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人民政府 人文兴化 回味蟛叶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曾几何时读音 兴化市人民政府 人文兴化 回味蟛叶子

兴化市人民政府 人文兴化 回味蟛叶子

2022-12-19 05: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生活在水荡子的兴化人与生俱来就比外阜人多点口福,因此地是里下河地区最富庶的鱼米之乡,尤以特色水产品闻名遐迩。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蟹,除大闸蟹、醉蟹出名外;还有一种形似小蟹,用盐腌制加工后的“蟛叶子”“蟹鲊”,邑人特偏爱。以往只要见到这模样可爱的小灵物,我总会买点解解馋。

何谓“蟛(péng)叶子”“蟹鲊”,以前了解不多,总认为偏傍部首带“虫”的字都属虫类,不屑一顾。其实,蟛叶子、蟹鲊属于蟹类,它们有名有姓,学名:蟛蜞,又称螃蜞、相手蟹,与螃蟹同属甲壳纲,方蟹科;蟹身比一般小蟹要小的多。是淡水河蟹家族中最小号的同门小弟弟,许多人误会它是没长大的小蟹,实际上它本身就只长这么大,且永远不得大。蟛叶子是本地叫法,蟹鲊则为外来之名,晚于蟛叶子后面若干年。

早先,入夏至秋后,兴化街头卖蟛叶子的很多,到了下午小傍晚,就随处可见渔民一手拎木桶、一手拿杆秤,或是挑着一副铅桶担子走街串巷叫卖“蟛叶子啊”。此时,最是食客们期待的时刻。

人们三三两两拿只碗出门,等候渔民从罩着荷叶防尘的桶里,拿勺子将蟛叶子舀入秤盘,秤称好顺势倒进碗里拿回家。待临吃时剥个蒜头、挎好生姜洗净,蒜瓣子一拍,生姜米一撒,麻油、酱油一浇;滴点香醋,酱红姜黄蒜白,清香绕于桌上,其味鲜色鲜,口感不亚于螃蟹丰腴鲜香,也有别于醉蟹醇美吊舌。正是这些佐料添加,应验了清朝的袁枚在《随园食单.须知单》里所说“用五味调和,全力治之,方能取长,而去其弊”;成就了这道下饭下酒的美食小冷菜。

兴化地处里下河腹部水网地区,垛田阡陌、水质良好。最有特色的就是浩瀚的水荡和自成一景的垛田,还有食不尽的美味河鲜(鱼虾蟹螺)。老兴化人爱吃的名叫“蟛叶子”的蟛蜞,是众多河鲜中的一种:其貌不扬,大者只有一元硬币或如成人大拇指般大小,常栖息于垛子岸埂和水边沟渠及芦荡湿地的洞穴中,步足有毛,钻洞能力强,行走速度快。本地蟛蜞的背壳为草绿色,腹部瓷白色,不像螃蟹有锈斑,表明其生活在水草丰盛的河水中,腹部受丰茂的水草打磨得发白;腹脐间的缝隙显示其膏肥脂满。一般夏、秋季吃此最美味,特别是经盐腌制过的蟛蜞滋味更醇香。

那时许多人家将蟛蜞的腌制品“蟛叶子”青睐为佐餐的家常菜,似好友“三天不离吾朝门”,故先人造字有意让这“蟛”字与土话“朋”字读音和谐。

尽管食客们这般钟爱,可它不领情。但在其老大哥螃蟹面前,却从不敢妄称大,自甘其小,不像螃蟹那样横行乡里,仰面时八脚朝天形同一朵怒放的大菊花;即使它舞爪恶势,充其量也只抵得菊花的几瓣叶子。当蟛蜞膏腴肉厚时也正是螃蟹欲熟,菊花待放之季;因先民们无法用准确的文字表述其名,为区别于螃蟹,便将这用盐腌制过的蟛蜞戏称为:“蟛叶子”。这名字似有根有据接地气,老一辈兴化人就这样叫惯了!

若干年后,蟛蜞在里下河又有了新名号:“蟹鲊(zhǎ)”,可食物却是原先的蟛叶子;渔民们心里有数,但为生计便与时俱进,将吆喝声改叫成了“蟛叶子啊蟹鲊呦”。因“鲊”和“渣”同音,故有人望文生义疑其是从螃蟹中挑剩下来的残滓脚货。很纳闷,蟛蜞怎么又多出这样一个怪名?

记得儿时常去乡下“渔船上的干妈妈”家玩,总要缠住大人问个不休:蟛蜞小蟹怎一物多名?是叫“蟛叶子”还是称“蟹鲊”?往往打破砂锅。其实我干妈家也是半农半渔,干爸是位退役的新四军老战士并非渔民专业户;因子女多,农忙下田,农闲捕鱼。他家放鸦(wā,鸬鹚),俩干哥识得水性,自小就会张网摸鱼掏蟹,逢夏天他俩的绝活就是捉蟛蜞腌成蟛叶子(蟹鲊)卖。那二哥打小淘气,放鸦掏蟹无所不精,就是不啃书本,他说蟹鲊是:细抹拃大的个子,能有个什么好听的名字。

那么玲珑的小蟹,“鲊”有这么憨笨的名字,真不知那位最初的命名者是咋想的?但转念想,古人造字科学严谨。“每一个中国字的出现,都有它的道理”,流沙河先生说的不错。

据考证:蟹鲊与蟛叶子确是一路货,是蟛蜞被腌制过后的一种叫法。蟹鲊之名最初是盐阜黄海一带叫开的。那里沿海丰饶、滩涂广阔、出产蟛蜞;捉来的蟛蜞被人们腌制后售出,像伍佑的醉螺一样。天长日久,当地人经营蟹鲊风生水起且不断南下,兴化首当其中。蟹鲊两字便随着人流、物流及美食的融会贯通,在兴化、在里下河传开了。日复一日,“蟹鲊”这名居然后来居上融入了兴化人的一日三餐,而蟛叶子之名渐渐被人们抛在了脑后。

回到“蟹鲊”名字上来,便知事物名称都是有缘由的:蟹的字根是解,表示要逐步解壳才能食其肉。至于“鲊”字,究其来历,有案可稽。《辞海》解释“鲊”为:经过加工的鱼类食品,如腌鱼、漕鱼之类。以鱼加盐等调料腌渍之,使久贮不坏,古代称“鲊”。《说文·鱼部》称:鲊,藏鱼也。因此特点命名的“鲊”字在北宋《梦梁录》一书和清代人著的《食宪鸿秘》书中都记载有鹅鲊、鱼鲊、笋鲊、鸡鲊等,糟鱼、腌肉也称“鲊”。后泛指用盐腌制过的水产荤食类生鲜,所以做“鲊”的原料很广。

农耕时代无蟹农一说,捕鱼捉蟹归渔类,由渔民所为。渔民们依据字义将用盐及相关调料腌制后的蟛蜞称为:蟛叶子、蟹鲊,颇为科学。可见,“蟛叶子”和“蟹鲊”与蟛蜞是一家,蟛蜞的腌制品在兴化就是蟹鲊、蟛叶子,这只是不同地方之不同叫法。耐人寻味地是:同一蟛蜞在兴化竟一物三名。

但是,邑人食蟹并不十分考究它的名号,也不管其大小;向来在意的是尝鲜品味,满足一下心理上渴望的那点食欲,即使明知当中多少有些牵强附会也忽略不计。所以,兴化这里无“一蟹不如一蟹”之说。

蟛叶子、蟹鲊虽属生食品,经过用盐腌制卤汁浸泡后,细菌己灭,肉也脱腥,加上各种配料,细嚼之倍觉美味天成。通常,渔民加工腌制时十分讲究,确保食品卫生是首要。捉来的蟛蜞必须放入清水桶内养上一两天,俗说:爬一下。目的是让它胃囊内的食物消化殆尽,将嘴里肚里的脏东西爬掉,因它吃东西是通过鳃吸取的。尔后要用小刷子仔细刷洗壳上的黏连物,除却尘土。洗净滴干水分很重要;后称一下重量,根据秤称其重来计算盐的用量;再将它们放入腌缸撒盐拌匀将蟛蜞腌死。然后倒入适量料酒,酒乃本地大麦烧,入口辛辣通鼻窍。另加少许糖、酱油、姜片、葱蒜末等调料去腥,加盖以粽箬(芦苇叶)或荷叶封口,清香覆之,浸泡一周至十天后,待盐水卤汁被蟛蜞们充分吸收,方入骨入味成餐桌上美食:蟛叶子、蟹鲊。这里,“鲊”是腌制工艺,本为古人防止鲜鱼变质,加以处理的一种方法;“蟹”只是形象而已。腌制后的蟛蜞完全蜕变,连名号都改叫:“蟛叶子、蟹鲊”了。

腌制时,把握好盐的用量很重要。盐放多了,咸的不能进嘴;少了,蟛蜞会变质坏掉不能吃,吃了拉肚子。过去常有市管会(原工商局前身)的人红袖章一套,去抓那些腌制质量不过关的,并及时倒掉不许卖。从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的角度来讲,这是防止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和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杜绝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据说:猫子见到腌制质量不好、变了质的蟛叶子蟹鲊都不敢吃,并嗤之以鼻。因猫子善捕食神气活现的小活体,活的蟛蜞张牙舞爪,凶相毕露的猫子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下咽,故本邑旧有“猫子吃蟹鲊,恶势”一说。

腌制工艺上乘的渔家所加工的蟛叶子蟹鲊壳薄肉嫩,吃时不洗不烧、不蒸不煮;因其个小肉嫩,若加热肉就会收缩紧贴在壳上,嚼到嘴里感觉全是壳。所以人们通常是直接生吃咬嚼,吸其味吐其壳,有海味无腥气,佐餐下酒皆可;只轻轻一嘬便倏然入口,汁液渗入舌尖入喉,而滑腻之感犹在齿间;特别是那两只看似舞动的大钳,稍稍吮吸壳内肉质便一口殆尽。有特喜欢吃蟛叶子蟹鲊的人,螃蟹放在他旁边也没兴趣;像我那放鸦的干哥,他们喝酒就喜欢吃自家腌的蟛叶子蟹鲊,缘于亲历亲为有成就感。

邑人记得,此类蟛蜞以前一直很多:缘于兴化是一座建在三十六垛上的古城,垛子周边、环城皆水也。《兴化市志》记载:境内“水域辽阔,水面积与福建省可养殖淡水面积相当”;域里垛子纵横,湖荡密布、湿地滩涂多,适宜蟛蜞繁殖;垛田岸埂,圩堤边缘、芦苇滩里,常看到它们身影。自古以来,兴化人善与水为伍,那交错的河泊港汊总是滋润着万物生灵;无能走到哪,那清澈的河水、美味的河鲜总会驻扎在人们心灵。明嘉靖《兴化县志》曰:兴化“民性质实,以农渔居货为业”。河水给勤劳的人们带来万般希望,也滋养出丰腴的鱼蟹虾螺,成就了这里的美食天赋。

曾几何时,人类向大自然挑战,把稻田、麦地还有鱼塘甚至将厂房都搬进了芦荡湿地、盖到了垛上堤岸……多少年过去了,当人工放养的大闸蟹纵横江湖时,同是螃蟹家族中的小弟弟们却越来越少,以前常见到的蟛蜞已淡出江湖,不敢爬出来撒欢。当食蟹的人大快朵颐的舌尖享受时,曾陪伴人们在餐桌上从夏吃到秋的蟛蜞,蟛叶子、蟹鲊相继爬下了餐桌,且渐行渐远,难觅其踪。散落在老街小巷里叫卖“蟛叶子啊蟹鲊呦”的吆喝声亦偃旗息鼓。

蟛叶子、蟹鲊曾是本地餐桌上富有地方风味特色的菜肴之一,保护这一物种的菜色,应是本地饮食文化的一种延续。随着城乡建设发展和生态环境变化,已令蟛蜞剧减而显矜贵。如今,蟛蜞数量有所减少,地道的蟛叶子蟹鲊已成稀罕之物,即便偶能买到,其味已大不如前,不复昔者之浓厚矣。

当下美食繁多,若餐桌上遇见它,算运气好。我朋友圈内人好客,碰巧买到蟛叶子蟹鲊也绝不独食,总爱邀上三朋四友推杯换盏,呷一口清冽质纯、垛上酿的大麦烧,津津有味地品尝这难得一见的罕物。对于品尝者来说,享受的不仅是蟛叶子蟹鲊之美味,更似尝到了那种怀念的味道。酒杯一举就会不自觉地记起年少事;那时的简单纯真就成了一辈子反复回味的原始味道。回味之际,仿佛穿越到了许多年以前的一条老街上,日落人归,深巷静寂,唯觉月色昏黄,酒香浮动,小小蟛叶子蟹鲊爬上了餐桌,醉了古城的万户千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