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遇见绘本 ,孩子我想这样教你认识汉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春象形字绘画怎么画 甲骨文遇见绘本 ,孩子我想这样教你认识汉字

甲骨文遇见绘本 ,孩子我想这样教你认识汉字

2024-06-30 23: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安阳市殷墟的甲骨文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2、契机

我想,任何人做任何事情总归是有个缘由的。当然,一本书的完成也有其必要的缘由。

现在的小朋友们可能都没有听说过连环画。中国的连环画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画等,是由连续的画幅来描绘故事或人物传记。到民国时期,连环画开始迅速普及,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它的发展到达一种顶峰。

可是,九十年代以后,连环画的风光不再,直到今天市面已不多见。虽然连环画现在已经衰败,但它在兴盛时期依旧影响了一代人,萧袤老师便是其一。小时候萧袤老师的父亲送给他的第一本课外书——连环画《杨门女将》对他后来的创作有着莫大的影响。

自小喜爱书法的萧袤老师,对书法的了解越深,越是觉得书法博大精深。为了更深的了解,他便一路探索,真草隶篆,最后发现汉字最早的样子竟是甲骨文!而且甲骨文与我们现在的汉字有很大不同,每个字都充满了想象力,像是画出来的一样。于是萧袤老师带着极大的兴趣,开始照着《甲骨文编》一个一个地描画,学习研究甲骨文。

一方面是自己痴迷的甲骨文,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有着莫大影响的连环画,这两者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绚烂的火花呢?于是,一套《小汉字大故事》图画书就这样诞生了。

3、传承

一本好书教会我们的不仅有知识,也有传承。

家长在给孩子们教汉字的时候,有没有被孩子真诚的疑问难住:妈妈,为什么这个字要这样写呀?这个时候可能会觉得教小朋友写字真的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

众所周知,现在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们大多采取现今最流行的方式——通过绘本教给孩子一些东西。而《小汉字大故事》就是萧袤老师将甲骨文与绘本结合开创的一种新的学习和传承的形式。

汉字原来如此有趣

给孩子的汉字启蒙大礼包

甲骨文图画书——《小汉字大故事》包括4本甲骨文纸板书,10本甲骨文图话书,一本字解手册,75张双面字卡,其中用150多个朴实、简洁的甲骨文(少数金文和篆文)“画”出了所有场景,用简单、幽默的文字串联起14个故事。不同的主题蕴含着同样的情感——简单、纯粹、童真、童趣,让孩子在故事中学习汉字,在阅读中提高审美。

奇趣多样的4本纸板书:《采蘑菇》《路灯下》《谁的蛋?》《小狗的记号》

为了保护孩子的手指,纸板书的书角采用圆角设计,并且形式多样;为了激发了孩子想要认字的兴趣,纸板书做了一些有趣的设计,其中有洞洞书、彩虹书、翻翻书。其中翻翻书比较特别,采用的是左右两侧同时翻开的形式,并且两边故事相互对应,很有趣味性。

内涵丰富的10本甲骨文图话书:《大脚丫,小脚丫 》《东嗅嗅,西嗅嗅 》《咕嘟,咕嘟……》《好听的声音》《好想知道哦!《来玩射箭吧!》《两个人》《你猜对了吗?》《三只小猪》《送你一支笔》

小汉字串起一个大故事,或充满想象力,或是小朋友熟悉的世界。以一些小汉字为例,比如在《大脚丫,小脚丫》中我们经常会有的动作“走”,以及急速的走“奔”。

简单的动作配合着形象的甲骨文,认字是不是变得更简单了,一起来听听《三只小猪》的故事吧!第一间房子,来了一个小男孩,不过猪呢?

第二间房子,来了一个小女孩,不过猪怎么也不见了?

第三间房子,搬来了好多宝贝,咦,猪呢?

不好了,猪都跑了,赶忙去抓猪啊!

追啊逐啊!追啊逐啊!

终于追到了,用绳子系起来,看你们听不听话!

有父母,有子女,有衣服,有粮食,有玉石宝贝,多么幸福的一个家,不过猪呢?

诸如此类,书中很多由小小的汉字连接起来构成的故事,还待小朋友们和家长一起探索,小汉字里的大世界。

多种用途的字卡和字解手册

《小汉字大故事》还包括1本字解手册和75张双面字卡。

字卡是将内文中出现的甲骨文单独提炼出来,可以让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互动。

字解手册将《小汉字大故事》中出现的每一个甲骨文的来源以及发展解释的很清楚,便于家长和孩子们理解。

举一个字解手册中的小例子:

“器”字本义是指各式各样的器物。它的写法古今变化不大,基本由四个口和一个犬组成,四个口代表很多器物,由狗守护而防止丢失。很多不同材质、不同用途的物品统称为器,比如机器、兵器、乐器等。

4、致敬

萧袤(文字作者)

湖北黄梅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迄今已出版少儿文学作品100 多部,他的作品曾获国家文化部蒲公英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第一届、第二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等。代表作品有《西西》《青蛙与男孩》等。

阿璐(插画作者)

2002年西安美术学院美教系毕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赴俄罗斯国立列宾美术学院版画系书籍工作室学习,2010年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创作自写之书配插画《梦游者》获俄罗斯文化部颁发嘉奖。回国后至今在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从事插画方向教学工作。

萧袤老师说:对于好的图画书,小孩子总喜欢要大人反复读,不厌其烦。有时候,一本好的图画书,小朋友跟大人反复读过之后,会把书里的故事一字不漏地背下来。

这就是传说中的“吃书”或“吃字”现象。不为认字却认得好多字,这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一件事啊。基于此,多年以前,我开始创作甲骨文图话书。

相对于图画书,图话书似乎更准确地传达出这一类书籍的功能:一方面是图,另一方面是话。

《三只小猪》前期萧袤老师的手稿

​首先,它是一本书,给小朋友们看的有趣的书;其次,它是一本图话书,有图,有文字,是用甲骨文画出来的“小人书”、小绘本;第三,每本书都有一个好玩的故事,这故事写到了大千世界,有小朋友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或干脆就是他们熟悉的生活,或幻想的世界;第四,有童心,这童心甚至贯穿于这套书的每一个汉字之中;最后也可以在其中识字,追溯汉字的根源,对汉字产生兴趣。——萧袤(文字作者)

甲骨文图画书《小汉字大故事》无疑传达出了这几点,有趣的故事,串联着甲骨文。一本书打开了几千年前与现在之间时光的隧道,仿佛通过这本书我们便回到了几千年前,看着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他们为了方便传递信息创造出甲骨文,看在这浩浩汤汤的历史潮流中,文字几番更迭,却总有着甲骨文的影子。也许只能窥得一角,却已然觉得荣幸之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