新型的筹资方式,如并购筹资、组合筹资、概念筹资等形式。

2、投资手段的创新。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公司的投资范围逐步扩大,投资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投入实务资本参与利润分配和以项目投资为主要方式的投资理念受到冲击。公司生产经营投资已经不再是公司投资的唯一方式,以公司运作为投资对象的资本运营投资以及股票、债券、基金、期权、期货等投资方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在投资的形态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投资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已经成为公司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司投资的范围也有当地扩展到外地,从国内扩展到国外。投资手段的创新是在公司理财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又反过来使公司的理财理念进一步升级,从而使公司的发展速度以及规模扩展程度发生超常规发展。

篇(3)

对于广告公司来讲,营销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人口及社会文化环境;微观上主要包括营销的对象、竞争者及企业的内部环境。广告的市场占有率很大程度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广告公司作为一种社会行业,势必处于一定的社会体系中,受到周围一切宏观环境的影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稳定,人民生活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发展不断深入,人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人们的欣赏意识日趋强烈,对广告代言的认识也逐步理性化。总体上,我国广告公司的发展处于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之中。

2.我国广告公司的营销模式

营销模式是一种体系,而不是一种手段或方式。目前公认的营销模式从构筑方式上划分,有两大主流:一是以市场细分法,通过企业管理体系细分延伸归纳出的市场营销模式;一是以客户整合法,通过建立客户价值核心,整合企业各环节资源的整合营销模式。市场营销模式是以企业为中心构筑的营销体系,而整合营销则是以客户为中心构筑的营销体系。对我国广告公司来讲,通过良好的创意为企业产品做宣传是广告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良好的品牌意识是我国广告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3.广告公司的营销组织机构

对广告公司来讲应该有完善的组织机构设置,其目的:对内让员工知道对谁负责,谁向他负责;对外有明确的任务。以便节省时间,避免不必要的困扰和阻碍。全面完善的组织机构对营销目标计划的制定、实施意义重大。各部门参与制定俱乐部的整体经营战略,规划市场营销战略,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和政策,确保营销目标的实现。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体系,实现有组织努力,培养职业的营销队伍。

二、我国广告公司营销管理体系问题分析

广告公司在国外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广告公司的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数量激增。随着广告公司的不断发展,我国广告公司的营销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经营手段多样,竞争激烈,各类问题开始凸显。我国很多广告公司的营销管理模式都是照搬国外模式,从理念到细节操作一味引进,并没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无特色。主要体现在我国广告公司的营销管理体系尚不完善,诸多小型广告公司的营销管理能力不高,部门职责不清晰,懂管理、懂销售的综合性人才缺乏;广告公司的管理约束机制不健全,规范组织制度、管理制度,机构设置的制度约束、奖惩体系不完善,造成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足,直接影响了广告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诸多的广告公司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广告公司很多不能建立有效的适应运行机制,造成难易支撑。正是受我国传统理念的影响,我国广告公司不能及时有效地植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成为政府的附属品,对世界现代广告事业发展的趋势没有深入的探讨,进而导致理念不能及时的更新,运营方式陈旧等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广告不能有机的将产品的特点和消费者的心理有机结合起来,落后的运营、管理理念严重影响了我国广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集团性的运营模式欠缺,我国大多数的广告公司仍停留在传统的以数量取胜的态势。导致我国自主的广告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大多以一些边角的小广告来维系公司的发展,没有长远的运营计划。这种作坊式的运营模式面对激励的市场冲击,很难找到立足之地,导致客户的严重不足。再者是我国的广告公司运营机制的缺失,没有建立合理的机构设置和制度保障。制度的缺失和组织机构的不健全,导致我国多数广告公司,不能留住人才,更不会主动的去培养人才,人员流动性大,不能形成有效的公司理念的传承。广告公司作为创意性的行业,全面提升广告公司的人力资源储备,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受制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公告公司大多只追求利益的获取,而对员工的引进和培训的力度不大,没有合理的培训机制,造成很多优秀人才的流失。

三、我国广告公司营销管理体系的完善

1.完善俱乐部营销机构,健全管理机制

对我国广告公司来讲首要的是应加强自身管理,不断完善营销管理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广告公司员工的能力,培养一批经济、法律、专业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才。不断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规范组织制度、管理制度,机构设置后良好的制度约束对个组织机构功能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广告公司高质量的运行服务,实现利益最大化,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始终本着为广大受众服务的理念,使服务体现个性化。

2.拓宽俱乐部营销渠道,构建品牌

从市场经济开发的长远战略开发广告公司的产品,形成广告公司相对固定的营销渠道。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吸引眼球,提高关注度,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改善营销环境,企业的需求是广告公司的生存之本,公司所有经营活动的市场由消费者构成。广告公司的产品能都被受众接受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国广告公司应该树立品牌意识,不断开发创新广告产品,使品牌、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品牌获取经济利益,树立良好形象的双重作用。拓展营销渠道,根据市场需求加大开发,逐步改善市场体系。广告公司所从事的工作均在提升企业的形象。然而不少国有广告公司却忽略了自身形象的提升。提升形象得靠对内营造以价值观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企业文化,对外要确定广告公司的个性形象,传播过程中还应“以实为本,以诚为引,以信为终”,使客户感知到广告公司能实实在在地给他们带来利益。

篇(4)

“阿米巴”(Amoeba)在拉丁语中是单个原生体的意思,根据生物学特性,这种原生动物变形虫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通过不断地自我调整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日本京瓷公司的创始人稻盛和夫就是根据阿米巴的这一特点,创立小集体独立核算管理理念,具体是以各个阿米巴的领导为核心,让其自行制定各自的计划,并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通过这样一种做法,让第一线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主角,主动参与经营,进而实现“全员参与经营”。

一、阿米巴经营方式的起源及概述

1959年,稻盛和夫在几位朋友的好心帮助下成立了京瓷公司,而且在1984 年成立了第二电电公司KDDI。这两家公司一直保持了高收益,取得了持续发展,其原因就在于采取了基于牢固的经营哲学和精细的部门独立核算管理,被称为“阿米巴经营”的经营手法。

京瓷公司经历了4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都屹立不倒,并且还得到了持续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亚洲金融风暴过后,日本很多大公司都出现问题,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京瓷公司成为东京证券交易所市值最高的公司。专家学者们纷纷开始研究京瓷公司,后来发现京瓷的经营方式与“阿米巴虫”的群体行为方式非常类似,于是得名“阿米巴经营”。阿米巴经营模型如下图1所示:

图1 阿米巴经营模型

二、阿米巴经营理念的实施

在引入阿米巴经营理念后,一般按照PDCA的步骤进行推广运用,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确认)、Action(总结)。计划主要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实施则是针对计划内容产生的具体行为;确认是对实施过程进行的检查和监督,检查实施的效果是否背离了原计划的要求,检查目前的行动方向是否能够如期完成目标;总结是根据确认的结果,及时做出判断,调整实施方案,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阿米巴经营理模式要把企业阿米巴组织划分成小的单元,采取能够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的部门进行核算管理,每一个单元内的阿米巴成员同时也是公司运营管理的参与者,以此来提升员工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主人翁意识。如果每一个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为自己的阿米巴甚至为公司整体做出贡献,如果阿米巴领导及其成员自己制定目标并且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感到工作的真正价值和意义,那么全体员工就能够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动力,并且努力工作。

浙江宁波北仑霞浦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以前实行的是“公司、分厂、作业区、班组”管理模式,实践阿米巴后,优化为“公司、机组、班组”模式。公司划小生产单元实行机组经理制就是阿米巴经营理念的实践,根据阿米巴精细化管理的宗旨,公司划分成若干个班组后,全员参与阿米巴经营,自食其力,自负盈亏,通过精细化管理,控制企业生产成本、利润、培养员工目标意识和奉献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力,发现更多的机遇,让销售额最大化,从而提升公司的销售利润。用阿米巴经营理念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员工的经营者意识,全体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成就感。

浙江宁波北仑霞浦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实施阿米巴经营理念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对现代化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深入企业内部管理培养与时俱进的经营人才。阿米巴经营理念下的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的将企业文化和阿米巴小组联系起来,发挥每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前提下,_保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经营载体越来越小。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这既包括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同时也包括确保企业运营的广大员工。员工为企业付出,企业同样要保障员工的福利。阿米巴经营理念下,企业基层员工的工资待遇体系以及员工福利体系得到了有效地改善。阿米巴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工资待遇得到了有效统一,通过经营权的下方,进一步缩小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差距,基层员工承担的责任比以前要多,同时高层管理者的工作压力也就相应减小,付出与回报要对应,这就是阿米巴经营理念下公平的体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阿米巴经营模式下,日本京瓷公司取得了令人瞠目的经营奇迹。阿米巴经营模式主要是通过人性化的管理理念,用公平、公正、谦和、博爱以及共进的方式让全员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浙江宁波北仑霞浦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在阿米巴经营模式下劳资双方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并且能够有效的团结在一起,相互帮助,共同前进,尤其是阿米巴的领导者,必须拥有超前的管理思路和开阔的眼界,因为领导者往往有强烈的主见并伴有较强的个人主义,就更需要哲学来抑制自己的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功能,帮助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周华珠.管理会计帮助企业实现“阿米巴”经营[J].现代商业,2015,(05).

[2]程萌. 简析阿米巴经营模式体现的管理会计理念[J].辽宁经济,2016,(01).

篇(5)

    随着金融发展的全球化和自由化,世界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各种类型的金融控股公司在各国得到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各种金融控股公司也在不断打破分业壁垒,走向混业的春天。然而,金融业作为与国民经济休戚相关的高风险行业,其稳健运行必然以健全的法制和严格的监管为前提。因此,如何加快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制,实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使其健康持续发展已不仅仅是顺应世界金融业发展潮流的要求,更是维护我国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必然选择。

    一、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法理念

    根据黑格尔的说法,法的理念就是法的概念及其现实化。黑格尔认为,法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部门,“必须根据概念来发展理念——理念是任何一门学问的理性,……作为科学的一个部门,它具有一定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先前的成果和真理”。[1]法的理念是法的内在精神的体现。就其内容而言,法的理念是指人们关于法的宗旨及其实现途径的基本观念。而所谓法的宗旨,则是指人们通过创制和实施法律而追求的目标。据此,金融监管的法理念就是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和整个法律制度的内在精神,其内容就是人们在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所要达到的宗旨问题上的基本观念以及有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这些宗旨的基本观念。[2]它们可以表现为一整套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实施方案,如金融交易规则、产权规则等,作为实现和维持金融生态平衡的基本规则,法律是规范主体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规则。现代金融是法治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立法应秉承法治的理念。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每个阶段都以金融监管立法和修法构建了良性的金融秩序,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一)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法理念制约着金融监管的效率

    金融监管不应导致金融控股公司效率的丧失,不应压制金融控股公司间的正当竞争,而是通过监管引导、规范金融控股公司来提高金融业的整体效率。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执行法律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减少支出达到监管的目标。如果在金融监管中成本远远高出监管效益,将会使得监管效率过低;但如果金融监管部门为了节省成本而放松监管,则金融控股公司破产倒闭的社会成本更高,将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甚至都能危及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中既要关注经济效率也要注重法律效率,从而提高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效率。

    (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法理念直接影响到国家金融安全

    金融效率和金融安全是与金融运行相关的两个主要的价值理念。金融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强调效率,而应关注金融安全,在立法中如过分侧重与金融控股公司的效率,就会使得一些金融控股公司甘冒道德风险,置社会公众的金融利益于不顾,只追求自身的效益,从而给国家的金融安全带来威胁。

    (三)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法理念规制着金融发展方向

    金融发展是国家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这个目标能否实现,与金融监管的法律理念密切相关。应做到依法、合理监管。一方面要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监管,监管必须适度,不能使监管权过度扩张,以社会为本位,注重社会的公平,立法监管。另一方面,金融控股公司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自身的建设,自我约束,监管部门把部分权力让渡给金融控股公司,使其能自主经营。在金融控股公司立法理念上应遵循的是和谐发展理念,把这种希望寄托于政府法制的规范约束与市场的自我调节两者的互动关系上,从而使我国金融健康持续发展。

    二、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法制架构之缺陷

    (一)金融监管法理念缺乏

    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我国台湾地区,无不是在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大潮中,为提升本国(地区)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实现效益最大化而在金融控股公司立法中贯彻“竞争与安全、效率与成本”的法理念。然而,我国的金融监管还未体现这一先进的监管理念。在实践中,金融立法则更强调维护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而忽视效率问题,为防范风险采取直接的行政性控制手段损害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在法律规则中限制性规范较多,强调外部监管,严格分业经营等。这些过于严格的新行业规定,虽然加大了防范风险的力度,但是降低了金融效率,扼杀了金融控股公司的生命力。

    (二)金融创新法律法规存在严重不足

    以美国、日本之立法趋势观之,以金融控股公司之模式进行金融法制的基本改革,提升金融机构经营效率及国际竞争力,已成为金融机构业务多元化及全球化潮流下必要之作,而金融控股公司法之制定乃成为金融现代化发展必须之法制架构。[3]而在我国的现实中,各类金融控股公司在法律的间隙中生存发展,我国现阶段没有对金融控股公司专门立法,没有给其明确的法律地位,很多工作没有办法展开,同时监管部门监管职责的履行缺乏法律依据,使其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脱法状态,蕴含着极大的风险。这既不利于引导金融控股公司规范发展,也不利于防范和化解经营中所产生的风险。与此同时,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虽历经整合,但缺乏协调性。如 2003 年《银行法》的修订或重新立法只是对《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所及的三部法律,而没有涉及到其他的法规和部门行政规章。这种局面就有可能导致新法既定价值的丧失,因为许多部门规章只是在很多程度上直接沿用了《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再加上现行的金融法律体系是在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条件下制定的,其对于金融控股公司运营中防止关系人交易、异业间利益冲突等弊端的监管束手无策。

    (三)金融监管模式不合理

    从当前的监管体系来看,仍遵循“功能监管”原则——相同的金融业务由相同的监管机构来执行监管,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监督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4]这种分业监管模式存在不合理之处。其表现为:一方面,这三个监管部门在行政上属于平级,都是以机构型监管模式为主,在规章制度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一旦出现问题时,不利于互相沟通。虽然2004 年6 月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公布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中建立了“金融控股公司的主监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强监管机构间的沟通与协调,但这毕竟是一种较为松散的组织形式,对行政级别相同的各监管部门并无约束力,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成本也在不断地增加,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的客观存在直接影响着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效率以及金融创新。另一方面,在这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下,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各司其职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实施监管。从而在不同的金融行业之间设立“防火墙”,以隔离不同金融业之间的风险传递,能够把到达各个领域的风险控制在本领域内,把各机构风险控制在本监管内,降低不同金融业之间,特别是银行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业及工商业之间的经营风险。但是,金融控股公司“集团混业、经营分业”的特点却不断打破传统的“隔离”,冲破现有的监管束缚。尤其是集团公司内部的关联交易和复杂的控股关系,它既会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也会给金融机构本身带来危机。而在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下,各监管部门的监管对象主要是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使得监管部门和投资人、债权人都难以清楚地了解集团内部各成员之间的授权关系和管理责任,无法准确判断和区分一个集团成员所面对的真实风险,因而使得对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是集团公司)监管弱化,甚至处于监管真空状态,更甚者会导致金融风险的传递和信用危机,促使金融控股公司破产倒闭。

    三、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立法之模式

    (一)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总体上比较缓慢,分业经营的体制不过十余年的时间,但是各金融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合作与事实上的混业经营、综合运作。[5]尽管我国的金融体系是按照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思路构建的,但是在我国已经出现了金融混业的现象,风险已经存在,特别是产业集团等非金融企业向金融资本渗透的混业经营,风险更大。第一类是由于历史原因,以金融机构身份同时控制着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机构甚至工商企业的金融集团,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第二类是在近年来金融机构增资扩股壮大实力的过程中,以产业资本控股银行、证券等多类金融机构的企业集团,这种模式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为规避《商业银行法》禁止银行投资的限制,通过海外注册非银行公司,使子公司在国内独资或合资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如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英大信托、蔚深证券、鲁能金穗期货公司、山东电力集团;第三类则是最近以来,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对所属的信托机构、证券机构和地方商业银行进行重组,组建或正在组建的纯粹控股公司。[6]

篇(6)

宝洁公司,世界日化、洗涤行业巨头,其在中国的成功有目共睹。除了产品品质较好、科研实力强大、管理体系完善、人员素质较高等优势外,大多数营销界人士认为,巨额广告投入是宝洁成功的关键因素。的确,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广告主,宝洁公司也自认为这是公司成功的法宝之一。但是,真正令外企营销人士佩服的,是宝洁公司作为“秘密武器”的在助销理念指导下的渠道运作综合管理体系。

“经销商即办事处”是宝洁公司的一句口号,但不是一句普通的口号,它是宝洁公司助销理念通俗化、形象化的理解。它意味着,宝洁公司的一切市场销售、管理工作均以经销商为中心,一切终端铺货、陈列等工作,必须借助经销商的力量。它更意味着,宝洁公司视经销商为密切合作伙伴的同时,更视之为公司的下属销售机构,终端市场实际上掌握在宝洁公司手中。

全面支持、管理、指导并控制经销商,此为宝洁公司助销理念的核心。

宝洁公司每开发一个新城市市场,原则上只找一家经销商(大城市一般2~3家),派驻一位厂方代表,办公场所就设在经销商营业处,肩负全面开发管理该区设在经销商下属的销售队伍。宝洁公司要求经销商组建宝洁产品专营小组,由厂方代表负责该小组的日常管理。专营小组构成一般十人以上,具体又可分为针对大中型零售店、批发市场、深度分销三个销售小组。每个销售人员在给定的目标区域、目标客户范围内,运用“路线访销法”开展订货、收款、陈列、POP张贴等系列销售活动。为了提高专营小组的工作效率,一方面宝洁公司不定期派专业销售培训师前来培训,具体内容涉及公司理念、产品特点、谈判技巧等各个方面,进行宝洁“洗脑式”培训;另一方面,厂方代表必须协同专营小组成员拜访客户,不断进行实地指导与培训。同时,为了确保厂方代表对专营小组成员的全面控制管理,专营小组成员的工资、奖金甚至差旅费、电话费等全部由宝洁公司负责发放。厂方代表依据销售人员业绩,以及协同拜访和市场抽查结果,确定小组成员的奖金额度。宝洁还要求经销商配备专职文员以及专职仓库人员,工资、奖金亦由宝洁公司承担。通过组建宝洁产品专营小组,宝洁公司基本掌控了终端网络。

篇(7)

2、实收保费超时间进度。1-10月份,全市系统累计完成实收保费19999万元,同比增加700万元,增幅39.7%,完成年度计划的85%,高于时间进度10个百分点。*家经营单位累计实收保费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家经营单位实收保费同比增速均超过30%;*家经营单位实收保费进度超时间进度,其中××等6家经营单位提前完成全年实收保费任务。

3、各产品线业务稳步发展。截至10月底,××保费收入11064万元,同比增长42.5%,完成实收保费11308万元,进度109.6%;××*保费收入1400万元,同比基本持平,完成实收保费1308万元,进度74.1%,低于时间进度9.2个百分点;××*保费收入1980万元,同比下降1.9%,完成实收保费1299万元,进度78.1%,低于时间进度5.2个百分点;××*保费收入4778万元,同比下降2.8%,完成实收保费1111万元,进度73.3%,低于时间进度10个百分点。

4、市场份额始终保持主导地位。10月底,公司在××市场份额为50%,比2008年12月底增加1.61个百分点。其中××市场份额为66.7%,同比增加2.6个百分点,比2008年12月底增加4个百分点。

二、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

一是始终坚持效益优先经营理念。自年初以来,公司始终把树立效益优先经营理念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自上而下深入开展了效益优先大讨论活动,并通过召开盈利能力分析会和开展经营政策集中宣导等形式,引导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到坚持效益优先经营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效益优先的经营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广泛讨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公司适时出台了《关于××*的若干意见》。与此同时,公司将效益优先大讨论活动与共同愿景大讨论活动相结合,将坚持效益优先经营理念,实现公司有效益发展塑造为全市上下的共同目标,为推进公司在转型时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是坚决实施差异化经营政策。围绕效益优先经营理念,公司深入推行了差异化经营政策,严格贯彻落实省公司各项承保管控政策,始终把效益作为推进差异化的核心,彻底改变以规模定差异的传统做法,真正把差异化承保政策和手续费跟单政策落到实处。坚持见费出单制度和差异化手续费制度,严把业务入口关。针对新《保险法》的要求,研究确定包括投保单在内的保险合同的规范形式,严格业务手续,提高业务质量。同时,强化差异化服务政策,多角度,多手段,全方位地推进差异化经营。

三是推进了销售能力建设。公司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围绕全年任务目标,通过活动策划、考核激励、分类指导、强化培训等方式,大力推进销售能力建设。公司采取集中业务推动和专项竞赛活动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发展各类保险业务。加大政策激励和督导考核,促进了业务快速发展,顺利完成了政策性水稻保险签单工作。继续深化事业部改革,加强了对支公司产品线分管副经理的考核力度,落实产品线发展责任;推进销售团队建设,不断激发业务发展活力。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分公司先后举办财货险、责意险和农险业务培训,各公司也适时开展产品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销售队伍素质。注重加强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与交警、运管、教育、安监等渠道的合作,为业务快速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有利条件。

四是完善了以效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篇(8)

0.引言

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已经处于一种主导地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市场也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供电分配阶段转而步入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阶段。作为国家基础产业,供电公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供电公司相对落后的用电营业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公司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供电公司在未来的市场中面临的挑战会越加复杂,因此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转变服务观念、经营理念,以一种战略性的眼光来强化公司用电营业管理,肩负起国家基础产业社会责任的同时,用更为严格的完善的营业管理方式来迎接各种挑战。

1.供电公司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相较于我国早期的供电分配阶段,现代供电公司在用电营业管理方式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金融危机之后,供电公司所显现出的各种问题让管理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公司的用电营业管理模式。近几年,持续的全球经济低迷导致供电公司营业额深受影响,供电公司绩效不佳,长期处于经济停滞甚至亏损的状态。通过对供电公司自身的分析,管理者逐渐认识到公司效益差固然有经济环境不好的影响,但是更多的是由于公司自身的原因。比如说,供电公司对于供电设施没有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在很多地方存在供电设施损坏或者被盗等现象,而且近年来不法分子盗取供电设施的新手段层出不穷,供电设施人为损坏后,对于直接责任人难以界定;由于计划经济时代而产生的诸多弊端,我国供电公司在整个行业内长期处于垄断地位,没有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氛围,缺少了有益竞争的安逸环境自然会使得供电公司的管理者滋生一种松散意识,缺乏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供电公司的各种管理方式更多的依靠人治,相较于其他公司,供电公司的用电营业管理难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安逸的行业环境还会使得公司人员产生服务性思维匮乏,依法经营意识淡薄,经济分析过于肤浅等诸多弊端。

因此,供电公司必须将加强用电营业管理放在首位,切实转变服务观念,积极的开展电力市场调查,不断完善公司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公司营业稽查力度,弥补公司内部管理中存在的各个薄弱环节,全面提升供电公司市场竞争力,从而维持公司始终处于一个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上。

3.提升供电公司营业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切实转变服务观念,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提升供电公司营业管理水平,首先是强化公司自身的管理,这就要从根本上来转变公司人员的服务观念。供电公司不能因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就处于一种养尊处优的位置,它应该与普通公司一样摆出一种服务性姿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追求客户满意度。供电公司要在两方面来切实转变服务观念,一个是基于营销策略的外部形象,一个是内部管理方式。强化供电公司内部管理,首先要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地承担起国家基础产业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更多的从客户需求角度去审视自身问题,优化公司内部资源,强化公司员工责任意识,从而转变公司服务观念的同时,不断提升供电公司的整体服务水平,为公司良好的经济效益打下一个坚实的社会基础。

3.2加强公司监督,强化法制教育

供电公司强化用电营业管理的另一个措施就是加强公司监督,让公司的运行处于一种良性轨道上,强化法制教育,提升公司员工的依法经营意识。供电公司经济效益不高,与公司长期存在的人治现象不无相关。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公司监督机制,用制度来约束公司运营的规范性,同时注重政府与社会公众舆论的监督作用。高度重视客户的反应及意见,认真解决客户反映的问题,积极研究改进和加强减去的方式,切实提高监督实效。在法制教育方面,要注重提升公司员工的素质,形成一套完善的包含专业技术、依法经营意识、管理理念等在内的员工培训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在培训时做到一点带面,争取整个从业队伍的整体性提高。加强公司员工的法律意识,提升公司员工自身约束力,保证公司员工能够切实做到依法供电、依法收费以及依法服务。细化供电公司员工工作标准,认真学习先进公司的管理模式以及营销策略,从工作指标的量化、营销体系的完善、管理模式的强化等方面提升整个供电公司的运营标准。供电公司在进行用电营业管理时,一个显著地特点就是客户分布广泛,而且公司营销人员直接面对客户。因此健全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实现对工作绩效的量化考核对于公司的健康快速运行是十分必要的。公司管理者要注重通过制度来管人,通过制度来约束人,尽量减少人治现象。通过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以及考核办法来评价员工的日常工作,形成一种公平公正的企业氛围。对员工的工作量形成一种规范性约束以后,合理制定用电营销策略,逐渐拓宽用电市场,从而形成一种便捷、高效、完善的营销体系,让供电公司在健全的监督体系下,各个环节都处于一种健康的运营状态,从而大幅度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3.3突出重点难点,提高营业稽查力度

篇(9)

一、EVA的概念及产生背景

EVA,全称Economic Value Added,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增加值。它是将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扣减全部资本成本(包含股权和债权)后计算得出的。与传统会计里的利润指标相比,EVA更倾向于站在股东的立场去思考公司的业绩。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欧美的学术界和企业界就衡量股东价值的业绩评价方法展开了大量的讨论。在这其中,思滕思特咨询公司提出了EVA的绩效管理理念,并获得了大范围的认可。一时间EVA的理念在许多西方国家掀起了公司管理领域的风暴。不仅许多公司积极采用EVA体系来评价其业绩,更有一大批如高盛、JP摩根之类的知名金融机构将EVA引入了它们的股票分析系统。

二、EVA的内涵

EVA价值管理的内涵,可以归纳为4M,即Measurement(评价系统),Management(管理系统),Motivation(激励系统),Mindset(理念系统)。

(一)评价系统

评价系统是EVA价值管理的关键所在。EVA从股东的角度定义利润,督促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把所有资本的机会成本全都考虑在内,纠正了“权益资本无成本”的错误观念。同时对某些上市公司盲目从资本市场圈钱而不考虑资金用途,只顾大量囤积现金的行为起到了很大的遏制作用。因为一味地囤积现金并不会带来多少回报,反而只会增大资本的基数从而加大了资本成本,从而降低了EVA。

(二)管理系统

EVA价值管理从公司价值的驱动因素入手,以上市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指导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和预算管理。

企业战略层在进行战略规划时,需要将EVA引入到对各个备选方案的分析中去,让EVA成为衡量方案价值的重要指标。

预算编制是公司经营管理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按照传统会计理念编制的企业预算,往往会与价值管理目标相脱节,从而无法反映出股东的真实诉求。因此,就需要把EVA价值管理引入到预算编制中,从而使企业的战略规划、预算编制、价值管理达到统一。

(三)激励系统

将EVA价值管理引入到公司激励制度,就是以EVA的增加值作为奖励的计算基础,并且奖励不设上限,即经营管理层为公司创造的EVA越多,他所获得的奖励也就越多。这就是经营者的利益与公司股东的利益达到了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EVA的奖励模式,对经营管理层的奖励并不是当期一次性付清的,而是按照一定比例先支付一部分,其余奖金被转入专门账户,即所谓的“奖金库”。这些剩余的奖励将视情况在以后机器兑现。若以后的EVA降低作为惩罚措施,这部分的奖金会按照一定比例被冲减,这就对管理层起到了约束作用,使他们不仅仅关注公司的短期利益,更要关注长期的发展。同时,奖金库的设置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挽留人才的作用。

(四)理念系统

EVA价值管理的引入,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使得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产生了重大变革,进而影响到了公司的组织文化。

EVA价值管理强调经济意义上的利润,这就更新了传统的“赢利”理念。在公司中,EVA成为了各部门的统一语言。只用以EVA为依据,协同一致,站在股东利益的角度去思考经营,才能为公司谋求最大利益,并且再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同时,经营者自身也获得了相应的激励。

三、EVA价值管理的优势和不足

(一)EVA价值管理的优势

EVA价值管理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形成集约化发展模式上有着很大的优势。

EVA管理理念强调以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作为公司经营的最终目标,而其本质正是公司价值的增值。这就将经营者的业绩与股东的利益牢牢联系在了一起,促使经营者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

同时,由于在计算EVA时需要扣除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也就是说,为了使EVA不下降,在没有合适的资金用途时,公司就不能盲目地进行融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某些上市公司把资本市场当成“提款机”,动辄进行大额融资的操作模式,促使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如何使现有资金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如果没有好的投资方向,则可以考虑分红,与股东共同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这样一来,企业提高了其资产的使用效率,走上了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也容易获得股东们(尤其是中小股东)的支持。

(二)EVA价值管理的不足

尽管EVA管理有着显著的优势,但它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足,主要体现在计算繁琐、权益成本难以确定等方面。

在进行EVA绩效考核时,为了消减由传统会计带来的影响,在计算时要调整大量的报表项目。若要进行全面的调整,那么所涉及的项目将多达200多个,这显然加大了业绩考核的成本。为了便于实际操作,就有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减少了需要调整的项目。目前,大多数企业把所要调整的项目控制在了15项左右,这就方便了实务操作,但却又带来了EVA计算中全面随意性的问题。

资本成本是EVA计算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变量因素,同时也是最难以确定的一个变量,尤其是在权益成本的确定问题上,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由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尚不健全,公司的股价往往很难反映出其实际经营水平,所以以此为依据计算公司的权益成本是不太科学的。目前,我国的国资委暂时设定5.5%作为央企的综合资本成本率,而这一设定是否合适,仍然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四、EVA在我国的运用情况及展望

篇(10)

一、更新观念,转变经营机制

从理论上讲,国有保险公司是商业经营实体,应具有完善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但多年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保险公司进入市场后,经营机制还比较落后,对市场的适应力和驾驭力明显不足。特别是重组改制后,在转换机制上,亟待冲破传统的思维、观念和习惯的束缚,不断改革和创新。

(一)股东为主,创新经营理念

经营理念是公司追求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是国有保险公司步入市场后逐步确立的经营理念。重组改制后,这一经营理念将赋予新的内涵,股东、股东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这一规定,从法律上确立了股东在公司中的主人地位。

字串4

创新经营理念,要树立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观念。过去,国有保险公司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公司价值和员工价值最大化。现在,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已成为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最大责任。能不能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成为公司经营运作活动成功与否的唯一评判标准。提升公司价值,提升盈利水平,为股东创造丰厚的回报,成为公司经营的首要目标。现代经济理论指出,公司价值主要取决于公司在目前和将来创造利润的能力。公司价值最大化就是充分运用这种能力来为公司创造价值,它不仅表现为公司自身创造利润,而且也为社会创造效益。没有丰厚的利润,公司无法发展,投资人利益得不到保障,股东回报也得不到保障。

(二)市场为先,创新展业思路

保险市场是保险商品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总和。现代意义的市场,是以市场机制为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系统和体系。

市场为先,要运用市场机制,细分市场,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开发市场要满足市场需求,把保险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充分考虑每个消费者因其居住地区、经济状况、生活习惯、购买保险动机和方式等不同情况对保险需求的影响,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设计、开发具有个性化的保险商品,精选、改造、整合保险产品,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优、人优我精的保险产品大超市。

字串8

市场为先,要适应市场机制,发挥中介作用。在保险市场由垄断竞争模式向自由竞争型的转变期,保险中介市场的形成和完善,能够有效地促进保险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保险公司致力于保险产品的开发,加强经营管理,实现保险中介内部、保险业内部、保险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合作。国有保险公司重组改制后,在稳定发展集中性直销业务的同时,要大力发展个险、团险营销和中介、业务,拓宽展业渠道。

市场为先,要领先市场,提高经营机制的知识含量。知识作为一个新经济时代的本质要素,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保险业的经营环境,也赋予现代保险业以全新的内容和形式。保险市场竞争,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在是否拥有以及多大程度上拥有先进科学技术力量。随着国有保险经营机制的创新,公司管理的核心将围绕信息管理,即知识管理系统来进行。公司拥有多少知识或信息,拥有多少人才,拥有多大的知识管理能力,表明公司获得利润和效益的能力有多大。

(三)客户为上,创新服务方式

保险行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相对而言,其他竞争对手可以比较容易地模仿保险产品,但难以模仿保险服务,因为保险服务体现了企业文化的深厚积累。国有保险公司重组改制后,必须始终以客户为上,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将服务意识贯穿到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字串3

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是怎样去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为了赢得客户的忠诚度,国有保险公司重组改制后必须强化服务意识,跳出传统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坚持诚信经营,在服务方式上不断加以优化和创新。要搞好差异化服务。在有限的资源下,区分不同的客户给予不同的服务投入,全力为高端客户开通绿色通道。要搞好个性化服务。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特殊需求创新服务方式,其核心理念就是服务的个性化与人性化。要搞好增值服务。时刻从客户利益出发,处处为客户着想。当客户遭受意外事故遇到困难时,及时为客户提供与保险相关的紧急救援和延伸服务。

二、深化改革,转变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现代公司管理中一项重要手段。所谓激励,是指公司为实施管理、接受管理、完成人本管理目标而制定的激发员工工作动机、努力程度并保障管理实效的各项措施。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力只发挥20%—30%;但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人却可发挥出潜力的80%—90%。国有保险公司重组改制后,必须建立与其体制相适应的系统的激励机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