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与暨南大学,纪念先生诞辰120周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暨南大学真如时期 郑振铎与暨南大学,纪念先生诞辰120周年

郑振铎与暨南大学,纪念先生诞辰120周年

2024-06-29 15: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37年10月27日,日军占领暨南大学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入侵上海租界,暨南大学在孤岛开完最后一次会议,会上何炳松校长做出了暨大历史上最为悲壮而又血性的决定:“当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所大学关闭”。 会议结束后,暨大的校园又响起了熟悉的上课铃……

日军侵入“孤岛”,暨大上最后一课

郑振铎在他的文章《最后一课》中记录下了这一天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

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10时30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直了身体,作着立正的姿势沉毅地合上书本,以坚决的口气宣传道:

“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有什么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个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面走去。

……

这样的,光荣的国立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生命,默默地在忙着迁校的工作。

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程国赋在《忠信笃敬》微电影中饰演郑振铎先生,再现“最后一课”场景

郑振铎在暨南大学上的“最后一课”,也是他讲坛人生的最后一课。国立暨南大学在“孤岛”暂时结束了其活动,师生又投入到紧张的迁往建阳的工作。

抗战胜利后,因为他继续反对国民党的亲美卖国政策,便被剥夺了教书的权利,蒋介石不许任何大学聘请他。

02

“坚守孤岛”传薪火

郑振铎于1935年至1941年在暨大任教,对暨南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暨南“孤岛”时期,团结进步师生,抢救文物古籍,坚决支持暨大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文学院全体教员合影

(一排右四为郑振铎)

在暨大执教中,他主讲中国文学史和敦煌俗文学等课程。在诗坛上宣讲爱国主义思想。他团结进步师生,关心、扶持文学青年,敢于开除在暨大的特务学生。

国立暨南大学中文系民念六级全体留影

(一排右三为郑振铎)

1940年,仍在上海租界坚持办学的何炳松与时任文学院院长郑振铎等人,眼看上海沦陷,大量珍稀版本古籍将沦落敌手,心急如焚。他们征得重庆当局同意,用暨大校款垫付,抢购古籍。两年里,他们共从日寇的虎口抢救珍本古籍3800多种,约18000多册,相当于北平图书馆原藏善本的总数,被称为抢救下一座“北平图书馆”。

郑振铎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留在上海孤岛,除继续从事写作和其它文化和社会活动外,用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废寝忘食、不顾生命安危,千方百计地为国家抢救了大量珍贵善本古籍。

撰写大量的学术著作。期间为生活书店主编综合性大型文学丛刊“世界文库”,内容都是中外古典文学名著,在当时影响很大,被称为“中国文坛的最高努力”。

郑振铎编撰的《世界文库》

在1937年至1941年间,郑振铎兼任国立暨南大学图书馆馆长,在此期间他首创南洋文库、树立藏书开放理念、采用实用分类措施、提倡文献深加工、注重文献采访,并创办了《暨南学报》和《暨南大学图书馆馆报》。

1958年,郑振铎先生因飞机失事而牺牲,他的家人根据他生前常讲的“我死后,这些书全部要献给国家”这句话,将他一生视为第二生命的近十万册珍贵古籍藏书全部捐献给国家,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03

“暨南学子”忆师恩

郑振铎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一生追求光明与进步,颇具人格魅力,赢得暨南学子的爱戴。很多学生回忆起他时,不禁表现出敬佩和仰慕之情。

何炳松校长与文学院院长郑振铎(右二)等合影

吴岩校友在《西谛先生二三事》一文中追忆:

“在梯形大教室里听西谛先生(指郑振铎)讲中国文学史可就热闹了 ,人坐得满满的 ,内容和资料满满的 ,笔记本满满的 ,都快溢出来了。 ……先生所说的虽是具体的做学问的苦处,要启发我们的却是民族存亡绝续之际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

郑金殿校友回忆:

“郑知识丰富,学知渊博,口才流利,态度恳切 ,听他讲课的学生很多 。

郑振铎(右二)等一批文化名人坚持“孤岛”文学创作

周一萍校友在《疾风劲草识良师》一文中提及

郑振铎最为可贵的,是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所表现出的临危不惧 、坚贞不屈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爱国主义精神 。

周一萍还赋诗思念恩师:

奋笔耕耘抒壮志 ,疾风劲草识良师 。凛然正气浑难忘 ,最是寒凝大地时。

郑振铎在暨大执教6载,他学识渊博,教书育人。他临危不惧,坚贞不屈,以其言行在暨南校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真正阐释了“忠信笃敬”的校训精神。

他不仅是暨南的师者,

更是一个“热烈的爱国主义者”

校友说|新发现!日军占领暨南校园老照片

策划|陈联、赵宏、周雨虹

资料来源|《百年暨南》

《暨南大学史1906-2016》

《郑振铎与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夏泉)》

《薪火与弦歌:华侨高等教育研究(夏泉)》

文字|陈联、赵宏

编辑|赵宏

责编|陈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