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勤杂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最大航速32节是啥意思 舰队勤杂工

舰队勤杂工

2023-10-21 09: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世纪70年代,美国海军于二战时期建造的驱逐舰已接近寿命年限,而新建的大型战舰虽然性能优良但造价昂贵,批量生产的开销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也无力负担。为此,时任海军作战部长的朱姆沃尔特提出了“高低搭配”的策略,即在高性能战舰之外建造一些性能有所降低,造价低廉能够大批量生产的中低档作战舰艇用以补充舰队规模,而佩里级护卫舰正是这一思想指导下的产物。

佩里级最初的定位是“巡逻护卫舰”(PF),首舰舷号PF109,主要执行编队或民船队护航、巡逻等低烈度任务。佩里级于1970年9月展开可行性研究,1971年5月完成概念设计,1973年12月首舰动工。1975年,美国海军舰艇编制进行重大调整,佩里级被划分为导弹护卫舰(FFG),首舰舷号改为FFG7,于1977年12月交付。

首舰“佩里”号(FFG7)

概况

佩里级采用平甲板舰型,有短舰身和长舰身两种构型,舰长135.6米(短舰身)/138米(长舰身),舰宽13.7米,标准排水量2770吨/3010吨,满载排水量3660吨/4166吨。上层建筑采用封闭式设计,呈一个方形整体,外形较高大,占据舰体1/2长度。这种设计使内部空间显著增加,居住性优良,舰长配带有独卫的单间,军官双人间,士官六人间,水兵住50人大舱。舰上还配有军官休息室、水兵休息室、洗衣房等舱室。前部舰桥顶端安装一座主桅杆,主桅前方有一座小桅。舰尾设有直升机库和平台。舰员编制200人,其中军官15人。

动力系统采用全燃动力(COGAG),配备2台LM2500燃气轮机,功率31兆瓦,单轴推进,最大航速30节,续航力4500海里/20节。烟囱与上层建筑几乎融为一体,在直升机库前端设有凸起的排气口。

“艾罗德”号(FFG55)此时Mk13导弹发射装置已被拆除

电子设备

佩里级的作战系统是“小型战术资料系统”(JTDS),是美国海军第一代舰载作战系统“海军战术资料系统”( NTDS)的简化版,以两部UYK-7主计算机为核心,一部整合于MK-92火控系统中,负责处理目标追踪,一具用于火控管制。

小桅顶部安装一部AN/SPS-49(V)4/5型(早期型装备的是2型,后升级为4/5型)二坐标远程对空搜索雷达,最大探测距离460千米,能同时追踪255个目标,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主桅顶部安装一部AN/SPS-55对海搜索雷达,最大探测距离93千米。舰上装备Mk92综合火控系统,由搜索跟踪雷达和制导雷达组成,用于引导舰空导弹,STIR照射雷达安装于主桅后部,CAS天线组安装于小桅前端的舰桥顶部,每次可引导两枚“标准”1舰空导弹。

“佩里”级安装了AN/SQQ-89(V)2舰载综合反潜作战系统,声呐系统为一部AN/SQS-56中频舰壳声呐,适合浅海作业,但远洋反潜探测能力较弱。相比于此前普遍装备的AN/SQS-26型大型低频舰壳声呐,其尺寸和探测距离都明显减少,这是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由于经费限制,只有部分舰只安装了AN/SQR-18/19拖曳线列阵声呐。

火控系统天线的两侧位置安装AN/SLQ-32(V)2型电子战设备,舰上还装备了AN/SLQ-25“水精”拖曳式鱼雷诱饵。

 

武器装备

根据佩里级在美海军中的角色定位,该级舰的武器配置较为简单。

舰首A炮位处安装一座Mk13式单臂导弹发射装置,可发射RIM-66A“标准”1舰空导弹和RGM-84“捕鲸叉”反舰导弹,备弹40枚,通常情况下装载舰空导弹36枚,反舰导弹4枚。前者是美国研发的第二代中程舰空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最大速度3马赫,最大射程46千米。后者是美国典型的亚音速反舰导弹,最大飞行速度0.85马赫,最大射程120千米,战斗部重227千克。

Mk13发射装置正在发射“标准”1舰空导弹

装填“捕鲸叉”反舰导弹的Mk13发射装置

主炮为一座Mk75型76mm舰炮,该炮是意大利“奥托梅莱拉”紧凑型76mm舰炮授权美国生产的型号,最大射程16千米,射速85发/分钟。位于烟囱前端的上层建筑顶部,这种布置方式较为罕见。1980年代,所有“佩里”级在机库顶部加装一座Mk15“密集阵”6管20mm近防炮,最大射程1.5千米,最大射速4500发/分。舰上还有2座Mk38型单管25mm舰炮,用于防范小艇等轻型海上目标,也具备有限的防空反导能力。

“佩里”级的反潜作战定位主要是在编队内执行近距离搜潜攻潜任务,因此未配备反潜导弹,反潜武器仅有2座三联装Mk32型324mm鱼雷发射管,位于舰体中部两舷,可发射Mk46轻型反潜鱼雷,最大射程11千米,最大航速40节。短舰身构型仅有一座单直升机库,可搭载1架SH-2F“海妖”轻型反潜直升机,长舰身构型改为双机库,可搭载2架SH-60B“海鹰”中型反潜直升机,航空反潜配置在同级别舰艇中处于较高水平。

Mk32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管

建造与改进

首舰“佩里”号(FFG7)于1973年12月首舰动工,1977年12月交付,以第二次独立战争期间伊利湖战役的英雄,海军少校奥利弗·哈泽德·佩里的名字命名,故称佩里级护卫舰。得益于良好的造价控制,首舰造价仅为4450万美元,为大批量建造创造了有利条件。美国本土共建造55艘,其中4艘出售给澳大利亚。最后一艘“英格拉姆”号(FFG61)于1989年服役,从第27艘“安德伍德”号(FFG36)开始按照长舰身构型建造。澳大利亚、中国台湾、西班牙分别引进许可证自行生产了2艘、8艘、6艘该型舰。

最后一艘“英格拉姆”号(FFG61)在建造期间,美军曾计划拆除Mk13单臂式导弹发射装置,换装Mk41垂直发射装置和“捕鲸叉”导弹发射架,对电子设备进行更新,但因经费限制而作罢。

正在接受补给的“英格拉姆”号(FFG61)

部分早期的短舰身构型在服役后为搭载SH-60B直升机进行了改装,加长舰体并改为双机库,与长舰身构型保持一致。

服役历程

佩里级服役后主要承担航母打击群、两栖舰队、补给舰队、运输船队的反潜护航任务,兼顾一定的防空反舰作战,并可在近海地区执行护航、临检、扫雷等低烈度任务。

佩里级在服役末期因“标准”1导弹退出美国海军作战序列拆除了Mk13导弹发射装置,作为巡逻舰度过了最后生涯。

1986年11月5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莱昂斯上将率领莱希级巡洋舰里夫斯号、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奥尔登多夫”号和佩里级护卫舰“伦兹”号(FFG46)对青岛进行为期一周的友好访问,这是美国海军首次访问新中国。

1987年5月17日,在波斯湾海域巡航的“斯塔克”号(FFG31)护卫舰遭到一架伊拉克空军“幻影”F1战斗机发射的两枚“飞鱼”空舰导弹袭击,导弹发射位置分别距战舰35千米、24千米。一枚导弹击中左舷但未爆炸,泄露的燃料引发火灾,另一枚导弹击中首部舰桥,在水兵住舱爆炸,造成一个3*4米的大洞。“斯塔克”号严重左倾,大火使铝合金制造的上层建筑部分焚毁,共造成37人死亡,21人受伤。“斯塔克”号在紧急抢修后自行驶入巴林水域,由 “阿卡狄亚”号驱逐舰支援舰(AD42)修理后返回本土大修。

“斯塔克”号遇袭现场,舰体已严重左倾

1988年4月14日,在波斯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罗伯斯”号(FFG58)误触一枚伊朗布设的水雷,两台主机被炸毁,全舰动力丧失,造成10人不同程度受伤,由一艘半潜船运往本土大修。

“罗伯斯”号(FFG58)

1996年起,有多艘现役的佩里级陆续被移交给盟国。自2002年起,美国海军的“佩里”级逐步退出现役,2015年9月29日,美国海军的最后一艘佩里级 “考夫曼”号(FFG59)退役,宣告该级舰在美国海军服役生涯的终结。部分退役的佩里级又被出售或转赠给其他国家。

退役后作为靶舰被击沉的佩里级

未完待续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