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普宁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普宁大坝发展规划最新消息 普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普宁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普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普宁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2024-07-01 00: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农场,市府直属各单位:

  《普宁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业经市政府十六届23次常务会议讨论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发展改革局反映。

  普宁市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21日

  普宁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2年12月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

2

第一节  基础与优势·····························

2

第二节  劣势与问题·····························

4

第三节  环境与趋势·····························

6

第二章  总体思路···································

9

第一节  指导思想·······························

9

第二节  发展原则·······························

10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1

第三章  产业体系···································

12

第一节  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2

第二节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19

第三节  创新发展新兴服务业·····················

25

第四节  促进服务业跨界融合发展··················

29

第四章  空间布局···································

33

第一节  打造中心城区高端服务业核心区···········

34

第二节  打造北部综合服务功能拓展区·············

35

第三节  打造东部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中心···········

35

第四节  打造西部生态特色服务功能区·············

36

第五章  重点工作···································

37

第一节  推进内外开放深化·······················

37

第二节  推进重大项目突破·······················

39

第三节  推进市场主体培育·······················

40

第四节  推进配套设施强化·······················

41

第六章  保障措施···································

42

第一节  加强组织保障···························

42

第二节  强化规划引领···························

43

第三节  健全要素保障···························

44

第四节  强化氛围营造···························

45

附件1  普宁市现代服务业“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表·····

46

附件2  相关名词解释································

50

  前  言

  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化都市经济的主要特征,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顺应产业演进规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是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举措。“十四五”时期是普宁市参与“融湾建带”、协同发展“揭普惠城市走廊”、加快建成繁荣开放的“商贾名城”、多元融合的“创新之城”的跨越式发展期,也是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关键期,贯彻落实国家、省、揭阳市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部署要求,全面提升普宁市现代服务业规模、层次和竞争力意义重大。

  本规划依据国家、省、揭阳市“十四五”时期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要求和《普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文件,结合我市实际编制,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普宁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基本理念,谋划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是未来五年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政府履职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普宁市围绕建设“商贾名城、创新之城”发展目标,深入开展服务综合改革,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业态,全力以赴调结构、促改革、谋创新,顺利完成“十三五”服务业规划发展目标和任务,为今后五年现代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节  基础与优势

  一、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

  2016—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3%,除疫情影响外,总体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366.4亿元,位居揭阳市首位,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5年的46.9%提高到2020年的59.7%,位居揭阳市首位,三产比例达到7.1:33.2:59.7,服务业成为普宁经济发展的首要产业。

  图1 2020年揭阳市及区县第三产业产值及占比情况

  微信图片_20230403161629.png

   二、贡献作用日益突出。

  2020年,服务业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为37.8%,拉动GDP增长0.45个百分点,支撑全市经济增长作用显著。近年来,服务业成为扩大有效投资、吸纳新增就业的主要力量,2016—2020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15.4%提高到83.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保持在30%以上,从业人员占比居揭阳市第二位,仅次于榕城区,服务业成为普宁稳定就业供给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电子商务、物流、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迅猛。在互联网经济领域,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661.53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100多倍,其中跨境电商交易额呈现加快发展趋势。快递业务克服疫情影响,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46亿件,比2019年增长38.6%,快递业务收入75.43亿元,比2019年增长18.4%。普宁被评选为省级和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并成为全国第九、广东省最大的淘宝村集群。2020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64亿元,比2019年增长5%,各项贷款余额421亿元,比2019年增长9.2%。旅游业加快发展,大坪镇善德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利泰飞鹅岭农业生态公园被评为广东省“十佳”最美农业公园;成功举办第四届梅花旅游文化节,旅游、文化、商贸和农业不断融合发展,普宁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扩大,旅游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0年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390.46万人次,其中过夜人数154.1万人次。

  四、区域特色加快形成。

  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特色服务业加快发展,普宁是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商贸名城,尤以服装、中药材、茶叶、水果等十大专业市场蜚声海内外。依托康美中药城、普宁国际服装城、普宁国际商品城等一批大型商贸市场,积极对接“互联网+”,深化线上线下模式创新,现代商贸业发展形势向好。大力扩大全市消费需求,积极推进商贾名城建设,内贸持续活跃发展。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7亿元,批发业商品销售额394.1亿元,住宿餐饮营业额17.91亿元。

  五、改革创新成效明显。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府,其中普宁海关采用“前台后室”“受办分离”模式,推进30项海关业务改革,企业海关业务的90%以上事项受益,有效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便民化,口岸营商环境日益优化。行业监管日益完善,有序开展文化、体育、旅游市场从业人员法律法规等培训工作,市场秩序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总部经济、现代商贸、金融服务、商务与科技信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大健康、时尚服装等新兴产业日益丰富,发展模式日益多样。

  第二节  劣势与问题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偏低。

  在高端生产性服务方面,普宁在研发、设计、检测、咨询、审计、物流、信息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第三方物流中真正能够切入企业供应链提供无缝服务的机构还不多。在信息技术方面,能够为企业量身打造工业互联网以及工业大数据体系的服务企业不多,现有的服务企业系统并没有把企业的潜力完全挖掘出来。在生活服务业方面,居民对高品质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医疗健康等需求非常旺盛,而相关供给有待进一步强化。

  二、内部区域发展水平差距明显。

  中心区域服务业发达,已形成具有资源配置功能的服务经济体系,总部经济、现代商贸、金融服务、商务与科技信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和大健康、时尚服装等先进制造业较为集中,集聚效应开始发力、对外辐射能力逐步增强。但占陇、洪阳、里湖等中心镇、东西向产业强化轴、南北向特色联动轴的服务业发展层级仍然较低,缺乏支柱性的服务行业和企业主体,对周边地区的服务支撑作用有待提升。

  三、服务业发展基础环境有待完善。

  尚未建立全市统一的促进服务业发展领导机制,服务业个别领域尚存在部门、行业垄断,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引领指导和监管作用尚未充分体现。知识产权保护、征信体系、标准认证体系、统计监测体系等方面建设相对滞后,服务业专业人才储备相对不足,针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相关配套措施亟需进一步跟进。

  四、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薄弱。

  传统农业、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较低,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在物流、勘察设计、劳务派遣等行业,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销售、包装、宣传等服务在规模和影响力方面做得还不够。缺乏高端的工业设计、智能产品研发设计、新能源新材料研发设计等直接提升制造业现代化水平的服务业。电子商务、投资与资产管理、会展服务、新零售、文化旅游服务业等也处在刚刚起步阶段。随着市场环境与消费环境的变化,提升传统农业、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质量,成为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第三节  环境与趋势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进入了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要正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形势变化,正视挑战,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开创普宁市服务业发展新时代。

  一、发展机遇。

  (一)国家持续扩大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普宁服务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国内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基础条件依然向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资本存量、人力资源等要素供给质量稳步提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激发巨大发展潜能。高质量发展孕育着结构性变革,推动经济发展动力由传统产业主导向创新产业主导、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重大转变。为此,国家密集出台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意见,努力把服务业打造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这将为普宁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新的战略动力。

  (二)揭阳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开发,布局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逐步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多边贸易投资自由化,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和规则中的话语权。揭阳深入贯彻“粤港澳大湾区”“汕潮揭一体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汕头”建设要求,着力打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普宁主动融入国家、省、揭阳市重大发展战略布局,服务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将显著提升城市经济发展层级和国际竞争力,为服务业开放发展提供新的战略空间。

  (三)普宁“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服务业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的第一大产业,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动力需要服务业快速发展支撑带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市委、市政府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凝聚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和路径共识、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普宁服务业带来全新机遇。特别是,随着普宁参与“融湾建带”、协同发展“揭普惠城市走廊”、加快建成繁荣开放的“商贾名城”、多元融合的“创新之城”等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新的城市定位提出更高要求,现代服务业必将成为普宁未来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

  二、面临挑战。

  (一)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普宁服务业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头。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期,发达国家加快“再工业化”步伐。以制造业信息化和服务化为核心特征的现代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引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深度调整。全球区域合作战略深入推进,经济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极大挤压我国国际产业分工链上低端环节的发展空间。普宁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必须顺应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趋势,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综合竞争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周边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普宁服务业发展稳步向前,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而随着周边县区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传统服务业加快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服务业呈现新发展模式、新格局、新技术不断加快更迭的态势,随着揭阳粤东新城、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汕头金平区(2020年第三产业产值338亿,常住人口77.7万人,增速2.4%)等具备较好发展潜力区域服务业创新力度加大,普宁传统绝对优势(近200万市内人口需求)可能弱化,普宁服务业当居安思危,科学定义并积极巩固和稳步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同时,普宁和周边城市区位及生态禀赋较类似,项目同质化问题突出,进一步弱化普宁现代服务业发展特色,对普宁做大做强相关产业、凸显自身发展特色带来巨大挑战。

  (三)要素供给保障还需强化。制度供给有待优化,受税收等优惠政策收紧和土地、财政等因素综合影响,依靠价格优势和传统招商手段引进项目的难度加大,对服务水平和软件环境提升重视不够,拴心留人的环境有待改善。服务业企业整体人员结构有待优化,适应经济转型的律师、会计等法律、财务服务人才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滞后,既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产业集聚集约要素供给有待优化,载体建设相对滞后,龙头企业发展空间制约明显,产业集聚度效果不明显,集聚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功能为主导,实施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发展服务业新业态,塑造服务业发展新优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型,将普宁打造成为粤东地区现代服务业高地,助力建设繁荣开放的“商贾名城”、多元融合的“创新之城”,为揭阳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和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贡献产业支撑。

  第二节  发展原则

  ——坚持高质量发展,促进结构升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信息技术、物流等生产性服务,提升普宁服务生产制造能力,推进商贸、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发展,推动服务业内部结构从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和知识密集型升级。

  ——坚持融合发展,提升产业规模。树立“大产业”概念,以拓展产品功能、增强集成能力、满足深层需求为重点,推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有机融合,促进服务业各业态之间渗透交融、协同创新,提升服务供给水平和效率,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满足新的服务需求。

  ——坚持集群发展,扩大协同效应。充分发挥人文历史、生态资源等优势和已形成的发展基础,加快规划建设一批总部经济、文化旅游、现代物流、节能环保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服务业集聚区,促进服务业集群、集聚发展,形成配置合理、功能清晰的空间组织形态。

  ——坚持创新发展,提高竞争优势。抢抓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新机遇,深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在服务业领域的应用,以新技术、新基建引领服务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和发展模式,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

  ——坚持开放发展,增强行业活力。顺应“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区域合作新趋势,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引资与引技引智并举,推进服务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开放,增强服务业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和潜力。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业发展实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普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发展实力显著提升。现代服务业保持高质量发展,科学合理增长,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5.4%左右,服务业在巩固中得到提升。

  ——产业结构显著优化。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集中涌现,推动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到2025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左右,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特征更加突出。

  ——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总部企业和知名品牌,承接国内、国际产业分工合作的核心、关键、重点环节,以更加优质的服务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水平明显增强,繁荣开放的“商贾名城”、多元融合的“创新之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表1 普宁市“十四五”服务业主要发展目标

序号

指标

2020年

2025年

指标属性

计划

年均增长(%)

1

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366.4

590

10

预期性

2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45

预期性

3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307.7

495.6

10

预期性

4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元)

5.56

7.80

7

预期性

5

金融业增加值(亿元)

20.68

29

7

预期性

6

快递业务量(亿件)

12.46

31

20

预期性

7

全市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万人次)

154.10

397

27

预期性

8

全社会研发经费(R&D)占GDP比重(%)

0.99

1.6

[0.61]

预期性

9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08

2.2

15.3

预期性

10

人均预期寿命(岁)

78.4

79

[0.6]

预期性

11

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个)

1.82

2

[0.18]

预期性

12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8.9

11.76

[2.86]

约束性

13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95

95

——

预期性

14

每千名老人人口养老床位数(张)

34

35

[1]

预期性

  注:1.[ ]为五年累计增加量。2.约束性指示按省核定目标执行。

  第三章  产业体系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创新发展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跨界融合发展。

  第一节  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一、电子商务。

  完善电子商务产业链。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在商贸、文化创意、工业、旅游、金融等重点领域和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大力发展垂直电商、C2M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依托大数据开展精准营销。加快培育、引进电商企业总部和结算中心,通过“海外仓”“体验库”等模式,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电子商务旗舰型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强市。

  做强电子商务发展平台。依托揭阳市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普宁市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重要载体,做大做强普宁国际服装城电商平台、中药材大宗交易平台、中国家居服产业电商基地,加快建设东部商贸城、珠宝城、电子商务创意小镇(街道),规划建设电子商务园,建设多功能电子商务众创空间、产业园区、专业楼宇等载体,合理布局电子商务产业区、电子商务物流区、电子商务交易体验区、综合配套区等四大功能模板。积极引进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区域总部、服务中心和运营中心,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重点电子商务企业。积极支持B2B、B2C等各类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在食品饮料、服装、农产品等领域发展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行业领先垂直电子商务平台,持续推动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的运营,进一步提升基层农村电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把普宁打造成为在线网络市场和实体市场融合发展的电子商务强市。

  做优电子商务配套服务。建立健全面向中小电子商务企业的公共投融资担保平台、孵化平台等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扩大电子商务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建设普宁市跨境电商公共平台监管场所,强化跨境电商服务体系,降低跨境电商成本。强化电子商务人才配套,引导仓储、物流、冷链、摄影、模特、金融等高端人才聚集,建立电子商务创业创新项目库,开展系统性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电子商务支撑保障水平。依托普宁电子商务先发优势,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支持中国家居服产业电商基地建设,规划建设现代快递物流园,促进快递物流业快速发展。以普宁市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载体,不断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电商的新基建和农村电商人才培育。

  二、现代物流。

  建设现代物流体系。鼓励物流业由基础性物流服务向高附加增值服务转型升级,着力推进供应链管理、综合贸易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物流衍生服务等。积极吸引国内、国际物流企业区域功能总部落户普宁,支持本地物流领军企业向总部业态转型升级,将普宁打造成为集物流控制、信息、结算、专业服务于一体的供应链服务高地。实施物流标准化工程,鼓励重点物流企业参与物流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的制定,积极推进与国际通行标准对接。加快推进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建设,合理布局物流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站点三级网络,扶持冷链服务业发展壮大,鼓励发展智能快件箱、冷链储藏柜、代收服务点等新型社区化配送模式,增强物流枢纽辐射带动能力。

  加快发展智慧物流。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终端等互联网基础设施投入,促进万物互联、协同共享,支持发展“互联网+物流”新模式,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支持智能仓储、机器人、车载及手持终端等装备技术在物流仓储、运输、配送等全流程的应用。围绕“制造强国”战略,构建工业制造、服务型制造的智能物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农业、农村智慧物流服务网络;按照粤港澳大湾区、汕潮揭都市圈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调整优化区域物流布局;根据军民融合战略,形成军事物流和社会物流兼容、应急物流和平时物流兼顾的物流服务保障体系;顺应全面开放新格局战略,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打造符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智慧物流服务网络。

  完善物流基础网络。规划建设英歌山物流园、东部服装物流配送中心、普宁高铁站专业物流中心,发挥普宁国际服装城、国际商品城、康美中药城、布料城、广东烟草粤东区域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等商贸载体作用,构建“通道+枢纽+网络”智慧物流运行体系。完善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载体建设,推动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全面发展。拓展国际物流领域,提高第三方物流、冷链物流和快递物流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完善配送末端网点建设,推进市、乡镇场街道、村(社区)消费品和农资配送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快速便捷的城乡配送物流体系,实现物流快递“进厂、进村、进社区”。鼓励物流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物流快递安全监督管理,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结合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争取建设普宁快递转运中心,创建国家级快递物流试验区。

  三、金融服务。

  着力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充分发挥普宁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本优势和山水环境优势,打造私募金融服务聚集区,吸引私募金融服务机构及相关产业链、平台落户普宁市,为打造区域性财富管理中心提供广阔空间。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鼓励设立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基金,积极引进天使投资人,壮大创业投资和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强化对种子期、初创期创业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持。支持服务业企业运用发行债券、股权融资、投贷联动、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资金。支持各类证券服务机构、评估机构等集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创新金融科技产品和融资服务。强化区域金融合作,深入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沿海经济带、粤东城市群、海西经济区等金融服务平台之间的战略合作。

  健全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加快完善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各类金融组织,做优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推动银行业务创新,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加快推进股权、债权、资产证券化等多元化发展。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优势行业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健全金、政、企合作长效机制。引进和培育各类征信机构,引导建立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标准,设立信用促进专业协会,加快区域科技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行业监管和风险防控,积极防范和打击各类金融犯罪活动,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四、研发设计。

  提升研发设计能力。聚焦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统筹高端研发创新资源,鼓励企业设立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技术研发平台,支持创建揭阳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鼓励大企业自有研发部门和研发机构从企业剥离,成立独立法人机构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吸引海外研发机构在普宁设立研发中心,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建立跨境联合研发中心,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开展技术研发服务活动。重点支持纺织服装科技研究院、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分中心、潮汕学院服装产业学院、绿洲胶囊、爱迪医疗、亚生新能源生态纺织科学技术示范工程中心、柏堡龙“创意设计”、名鼠服装创意园等发展,打造一批集研发创新、生产制造、产品展示交易、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研发设计平台。

  深耕研发设计发展领域。引进珠三角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企业,积极发展工业设计,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应用研究,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增强全市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广告服务、市场调查、管理咨询、信用服务、金融服务等提升产业发展素质的产业技术性专业服务,积极发展工程咨询、城市规划、勘察设计、建筑设计、市政设计、政策咨询等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专业服务。

  升级创业孵化能级。放大星河·领创天下返乡创业孵化基地等引擎作用,大力推进全市双创建设。鼓励企业与国内外大学名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资合作,支持企业在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协同创新。支持各类线上虚拟众创空间发展,鼓励以共享理念改造双创载体,促进“互联网+创客空间”融合。引导各类孵化器注重链接全球创业资源,广泛开展海外资本、高层次人才、技术项目、跨境孵化等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工业创新联盟、科技孵化器的互动机制,促进科技转化与企业需求对接,建立具有技术咨询评估、成果推介、融资担保等多种功能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建立以财政科技资金为先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共同参与的成果转化投融资机制。

  五、商务会展。

  发展特色优势会展服务。以康美中药城、普宁国际服装城、普宁国际商品城等一批大型载体为重点,发展壮大普宁梅花旅游文化节等会展经济,每年举办各类展会5个以上。引进、扶持一批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落户普宁。加快发展与会展相关的广告、策划、礼仪、咨询、公证、通关等中介服务业,形成完整会展产业链。充分利用明华体育馆等设施资源,引进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申办、承办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组织以中国轻纺城等冠名的全民体育活动,努力打造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纺织类会展中心。

  发展多元创新会展服务。发展多样化展会模式,推动互联网技术服务的专业性与传统会展业务深度融合,从“单一办展”逐步向“融合办展”转变。推动办展主体专业化,支持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类办展主体创新展会服务,在努力打造线上展会新平台的同时,向更加专业化、技术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推进目标市场多元化,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展各类展览,提高行业、产业、市场细分度,增强国际化程度,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加速发展。加速会展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鼓励发展各种线上展会模式,培育展览业发展新动能。

  第二节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一、文化创意。

  做强“潮侨”特色文化产业。建立健全文化产业项目库和文化智库,积极推广“潮侨文化”品牌项目。持续推进“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文化与多领域融合发展,催生新的经济业态。探索将英歌、嵌瓷、美食等旅游资源通过创意转化为特殊文化符号,打造具有鲜明“文化和文化符号”的创意旅游衍生产品,支持普宁潮剧、普宁英歌、普宁嵌瓷、贵政山茶叶陶罐、普宁豆酱、木雕、玉雕等传统习俗、文化艺术、制作工艺创新发展,发掘和做大普宁特色书画创意产业。加快推进普宁学宫等重点文物修缮工作,鼓励农村运用本地特色文化艺术进行改造,发展壮大一批具有浓烈地方特色、城乡衔接的文化旅游项目、精品旅游路线。

  做大数字创意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依托“潮侨文化”资源,推动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交融,鼓励发展影视动漫制作、数字游戏、音乐制作、数字娱乐、新媒体等产业,不断赋予科技人文内涵,依托数字科技促进潮汕文化产生新样式、新产品、新服务。积极发展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柔性制造发展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推进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积极探索服装设计行业领域的三维人体扫描与3D试衣、3D打印技术等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新内容和新方向,推动数字创意服务深入居民日常生活。

  二、旅游休闲。

  打造“粤东·普宁我最美”旅游品牌。加快发展盘龙湾温泉度假村、百二坵田风景区、德安里等升级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旅游度假区、广东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等品牌,引导利泰飞鹅岭农业公园、壹号工场·文化创意园、南溪水乡田园综合体、善德梅海、康美中药城、万泰汇购物中心等有条件的旅游景区(点)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广东省农业公园、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品牌。引导大南山街道什石洋村等有条件的乡村创建广东省红色旅游特色村,多措并举打造“粤东·普宁我最美”旅游品牌。实施旅游品牌推介工程,实施“走出去·引进来”营销行动。

专栏1  打造“粤东·普宁我最美”旅游品牌指引

1.粤东地区旅游度假品牌。引导盘龙湾温泉度假村整合周边片区,升级打造集温泉度假、生态休闲、体育运动、中医药健康旅游于一体的康养旅居综合体,逐步发展成为粤东地区旅游度假龙头品牌。

2.粤东地区商务休闲与夜间旅游品牌。引导万泰汇购物中心、星河coco_city、普宁广场联动发展,依托人气优势,打造城市RBD(中央商务休闲游憩区),加强与旅游景区(点)、企业的交流合作,逐步发展成为粤东地区商务休闲与夜间旅游地标。

3.潮汕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引导南溪水乡田园综合体整合、盘活乡村资源,统筹打造“潮汕水乡·粤韵江南”乡村旅游连片发展示范区,逐步发展成为潮汕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新标杆。

4.文化旅游品牌。引导壹号工场·文化创意园升级打造文化旅游“双创”基地,打造成为普宁市文化创意、夜间旅游网红景点。

5.红色旅游品牌。引导大南山街道什石洋村开发红色主题精品民宿、农家乐、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业态,逐步发展为普宁市红色旅游龙头。

6.生态旅游品牌。推进建设银湖湾生态谷、普宁市凤凰山生态文化旅游建设项目,加快旅游业高品质发展。

7.品牌推介指引。积极参加中国艺术节、广东省艺术节、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广东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全国性、国际性行业盛会,采取文化演艺、VR旅游体验、网红直播等创新方式,利用外事访问交流机会以及华侨潮商团拜会、侨商招商引资会等场合,宣传推介普宁市文旅体特色资源和“美好普宁”城市形象。联合国内外知名旅行社和知名媒体,开展“引客入普宁”市场营销行动,通过精准策划举办媒体采风行、华侨侨胞探亲访友之旅、乡贤返乡考察行、广府客家潮汕互动游等活动形式,定向吸引媒体人、普宁籍华侨、外地潮商等特殊群体以及对普宁(潮汕)文化旅游感兴趣的广大民众到普宁游玩。通过微信朋友圈、小红书、今日头条、抖音短视频等网络渠道推广自有产品和普宁市文化旅游资源。

  打造“1+4”普宁特色旅游线路。整合南溪水乡田园综合体、南岩古寺、洪阳镇德安里民居群、壹号工场·文化创意园、万泰汇购物中心、“八一”纪念馆、大南山街道什石洋村、利泰飞鹅岭农业公园、百二坵田风景区、盘龙湾温泉度假村等代表性旅游景区(点),打造“二天一夜”精品线路,推出以非遗文化、红色旅游、美丽乡村、夜间旅游为主题的4条特色线路,成为集中展示普宁文化内涵、旅游风貌和城乡风情的粤东最美风景线。

专栏2  普宁市特色旅游精品线路

1.红色旅游线路。以大南山街道什石洋红色村、“八一”纪念馆、庄世平博物馆、方方纪念馆等为代表。

2.康养旅游。以盘龙湾温泉度假村为代表。

3.农业休闲游。以利泰飞鹅岭农业公园为代表。

4.历史文化研学游。以善德梅海、南溪水乡、德安里、林则徐故居、普宁学宫、广太虎头埔等为代表。

5.商务旅游/夜间休闲游。以万泰汇商业圈等为代表的各类景区(点)。

  全面实施“旅游+”战略。推进“旅游+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交通、地产、娱乐、智慧政务、工业工程、教育、文化、体育”等系列工程,重点推动商务会展游、工业流程游、特色产业博物馆游、传统工艺展示游、红色研学教育游、潮汕特色山水游等,重点指导南溪镇、大坪镇、后溪乡等创建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重点整合利用农业公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古村落、新农村和红色村等资源,积极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等多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重点推动普宁豆酱、贵政山茶叶罐、普宁嵌瓷生产工艺展示游。

  三、教育培训。

  推进教育服务社会化。深化社会力量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教育服务新方式,推动服务主体多元化。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支持教育培训领域国际合作,引进高端教育资源和创新运营模式,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推动服务方式网络化。加快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教育云服务解决方案,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系统性和针对性,推动职业培训集约发展、特色发展,逐步形成政府引导、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为主体、企业全面参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工程,整合社区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引入行业组织等多种机构参与开展社区教育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人文艺术、科学技术、幼儿教育、养老保健、生活休闲等方面的教育服务,规范发展秩序。

  四、体育服务。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推动公共体育投入多元化,全面提升体育服务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经营方式向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着力打造一批优秀体育服务业骨干企业和特色体育服务产品,提高体育服务业的社会化和产业化水平。

  完善体育服务体系。积极提供适应中低收入群体需求的体育服务,合理引导高收入群体体育消费,加速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重点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促进康体结合,推动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

  积极发展体育赛事。促进专业赛事发展,丰富业余赛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赛事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推动办赛形式市场化和竞赛组织专业化。加强对体育组织、体育赛事、体育活动的名称、标志、版权等无形资产的开发和保护,探索发展体育赛事产权交易市场。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区域乃至全国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

  完善产业支撑服务。加快建设体育产业技术平台,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完善健身教练、体育经纪人等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强化行业自律。加强与珠三角、港澳台体育交流合作,推动体育服务企业形成区域战略联盟,提高整体竞争力。

  五、家庭服务。

  提高服务便利化水平。完善社区服务网点,支持大型家庭服务企业运用连锁经营等方式驻区设点,多方式提供婴幼儿看护、护理、美容美发、洗染、家用电器及其他日用品修理、房地产中介、房屋租赁经营、物业管理、搬家保洁、家用车辆保养维修等家庭服务。

  推进服务规范化发展。开展行业诚信建设,建立行业信用数据档案,实施家庭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诚信服务承诺制度。加快标准规范建设,鼓励协会和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定期开展对家庭服务企业用工、经营和市场行为的检查,推动行业自律,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加强行业职业化建设。构建市场化职业培训平台,建立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实施专项培训工程,完善从业人员职业化培训体系。加强家庭服务类专项技能开发,建立职业培训结业与技能鉴定同步实施制度,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加培训和鉴定考核。维护从业人员劳动保障权益,稳定家庭服务业职业队伍。

  促进服务网络化发展。整合政府现有资源,进一步健全完善、充实升级家庭服务业综合信息平台功能,加强公益性信息服务和信息共享,为家庭和家庭服务企业提供更便利的供需对接服务。鼓励家庭服务企业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健全服务网络,实现线上线下互促发展。

  第三节  创新发展新兴服务业

  发挥城市高聚集、高附加值的资源优势和集中配套资源,加快在普宁中心城区发展楼宇经济、街区经济和总部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节能环保服务。

  扶持壮大环保服务业。鼓励提供整体节能服务,促进用能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支持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开展专业化节能服务,推动发展节能减排投融资、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节能产品认证、节能评估等第三方服务。积极发展研发、设计、制造、工程总承包、运营及投融资于一体的综合环境服务,支持发展环境咨询、生态环境修复、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价、绿色认证、环保培训等新兴环保服务业。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废物管理、资源化利用等一体化服务的循环经济专业化服务公司,建立再制造旧件回收、产品营销、溯源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废弃物逆向物流。依托普宁市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中、统一治理、土地集约”的原则,打造环保印染、纺织服装产业等绿色生产示范区。

  着力提升环境综合服务水平。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服务的特许经营制度,在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循环经济生态园等机构,全面引入市场机制进行专业化管理。鼓励排污企业以合同环境服务的方式引入环保服务,探索建立排污企业减排支付的合同环境服务体系和排污企业污染防治融资渠道。培育一批从事清洁生产审核、环保产品认证、环境监理、环境风险评价与损害评估、环境保险等业务的新兴环保服务机构。积极推进碳素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领域投融资模式创新,破解环境整治设施投资困局。

  壮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统筹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和电网基础设施规划,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使用、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交通管理及停车优惠等方面补贴措施,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平等进入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销售、使用领域。研究出台充换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简化充换电基础设施报建、安装、验收及运营许可等流程和审批环节。理顺新能源汽车用电政策,营造便利、低成本的使用环境。推动老旧城区的配电网改造,解决小区物业电压容量不足问题。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推动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等技术标准,解决不同车型兼容问题。探索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运营模式,鼓励企业采取融资租赁、分时租赁、公私合营等模式,缓解购车资金压力。探索建立充电设施网络智能化信息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充电站点信息服务和智能充电服务。

  二、信息服务。

  重点培育大数据产业集群。加强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处理、可视化、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领域技术产品的研发,发展大数据标准验证、测评认证等服务,打造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大力推动大数据与产业全面融合,面向工业、物流、商贸、金融等行业,开展数据开发,推动大数据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的应用,充分挖掘大数据商业价值,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积极培育和引进大数据基地,大力发展数据资源库、存储和服务中心、引进培育大数据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多层次、梯队化的产业创新主体,形成一批具有高新技术和全新商业模式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公司”。

  聚焦信息服务新经济形态。大力发展流量经济,鼓励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资讯服务、智慧物流服务、健康服务(移动医疗)、教育培训、网络销售、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等平台。鼓励食品、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内部资讯服务、贸易、销售平台等转型升级,拓展服务领域,成为具有总集成服务能力的平台。大力发展共享经济,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交通出行、房屋居住、生活服务、知识技能、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积极探索发展共享经济模式,鼓励“双创”服务机构重点挖掘培育共享经济初创企业,推动发展一批共享经济示范平台。

  大力推进“智慧普宁”建设。积极搭建政府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构建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和开放统一平台,扩大数据开放领域,推动数据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加快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传感测控、人工智能与政务、城市管理、产业和民生等领域的深度融合。着力建设智慧社区,加强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终端的智能化建设,完善社区综合治理机制,加强联合管理队伍建设,构建社区智能化、规范化的综合管理终端。

  三、健康养生服务。

  发展健康服务。建立药品流通企业、医疗机构、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平台,简化流通层次,优化流通网络,实行互联网诊疗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在线开具处方药品第三方配送,提高供求信息对称度和透明度。推动普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聚集发展以医药、医疗器械、医疗用品、保健品、健康食品、健康养生为主导,汇集医疗、传统保健、健康管理等要素的大健康产业园。发展中西医结合特色医疗保健以及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养生养老、康复护理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险服务,加快发展体外诊断、健康穿戴装备、康复辅助器具、新型智能康复系统等相关产业配套,促进健康产品和服务展示、交流、体验新业态发展。

  发展养老服务。强化养老产业发展支撑,开设养老护理等养老服务专业课程,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教育培训、研究交流、咨询评估和第三方认证等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养老场地设施和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高档养老机构体系建设。加快市中医医院老年康复中心、大南山街道灰寨村幸福康养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推进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丰富养老服务业态,推动发展基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服务、紧急救援、临终关怀等领域养老服务。

  加强智慧健康服务。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智慧化,搭建健康信息服务基础框架,整合医疗服务资源,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三大技术,健全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基础数据库。实施“数字卫生工程”,发展“智慧健康服务”“远程健康服务”“个性化健康服务”等新型健康服务业态。

专栏3  发展三新经济集聚模式

1.发展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伴随着商务园区(Business Park)、中心商务区(CBD)的出现才被发现的一种经济模式。它因为某单一产业价值的吸引力,而出现众多资源大规模聚合,形成有特定职能的经济区域,在此区域高端集合,辐射周围区域,成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模式。

2.做大楼宇经济。楼宇经济是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出租楼宇引进各种企业,从而引进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以体现集约型、高密度为特点的一种经济形态。主要表现为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咨询业、广告策划、影视制作、网络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咨询中介公司、高科技企业、娱乐服务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旅游服务企业、交通通讯企业等国内外各类企业和公司。

3.做强街区经济。街区经济是指在市(区)行政区划的地域范围内,以城区为基础,以街道为中心,以市(区)的政府调控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在街道及周边临近地带聚集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特色的产品经营区域或服务业经营区域,并由此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夜间经济,加强普宁市夜间经济的规划布局,培育多元化的夜间经济示范点,打造夜景灯光秀、美食夜市、网红广场、音乐酒吧、功夫茶座、24小时书店、创意休闲吧、精品民宿等夜间经济新业态。鼓励美佳乐购物广场等商业区融入声光电技术、动画技术、数字技术,打造有视觉冲击力的“灯光秀”、建筑投影秀、4D动感影像,打造夜间旅游网红打卡点。筹划推进以普宁市政府为中心、以流沙大道为主轴的城市灯光照明夜景提升工程,为地方文艺团体和个人提供免费公益演出的舞台。以南溪水乡为试点,搭建水乡戏台,开展“送戏下乡”公益演出、潮剧培训班、民间才艺比拼等活动。有条件的乡镇场街道通过夜景灯光秀、庙市夜市、网红地摊、旅游休闲步行街、夜间旅游景点、文化旅游演艺节目等形式,丰富夜间经济新业态。

  第四节  促进服务业跨界融合发展

  一、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

  以协同创新深化融合发展。建立制造企业、服务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和协同创新机制,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研发设计、软件信息、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等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加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创新性生产服务推动制造业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全产业链的竞争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面向汽车、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物流、能源、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开展智能服务试点示范工作,引导企业以用户为中心构建智能服务平台。积极发展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创新设计等新的制造模式,以及服务外包、平台化、定制化、信息增值等新模式新业态。

  以全产业链发展拓展融合广度。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价值链在开放、互生中分解、渗透、延伸和重构,实现要素源头到产出终端全产业链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普宁市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普宁市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尤其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优势企业,拉长服务产业链,拓展服务半径,发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建立企业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鼓励具备一定经营规模的制造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发展总部经济。鼓励服务业企业开展批量定制服务,推动生产制造环节组织调整和柔性化改造。支持服务业企业利用信息、营销渠道、创意等优势,向制造环节拓展业务范围,实现服务产业化发展。

  以产业集群发展打造融合平台。依托现有产业集群和省级以上开发区、产业园区,以全产业链思维投入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搭建研发设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金融、商贸等服务平台,整合制造业内部投入要素间的关联性与互补性,确定各产业园区核心主导产业,构建围绕制造业集群的区域服务体系,形成产业共生、资源共享的开放、互动、协同发展格局。在服务业集群内,实现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行业企业的聚集,支持设立和发展专业化服务外包企业,为制造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推动产业链节点细化和功能延伸,打造特色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实现制造业规模经济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促进服务业与农业融合。

  发展农业市场信息和农资供应服务。围绕农户生产经营决策需要,健全市场信息采集、分析、发布和服务体系,用市场信息引导农户按市场需求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支持服务组织积极开展种子、农药、兽药、化肥、饲草料等农资供应服务,方便农民购买。

  发展农业技术服务。发展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服务,支持服务组织开展深翻、深松、秸秆还田等田间作业服务,集成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与全程绿色防控有机融合。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服务,推动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三级服务网络。积极探索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培育一批秸秆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发展农机作业及维修服务。推进农机服务环节从耕种收为主向专业化植保、秸秆处理、产地烘干等农业生产全过程延伸。打造区域农机安全应急救援中心和维修中心,推动专业维修网点转型升级。

  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服务组织发展储藏、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初加工服务,提高商品化处理能力。推进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利用农业展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鼓励具有资质的服务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

  三、推进服务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推进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全产业链视角的顶层设计,建立数据规范和标准,推动企业从物料采购、物流、加工、零售、配送和服务等业务流程全链条数字化,打通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形成生活服务业数字化产业链生态。探索不同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拓展领域和范围,持续推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进程。加快生活服务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大对企业上云、数字化转型设备、服务购买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强生活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在发展即时配送网络、培育智慧生活服务企业等领域给予更多资源投入。推动政府、企业形成合力,鼓励电商平台龙头企业通过PPP等合作模式参与到新基建中,发挥生活服务平台数据、科技等优势,助力政府提振消费,构建“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发挥政府、第三方机构、产业联盟、协会、龙头企业等的作用,组织开展行业相关标准制定,制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路线图。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制定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电子商务、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等资金,促进互联网创新成果在普宁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入应用,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互联网+现代金融”“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教育”等产业内容加快发展。引导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模式,通过跨界联动、业务流程再造等实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着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增长点。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业态,引导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实施加快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化打造智慧产业集聚区,引领“互联网+”加快发展。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提升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第四章  空间布局

  以集聚发展为核心,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的服务业梯次发展结构,发挥区域特色优势,着力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城市整体服务功能,打造高度集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的服务业空间形态。

  第一节  打造中心城区高端服务业核心区

  进一步巩固流沙中心城区地位,积极引进建设城市综合体,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和星河CoCo City等高端商务区建设,带动发展配套商务服务业,引进咨询评估、法律服务、会计审计、信用中介、会展服务等知名专业服务机构,积极争取一批以普宁产业发展基础为导向的金融机构落户,做强依托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的智能化生产、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新业态,依托市中医医院等医疗资源发展医疗、康养产业,打造现代中央商务集聚区、金融服务集聚区、电子商务集聚区、粤东医疗康养基地,构建普宁市行政、文化、金融、商贸、康养与专业服务等高端服务业核心区。市区在承担全市行政和文化中心功能基础上,加快建设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核心、业态丰富、创新活跃、空间集聚、功能完善的现代金融高地,建设附加值高、链条完整、行业集聚、创新力强的专业服务高地,建设信息技术全面融合渗透的智慧人文高地,建设发展理念、产业形态、科学技术等全面创新以及众创空间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的创新创业高地。统筹推进原有流沙中心区与高铁新城片区、西部片区、北二环片区服务发展布局,实现中心城区服务业协调发展。

专栏4  流沙中心城区服务业布局

1.流沙中心区。加快构建政务服务、商贸服务、金融服务、娱乐休闲、现代居住、创新服务等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2.高铁新城片区。推动商贸服务、娱乐休闲、交通集散、现代居住一体化发展,打造以高铁为带动的现代服务业经济圈。

3.市区西部片区。发挥交通和生态资源优势,打造一个集“商业、文化、休闲、旅游、度假、教育、体育、居住于一体的“普宁西部新城”。

4.北二环片区。发展城市公共服务和高端产业服务,创建“文化休闲服务组团、现代生态宜居组团、商业商务服务组团、新型产业发展组团和传统产业升级组团”五大组团,打造普宁现代都会区。

  第二节  打造北部综合服务功能拓展区

  洪阳镇、南溪镇、赤岗镇、广太镇以“城市联动发展轴”为支撑,承接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大力提高服务业发展能级,探索“旅游+商贸”“旅游+文化”“旅游+产业”“旅游+n”的发展方式,打造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拓展区。洪阳镇依托老县城基础,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仓储、文化旅游、现代居住等优势服务业,引领南溪镇、广太镇重点发展科技服务、商贸物流仓储、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健康服务和文化创意等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赤岗镇依托特色工业主导作用,重点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

专栏5  北部地区服务业布局

1.洪阳镇。重点加快特色花卉农业、商贸物流仓储、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健康服务和文化创意等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打造品质、人文、生态和谐,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小镇。

2.赤岗镇。坚持特色工业、特色农业、发展城镇经济作为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战略重点,依托普宁产业转移工业园,以及电线电缆、电器配件、五金、塑料、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

3.南溪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积极发展旅游观光、生态体验、休闲康养等服务业,打造潮汕风情、生态水乡、宜居小城。

4.广太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协同发展,推动特色旅游、康复养老、休闲农业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虎头埔古窑址遗址展馆等一批旅游景区建设。

  第三节  打造东部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中心

  强化东部区域作为普宁纺织服装的生产基地、通往汕头门户枢纽作用,紧抓练江经济带发展、城市空间东进、练江整治、东部新城配套不断完善的机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围绕普宁东部创新城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智能制造、金融服务、科技孵化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高铁经济圈,打造集产业集聚、现代服务、交通集散、现代居住于一体的普宁新城区。同时利用区域生态旅游资源,提升商务文化旅游、康养服务等多元功能。

专栏6  东部区域服务业发展布局

1.普宁东部创新城。以“创新、多元、活力”为目标,以总部商务、众创孵化、电商运营、创新智造四大功能为引领,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智能制造、金融服务、科技孵化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高铁经济圈,打造集产业集聚、现代服务、交通集散、现代居住于一体的普宁新城区。

2.军埠镇。依托衬衣生产基地,围绕衬衣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创新设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业旅游业。

3.麒麟镇。打造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围绕山林游憩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旅游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文旅康养产业。

4.南径镇。依托纺织服装加工业,发展文化创意、节能环保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依托“三高农业”,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商贸流通活跃,依托蔬菜等专业市场,发展农产品物流。

5.下架山镇。依托下架山镇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服务、健康服务、体育服务等多元化服务业。

6.占陇镇。依托占陇镇雄厚工农业基础,高度发达且商贸流通活跃,发展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商贸会展、电子商务等产业,擦亮华南地区的工业重镇、首批“中国淘宝镇”品牌。

  第四节  打造西部生态特色服务功能区

  发挥普宁西部片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群山层叠、生态环境优良、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汇聚优势,打造普宁潮客文化融合发展区。活化普宁(潮汕)特色的人文历史、名胜古迹、美丽乡村、红色文化、水乡风情、特色小吃、潮客民俗等民俗,推动各镇旅游景点的深挖与打造,重点发展青梅制品科技研发、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农业休闲旅游业,推动普宁西部片区打造以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业为主体的宜游宜居宜商的特色生态旅游示范区。西部片区按照规划预定的乡镇定位,积极打造以生态旅游为引领,加快开发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文化旅游等重大项目,重点发展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工艺美术、文化娱乐等重点文化产业,实施内容精品战略和文化品牌战略,推进创意设计、文化会展、文化休闲等产业创新发展。力争集中资源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包括里湖侨乡特色镇、善德梅海特色小镇、后溪森林特色小镇等定位明晰、特色迥异的旅游景区。

  第五章  重点工作

  第一节  推进内外开放深化

  一、深度推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突出产业协同和城市联动,按照揭阳市“三中心一示范区”部署加快完善普宁市“一城三区三片”功能,加大产业统筹、要素交流力度,做活做强城市经济,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深度融合。扩大与广深港澳对接合作广度和深度,不定期赴广深开展考察和经贸交流活动,支持企业向广深港澳拓展,推动产业链向广深港澳产业集群衔接发展,提升竞争力。部署交通对接、文化交融、现代服务业共享、产学研合作、社会民生保障协作等合作目标,推动贸易、物流业、旅游文化服务业的深度合作发展,扩大产业园区产业外延,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项目为主吸引港澳投资,加快“融湾建带”步伐。

  二、加强与广东沿海经济带城市合作。

  重点参与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加强与汕头、汕尾、潮州、揭阳联动发展,主动对接珠三角地区,积极参与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着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揭阳支点,推进重点领域合作发展。对接粤东新城城市功能定位和惠来“一城两园”产业特点,依托普宁中心城区优势,实现横向分工发展,纵向分工协作。

  三、融入汕潮揭一体化。

  发挥粤东交通枢纽中心作用。主动对接汕潮揭交通体系,形成区域性开放交通网,实现同揭阳市中心城区半小时生活圈和汕潮揭1小时交通圈,构建与汕潮揭产业体系协作互补的产业发展机制,推动凝聚潮人文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市场环境一体化建设。加强人流、物流、资金流互融互通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跨区域的人才、资金、土地无障碍流动机制,做到信用体系共享和工资待遇、医保、社保、低保、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等匹配互认。

  四、持续深化改革开放。

  推广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金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对成熟领域的制度创新成果和成功经验。加快证照分离、分类推进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研发、采购、行政管理、信息处理等功能总部。争取服务业贸易改革试点,探索在服务业对外开放、从业资格放宽、研发设施进出便利化等领域进行试点或推广。探索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企业通过参与境外并购、建立境外生产基地、设立境外研发机构、设计中心,积极拓展境外市场,抓紧形成若干普宁优势产业的全球智慧供应链。因地制宜发展信息服务、战略咨询、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数字贸易,打造国际著名服务外包基地。

  第二节  推进重大项目突破

  一、推进投资大项目突破。

  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服务业“新技术、新经济、新模式”首要抓手、一号工程,坚持要素招商与服务招商齐抓、单项招商与链式招商结合、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全面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规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基于对接国家产业政策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基于国内产业转移引进和寻找合作一批重大项目。对重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净地、征地、施工、验收、投产运营等节点序时进行全过程管理,对投资项目及时协调督办,提高项目推进效率。以盘活存量为抓手,用好增减挂钩和土地政策,千方百计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要。加强“政银企”合作,拓宽项目资金筹措渠道,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引进一批项目,落地转化一批项目,好中选优落地一批项目。

  二、推进省市重大产业项目突破。

  通过优质增量项目带动高端突破,重点瞄准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发展类、支撑设施类项目,谋划推进产业大脑、工业互联网、人力资源产业园等一批带动面大、竞争力强的重大项目,实施一批龙头企业融合发展项目,重点推进5G、IPv6等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支撑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城市综合体、全产业新城、总部基地、现代物流等发展载体。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综合文旅项目建设,培育具有爆款潜力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引导电竞电商企业加快集聚,推动一批具有辐射力的文创和商业项目落地。

  第三节  推进市场主体培育

  一、推动服务业企业梯队发展。

  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在主导产业中选择一批有条件的企业以品牌资源优势开展产业链垂直整合和兼并重组,打造全产业链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建立规上现代服务业企业目录库,选择一批骨干企业作为重点对象,整合资源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推动企业在优势领域细分市场加快成长为“单打冠军”“独角兽”。培育一批定制服务提供商、技术服务运营商和整体方案解决商,推动条件成熟的制造业企业分离成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法务税务、会计审计、咨询评估、管理调查、知识产权、科技中介等服务机构。鼓励前瞻布局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学习吸纳先进服务业企业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模式,引领行业质态提升。顺应“科创+服务”潮流,建设一批专业众创空间和云服务平台。梳理完善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引导与龙头骨干企业建立稳定协作关系。

  二、加强服务业企业质量提升。

  实施服务标杆引领计划,遴选一批服务业质量标杆单位,组织一批服务质量升级试点。加强服务业质量监测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强重点行业服务质量监测,建立分析报告制度。深化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引导企业诚信守信经营。加强服务业品牌标准创建,主动对接广州、深圳品质认证机制和先进标准体系,鼓励高端服务业自愿认证,培育一批代表普宁服务业优质形象的企业与品牌。开展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制定工作,鼓励龙头企业、行业组织参与标准制定修订。加强服务业品牌保护。

  第四节  推进配套设施强化

  一、强化基础设施支撑。

  围绕“传统基础”与“新型基建”,全方位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级和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基础路网管网、生活配套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推动商业、交通、旅游等领域相关项目落地。推进相关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和改造,促进互联互通和系统功能优化。加快面向服务业应用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加强5G基站规划建设,尽早实现全域5G信号全覆盖,加快布局智慧商圈等智慧零售终端。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营商环境改善,全力打造区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统管”基础支撑平台。启动建设“城市大脑”。

  二、强化国际配套支撑。

  鼓励开展对外合作,适度布局国际化街区和社区网络,坚持功能与形象兼顾,不断打开城市建筑的视觉美学和宜居空间;支持国际会议、会展、大型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落户,打造中外合作交流知名品牌;吸收中外优秀办学经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外合作学校。培育引进国际化专科医院、医美中心、健康机构等,探索医养服务新模式。健全外籍人士基本公共服务权益保障与衔接机制。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保障

  一、完善沟通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领导协调机构,加强对服务业重大问题、重大政策和关键环节的统筹协调。明确服务业各行业主管部门职责,理顺部门间的管辖关系,避免出现多头管理和管理缺位现象,形成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政府与企业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加大对服务业领域重大政策和举措的宣传。

  二、提升统计监测水平。

  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统计工作,加紧建立适应服务业快速发展、准确反映服务业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提升服务业发展分析研判能力。加紧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统计信息发布制度,逐步形成年度、季度信息发布机制,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经济运行分析质量和水平。强化政府信息服务职能,整合政府现有信息资源,建立互联共享统一的政府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全市政府服务大数据库,深入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三、强化规划实施考评。

  健全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的跟踪督查和考核机制,对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各乡镇场街道,明确牵头单位和工作责任。做好规划年度考核和中期评估工作,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第二节  强化规划引领

  一、强化规划衔接协调。

  加强与国家、省、揭阳市经济发展及服务业等上位规划衔接,主动承接国家、省、揭阳市产业发展战略和布局,争取把更多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纳入上位规划。坚持“多规合一”原则,建立完善规划集中联审机制,确保服务业布局和用地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各类产业规划相互衔接、无缝对接、有效促进,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推进规划落地实施。

  健全规划监测评估制度,全面推进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建立健全重要目标任务实施跟踪反馈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监督,规范规划修编程序;适时开展规划推进成效评估,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确保规划精神全面落实,保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第三节  健全要素保障

  一、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

  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机制,优化资金扶持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创新服务业领域各类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鼓励财政资金更多以股权投资、投资基金的方式进行安排。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通过推行特许经营、定向委托、战略合作、竞争性评审等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加大政府购买各类服务的力度。鼓励支持服务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支持金融机构提供针对服务业企业的企业债、并购贷款、小额贷款、股权质押、服务贸易出口信贷等产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给予融资支持,拓宽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轻资产创新企业扶持力度,鼓励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满足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

  二、强化土地供应保障。

  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用地管理机制,规范现代服务业项目用地准入评估、达产验收制度,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优先保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对重点服务业项目用地实行“点供”制度。鼓励企业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兴办研发设计、文化创意、健康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对提高自有工业用地容积率用于自营现代服务业的工业企业,可按新用途办理相关手续。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鼓励通过对城镇低效用地的改造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工作,加大城市更新改造力度,盘活更多存量建设用地。

  三、落实税费优惠政策。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及时、依法让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加快落实国家有关促进服务业企业加快发展的税收政策。持续优化纳税服务工作,为纳税人提供更为快捷的办税方式和更为多样的政策宣传渠道。完善服务业价格政策,推动落实服务业(特殊行业外)用电、用水、用气等与一般工业同网同价。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清理规范银行、电信、流通等重点领域服务收费,进一步压减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

  第四节  强化氛围营造

  立足全市服务业发展现实,积极将全市发展思路和战略导向聚焦现代服务业,广泛开展服务业各专项领域发展研究,推出各产业领域发展行动计划。积极承办国际国内大型会议、论坛、展览和休闲活动,强化信息发布和交流,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微信等媒体宣传服务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有效扩大政策知晓度。集中民智民力,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研讨会、座谈会等,提供社会参与和社会讨论平台,营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附件2

  相关名词解释

  一、传统服务业:是指运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经营,并且在工业化以前就已存在的服务业。对广东省来说,传统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贸流通业、餐饮业、酒店住宿业等4个行业。

  二、现代服务业:是指其需求主要受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分工的深入影响而加速发展的服务业和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新型服务方式及新型经营形态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的服务业。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普宁现代服务业包括服务贸易、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市政与公共服务业、农村服务业等7大行业。

  广义的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包括四个方面: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本规划采用广义的现代服务业范畴。

  三、新兴服务业:指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需求加速增长和大规模消费的服务业,这些行业的收入弹性一般较高。主要包括在后工业化时期出现迅速发展的教育、医疗、娱乐、文化和公共服务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