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生姜萍数学竞赛全球12名!中考生的出路,不止是普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普高比职高的优势 中专生姜萍数学竞赛全球12名!中考生的出路,不止是普高……

中专生姜萍数学竞赛全球12名!中考生的出路,不止是普高……

2024-07-15 23: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中专女生姜萍拿下全球数学竞赛第 12 名”的话题成为全网热点。

据了解,从初中起姜萍的数学成绩尤为突出,断崖式领先其他科目。当时,家长和老师都告诉姜萍“不要偏科”“高考不是只考数学”,后来在种种因素下,原本考上普通高中的姜萍,来到了专科学校学习服装设计。但她没有放弃对数学的热爱,仍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数学。

很快,中学教材对姜萍来说已远远不够,她遥遥领先的数学成绩也引起了数学老师王闰秋的注意。遇到困难时,常去请教数学老师王闰秋。在王闰秋的指导下,姜萍开始从《高等数学》《数学分析》,学到外语版《偏微分方程》,凭借手机翻译软件和《英汉小词典》,她已自学三分之一。

如今,她已达到数学专业,本科三、四年级的水平。

而之所以这次事件能引起网友热议,不仅是因为其数学天赋,更重要的是其学校背景——一所普通职业学校。

要知道,进入决赛的参赛选手基本都来自麻省、剑桥等世界知名大学!

在这个对职业教育仍存偏见的大环境中,姜萍却以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打破了人们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刻板印象,展示职业教育同样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也引起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再次讨论。

近年来,1:1比例的“普职分流”政策引起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关注。而此次事件的出现,又让大家对“普职分流”开始进行讨论。该不该让孩子上职校,依旧成为很多家长的现实问题。

“普职分流”为什么这么难以被大家接受?中考后除了普高,还有哪些出路呢?

什么是普职分流?

所谓分流,是指在“学生自愿、家长同意”的原则上选择合适的职业学校,为了顺应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很多初中会选择在初三快结束前,筛选出一些成绩不那么理想的,不易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进行分流,让他们选择一些职业类学校,而另外的学生则需参加中考,进入普通高中。

而最近几年,成为升学家长焦虑之源的“职普比大体相当”,其实是一项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就被提出的政策。

那个年代,职普比例根本算不上是什么问题。“中专生”甚至是令人向往的,很多学生在面对“高中”和“中专”的选择时,都会毅然选择中专。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策资源逐渐开始对高等教育倾斜,中专 / 职高在人们口中,慢慢变成“考不上高中”才会去的学校,备受冷落和歧视,导致中职招生逐年下滑。

职业教育受冷落,当然也是因为高等教育毕业后,无论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还是发展前景,整体而言都比职业教育高出一截。

那为什么还要分流?难道就不能大家都上普通高中吗?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国家研究过普职比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普职比必须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约在 40% 到 60% 之间,7:3 就是个警戒线。因为一旦职业教育的占比低于 30%,那么社会的劳动力结构、就业就会出现严重问题,比如用工荒、技术人员缺失等。

此外,普职分流也并不是有些人说的“50% 的孩子上不了高中”。普职比大体相当,其实是一个综合的比例,也是国家宏观调控下长期努力的一个方向,并不是严格按照 1:1 来,绝非“强制分流”和“一刀切”。

普职分流的利弊?

01

利处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下,越来越多学生参加高考上大学,导致制造行业无人可用,阻挡了我们从制造业大国往制造强国的转换。如果加大中考分流,将部分学生分流至职高技校,那么将有一部分人被培养成专项的技术型人才,有利于制造业发展。

此外,中考分流对于学校来讲减轻升学压力,对于学生来讲不用再浪费半年的时间,在初三上学期时就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职业学校和专业。

有学者假设,如果普职分流被取消,初中生全部涌入高中,而高等教育并没有扩招的话,那么 3 年以后进入本科学习的基本还是那些学生。取消普职分流,只不过是将焦虑往后移了 3 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倒还耗费了巨大的时间与精力成本。

02

弊端

虽然说,普职分流重在分流,而不是淘汰,是在高考之外增加了另外一条路径,但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孩子上职业学校的家长,目前还是非常少。

从个人角度来看,中考分流将让一些学生无缘普高,间接无缘上大学,尤其是一些比较晚熟的孩子,在初中还完全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已经被分流了,过早地被贴上了标签。

此外,各地职校的普遍现状是:招生难、学风差、管理松、环境乱、就业窄……毕业后,在遍地都是大学生、研究生时代下,这些人相对缺乏竞争力,面临的是社会地位低和薪资待遇差。

再放眼职场,学历歧视随处可见。现在国内的公务员考试、事业编考试,几乎所有报考岗位的学历要求都是本科以上,连大专也基本和这些所谓的“高端岗位”绝缘,所以更别提说中专、职高了。

不少专家认为,家长的普职分流焦虑,实际上折射的是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仍需完善,以及中职生与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差距较大。

而未来将是怎样的走向,还需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办好职业教育、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才是缓解焦虑的根本之道。

职业教育也在发生改变

虽然现阶段仍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被“歧视”了太久的职业教育,近年来也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国家为加速职业教育的发展,出台了各种有关职业教育的利好政策,包括教师队伍建设、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专业新增及调整、改善就业环境等等。

此前发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给出了“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判断。《意见》提出:

到 2025 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到 2035 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

教育部还表示,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品牌专业,示范带动中职教育质量总体提升。用 3-5 年的时间,建成 1000 所左右的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示范带动中职教育整体管理规范、质量合格,引导学生家长理性选择。

此外,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也于 2022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同等重要。

修法过程中,原法中“分流”的措辞已经进一步被修改为“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可见,从“分流”到“分类”,再到“协调”,强制的意味越来越弱,但保持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仍有必要,且仍将持续。

修订还明确:

①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到 2025 年职业本科教育规模不低于高职 10%;

②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③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妨碍职业学校毕业生平等就业的报考、录用、聘用条件。

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政策频出,也显示了国家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上的决心。今后也将逐步建立并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给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和家长一个更好的未来。

各国的职业教育情况

事实上,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各国教育体系中的两大共同组成部分,但是,两种教育路径在不同国家的地位却不尽相同。在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中,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是平行的;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中,学历教育占据绝对优势。

现在国家有目标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其实是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从全世界范围看,各国的高中阶段教育都有中职教育,只不过模式不同。下面拿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举例:

01

德国

德国是以精密强悍的制造业闻名于世,“德国制造”成为好产品的代名词,在德国制造的背后,有无数制造与技术人才的支撑,而人才的培养就归结于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从下图也可以看出来,在德国,教育上升的道路错综复杂,学生可以从中职、高职,走向应用型本科、硕士乃至博士。

图源:google

德国教育体系有三次职普分流,分别是小学后的第一次分流、初中后的第二次分流和高中后的第三次分流。经过三次分流,德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会形成两类基于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学习通道。

由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相同,技能人才受到社会尊重,选择职业高中的学生也并不少于选择学术高中的学生。在德国的教育体系设计中,分流的同时还设有回流通道,可供学生调整自己的选择。

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采用的是双元制,简单说来就是企业招收学徒工,然后与学校合作,校企双元交替培养学生,企业和学校中学的内容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

02

新加坡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以多次反复分流而著称,其核心理念就是“因材施教”,即通过分流考试,将孩子分为不同的班级,学习难度不同的知识,以此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学生在小学四年级末、小学六年级后以及初中后都要参加考试,学校依据考试成绩把他们分到不同层次的班组中继续学习。

新加坡实施中小学分流制度,一方面可以选拔出那些有学术潜能和较好语言能力的学生,从而达到政府培养英才的目标;另一方面还可以特别照顾到那些学习速度慢的学生,使这些学生也能逐步进取,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为社会作出贡献。

03

荷兰

荷兰的孩子也是小学毕业就开始分流。小学会根据孩子平时的成绩表现和小学毕业考试给出升学建议,最后综合决定孩子的升学去向:是通往高等教育的 VWO 或 HAVO 类中学,还是通往职业教育或中等教育的 VMBO。

长久以来,荷兰教育界也一直都有对过早分流会引发教育不公平的质疑。近日,荷兰教育委员会首度公开提出建议,所有的中学应提供三年过渡班(Brugklas),以便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

图源:fpsv

04

其他国家

还有像英国、法国、澳洲等国还在国内兴起了自己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其共同点主要在于政府层面的大力支持。

英国政府通过激励制度,给那些申报合作项目的企业以补贴,这些经费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培训成本。另外,为了吸引更多学徒的参与,政府也会给他们提供个人补贴。

澳洲的现代学徒制包括学徒制和培训生制两类,学徒制时间较长且更稳定;培训生制时间较短,稳定性略差。两种类型开展的培训都是依照澳洲职业资格框架(AQF)进行的,对就业非常有保障。

法国的学徒制则分为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层次,最高相当于硕士。每个学徒制项目都是围绕某个国家资格认证开发。学徒需要与企业签订学徒制合同,并到行业委员会注册备案。

还有什么别的出路?

对于职业教育,我们一方面带有深深的偏见和割裂感,感觉难以接受,但另一方面却又崇尚德国人的精密制造以及日本的工匠精神。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成才观,但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中国的教育制度正处在改革发展时期,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仍需逐步完善。在很多难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之前,将大学选拔提前为高中选拔,的确会让很多人产生心理上的不公平感和焦虑感。

那么面对中考分流,如果学生和家长是想要坚持往高等教育方向发展,那还有什么别的出路吗?对于不同的路径,学生又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呢?

01

国际高中

目前,在国内开设的国际学校大致分为三类:一种是只招收外籍学生的国际学校,一种是中外籍都招收的私立民办国际学校,还有就是依托于国内公立学校开办的国际班。

多数私立国际学校均向中国籍学生开放,对户籍没有要求;而大部分公立学校的国际班在招生范围上要求比较严格,有的只招收外籍学生,有的只招收本地籍学生。

随着公立学校中的名校入学条件越来越严格,很多家长开始将目光投向私立国际学校。

专业的国际高中课程体系不仅会充分结合中、美、英、加等各国的教育优势,还能为学生们继续保留学习中方课程的空间和时间,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验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学生的特长以及外教的特长开设精英小班和兴趣课程。

如果想要看详细的国际高中介绍和选校指南,可戳:《》或《》

02

国外高中

另外一条路呢,就是直接去国外读高中。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孩子送去海外读高中,一方面为将来孩子上世界名校铺路,另一方面也可以提早锻炼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

其中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洲是中国留学生选择较多的国家。相较于国内高中,去国外念高中更容易获得当地名校 Offer。

但是,不同国家高中的教育学制、学校类别、入学条件、所需花费等都是不一样的,为了更好地规划学生的阶段学习和教育衔接,学生和家长也必须提前了解这些情况。

想要去美高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往期文章:《》;

想去英国读中学的同学,快来看这里:《》;

假如你对日本高中感兴趣,就戳这篇吧:《》……

如果你还想了解其他国家的高中制度和申请,那可以在下面评论区告诉馆长哦!分分钟给你安排起来~

03

条条道路通罗马

既然选择了国际教育,那就要站在国际教育的角度来综合考虑问题。

如果说,早先的国际教育还停留在只有少数人才能享有,那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教育需求的增长,出国留学变得越来越容易,选择出国已经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方式。

选择出国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很大的考验,不仅对成绩有要求,也需要很强的个人综合能力。

无论选择国际高中还是国外高中,家长和孩子首先得考虑出国的方向,确定去哪个国家,然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就读项目。其次,看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同时要看师资是否充足稳定,课程设置和师资是最能体现其整体水平的因素。

当然,尽管也有选择了国际教育的学生因各种原因,最后无法申请上心仪大学,但是很多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也是非常完善,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比如说,北美很多的大专院校或社区学院的转学分系统先进,学生可用“曲线救国”形式,即通过在大专院校或社区学院的努力学习,日后可转学分至心仪大学,所以高中生毋须气馁,入读大学的方式仍有非常多选择。

还有,如果学生想在感兴趣的专业领域,接触一些以就业为主导并强调实际应用的课程,那么还可以选择就读 Certificate 或 Diploma 此类门槛相对较低的课程,一般由一些培训学院或者大学提供。

大多数的技工类课程、学徒项目都属于 Certificate 证书课程,部分课程完成时还可以通过相关职业部门的认证,获得从业证书。而这类 Diploma 课程学习的都是非常实用的专业技能,带薪实习机会多,毕业生就业率高往往非常具有竞争力。

所以国际教育的优势绝对不只是上个名校,而是对于孩子人格、兴趣、专长、探索自我的培养。

其实,对于孩子个人而言,比起“上普高、上职高还是选择国际学校、出国读高中”,更应值得关注的是“如何回归人自身”。

找到自己的兴趣特长、学会未来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无论是在何种教育下,都是重中之重。

最后,馆长想引用北京百年职校校长文博说的一句话:“我们一直认为孩子们本性纯良,不要贴标签,职业教育的核心还是育人,成为一个内心充盈的、幸福的普通人。”

我们期待这样美好的未来,但实现起来可能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只有把根本性的问题解决,“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才能真正落地。

但眼下,职业教育的改变,甚至可以说教育的改变,势在必行。

▌声明:本文由留学咖啡馆原创编辑,转载请注明

▌来源:微博,半月谈,第一阅读,公考通,央视新闻,应届毕业生网,《连通器原理的视角:德国教育体系中的职普关系及启示》,中国发布,Bing,Google

▌关于版权:留学咖啡馆尊重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