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曾国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曾国藩家书主要讲的是什么道理 评曾国藩

评曾国藩

2024-06-29 22: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三,学习其治军之道。曾国藩与其弟曾国荃诸多的书信所谈,非政即军。对曾国藩的治军之道,军神刘伯承评价最高了。一次,刘伯承在与薄一波交谈时说:“这位曾文正公,他的家书有些见解,我看还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说,他给他的弟弟曾国荃写过不少的信,其时曾国荃镇守南京,已是万军之将。曾国藩在信中一条是劝他戒躁,处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多思;另一条是劝他要注意及早选拔替手,说‘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薄一波补充道:“曾国藩讲的这两条,作为治军为政之道,不无道理。” 刘、薄的高论在此,余则勿需赘言了。

第四,学习其为人之道。,《曾国藩家书》通篇展现了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毕生追求和先贤不懈追求的立功、立德、立言之“三不朽”。例如,在写给诸弟的信件中,多次语重心长的叮嘱、期盼和警醒:“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其家书字字珠玑,句句妙语,展示了他的人生理想、精神境界、道德修养和他待人谦虚、戒骄求进的优秀品德。

第五,学习治家之道。对儿子,曾国藩在在千里的家书中又不一样了,他教给儿子学习方法,不厌其烦地授以家规家训,如“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八本”“三致祥”“三不信”等;讲授读书做文之法,教给儿子诗歌的技巧,如“尔要读古诗,汉魏六朝取余所选曹阮陶谢鲍谢六家,专心读之,必与尔性质相近”;指导书法艺术,如“临帖宜徐,摹帖宜疾”等;很多时候是一些警言名句式的告诫,教育儿子说话要迟缓,走路要稳重,甚至直接询问“说话迟钝,行路厚重否?”彰显了他严父的形象和浓浓的父爱。拜读此书,仿佛书者在为己直面教诲。

第六,学习传统家书之道。传统家书,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国之瑰宝,应予传承。《曾国藩家书》,可谓篇篇为传统家书之范文。在称谓上,曾国藩对祖父母,曾国藩毕恭毕敬,称“祖父大人万福金安”“孙男国藩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对父母,曾国藩亦如此恭敬,称“男国藩跪禀父母大人万福金安”“男国藩跪禀父母大人膝下”;对叔父,曾国藩恭敬有加,称“侄国藩敬禀叔父大人侍下”“侄国藩谨启叔父母大人座下”“侄国藩谨禀叔父母大人礼安”“侄国藩谨启叔父母大人万福金安”等;对弟弟,亲切随意,称“四位老弟足下”“诸位贤弟足下”“四位老弟左右”;对妻子,曾国藩称“欧阳夫人左右”;对儿子,称“字谕纪泽” “字谕纪鸿儿”;对侄子,曾国藩则口气比较温和,称“字寄纪瑞侄左右”。在启辞的书写上,曾国藩不拘一格,因人而宜:如“惠书奉悉,如见故人”“捧读德音,喜出望外”“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对长辈称“接手谕”“接读大人示谕”“接家信”“得悉一切,不胜欣慰”“堂上各大人康健,不胜欣幸”等。对弟弟,很少客套,大都直奔主题。对儿子,曾常用“接来禀”“接尔禀”“接尔安禀”等。传统家书之正文、结语、祝辞、署名等诸要素,曾亦严格遵循体例,此不一一。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我篡改云:熟读曾氏家书,传承传统家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