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创意大师霍尔格·马蒂斯作品探析(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有创意的图形作品 图形创意大师霍尔格·马蒂斯作品探析(2)

图形创意大师霍尔格·马蒂斯作品探析(2)

2024-04-10 04: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4 戏剧潜入皮肤之下(1994年)

  马蒂斯曾说过:“一幅好的广告,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而不是仅靠文字来注解说明”[4],从中不难看出图形语言在海报设计中的地位及意义。异质同构是图形设计中特别吸引人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在同一个画面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带有独立意义的图形按一定的规律加以构成、排列与溶合,然后组成新的图形。马蒂斯1994年(54岁)为下萨克森州的汉诺威市立戏剧院的演出节目所设计的海报“戏剧潜入皮肤之下”(如图4)是典型的异质同构作品。海报中所呈现的是一个男人的上半身和一张有文字的白纸,白纸上整齐地排列着该戏剧的内容简介。创作手法是将男人体上半身的皮肤跟白纸粘合在一起,表现出两者融为一体形成自然逼真的效果。深层涵义是表达戏剧对人的吸引力和穿透力。这种经过异质同构创作出来的巧妙组合不但能够很好地体现宣传海报的主题,更能够使观众发挥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使画面的情感诉求得到很好地传达。

2.1 借代手法—趣味横生

图5  Ruki Matsumoto时装 (2000年)

  异质同构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其对设计形态的影响上。[5]马蒂斯的作品在设计形态中异质同构的表现手法可以使看到的对象与以往经验发生矛盾,产生了图形创意的丰富联想。如图5,马蒂斯2000年(60岁)受邀为东京时装公司设计的形象海报《剪刀》,他做成了一系列海报并用不同的材质做成剪刀的形式。《剪刀》表达勿让小孩把弄刀、剪和玩火!不同的生活环境对剪刀有特别的理解[6](P.9)。这是为了突出一个服装品牌BA-TSU的“X”,其符号指意明确,布匹的纹理把剪刀换上时装,表达设计的文化语言。由于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其表面的性质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如坚硬、柔软、粗糙、光滑等。而对于我们所熟悉的物质能够凭借经验和观察判定物质的表面质感,像皮肤是光滑柔润的,而石头是粗糙坚硬的。为了克服视觉上的麻木,可将这些东西颠倒错位,用其他东西来替代原有组织结构中的一部分,结构关系不变,面貌却焕然一新。[7]马蒂斯通过改变材质肌理来引起观众关注的图形创意作品,其丰富的想象力能给人留下很多的理解空间。

2.3 肌理转换—巧妙新颖

    图6 谁醉心于戏剧,请一起来(1979年)

  深入解读马蒂斯的海报作品,会发现他特别注重图形中元素材质肌理的灵活运用。肌理指的是物体表面一种重要的属性,它能带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在海报设计作品中,材质肌理可以采用自然或人造的所有物质,将两种不同材质肌理的元素搭配或者并置在一起,会增强组合后画面的层次感。加上内容和色彩上产生的变化,能使观众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情感。如图6,马蒂斯1979年(39岁)为基尔市戏剧院设计的戏剧海报“谁醉心于戏剧,请一起来”,画面中主要视觉元素是一个女演员的头部和很多形态各异的蝴蝶。这些蝴蝶全部被大头针钉在女演员脖颈以上的部位,并且越接近头部越密集。女演员头发的材质肌理完全被蝴蝶替换,这种效果能够体现画面的新颖巧妙,各元素由疏到密的排列强调了戏剧内容的感召力。马蒂斯在这幅海报作品中别出心裁地选用了材质肌理不相干的元素进行了新的置换,创造出了生动活泼的图形。

    图7 韩国的宝藏 (创作年代不详)

  在图形中,使用不同的材质肌理对比取得的效果丰富多变,但是如果这种方法把握不好会导致设计出来的最后效果杂乱无章,因为材质肌理转换特别注重各元素之间的协调性。除了使用不同的材料对材质肌理进行替换外,马蒂斯的海报作品还会就对材质肌理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使海报不但拥有良好视觉效果还拥有较好的触觉感受。例如马蒂斯设计的德国汉堡艺术和手工艺品收藏馆海报“韩国的宝藏”(如图7)就是对海报本身材质进行塑造。画面简洁均衡地显示一个太极图形,是将海报平面进行简单挖割构成的韩国国旗上的太极符号,并利用光影的明暗效果构成立体感。这种形式不同于普通平面作品的“平面性”而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在这里,马蒂斯很好地利用了材质肌理的特征,使得纸材料在画面中简单生动,还有一定的情趣性,显示出丰富的肌理效果,让海报有了新的语言和生命。马蒂斯创造的立体海报画面简洁,能够很好地表现主题,正如他在一次演讲中说到的:“虽然这不是一个伟大的创意,但至少在我之前没有人做过如此的尝试”。在平面中表达立体效果的方法可能很多设计师有过尝试,而通过合理改变平面中的材质肌理状态达到真实的立体效果马蒂斯开创了这个先例。

  材质肌理作为一个基本的因素在马蒂斯的图形创意作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根据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有机地结合创作背景和环境,将各种设计因素创造性地进行编排,形成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3、结语

  霍尔格·马蒂斯作为现代著名的图形创意大师,从他的设计作品中能感受到较强的趣味性和新颖性。戏剧和音乐海报丰富的内容与鲜明的特色为马蒂斯提供了广泛的创作空间,他会根据不同时代背景、地域和文化特征精心选择视觉元素进行加工处理,创作衍生出妙趣横生的作品,同时他还特别注重作品内涵和实用价值的表达,并有意在形式上去追求一些独特的视觉效果。

  从马蒂斯作品使用最多的三种手法:借代类比、异质同构以及肌理转换,可以看出他十分注重图形中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反对一切模棱两可的没有内涵的作品,并注重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各视觉元素之间通过关联组合很好地揭示出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其中借代手法主要体现出了画面的趣味性,趣味效果能够带给观众一种视觉享受。而异质同构的表现手法能够将两个不同属性的事物结合组成一个全新的形象,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合理地利用材质肌理转换增强了海报作品的可塑性,特别是通过改变材质肌理状态取得了新颖巧妙的离奇效果。

  总的来说,马蒂斯的图形创意作品能够吸引观众做近距离的深入解读,他把观众当成评判自己作品好坏的最佳评委,使得观众与作品产生互动,从而形成强烈的震撼力与感染力。他的作品带给观众的不仅是平面艺术上的视觉感受,还烘托了与主题相关的文化氛围,其反映出的历史面貌和精神风采也给受众留下了很多回味的空间。   

  图片出处

  图1霍尔格·马蒂斯照片、图2庄园主、图3天鹅湖、图6谁醉心于戏剧,请一起来、图7韩国的宝藏,来自互联网?imgurl=http://static.chinavisual.com/storage/resources/2006/05/19/200729I121293P23468T1.jpg&imgrefurl=http://static.chinavisual.com/storage/contents/2006/10/15/23468T20061015101650_1.shtml&usg=__B8ymY6K5MzMm3gtCL8ETeYhdpfQ=&h=396&w=508&sz=42&hl=zh-CN&start=23&um=1&tbnid=fsZprBui6pPnWM:&tbnh=102&tbnw=131&prev=/images%3Fq%3DHolger%2BMatthies%26start%3D21%26ndsp%3D21%26um%3D1%26hl%3Dzh-CN%26newwindow%3D1%26sa%3DN;   图5 Ruki Matsumoto时装拍摄翁炳峰编著的《图形创意》第9页中的图片。

  参考文献 

  [1] 翁炳峰:《图形创意》,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2]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 周棕凯:《图形创意》,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林家阳:《图形创意》,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序。   [5]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 翁炳峰:《图形创意》,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7] 门德来:《表现的突破·图形》,成都,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   杨勇波(1985~),男,湖南岳阳人,武汉理工大学文学学士,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修视觉传达。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与技术研究基地成员。   吴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与技术研究基地负责人,曾于1988~1990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デザイン学科,主要从事传统艺术符号和高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