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的本质》:由表及里,了解偏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有关偏见的素材事例 《偏见的本质》:由表及里,了解偏见

《偏见的本质》:由表及里,了解偏见

#《偏见的本质》:由表及里,了解偏见|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偏见」这个名词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并不算十分常见,但是由它引起的现象大家绝对不会陌生。就好像这本书的封面所写的,「舒适圈」「鄙视链」「地图炮」「替罪羊」等等,都与偏见现象有关系。书中也说,全美有 80% 的人对某个群体持有强烈到足以表现出来的偏见。《偏见的本质》这本书,恰恰能够带人们由表及里,了解一系列与偏见有关的历史、社会、心理等等方面的科学事实。

《偏见的本质》封面,来自豆瓣。

我想先强调两点。首先,这是一本比较严肃的学术书籍。这意味着,它不是一本午后休闲时的轻松读物,也不是一本能够让人觉得惊心动魄的小说,而是通过严肃的对现有研究的分析、整合和推理,得到有关偏见这种现象的定义、来源、习得、影响因素、消除方法等全面属性的学术研究出版物。它值得我们细细研读,尤其是对其中的论证过程进行理解分析,更值得我们顺着参考文献的网络「顺藤摸瓜」,从而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第二,这本书初版的发表时间是 1954 年,也就是大约 70 年前。70 年前的社会情况与当今世界自然有很大的差异,也导致书中所引用的许多例子比较陈旧。因此,在阅读时,建议能够稍稍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尤其是美国的社会情况,这样更能明白书中所提到的历史事件,也更能把案例分析与概念的讲解结合起来理解。

这篇文章并不想为大家具体介绍书中的全部内容 —— 那不如自己去看书 —— 而是想着重讲一讲书的内容体例与结构,同时说说自己的收获与感悟。《偏见的本质》可能没有全部问题的答案,但是在我看来,它能够给我们一把钥匙,改善个人偏见、反思个人行为,甚至能够教会你识别偏见式的言语和行为,从而也能够影响他人。

主要内容结构

全书一共 31 章,被作者分为 8 个部分。每章中还有进一步的小标题以明确章节的结构。可以说,每一章的内容都是逻辑明确、环环相扣的。从一开始对偏见的定义和人类认知模式的关系(第一部分),到后面对群体间差异的分析(第二、三部分),在第三部分的最后引出了偏见的具体理论与影响因素的总论。第四、五、六、七部分则由外及内,分别剖析偏见的社会文化因素(外部因素)、心理动态机制、性格因素(内部因素)等,环环相扣。最后,第八部分针对如何解决当前社会中的偏见现象提出了看法与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偏见的定义与产生

这本书主要讨论的是族裔偏见(而不是种族,具体原因见下),其定义是:

族裔偏见时一种基于有缺陷的且僵化的过度泛化而产生的反感(负面的态度与信念)。它可能是被感觉到的,也可能是表达出来的;它可能是针对整个群体的,也可能是针对作为群体中一员的个体的。

这本书介绍了人以分类为基础的基本认知模式,并由此引出了「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概念来概括人对于自己和他人所属群体的分类;基于此做出的预先判断则是偏见的来源。当我们指代以任何形式的文化凝聚性为标志的群体时,都应当使用「族裔」一词,它并不指代任何生物学上的一致特性(例如肤色),而是在社会中的一些属性。这是因为,种族(race)这一概念并非准确,只是我们在视觉条件(主要是肤色)的作用下由不合理的泛化(generalization)而得出的,又在各种因素的作用(比如煽动家的言论、对种族概念界定的模糊等)下被加强。这就导致大多数被归因为种族的人类特征实际上是由文化多样性所产生的民族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识别,并且被放大后又被归因为先天,并且与某些负面的感受和情绪联系起来,这导致了偏见的产生;而且一旦偏见形成,又会被一些实际上无关的特质印证,从而导致了联系不断被加强的恶性循环(正反馈)。

偏见在生活中实际上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许多言行都可能带有偏见的色彩,但是我们却并不知晓,这是因为实际上我们处于文化的氛围当中,我们就是这样被带大的;人们也很少进行充分的调查,而是常常急于依照现有的极少的事实就进行大规模的归纳。例如,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恐同言论(「听说男同喜欢乱搞,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或者是针对某些地区开的「地图炮」(「XX 人就喜欢干这种事」)等等。而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大脑中所形成的分类十分顽固、拒绝改变,即使是见到了与分类并不一致的事实,我们也常常会开启「二次防御」(re-fencing)机制,自以为有充分的理由维持自己的判断。

由此可见,偏见的产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既有外部的因素,比如历史的、社会的,也有内部的因素,比如认知的、心理的 —— 没有任何一个因素能够单独对偏见现象和行为进行解释;也就是说,对任何偏见现象发生的原因,我们都要从多个视角进行综合分析,才得以一窥其全貌。

偏见与社会文化

书中讲到,社会文化对于偏见现象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首先,这与社会本身的属性有关系:人类社会的特点,比如异质性、垂直流动性、可能的迅速变革等等,都和偏见的产生不无关系 —— 实际上,社会的变化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地位和属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实际上和群体无关,但是由于投射作用的存在,被归因于群体本身,进而产生偏见。也就是说,在社会存在一些负面情绪的时候,为了发泄这些情绪,人们倾向于把少数群体当作是「替罪羊」:例如犹太人在历史上常常被当作替罪羊,这种问题可能在希特勒统治德国期间尤甚。

而在一个普遍具有偏见的社会中,偏见是可以被习得(acquire)的。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其家庭、学校给予他的教育足以让其因社会顺应而形成偏见态度。与此同时,自尊心的发展在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偏见常常是由所谓的「阶级对立」造成的,而自尊心与社会地位之间的联系也在童年时期凸显,孩子们会逐渐全盘接纳社会模式,利用阶级寻求自尊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也很可能表现出偏见的态度与行为。

替罪羊

「替罪羊」理论可能是最为普遍被接受的偏见理论。之所以叫做「替罪羊」,是因为这种理论认为偏见的社会动因是主流群体所受到的一些挫折被归因于少数群体,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替罪羊的选择可能有历史、心理和宗教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书中建议在分析时采用历史方法,理解各类替罪羊的「命运沉浮」。具体来说,犹太人成为替罪羊,可能有如下几点原因:第一,《圣经》中相关的表达;第二,犹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良知上的楷模」,刺痛了其他群体的懒惰与愚笨;第三,犹太人历史上没有家园,其「国际主义」表现也称为众矢之的。

偏见与投射

即使不存在犹太人,反犹主义者也会创造出一个犹太人。

有关偏见,投射(projection)这一心理学概念不可谓不重要。投射是指「错误地将自身的动机或者特质、或者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解释或者辩护我们自己的特质归于他人的倾向」。投射最为明显的体现,可能就是妒忌:有些东西个人求之不得、别人却轻松拥有,但是他并非将这种令人产生挫败感的情况归因于自己,而是将愤怒或者焦虑投射到别人身上,这就是妒忌。

这个过程一开始,是指向自己的一些知觉(比如「我的能力不够、我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可能被压抑,但是为了化解个人内部心理的冲突,我们必须做归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对当前所处的困难局面可能产生外在化(externalize),从而产生了投射;进一步,偏见就在这种情况下生根发芽,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对挫折感进行补偿的需要。

宽容型人格

作为偏见型人格的反面,作者对宽容型人格的特质也做了总结。他认为,这种人格是由先天气质与适当教育共同培育的,无论他人是何种族、肤色和信仰,宽容的人总是能够表达出认同。宽容型人格的人常常是内罚的,这意味着具有自我洞察的能力、了解自己的缺陷,同时有较高的移情能力。在宽容型人格的价值观中,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最为重要;而持有偏见的人常常认为政治和经济价值更为重要。

解决方案

书的最后一部分中,作者具体讲解了几种方案,并且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估。这几种方案分别是:立法、正式教育、接触与结识、集体再培训、大众媒体、训诫、个体治疗。

其中,立法作为比较特殊的一种方案,被单独放在一章(第 29 章)讨论。这是因为法律的制定本身具有指向性 —— 既有带有偏见的立法,也有消除偏见的立法。消除偏见的立法改变的只是人们的外显行为,但是这最终能够影响到内心的观念。因此,立法是减少公共歧视(行为)及个人偏见(态度与观念)的主要手段之一。

其他的几种方案被放在第 30 章进行分别的讨论。特别地,在这里作者也提到了对方案进行评估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可以剖析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得到普适性的结论;也可以提供评估的工具,对所采取的方案进行实际的测量。在研究的过程中,变量控制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点。书中对偏见不同消除方法的具体评测,这里不再赘述;但是作者提到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族裔之间的「融合」有两种方式,一是保留其多样性,而是同化:两种方式都可以达到消除偏见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天下同质」实际上是一种懒惰的做法,唯有多样性才是人类的正道,也更符合民主社会的本质。尊重差异、和而不同,实际上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的重要体现。

消除偏见,我可以怎么做?

在书的最后,作者提出了有关消除偏见的 13 条积极的原则,以及具体的跨文化教育内容的大纲,既是作为对书中所有内容的总结,其实也是对偏见现象提出作者自己的解决方式。书中的内容很有帮助,它提供了理论工具,也对现实情况做了描绘,能够让我有一种代入感。

对于现象的分析,若能有理论框架作为指导,则会明晰许多。这既包括了上面所提到的几种比较关键的概念,比如「替罪羊」「过度泛化」和「投射」,也包括了在分析的时候采用作者曾经利用过的方式。与此同时,必须认识到的是:偏见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因素,如果只分析一个方面,那么我们也会陷入「过度泛化」的陷阱。对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现象,从书中汲取一些思考的角度,也能够帮助个人进行反思,从而减少偏见的态度。

恐同现象

我们就可以拿身边对于同性恋的偏见来举例子。偏见的形式可能有很多种:从一些可能从未表现出来的信念、一些带有偏见色彩的言辞一直到可能针对这一群体的暴力行为。对一些人来说,尽管身边也有性取向少数的朋友、与他们的关系也不错,但是对社会上总体存在的同性恋群体还是持有偏见的态度。对另一些人来说,他不能接受同性恋的存在,认为这是对传统的亵渎,以至于认为这是不健康的、不道德的。即使在同性恋群体的内部,也有许多人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怀疑、感到自卑等等负面的情绪,有的时候会有一些想法,觉得「自己要是个异性恋就好了」。当然,也有群体外的个体对同性恋群体持宽容的态度,尽管他们有时候也会对一些事情产生一种预先判断的倾向。

这里的问题有几个方面。首先,同性恋群体可能并非是「替罪羊」;对这个群体的偏见可能更多是归于群体之间的事实差异,也叫做「赢得的名声」(第 6 章)。

在历史过程中,对于同性恋的污名化一直都存在,直到今天(例如,把同性恋从疾病中除名不过只有 20 多年的历史)。整个社会的传统与文化也对同性恋及其行为难以忍受;自幼我们所接受的价值观教育本身就带有对同性恋的偏见倾向(例如,我们有关家庭的教育中,家庭成员的性别)。此外,一些人可能会将某一件与同性恋有关的事情过度泛化,从而产生刻板印象,这可能会被电视中一些印象加强,尤其是外观上可见的特征(比如,许多文艺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刻画了同性恋的形象,即使没有明确表达,但刻板印象的存在让人们心照不宣,同时也反过来加深了这些印象)。社会文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同性恋群体内部的成员产生了参照的效应,把主流群体当作了参照群体;也使得持宽容态度的人有些时候也难以抵抗社会主流的想法。

此外,从个人心理的角度来说,对同性恋的仇视可能与对其可能的恐惧有关(参见 Herek, 2000):如对个人性冲动的恐惧(可能突然对同性产生了冲动),或者是一些与性别认同相关的想法等。这些想法和负面情绪可能会被压抑,从而产生投射,最终把原因归到了同性恋者的身上,认为是他们让自己产生了这些想法(甚至有一个著名的言论:最恐同的人往往自己就是同性恋)。

以上粗浅的分析中,我们已经使用了书中不少的概念与方法,也试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与评判;但是如果需要严谨地进行此类研究,我们还需要查阅更多文献、设计工具与实验等等。但这已经相当具有启发性:在一些情况下,是不是个人的一些心理活动被投射了?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在看到事情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总会直接做出非黑即白的结论?如果我们能够在个人反思的时候询问自己这些问题,似乎就能够开始与偏见做斗争;当然,如果我们能够真的去接触一些少数群体中的个体,有些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我们自己的态度和信念中,其实存在许多不实之处。

也谈谈我个人的经历

我的一些个人经历,在读完本书后看来,与偏见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开放态度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人与人、群体与群体、族裔与族裔之间的不同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的底色,我们应该尊重。但是我也深深觉得自己做得不够:有很多时候,我还是放不下一些成见与偏见,还是在没有得到准确的信息之前就做了预判。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我想也对自己是一个警醒。

对我来说,在俄罗斯留学的那段经历可能是一个最好的锻炼自己开放心态的时期。当时和几位来自叙利亚的学生做室友,我的内心也曾经是忐忑的,当然也不能说这种忐忑没有刻板印象在其中掺杂。奇怪的是,或许是因为刚到俄罗斯身心俱疲,或许是因为已经做了一些和外国室友相处的心理准备,当时的自己真的没有多少预设:既不觉得危险、也不觉得他们的价值观会和我有很大的冲突、也没有过多地去想一些什么刻板印象;与之相反,从到了那间屋子的第一刻起,我是试图与他们交流的:我想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有什么故事,而了解之后,我觉得他们和我之间的不同其实并非不可接受。我最终也意识到,这种忐忑来自自己,并不是他人(尤其是这几位室友的国籍、宗教、长相等等)所造成的。所以我们相处还算融洽,见面打招呼、互相也会帮忙。尽管自己从未与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有些时候他们的个人行为,比如在房间里抽烟,的确令我反感),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我对他们所属于的文化或者宗教群体的态度。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事件也发生在俄罗斯留学期间,这次与肤色有关。当时在学校门口有黑人行骗,有不少学生被骗去几百到几千卢布(几百人民币)的钱财。当时,在我们中国留学生的微信群中就有人发起了有关的话题讨论,但是话题迅速地从事件本身转移到了对黑人群体的偏见与对一次偶然事件的过度泛化之上。具体语言说得有多么难听,我在这里不想描述,但可以说的是,当时的确有比较暴力的言语,更是有人声称要把此事的解决诉诸于暴力行动。最后是否真的有暴力行为,我不知道,但是整个过程其实就和《偏见的本质》当中所描述的群体和个人心理过程十分相似。我并不敢在群里发言,这件事情我只是小范围地谴责了一下 ——— 但其实我是很难过的:在国外生活的压力很大,被骗去钱财也很令人不适,但这都不是过度泛化和投射个人感情的理由,更不是诉诸武力的挡箭牌;我也难过的是自己没有这个力量和勇气,能够站出来发声,或者能够改变他们的想法。

写在最后

费孝通先生,对于处理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早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用来概括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书中所阐释的理想世界,可能也十分合适。两位学者的不谋而合,在我看来,其实标示着一股进步的力量。改变可能很困难,但是改变必然会发生。而从《偏见的本质》了解偏见的本质,作为个人层面的改变,其实可以说是十分坚实的第一步。

作为这个领域实际意义上的门外汉,文章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欢迎大家指出。如果有任何问题,也欢迎提出探讨。

题图:Basic Apple Guy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