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上的孔雀纹有什么寓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晶瓷画孔雀的寓意 古瓷上的孔雀纹有什么寓意?

古瓷上的孔雀纹有什么寓意?

2024-06-19 11: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北宋 耀州窑青瓷刻花孔雀纹

1.耀州窑青瓷上的孔雀纹装饰技法与特征。耀州窑青瓷上的孔雀纹出现于北宋时期,主要见于碗、盒、枕类器物上。装饰技法有刻花和印花两种。图案较为复杂一些,分孔雀戏莲纹、孔雀衔莲纹、孔雀衔瑞草纹。如陕西黄堡窑址出土的这件青瓷盒盖上的孔雀纹即为典型代表。盒盖的平顶上采用了耀州窑青瓷最盛行的刻花装饰技法,所制孔雀衔莲花纹,布局讲究,线条流畅,图案清晰,风格华贵,体现了耀州窑青瓷刻花的重要特征。近年来,仿制耀州窑刻花青瓷器越来越多,但工艺水平不高,尤其是刻花线条不够流畅,显得呆板无生气。

金 定窑白瓷印花孔雀纹折沿盘(局部)

2.定窑白瓷上的孔雀纹装饰技法与特征。定窑白瓷上的孔雀纹出现于北宋末至金代这一时期。定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大型窑场,印花白瓷是其在宋金时期烧造的最具特色产品之一,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多呈乳白色。印花孔雀纹虽然数量不多,但图案布局严谨,构图圆满,层次清晰,颇具鲜明的时代特征。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这件金代白瓷折沿盘的印花孔雀纹。该盘口径32.3厘米。造型为折沿,浅腹,阔平底,矮圈足。盘的内底饰印花孔雀牡丹纹,画面为一只孔雀口衔花草,展翅飞翔,周围衬托着牡丹,牡丹枝叶翻卷,花朵盛开,布局疏朗,纹案精美,风格富丽。

元代瓷器上的孔雀纹装饰技法与特征

元代虽然仅有90多年的历史,但靖边扩域,南北一统,横跨欧亚,一跃成为世界帝国。元朝政府十分重视手工业和商业,对外采取了开放政策。空前繁荣的对外贸易为瓷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瓷窑规模持续扩大,制瓷工艺不断改进,装饰品种急剧增加。孔雀纹装饰在景德镇窑与磁州窑瓷器上均有突出表现。

元 景德镇窑青花孔雀牡丹纹大罐

1.景德镇窑青花孔雀纹装饰技法与特征。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瓷,技法娴熟,图案精美,是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一类产品。其是以进口钴料为呈色剂,画于素胎后施釉,经1200℃以上高温烧造出来的釉下彩绘瓷。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白地蓝花为其主要特征。其中,孔雀纹装饰的元代青花瓷虽然数量不多,但件件精美异常。如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孔雀牡丹纹大罐、四系扁方壶及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藏孔雀纹大盘、大英博物馆藏元青花孔雀纹大罐等均被誉为绝品。

元 景德镇窑青花四系扁方壶(局部)

元青花上的孔雀纹,主要是作为主题纹案绘于大盘里面、四系扁方壶与大罐的腹部。形态多样,有的穿飞于牡丹花丛中,充分展现出孔雀的美丽与高贵;有的停立在庭院中,衬以洞石、竹子、芭蕉等,呈现庭院小景中孔雀的优雅姿态。雌雄有别,雌者尾羽简单,雄者尾羽华丽,画风细腻写实,技艺精湛高超,达到了非常完美的程度。以现藏于伊朗国家博物馆的这件元青花孔雀牡丹四系扁方壶为典型代表,小口凸唇,短颈,扁长方形腹,肩部圆弧置四系,平底,椭圆形凹足。壶腹一侧绘莲花、凤凰与麒麟纹,另一侧则绘孔雀、洞石与牡丹纹。孔雀分雌雄:雌孔雀尾羽简单,飞翔在牡丹花丛上,雄孔雀尾羽华丽,停立在洞石上回首张望着空中的雌孔雀,画面生动,绘画细腻精致,青花呈色浓艳明快。目前收藏市场上的元青花仿制品较多,其中也有仿制孔雀纹装饰的制品,其绘画虽然较为细腻,但却缺乏真品那种雄健豪放的气度。

元 景德镇窑釉里红开光孔雀纹罐

2.景德镇窑釉里红孔雀纹装饰技法与特征。釉里红瓷也是在元代景德镇窑烧造成熟的新品种。其是以氧化铜为呈色剂,画于素胎后施釉,经1200℃以上高温烧造出来的釉下彩绘瓷。釉下铜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红色,白地红花为其主要特征。釉里红绘制的孔雀纹更加罕见,仅以江西高安窖藏出土的这件釉里红开光孔雀纹罐。罐高24厘米。造型为直口,圆肩,鼓腹,浅圈足。腹部置有四个菱形开光,开光内绘孔雀牡丹纹,主题突出,层次清晰,呈色红艳,代表了元代釉里红瓷绘艺术的最高水平。

元 磁州窑白地黑褐彩孔雀纹罐

3.磁州窑白地黑花孔雀纹装饰技法与特征。磁州窑以对比鲜明的白地釉下黑、褐彩瓷著称于世。这是将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相结合的一种装饰技法,颇富笔墨情趣。图案内容丰富,其中即有孔雀图案。以日本松岗美术馆收藏的这件孔雀牡丹纹罐。罐高24.5厘米。腹部绘一只亭亭玉立的孔雀回首振翅欲飞,旁边衬托着牡丹、翠竹等,散发浓郁的生活气息。其虽是采用了白地黑花绘制法,但呈色却黑中带褐,颇具艺术感染力,也更具地域风格与特色。。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