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江大闸的前世今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曹娥江水位实时查询网 曹娥江大闸的前世今生

曹娥江大闸的前世今生

2024-06-22 04: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古鉴湖是东汉会稽太守马臻于永和5年(140年)主持创建的大型蓄水工程,具有防洪、航运和城市供水的综合效益。鉴湖位于会稽山北麓,北面筑堤形成蓄水陂塘。贺循(260--319年 ),任会稽内史任上,开凿西起西陵(今萧山西兴),经萧山、钱清、柯桥到郡城的一条人工运河。后又修治与此相连接的其他河道,形成了纵横交织的水网,不仅改善了会稽郡的水环境,提高了鉴湖的水利功能。到了明代,汤绍恩建了三江闸。建国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又建了新三江闸,在2007年建成了曹娥江大闸。

三、绍兴的城市建设发展史就是一部水利建设发展史

在公元六世纪以前,越人在会稽山地形成聚落。“随陵陆而耕种,逐禽鹿而给食”,会稽山地作为越部落聚居之地在当时是十分理想的,但这一时期越部族的聚落也是不固定的。

《水经注》记载 :“吴越春秋所谓越王都埤中,在诸暨北界”,埤中是越王允常的都邑,在诸暨北界(今诸暨店口阮市一带)。《水经注》又记载:“山南有嶕岘,岘里有大城,越王无馀之旧都也。”(嶕岘大城在今平水镇的上塘、下塘一带。)

随着定居农业的发展,越族向水土资源更为丰富的北部冲积平原推进,聚落开始逐渐固定。句践于公元前490年,把都城从平阳迁到种山南麓建立了句践小城。

在今绍兴城区建都,整个都城建筑依靠种山的天然地势,建成城周一千一百二十步,一圆三方面积约合为72公顷的小城,设陆门四,水门一。

小城“西北立龙飞翼楼,以象天门,东南伏漏石窦,以象地户,陵门四达,以象八风,外郭筑城而缺西北,示服事吴也,不敢壅塞,内外取吴,故缺西北,而吴不知也”(《吴越春秋》卷4 )。

从绍兴春秋小城选址布局、规划设计来看:依山傍水,具有战时御敌,水患时避难等优点。在小城建成之后,范蠡又建筑一座规模大于小城十倍的大城,并与小城相毗邻。大城的建成为越国复兴计划在军事、物质上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为越灭吴并逐鹿中原打下了基础,至此越国完成了立国建都的整个计划,同时也造就了绍兴水乡城市的雏形。

图1 绍兴旧城图 (清嘉庆八年《山阴县志》刻本)

在南宋嘉定16年(1223年),知府汪纲加筑兼修都泗、五云、东郭、罗门、稽山、殖利(南门)、偏门、常禧、迎恩(西郭)、昌安(三江)等城门及设施。此时水门增至七处,基本上形成了内为方格形,外加环形的城市河网格局。全城划分为井然有序的厢、坊,街衢整齐、商业发达、市容繁华。

图2 绍兴街市图 (民国20年《绍兴地志述略》)

绍兴从建城之初,就充分利用其地理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仅使城里有山有水,而且解决了城市人口密集、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的问题。古城绍兴虽然经过五次大的变动(春秋小城、春秋大城、隋罗城、宋宣和城、元新城),但其地理位置从筑城始经历了2508年始终稳定不变。用水之利、避水之害,成为绍兴城市水利的根本。

四、玉山闸

图3 玉山闸

中国古代的水闸称水门或斗门,唐代以后始称水闸。鉴湖工程的另一组成部分为斗门、闸、堰、阴沟等四种排灌设施,以斗门为最大。挡潮闸是建于滨海地段或河口附近,用来挡潮、蓄淡、泄洪、排涝的水闸。

随着绍兴北部沿海大片土地开发耕种,需要灌溉的农田越来越多,离鉴湖也越来越远。但是鉴湖的自流灌溉模式无法实现山会平原土地的全面灌溉。古人已经看到,把海塘连成一线,截住河水,形成内河水系,使内河水成为灌溉水源。

海塘之前,绍兴的大小河流基本上是直通大海的,随着海塘的逐步建成,堵住了这些通海河流的入海口,绍兴逐步形成了内河水系。海潮再也不能肆意地冲入绍兴城。内河水系水位的不断提高、蓄水量扩大,逐步替代了鉴湖水成为灌溉水源。随着海岸线的不断北移,绍兴的先民不断塘外建塘,使大片海涂成为良田。

海塘工程是绍兴水利的一次重大变革。早前斗门有简陋的玉山堰用于泄水,但时常带来灾害。后来在斗门古镇的二座小山之间,设立玉山斗门(最初称朱储斗门,后改建成玉山闸)。玉山闸是绍兴第一座具有蓄泄功能的口门大闸,标志着绍兴水利进入海塘阶段。

“会稽十乡,苦濒巨海,而塘护不固,人将为鱼。朱储斗门,民食所系。”(《重修山阴县朱储斗门记》邵权)说明了宋人对海塘和斗门重视。

玉山闸是绍兴海塘工程的最早建筑,是浙北海塘的第一座水闸。

陈桥驿先生在绍兴运河园中的《古玉山斗门移存碑记》写道:“此是汉唐越中水利遗迹,亦为越人治水之千古物证。……兹岁绍兴市致力于古运河整治,而此千古水利遗迹,竟于斗门镇原地发现,石柱依旧,闸槽宛然,溯昔抚今,令人钦敬振奋。现移存此千古水工杰构于古运河之滨,用以展示越中水利文化之悠远璀璨,既可供后人纪念凭吊,亦有裨学者考察研究。特书数言,以志其盛。”

玉山闸其实是一座廊桥,原先闸桥上有很多建筑物,有戏台、阅报楼、国民党党部、张神殿等。后因在外江建三江闸,玉山斗门功能渐废,1954年被拆除。部分闸体保存在绍兴运河园。

图4 保存在绍兴运河园玉山闸的部分闸体

五、三江闸

图5 三江闸

“三江闸在三江所城西门外,明嘉靖十六年(1537)知府汤绍恩建。凡二十八洞,亘百卜蛛。”(乾隆《绍兴府志》)

由于鉴湖的逐渐淤废,山会平原水患日趋严重。鉴湖在北宋淤废以后,为解决由此引发的水旱矛盾,南宋初年,引浦阳江入钱清江,由绍兴三江口入海。此后300多年,浦阳江上游的洪水严重影响了萧绍平原水网系统,直至明代成化年间,浦阳江改道富春江,上游来水减少,水患渐轻。

浦阳江在雨季时上游大量来水来沙,严重影响了山会平原的小江水系,明成化年间改入富春江,虽然消弥了上游洪水对山会平原的影响,但其下游河道前清江仍与海相通,由于潮汐的原因,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汤绍恩在嘉靖14年(1535年)任绍兴知府后,频繁出现的水旱灾害让他寝食不安。会稽、山阴、萧山三县之水均三江口入海,由于潮汐日至,河口处拥沙堆积如丘,洪涝水不能外泄,“每受潮患,逢淫雨汜溢,决塘泄水,苗稿泉竭,…… 民甚苦之”。汤绍恩实地考察“见波涛浩淼,水光接天,目击心悲,慨然有排决志 ”。当他到三江口时见两山对峙,心中大喜:此下必有石根,必为建闸最佳处。于是决定在三江汇合的彩凤山与龙背山之间建造一座挡潮大闸。

三江闸建成之后,山会平原旱涝之灾大减。它在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江闸的建成,是绍兴水利史上的一件大事。直至1981年建成新三江闸,三江闸一直是萧绍平原排涝拒咸、蓄淡灌溉的水利枢纽工程,为绍兴鱼米之乡确立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三江闸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砌石结构多孔水闸,在水利工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三江闸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则碑,并实现定量调度水资源的古代水闸。三江闸代表了我国传统水利工程建筑科技和管理的最高水平。

六、新三江闸

图6 新三江闸

由于三江闸建成400多年后它的功效逐渐衰减,据史料记载,三江闸自明嘉靖建成初,由于钱塘江下游出水主道经龛山、赭山间的“南大门”而入海,紧靠绍萧平原北缘海塘,闸外无涨沙之患,闸水畅泄,使“山会萧三邑之田去污莱而成膏壤”。但明末清初钱塘江下游出水主道改迁于赭山、河庄山间的“中小门”而出,以后又渐趋北,直至从河庄山、马牧港间的“北大门”入海。三江闸随着上述的“三门”变迁,闸外淤沙日积,继而出现阻滞渲泄的情况,绍萧平原的水旱灾害随之加剧。

明末以来的三百多年中,特别是建国后的近三十年中,采取了浚港通流,保持了三江闸完好,但由于钱塘江下游出水主道一直稳定在“北大门”而出,塘外自西兴至三江闸一带形成广袤的沙涂,致平原的抗御水旱的能力得不到明显改观。抗涝能力不强,抗旱能力变弱,三江闸在内涝时往往因闸江淤阻或潮洪顶托,不敢过多地蓄高内河水位,一场大雨就可成灾,夏秋时晴热30天左右,平原就会出现用水紧张、局部受旱的情况。

随着海涂的不断围垦,到1970年冬,三江闸出口通道有2.5千米被马山围涂西堤和县围七○丘东堤紧紧挟住,三江闸出口流道被淤沙封填,根本无法启门泄流,1972年7月筑堤封堵了三江闸出海通道,使三江闸完成了长达435年光荣而沉重的历史使命。

图7 建国后至本世纪初围垦示意图

三江闸的历史使命终结,导致绍兴平原水利形势日趋严峻。南部山区山塘水库滞蓄能力弱,山会平原河网滞蓄能力有限,水旱灾害频发:从1973年—1979年的资料,除1975年外,其余年份均发生洪或旱。在如此被动的水利形势下,迫切需要有一座新的大型排涝水闸来总领平原水系的蓄泄,以扭转水旱灾害频发的局面,新三江闸由此横空出世。

清光绪8年(1882年)范寅所撰《论古今山海变易》一文有“不出百年,三江应宿闸又将北徙而他建矣”, 一语成箴。

新三江闸的建成,扭转了建闸前平原旱涝频仍的被动局面,给绍萧平原带来了显著的工程效益,开创了平原水利新局面:缓解了平原的内涝威胁,增强了平原的抗旱能力,创造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新三江闸的建成,使平原内河水位稳定地保持在正常水位上下,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新三江闸与古鉴湖、三江闸一样,已经成为绍兴水利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七、曹娥江大闸

图8 曹娥江大闸

曹娥江大闸位于曹娥江河口,是我国强涌潮河口地区第一大闸,浙东水资源配置重要枢纽工程。闸址距绍兴市区约30千米,距上虞市区47千米,距杭州市约85千米,距宁波市约158千米。

大闸工程主要由挡潮泄洪闸、堵坝、导流堤、鱼道和闸上堤防加固工程等组成。大闸总宽697米,堵坝长785。挡潮泄洪闸28孔,每孔净宽20米,挡潮泄洪闸总净宽560米。

说起曹娥江大闸,在绍兴、浙江乃至全国与水利有关的领域,那是赫赫有名,但对于一般绍兴人来讲仍然是陌生的。毕竟大闸建成运行才十年的时间,绍兴人熟悉的仍是三江闸、新三江闸。而对于上虞人来说,似乎上浦闸更有名一些,至今仍有不少上虞人称上浦闸为曹娥江大闸。

一条曹娥江,流淌着绍兴几千年的历史。遍数绍兴境内的河流,数曹娥江对绍兴区域的影响范围最大、程度最深,堪称绍兴的“母亲河”。据绍兴水利文献记载,曹娥江流域面积占绍兴地区总面积的63.7%,其上游源短流急,下游受钱塘江潮汐顶托,形成 “南洪北潮”格局。每年夏秋,频繁的台风带来强风暴雨,曹娥江上游滚滚洪水急速向下肆虐,河口的钱塘江潮水则逆势涌入曹娥江,上下两种势力激烈交锋,让沿江的上虞、绍兴两县人民饱受灾难。而遇到大旱年份,曹娥江水源枯竭,境外来水无处蓄积,水乡绍兴和浙东其他地区蝉喘雷干,赤地千里。

海水倒灌,泥沙淤积,内河成涝。历史上,为治曹娥江水患,绍兴人民建造了大量水利工程,其中下游三江闸和曹娥江海塘的不断修建,为挡潮泄洪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还没有能彻底解决水患问题。因此,在曹娥江河口兴建一座大闸,从根本上节制曹娥江、防止风暴潮内侵的设想,就成了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水利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建国后的40多年间,随着钱塘江治江围涂的进展,曹娥江出海口下移了近20千米,绍兴新三江闸的闸下淤积问题已变成曹娥江出口河段的淤积问题。1995年冬—1996年春,两度出现新三江闸无法排涝的危急局面,后来幸亏梅雨出现1500立方米/秒洪峰冲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新三江闸闸口进一步淤积,将严重危及萧绍平原排涝。 萧绍平原当时抗旱能力仅30天,干旱季节,沿江两岸农田返咸现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大闸建成后将使口门以上两岸140千米海塘成为内河江堤,提高了防洪的安全程度,可解决上述问题。

2003年10月1日抛下围堰工程第一石,拉开了大闸前期准备工程的序幕;2005年12月30日在河口工地现场,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宣布“浙东引水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开工”并启动开工按钮,标志着曹娥江两岸人民盼望已久的曹娥江大闸枢纽主体工程正式开工;2008年12月18日曹娥江大闸28 扇闸门落下蓄水,由此大闸功能性建筑全部完工,并进入试运行阶段。也就从这一天起,曹娥江河口段告别万古的涌潮历史,开启崭新的河湖体系。

迄今为止大闸已经安全高效运行了整整10年。

水兴城市兴,水是绍兴城市的兴起之源。如果说,改革开放使绍兴由“山会时代”走向“鉴湖时代”,曹娥江大闸的建成运行,一个“新杭州湾时代”已经展现在500多万绍兴人民面前。

编辑:稽山鉴水

(总第277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