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症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智力障碍有什么表现形式 孤独症症状

孤独症症状

2024-06-29 14: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孤独症是否要看医生?

孤独症作为一种精神疾病,存在就医的必要。通过医师的检查、诊断、评估,然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及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孤独症需要看什么科?

如果怀疑孩子有孤独症可以选择去儿童行为发育科,或精神心理科。成人可直接选择精神心理科。

孤独症患者需要住院吗?

一般情况下孤独症患者无需住院。但患者如果存在多动、冲动、自语、自伤、刻板行为,或者存在强迫症、情绪不稳定等表现时,则建议住院治疗。

孤独症可以手术治疗吗?

不可以。目前尚无手术治疗孤独症患者的报道。

孤独症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 促进家庭参与,让父母也成为治疗的合作者或参与者。患儿本人、儿童保健医生、患儿父母及老师、心理医生和社会应共同参与治疗过程,形成综合治疗团队; 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两者相互促进的综合化治疗培训方案; 根据患儿病情因人而异地进行治疗,并依据治疗反应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训练的同时要注意患儿的躯体健康,预防其他疾病; 坚持治疗,持之以恒[9]。 孤独症有哪些训练方法?

孤独症教育训练疗法主要包括: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 疗法)、孤独症和社交障碍儿童的行为训练--结构化教育(TEACCH 疗法)、地板时光(floor time)疗法、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RDI 疗法)、图片交换交流系统(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PECS)、行为分解训练法(discrete trial training,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与膳食疗法等[9]。

孤独症的 ABA 疗法是什么?

ABA 是英文 Applied Behavior Analyses(应用行为分析) 的缩写,也被称为「行为训练法」,是一种常被用来对有发育障碍的儿童进行早期行为干预与训练的操作性方法体系,孤独症自然也包括其中。

尽管在 ABA 发展的几十年中,它一直备受争议,但毫无疑问,至今尚无任何方法能够象 ABA 那样通过有效解决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从而达到减轻症状的效果。而且 ABA 在临床的实践操作上已形成一整套结构化的方法体系, 因此 ABA 至今仍被大多数的孤独症专业人员及所认可,也包括许多得益于 ABA 而成长的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所认可[9]。

孤独症的 TEACCH 疗法是什么?

TEACCH 也被称为「行为训练--结构化教育」,结构化教育是 1970 年由 Eric Schople 创建的,是一个个性化的教育训练项目。该项目曾获美国精神病学会的成就金奖,被认为是一种杰出的服务、训练和研究模式。 其特点遵循个性化原则、注重父母参与、覆盖面广、适用性强。按照结构化程序,从教学环境的结构化、作息时间的视觉化、工作组织结构化等方面开展治疗,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训练项目[9]。

孤独症的地板时光疗法是什么?

地板时光(FloorTime)疗法可以说是一种游戏训练法,通过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游戏来增加互动。根据孤独症儿童的特点,依据不同的发展阶段,Floor Time 设定了一个由六个里程碑组成的能力发展阶梯,而这个阶梯是孩子进一步学习高级技能的基础。在游戏的过程中鼓励孩子进行更多的互动。

这一疗法并没有刻意地进行语言和动作的训练,而是更强调孩子的情绪情感的发展。通过建立与儿童的情绪分享与人际关系的连结,找出儿童许多无意义行为背后的意义,在意义的基础上促进儿童的沟通、互动能力,采用跟随儿童兴趣的方式,自然提高了儿童在人际参与的动机[9]。

孤独症的 RDI 疗法是什么?

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简称「RDI」。该方法着眼于孤独症儿童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的发展,强调父母的「引导式参与」,在评估儿童当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触发孤独症儿童产生运用社会性技能的动机,进而使其习得的技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迁移,最终让患儿发展出与他人分享经验、享受交往乐趣及建立长久友谊关系的能力[9]。

孤独症患儿怎样增进情感发展?

由于孤独症儿童存在沟通和理解方面的障碍,很多孩子根本不懂得情感的正确表达,往往用发脾气、咬人、掐人等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对于孤独症孩子的情感教育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增进孤独症患儿的情感发展呢?要做到:

接纳:首先让孩子慢慢接纳你,只有走进孩子的世界,你才能了解孩子的情感,孩子也会较配合你的各种训练。 接触:平时多关心、爱护患儿,多多拥抱、抚摸患儿,与之有较多的身体接触,使患儿逐渐体会到你对他的爱,这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安全感。 理情:利用图片帮助患儿认识各种表情。如:哭、笑、愤怒、悲哀等。并利用图画书让患儿去观察特定情景下人物的表情和情感,理解他人的感情。 鼓励:鼓励患儿在别人悲伤难过时自己应该怎样做,应该怎样去安慰别人等。帮助并鼓励患儿学习如何主动关心他人,学习与人分享,并对这种正性行为及时给予鼓励。 述情:教导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去应付遇到的困难。如用实例或小画书教导患儿,别的小朋友遇到困难、有烦恼了,会去找父母或老师帮助,或者自己想办法克服,慢慢地,患儿就会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了。 孤独症艺术治疗是什么?

孤独症艺术治疗(art therapy)即一般所谓的绘画治疗。绘画在早期多做为人格诊断的工具,如开发出来的事实、人物画测验、画树测验等,均为投射法(projective technique)的应用测验。常见的疗法有手指画、点画、掌印画等特殊方法。

艺术治疗的目的是藉助绘画及其创造性的自由表现活动,患者可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效果。艺术疗法与游戏疗法的相异点是:艺术疗法可以在有限的空闲(纸张)呈现完整的表现,而后患者方可客观地观看自己的作品,此乃是其最大特色[10]。

孤独症图片沟通训练是指什么?

图片沟通训练模式(PECS)是由美国 Delaware Autistic Program 创立。它是为孤独症和全面发展性障碍(PDD)儿童建立自发、主动跟别人沟通的工具,以取代一直沿用的机械式模仿成人的语言或手势。依靠循序渐进的训练阶段、分门别类的图画及句子条, 协助孤独症儿童或其他有社交沟通障碍的儿童观察和体验沟通的过程,从而建立实用、有意义的沟通系统。

该系统旨在教导沟通障碍儿童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通过将其想要项目的图片传给沟通对象以交换该项物品,来达到沟通互动的目的[11]。

孤独症有哪些药物治疗方法?

目前无特效药可以治愈孤独症,但以下药物可能改善该症的部分症状,并有利于教育训练。具体包括[1,9]:

抗精神病药:常用氟哌啶醇、硫利哒嗪 、舒必利。前两者可减轻多动、冲动、自语、自伤和刻板行为,稳定患儿情绪;舒必利则可改善孤僻、退缩,使患儿活跃、言语量增多,并改善情绪。 抗抑郁药:该类药可改善该症的刻板重复行为,改善情绪,并缓解强迫症状。可选用氯米帕明、舍曲林、氟伏沙明等。 中枢兴奋药:如可乐定,适用于伴有注意障碍及多动症状的患儿。 改善和促进脑细胞功能药物:如吡拉西坦可帮助促进孤独症患儿中枢神神经系统功能的发展。 需注意以上任何药物都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服用。 孤独症的抗精神病药物有什么副作用?

治疗孤独症的抗精神病药物大多存在锥体外系反应(指运动平衡出现障碍,如四肢僵硬、运动迟缓)、糖脂代谢异常(血糖和血脂水平可能出现了升高或降低)、心电图病理性改变(可能会出现心肌供血不足、呼吸困难、嘴唇发紫等)、肝肾功能损伤、镇静过度(可表现为无力、嗜睡等)等常见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大多可以得到改善。

但是每个人由于个体差异,往往对药物的响应不同,所以具体副作用也是因人而异,需要医师正确处理[12]。

孤独症的治疗药物在什么时候可以停止使用?

当患者经系统的药物治疗后,精神症状得以较好缓解,经足够的巩固治疗及临床观察后,药物才能考虑逐渐减少。而中止药物治疗往往存在病情反复的风险,之前消失的症状有复发的可能,所以应当经医生详细评估后,审慎停止使用相关的药物[12]。

孤独症能治好吗?

孤独症是否能够治愈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病情轻重程度、发现的是否及时、治疗是否得当以及效果是否明显等方面,目前关于孤独症治疗的几点共识[9]:

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的预后,因此孤独症治疗一般认为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年龄的截止点,事实上也存在着部分患者在较大年龄获得改善。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建立了许多的孤独症特殊教育和训练课程体系,前述几个主要的训练方法各有优缺点,尚无证据表明哪一种疗法显著优于另外一种。目前各种方法有互相融合的趋势。

孤独症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且缺乏特效治疗手段,目前尚存在数以百种的另类疗法 (alternative therapy),这些疗法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使用需慎重。少部分未经特别训练和治疗的孤独症儿童有自我改善的可能,部分疗法声称的疗效可能属于自我改善。

image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