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而行,鱼鸟欢快,苏州河的新故事由此开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替人捕鱼的鸟 沿河而行,鱼鸟欢快,苏州河的新故事由此开始

沿河而行,鱼鸟欢快,苏州河的新故事由此开始

2024-03-15 08: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白浪 设计

“从武宁路到外白渡桥这一段,都有我的身影。”年近八旬的朱老伯网名“风筝爷”,喜欢沿着苏州河放风筝。

苏州河综合整治过程中岸线品质不断提升,密布着公园、绿地、广场等功能齐全的公共空间。其中,普陀段南岸建起了上海首个活水公园——梦清园,梦清园与苏州河合围出的开阔地,现在也是朱老伯放风筝的一处空域。

“那边白鹭扑腾呢,看那边。”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在苏州河昌化路桥边遇到这位“风筝爷”,他正享受风筝与水鸟带来的欢快。几十年在河畔生活,朱老伯目睹着苏州河生态环境连年变好,心里高兴。

78岁的“风筝爷”朱老伯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摄

苏州河自20世纪90年代起综合治理,至今已进入第四期阶段,河水“黑如墨,臭如粪”的历史早已翻篇。如今苏州河水清岸绿,鹭鸟在河面翻飞觅食,游人休闲娱乐观鸟赏鱼,河岸生活丰富多彩。

随着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滨水岸线基本贯通,新的城市公共空间被打开,新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鹭鸟捕鱼,生态恢复

朱老伯手里的线盘咝咝地转,风筝飞到梦清园上空。扑棱翅膀从枝头窜出的水鸟,和风筝相映成趣。

沿岸居民回忆,10多年前夜鹭、白鹭到苏州河岸栖息,当时人们还很新奇,不知道是什么鸟,后来经常看见,渐渐得知是鹭鸟。现在的苏州河岸线上,常见观鸟赏鱼的游人,举着相机咔咔地拍照。

苏州河上空的风筝

“夜鹭喜欢聚集在苏州河捕鱼,也在向人们传递‘水中有鱼’的水质生境信息。”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专家解释,这是苏州河生态逐年趋好的一大标志。

民间组织城市荒野工作室创始人郭陶然对苏州河流域的生物物种有研究,他发现近年苏州河边最常见物种之一就是夜鹭,这种水鸟平时站在河滨,灰色的背、红色的眼睛。夜晚时分,它能在水滨盯着水面保持至少两到三分钟纹丝不动,当有鱼浮出水面,就俯冲过去捕食。

“夜鹭是一种能在飞行中捕鱼的鸟,适合在苏州河这种垂直泊岸生存。”郭陶然说,夜鹭、白鹭经常出没苏州河岸,说明河里的鱼量增多、水质变好。

公开信息显示,8年前,苏州河里已经至少发现过45种鱼。2011年至2012年,原上海市环保局组织对苏州河鱼类初步调查,当时河里的鱼种类至少有刀鲚、达氏鲌、似鳊、棒花鱼、麦穗鱼、花鱼骨、长蛇鮈、高体鳑鲏、鲫、鲤、兴凯鱊、泥鳅、大鳞副泥鳅、鲇、黄颡鱼、光泽黄颡鱼、黄鳝、子陵吻鰕虎鱼、乌鳢等。主要优势种为鲫、鲤和达氏鲌等。

曾经还偶发过违法撒网捕鱼的事件。2018年7月,苏州河长宁段慢行步道开放后,有人将10多平方米的大网撒入河里捕鱼并现场贩卖,很快被管理者依法查处。后来,苏州河各区段均严加巡查执法,各段设有醒目的“禁止捕鱼、垂钓”、“保护生态环境”等警示标牌。

讲述苏州河故事的立牌

实际上,鱼和鸟的回归,正在促使苏州河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

“这些年苏州河综合治理的成效有目共睹,其实经历了一个从环境修复到生态恢复的过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主任达良俊表示,一方面,前期河道治理使苏州河水质提升、环境改良,鱼、鸟等生物得以回归,另一方面,这些生物反过来促进苏州河流域生态系统的恢复。

达良俊解释,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是不同概念。生态系统包括环境部分和生命部分,随着鱼、鸟等生物回归,食物链自然地运转,河流的生命系统得以形成,整条流域的生态系统才由此进入自循环、可持续的状态。

“目前苏州河的生态系统已达到较好状态,曾经中断的生物链已开始重构。”他说。

在苏州河岸线跑步的人

孕育多彩生活和文化

苏州河水岸之间鱼鸟欢快,漫步其间的人多了起来。散步、健身,乃至吹萨克斯、跳舞,滨水岸线上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家住半岛花园附近的市民陈阿姨,自小生活在苏州河岸边。现在只要天气好,退休后的她每天沿河散步。有时向东走到梦清园,有时向西走到武宁路桥,每天能走上万步。

“江宁路桥北岸以前是造币厂,旁边是啤酒厂,再旁边以前有个‘粪码头’,臭气熏天啊。”回忆起过去的苦乐,陈阿姨感叹苏州河数十年间沧桑巨变,“如今不止是岸线贯通这么简单,环境好了,景观提升,步道边有各种配套设施。最重要的是,每个人的生活质量都由此提升了。”

一名沈姓年轻小伙子穿着速干运动服、戴着耳机沿绿道跑步。他说岸线上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自己经常慢跑。有时停下来,还会意外阅读到苏州河的故事,对这座城市有了更多了解。

实际上,这也是苏州河岸线贯通当中的特色之一。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第一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毛项杰参与了苏州河岸线贯通,她说通过文字、雕塑、绘画、光影等景观设计,苏州河两岸的人文底蕴、工业文明的历史沉淀,都在岸线贯通中被生动展现了出来。

苏州河防汛墙上水管和涂鸦结合在一起

漫步苏州河岸线,还会惊喜于新催生的空间为城市多元文化交融提供舞台。

“步道贯通后,园区的游客明显多了,所有人都在主动调整。”苏州河南岸的M50创意园市场营销总监黄薇说,该园区有画廊、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等146家公司,2019年6月滨河岸线贯通后,园区的艺术家纷纷调整定位,与河流互动。

靠近苏州河一侧的墙面上,艺术家绘上了新潮的涂鸦作品,也有人尝试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岸线公共空间供市民游客欣赏,让艺术接近普通人,让更多人了解艺术。

“苏州河岸线贯通,对沿岸文化艺术空间再开发是一个机会。”她说。

M50创意园岸线旁的涂鸦

有这样想法的艺术从业者不在少数。上海青年美协副秘书长、艺评人乐梦融认为,上海依水而生、因水而兴,苏州河两岸藏有最具特色的海派文化,岸线贯通后,苏河文化很可能会再度被挖掘。

在他看来,苏州河岸线的堵点打通,打通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障碍,还会打开人们未曾发觉的认知盲区。

“艺术可以给河流以文化,河流又在反哺艺术。”乐梦融说,“就我个人来说,希望这条河流孕育出一条新的文化地带出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