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没有赵本山,春晚就更好看了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有讽刺意味的剧本吗 新观察:没有赵本山,春晚就更好看了吗?

新观察:没有赵本山,春晚就更好看了吗?

2024-07-16 20: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顶破帽子登顶“小品王”

1990年央视春晚上,赵本山扮演的“徐老蔫”头上戴着一顶破旧的“解放帽”。赵本山曾说:“我就怕我摘了帽子,变成什么都不是了。”赵本山土的掉渣的帽子正是中国农民形象的标志,是接着地气的通道,不接地气的赵本山也就变成什么都不是了。

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崔凯说,以赵本山为代表的辽北小品是根植于东北特有文化的一种艺术样式,带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韵味,正是这种原生态的东北味征服了全国观众。

赵本山小品的语言看似轻松,却耐人寻味,“就兴你们年青人连蹦带跳,又搂又抱,我们老年人就只能干靠。”《相亲》里徐老蔫一句话说到观众心坎里。赵本山以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准确地抓住了各种人物的转折关系,也准确地抓住观众心理和情绪,每一句话、每一字都能和观众心理合上拍。

早期作品抨击不正之风,还原真实农民形象

从《老拜年》开始,赵本山的小品开始发生变化。《老拜年》主要讲述知名二人转老艺人找徒弟介绍工作的故事,内容首次对现实进行讽刺。

1995年,赵本山演出的《牛大叔“提干”》是一部极具社会讽刺意味的作品,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吃喝风”、“浮夸风”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着实让人刮目相看。这部小品也被认为是赵本山在艺术修养上升华的一个坐标,对他之后的小品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96年,赵本山再登春晚舞台,《三鞭子》在他演小品的历史上逗笑程度最差,但现实意义最鲜明。在这个小品里,赵本山还原了一个十分真实的农民形象。

1997年,赵本山与范伟合作了《红高粱模特队》,至今仍然在电视台反复重播。

1998年的小品《拜年》表现干群关系及抨击不正之风但又流露出“青天意识”,凝聚了赵本山此阶段小品叙事策略的核心判断,小品中将正义批判发挥到了极致。

1999年,赵本山迎来了艺术巅峰。当年的《昨天今天明天》通过两个普通东北老人之口,把各种社会现象讽刺了个遍,台词也是字字珠玑。

在这一时期,赵本山塑造出了幽默、朴实、正直又不失倔强的农民形象,抨击时弊,表现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同时也满足了农民的话语权,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