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亭 . 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景观组合的类型 景观亭 . 廊

景观亭 . 廊

2023-08-17 23: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国明末的造园家计成曾在《园冶》中廊房基一节中说道“ 廊基未立,地局先留,或余屋之前后,渐通林许。蹑niè山腰,落水面,任高低曲折,自然断续蜿蜒,园林中不可少斯一断境界”。

2

廊的分类

传统形式廊按横剖面划分可分为: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暖廊。

历史上还有外廊,屟廊,爬山廊,水廊,桥廊,檐廊,挑廊,回廊,游廊等。

双面空廊:屋顶用两排柱支撑,四面无墙无窗、通透;在廊的柱间常设坐凳,栏杆供游人休息。如北京颐和园。

单面空廊:一边用柱支撑,另一边沿墙或附属于其他建筑物,形成半封闭的效果。如苏州留园中的“古木交柯”景区连廊和艺圃中的“响月廊”。

复廊:又称“里外廊”, 在双面空廊的中间隔一道墙,将廊分成里外两部分,形成两侧单面空廊的形式。在隔墙上可设置漏窗或什锦窗。这种廊适用于需要将不同景物进行分开游览的游园。苏州沧浪亭东北面的复廊,将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互相资借,得景随机,处理甚妙。

双层廊:又称楼廊,是做成上、下两层的游廊,多用于连接具有不同标高的园林建筑或景点,提供人们在不同高度在廊中观赏园景的条件。例如,扬州何园中大量运用的廊是双层廊。北京北海琼华岛北端的“延楼”

呈半圆形弧状布置的双层廊。它东起“倚晴楼”,西至“分凉阁”,长度上共60个开间,它把琼华岛北麓的各组建筑群全都兜抱起来联成一个整体,景色奇丽。

暖廊:有可装卸玻璃门窗的廊,既能防风避雨又能保温隔热。

伪满皇宫博物院----长春

外廊:entrance piazza side corridor

房间外的主要交通过道为开敞式明廊,包括挑外廊和带柱外廊。

屟(xie)廊

1).即响屟廊。春秋时吴宫廊名。廊中地面用梓木板铺成,行走有声。唐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砚沼只留溪鸟浴,屧廊空信野花埋。”明 高启《十宫词·吴宫》:“芙蓉水殿屧廊东,白苎秋来不耐风。”清吴伟业《圆圆曲》:“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2).泛指屋前走廊。唐戴叔伦《游少林寺》 诗:“屧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

爬山廊:廊子顺地势起伏蜿蜒曲折,犹如伏地游龙而成。常见的有跌落式爬山廊和竖曲线拉山狼。当廊子顺着参差跌落的地形而建时,称为“叠落爬山廊”;当廊子顺斜坡地形延绵起伏而建时,称为“竖曲线爬山廊”。

北京恭王府、颐和园“画中游”,北海“濠濮间”的潘善浪和无锡寄畅园的叠落廊,就是比较典型的实例。

水廊:廊子紧贴水岸边或完全凌驾于水面之上,供欣赏水景和联系水上建筑之用,形成以水景为主的观赏空间。位于岸边的水廊,廊基一般紧接水面,廊的平面也大体贴近岸边。在水岸曲折自然的情况下,廊大多沿着水边呈自由式展开,廊基一般也不砌成整齐的驳岸,顺自然地势与园林环境融为一体。

架在水面上的水廊,多以露出水面的石台或石墩为基础,廊基一般不高,使廊子的底板尽可能地贴近水面,并使水经过廊下而互相贯通。

游人漫步水廊左右环顾,仿佛置身水面之上,别有一番情趣。中国古典园林中水廊的典型实例,如苏州拙政园里著名的“波形廊”和北京颐和园谐趣园中的折廊。

桥廊:亦可称“廊桥”,是相当独特的一种园林建筑,兼有桥梁与景廊的双重功能,桥廊的选址和造型一般都比较讲究,力求能形成美丽的建筑立面与水中倒影景观,起到划分园景空间层次,组织观赏游线的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中著名的桥廊,如苏州拙政园松风亭北面的“小飞虹”。

檐廊:设置在建筑物底层出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在房产测绘领域,一层的檐廊部分需高出室外地坪一个台阶以上,才可视为檐廊。)一边无柱,一边与房屋相依,两端有围护结构的称为檐廊。檐廊的不一定是在建筑物底层,很多别墅是在三层,房屋的四周。

挑廊Overhanging corridor:挑出建筑物外墙的水平交通空间。指二层以上挑出房屋外墙体,有围栏结构,无支柱有顶盖的水平交通空间。

挑廊即悬挑的走廊,现多用于称呼较长而通向多个房间的阳台,作用同阳台、眺台。

挑廊一般活动度比较大的公用建筑使用 一般运用于学校、工厂车间等人员活动交流范围比较大的建筑物。

回廊:①指曲折环绕的走廊;有顶棚的散步处。②在建筑物门厅或大堂内,设置在二层或者二层以上的回形走廊。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清纳兰性德 《虞美人》

抄手游廊:中国传统建筑中走廊的一种常用形式,多见于四合院中,与垂花门相衔接。抄手游廊,连接和包抄垂花门、厢房和正房,雨雪天可方便行走。

抄手游廊是开敞式附属建筑。

空中玻璃走廊(Skywalk)坐落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西侧的一个印第安部落居留地内,距赌城拉斯维加斯大约200公里,悬空于科罗拉多河(Colorado River)4,000英尺(1,219米)之上,向大峡谷悬崖以外延伸70英尺(21.34米)。

架空走廊bridge way是指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在二层或二层以上专门为水平交通设置的走廊。

3

廊的结构设计分类

1).木结构:有利于发扬江南传统的园林建筑风格,形体玲珑小巧,视线通透。

2).钢结构:钢的或钢与木结合构成的画廊也是很多见的,轻巧,灵活,机动性强。

3).钢筋混凝土结构:多为平顶与小坡顶。

4).竹结构

▲钢木结构Wood structure

▲钢结构 The steel structure

▲钢筋混凝土结构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竹结构Bamboo structure

4

中外园林廊的对比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廊常配有几何纹样的栏杆、坐凳、鹅向椅(即美人靠)、挂落、彩画隔墙上常饰以什锦灯窗、漏窗、 月洞门、瓶门等各种装饰构件。

凡尔赛宫的镜廊

西方古典园林中廊的尺度一般较大,平面形状通常为直线形、半圆形、门字形等。建筑形式采用古典柱式的,称为柱廊。

在西方现代园林中,廊的运用十分自由、灵活,柱子较细,跨度较大,造型依环境而变化,多采用平屋顶形式,以钢、混凝土、塑料板等现代建筑材料构筑。

5

长廊的应用

廊的形式以玲珑轻巧为上,尺度不宜过大,一股净宽1.2米至1.5米左右,柱距3米以上,柱径15公分左右,柱高2.5米左右。沿墙走廊的屋顶多采用单面坡式,其他廊子的屋面形式多采用两坡顶。

廊的宽度和高度设定应按人的尺度比例关系加以控制,避免过宽过高,一般高度宜在2.2-2.5m之间,宽度宜在1.8-2.5m之间。

柱廊一般无顶盖或在柱头上加设装饰构架,靠柱子的排列产生效果,柱间距较大,纵列间距4-6m为宜,横列间距6-8m为宜,柱廊多用于广场、居住区主入口处。

长廊分为两个部分,包括长廊下部的平台和上方的玻璃棚架。

▲廊平面大样图

▲基础大样图

▲廊架剖面图

施工流程:

连廊内包钢主梁及次梁制作→ 各层内包钢主梁吊装→第一层内包钢主梁斜拉杆安装→第一层连廊预制砼次梁(或者钢次梁)吊装→第一层水平支撑安装→悬浮脚手架安装→第一层模板、钢筋制作安装→第一层连廊梁板混凝土浇捣→外架搭设→以上各层连廊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连廊外墙及底板装修→外架拆除→悬浮脚手架拆除。

各流程的具体施工要点:

1).连廊内包钢主梁制作。

2).连廊内包钢主梁吊装。

3).斜拉杆安装。

4).预制砼次梁(或者钢次梁)制作及吊装。

5).悬浮脚手架安装。

6).第一层悬浮脚手架外侧架的安装。

景观.亭

一、简介

早期根据作用的不同而建造在不同的地方,路边的凉亭、路亭,山中的观景亭,驿站的驿站亭,后来成为了主要的建筑景观和观景建筑。

▲冷泉亭

▲月到风来亭

▲熙园鸳鸯亭

▲留园冠云亭

▲沧浪亭

二、亭的造型与体量

亭的造型主要取决于其平面形状、平面上的组合及屋顶形式等。

亭的造型与体量的设计,主要应看其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大小、特征等,因地制宜。

三、亭的类型与形式

按平面分:圆亭、方亭、半亭(依附)

仿生形亭:睡莲形、扇形、十字形、圆形、梅花形

多功能复合式亭:组合式、与廊墙结合

按风格色调神韵分:

按亭顶分:攒尖顶

角攒:宜于表达向上、高峻、收聚交汇的意境

园攒:表达向上之中兼有灵活、轻巧之感

歇山:宜于表达强化水平趋势的环境

卷棚:宜用于表达平远的气势

录顶与开口顶

单檐与重檐

按材料分:地方材料:木、竹、石、茅草

混合材料(结构):

现代材料:钢筋混凝土、轻钢、塑料树脂、薄壳充气软材料等

▲草亭

按功能分:休憩遮阳避雨、观赏游览

纪念、文物古迹:纪念亭、碑亭

交通、集散组织人流:站亭、路亭

综合:多功能组合亭

亭子尺度比较

四、亭的比例与尺寸

亭的平面,正多边形亭平面长阔比为1:1,面阔一般为3-4m,长方形亭长阔比多接近黄金分割比1:1.6。

苏州拙政园绣绮亭平面长阔比1:1.61

苏州拙政园雪香云蔚亭平面长阔比1:1.64

苏州狮子林真趣亭平面长阔比1:1.732

屋顶长度H1:从宝顶尖到檐口,亭身长度H2:从檐口到台基上沿,北方亭中H1基本与H2相等,而南方亭中H1略大于H2,亭的面阔与柱高之比,亭柱的细长比1/10-1/12-1/18-1/20。

亭的面阔与柱高之比:

五、亭的装饰

亭在装饰上繁简皆宜,可以精雕细琢,也可不施任何装饰。

可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装饰,宝顶宜长不宜短。

六、亭的布局

亭在园林布局中,位置的选择极为灵活,不受格局所限,可独立设置,也可以富于其他建筑而组成群体,还可结合石、树等。亭不仅适于城市园林,在自然的高山大川中,也能极尽其妙。

七、亭的位置选择

亭子位置的选择,一方面是为了观景,另一方面是为了点景。观景主要应满足观赏距离和观赏角度的要求。点景应创造美好画面。满足园林总体构图的需要。

亭子位置选择的几种地形环境及其处理特点:

山上建亭——宜于眺览。 ——丰富山的立体轮廓,丰富园林空间构图。

通常设在良好的观景点上、控制景观的部位上。

八、亭子的构造做法

亭顶的构造作法:伞法、大梁法、搭脚梁法、扒梁法、抹角扒梁组合法、杠杆法、框圈法。

构造的具体做法分析

伞法

大梁法

资料用于学习仅供参考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EN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