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的智慧,曾国藩谨慎处事、实现抱负,其处事原则值得学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曾国藩为人处世的品质是什么 一代名臣的智慧,曾国藩谨慎处事、实现抱负,其处事原则值得学习

一代名臣的智慧,曾国藩谨慎处事、实现抱负,其处事原则值得学习

2024-06-21 05: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生于世,最重要的便是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想要真正做成大事,一个很关键的前提,就是要在人情往来一道上得心应手。古时为官如此,现代身在职场同样需要这样。晚清名臣曾国藩,便是其中的翘楚。

回望曾国藩的一生,他出身文官、却能被封武侯,历经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却能保全自身,最后成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典范。他刚柔并济的为人态度、独特的处世原则,是其成功的根本,也是最值得人们学习的东西。

清廉勤勉,大志功成一半

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农民家庭。从八岁开始,他便跟着自己的童生父亲研读史书典籍。在当时的世道,像曾国藩这样的农门之子,只有走上科举之路,才有出人头地的希望。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虽然在举业上成就不大,但他识人的眼光却不错。在曾麟书的一众好友中,有一个名为欧阳凝祉的人,是当时衡州府的八股文高手。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一位名师,曾国藩才得以在乡试中一举中的,顺利成为秀才。

从乡试、会试、再到殿试。曾国藩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最终成为了身负功名的进士。然而,盘桓在他心中的,不仅仅是出人头地的简单理想,他真正想做的,是匡扶政治、为国尽忠。

因此,在顺利通过殿试、成为翰林院庶吉士之后,他特意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国藩”,取的便是“为国藩篱”的意思。

在清朝、甚至是晚清做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曾国藩之所以能在初期被道光皇帝赏识,迅速成为实职京官,是因为他清廉、勤勉的为人态度,正合皇帝心意。

曾国藩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曾这样说道:“我们家族的人自本朝以来,向来都是凌晨时分便起床,你的高祖、曾祖以及祖父,没有不是这样的,希望你能继承家风,为人勤勉。”无论是日常行事还是为官在任,曾国藩都将“勤勉”二字都刻进了自己的骨子里。

为人勤勉自然重要,但清正廉洁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品质。曾国藩正是因为坚持清廉节俭的理念,才会在见习期满、过班引见时,得到道光的赏识,走上一条不平凡的仕途。

1840年4月17日,曾国藩同任何一个庶吉士一样,在两部堂官的指引下,来到圆明园觐见皇帝。

道光帝见了他后问道:“曾国藩,你告诉朕,为官最重要的是什么?”面对皇帝的问题,曾国藩只是顿了一顿,便坚定地回答:“回皇上的话,学生认为为官最重要的便是‘廉’。”

听到这个答案,道光帝愣了一愣,随即继续追问:“公平难道不重要吗?为官如果不公平,怎么能替我做事呢?”曾国藩略微思索了一下,回道:“回皇上话,学生以为,官员不廉,就不会公平。请皇上明鉴。”

听了这个答案,道光帝不再言语,直接让曾国藩出去了。

直到出了勤政殿,曾国藩才得以从两部堂官的口中得知,原来,圣上对自己并无意见,圣谕已经下达,自己成了翰林院检讨(“庶吉士曾国藩即日起实授翰林院检讨”),是实打实的从七品京官了。

刚柔并济,身居要职无恙

凭借着清廉勤勉的为人态度,曾国藩成功通过皇帝的考验,走上一条光明的仕途。不过,让他人到中年、身居要职,却依然安然无恙的,是他耐烦和刚柔并济的对外原则。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