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网场”之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晒渔网是什么意思 “晒网场”之考

“晒网场”之考

2024-07-03 16: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哈尔滨旧影。

□柳成栋

哈尔滨,是一座美丽神奇的城市,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原来称为满语晒网场。阅遍中、日、俄文史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公开出版物中均作如是说,从未曾有人公开质疑。

然而,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对哈尔滨名称的由来争议不休。一是关成和先生提出的女真语阿勒锦说,“阿勒锦”意为“光荣或荣誉 ”的意思。其根据是同治十三年(1874年)本《金史》中提到的一个村名,叫阿勒锦(元至正四年1344年原刊本为“霭建”)。一是王禹浪提出的女真语“天鹅”说,为此,王禹浪专门出版了《哈尔滨地名含义揭秘》一书,2017年4月他还专门在哈尔滨讲坛作了哈尔滨地名源于女真语“天鹅”说的专题讲座。三是纪凤辉认为哈尔滨一词乃满语“扁岛”即“扁状的岛屿”说。另外也有人说是俄语“大坟墓”;还有人说是蒙语“平地”或“江边村”。众说纷纭,久无定论。究竟哈尔滨名称的含义是什么,梳理有关史料眉目已经十分清晰,那就是早就为世人所公认的满语“晒网场”或“鱼网”的意思。

关于哈尔滨为满语“晒网场”说,最早出现在1898年俄国采矿工程师阿奈鲁特在《1896年吉林下航记录》一书中经访谈考证后认为,哈尔滨即满语“晒网场”意,为该说的滥觞之始。

11年后,哈尔滨关道的两位官员萨荫图和于驷兴也认为哈尔滨是“古昔晒网之乡也”和“哈尔滨依满语而言是打渔网,即渔网之意。”

萨荫图是蒙古镶黄旗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继杜学瀛之后出任哈尔滨关道第二任道台,至年底奉旨出使外国,后来曾在外交、军警等界出任官职。此人阅历不凡,曾两度朝见皇帝。

另一位是于驷兴,字振甫,安徽寿县人,原为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之幕僚。宣统二年(1910年)七月,哈尔滨关道改称吉林西北路分巡兵备道,他被任命为道台。民国时期曾任黑龙江省教育厅长,政务厅长等职,并于1924年至1928年代理黑龙江省省长。

萨荫图在哈尔滨任职时,滨江关道曾印制一幅《哈尔滨一带全图》。道台大人亲自撰文曰:“谨按哈尔滨命名之义,一古昔晒网之乡也。人烟稀少,榛莽荒秽。自边禁大开,交通便利,始商贾云集焉。近年以来,其屋宇之嵯峨,车马之驰逐,日盛一日,气象万千。游其地者抚今思昔,感慨系之。惟考其形胜,迄无善本,爰创斯图,以供众览。沧海桑田,于此可见”。最后落款是“蒙古萨荫图志于滨江关道署”。请注意,开头的“谨按”二字,其全部含义为:经过慎重的考察研究之后,所下的论断。

在萨荫图离哈三年后,于驷兴接任吉林西北路分巡兵备道。他就职后曾接受一次日本记者的采访。该记者写了一篇名为《哈尔滨之地名》,附录于1910年出版之《哈尔滨便览》。文中写道:“我对哈尔滨地名之义及产生缘由,曾做过一些考究,但至今仍存疑惑。最近与西北路兵备道道台于驷兴做过半日闲聊,试图了解一些情况。谈话中涉及到地名问题。于道台所言非常浅显易懂,受益良多。他说:“哈尔滨依满语而言是打渔网,即渔网之意”。清末满语仍属应用语言。两位道台均为饱学之士,在清王朝居官多年,其上司下属及同僚满人很多,而且其治下尚有无数满族民众,作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他们怎敢妄自胡说、信口开河?

众所周知,东北地名多源于水名、山名。如呼兰源于呼兰河,木兰源于木兰达河,通河源于大通河,墨尔根源于墨尔根河,瑷珲源于艾浒河,吉林源于吉林乌拉。其中吉林是船厂,乌拉是江沿。吉林原名即为船厂,因此哈尔滨是鱼网、晒网场的可能性极大。

一百多年的时光,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使许多语言消失得无影无踪。产生于渔猎经济时代的晒网场一词仍存在历史档案文献的记忆里。这从同治元年(1862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奏请分立网场折》的奏折里便可寻找到它的踪影。奏折收录在呼兰知府黄维翰纂修的《呼兰府志·艺文略》中。从这段奏折中可以看出哈尔滨正处于呼兰河以西两处留作贡鱼的网场和呼兰河以东到今天木兰白杨木河之间的11处网场之中。所以哈尔滨的名称源于满语鱼网、晒网场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新近文友李勇先生发现了一篇南社诗人张素(署名道孶)写的《滨江赋》,该文发表在民国6年(1917年)9月8日《远东报》,颇可证实哈尔滨的真实含义。赋文开篇即写到:“松江之水,浩浩无垠。惟一二渔者,晒网其滨,译以蒙语,曰‘哈尔滨’。”

众所周知,满语与蒙古语,好多是通用的。如满语巴彦,是富庶的意思,同样蒙古语也是富庶的意思,只不过蒙古语汉译写作巴颜时候较多。从这一点来看,民国初年哈尔滨的含义无论是满语,或是蒙古语都是和鱼网有关,都是晒网场的意思。

张素(1877~1945),字挥孙,又字穆如,号婴公,江苏丹阳人,清末举人,南社社员。壮年时应报人连梦青之邀至哈尔滨任《远东报》编辑。所以说,从清末到民初,无论是从政府官员到新闻记者,无论从满语角度,还是从蒙古语角度,哈尔滨都是“晒网场”或“鱼网”的意思。

另外近似于满语“晒网场”或“鱼网”之说的还有“打鱼泡”或“晒鱼网”说法。1929年刘静严君化名“辽左散人”所著《滨江尘嚣录》一书,其中载到:“哈尔滨于俄人筑路前,距今约三十年,故一片荒凉野场也。至命名之来源,于汉义绝无讲解。哈尔滨三字,原系满洲之语,有谓为晒鱼网之义,有谓为打鱼泡之义。惜不佞不谙满语,不敢率然决定,但敢证其确为满语也……松花江畔,不过少许渔家,历历可数,虽凄凉况味,寂寞寒村,然渔罢归来,得意洋洋,亦自有乐趣存焉。”其实刘静严的“打鱼泡”或“晒鱼网”与“晒网场”或“鱼网”之说如出一辙,完全没有什么差异。

再有,民国时期曾任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局长、哈尔滨名士马忠骏为其儿子取名时,还曾以“鱼网”命之。这在马忠骏1925年成书,1945年重印的《遁园杂俎》诗文集中有明确记载。此事见于马忠骏的挚友、民国黑龙江省政府顾问陈浏的《题遁翁柳荫看钓图》诗中。该诗清楚写道:“六儿哈尔滨,译名鱼网何清新。七儿马家沟,头角峥嵘与无侔。以地为名古所有,两儿不在前贤后。”诗中所记马忠骏为其六儿取名“鱼网”正好与前面西北路兵备道道台于驷兴所言“哈尔滨依满语而言是打渔网,即渔网之意’”相吻合。从中可以看出,哈尔滨为晒网场、鱼网之义对当时哈尔滨人生活的影响之深。

综上所述,哈尔滨的名称就是满语、抑或蒙古语“晒网场”或者“鱼网”的意思。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