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节手抄报+古诗+年俗素材+祝福词(赶快收藏备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春节手抄报的文字牛年 2023年春节手抄报+古诗+年俗素材+祝福词(赶快收藏备用)

2023年春节手抄报+古诗+年俗素材+祝福词(赶快收藏备用)

2023-12-15 11: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二天,当人们回到村里,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现在,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佳节,它象征着团结、兴旺,人们对新的一年寄托着希望。

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

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

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

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阿衡见此,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心中忐忑不安。他万分惧怕万年因创建历法而得宠,国君会怪罪自己提出祭祀天神的主意。于是,他秘密策划,派了一个刺客去除掉万年。

刺客攀上日月阁,见万年正在阁上观察星斗,便张弓搭箭,准备射死他。谁知,刺客被卫士发现,被当场缉拿。祖乙知道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

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

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的。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春节的习俗

贴春联、贴年画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被叫做“桃符”。

随着发展演变,人们用红纸代替桃符,在红纸上写一些吉祥的话,希望来年吉祥安康,事事顺利,这便成为了春联。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春节贴窗花和“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小小的窗花,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比如带 “莲花 ”和“鱼 ”元素的窗花,就象征了连年有余。

其它诸如“丰年求祥”、“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寓意的窗花,也饱含了人们最深切的期盼,最美好的祝福。

它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福”字同样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福”是指福气、福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比如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关于守岁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

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这样,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爆竹

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说起爆竹的起源,有个有趣的传说。

《神异经》上说:“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年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燃竹而爆,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

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拜年

大年初一,我国民间有拜年的习俗。

在这一天,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亲友大吉大利。

长辈受拜以后,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之所以会有“压岁钱”,有一种说法是,“岁”和“祟”谐音,“祟”指的是那些不好的东西,所以给孩子压岁钱,寓意是帮孩子驱邪。

同辈亲友也会互相登门拜年,施礼道贺。

春节习俗之最

最早的春节:相传原始社会就有“腊祭”之说,夏朝建立后,此俗便流传下来。

最早的春联:春联的雏形是古代桃符。春联又称“对联”、“对子”、“门对”、“春贴”、“楹联”。

最早的对联: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于964年除夕的题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最早的爆竹:始于汉代,当时无火药、纸张。爆竹是用火烧竹节发出噼啪的响声。

最早贴的“福”字:民间贴“福”字,最早始于周代。据说姜太公封神时,封其妻为“穷神”,并对她说:“除了有福的地方,你都可以去。”从此,老百姓每逢过春节,家家都贴“福”字,以驱穷神。

春节小知识

我国关于春节的知识丰富多彩,包括成语、儿歌、古诗、好词佳句……

春节成语

龙马精神 开门大吉 蒸蒸日上

日新月异 万象更新 欣欣向荣

意气风发 万马奔腾 人寿年丰

风调雨顺 鹏程万里 笑口常开

年年有余 大吉大利 心想事成

花开富贵 喜上眉梢喜气洋洋

欢天喜地财运亨通张灯结彩

福星高照五谷丰登举国欢腾

岁岁平安 家业兴旺 虎踞龙盘

春节儿歌

新年到

新年到,放鞭炮,

噼噼啪啪真热闹。

耍龙灯,踩高跷,

包饺子,蒸年糕,

奶奶笑得直揉眼,

爷爷乐得胡子翘。

春节古诗

人日思归

[南北朝]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除夜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雪

[宋] 陆 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除 夜

[宋]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客中除夕

[明]袁 凯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

春节佳句

1.新的一年,新的梦想,新的生机……在这万紫千红的春天,一切都是新的。朋友们,趁着现在还早,让我们去播种梦想的种子,并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它,秋天的时候,它就会结出梦想成真的果实!

2.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春节期间处处张灯结彩,辞旧迎新,人们贴春联,贴门神,敲锣打鼓,舞龙舞狮……哪里都热闹非凡!

3.真的过年了!幸福的生活在行人忙忙碌碌的脚步中,在手拎肩扛物件的人群里,在一声声问候的话语间,在震动山河的鞭炮声中,在全家欢聚一堂的团圆饭中……

4.春节来临,意味着春天将要降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人们在度过了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寒冬后,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

5.沉甸甸的馒头,热腾腾的年糕,喜滋滋的心情,在雪花飘零的冬日,忙碌的身影穿梭着。日月更迭,季节变换,又是一年春节,阳光暖暖的,时光慢慢的,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在微笑着,微笑着督促我以更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一年!

6.春节期间参加各种活动,走亲访友,让我了解了关于春节的各种习俗,体会到了人世间最珍贵的亲情,也体会到了朋友间纯洁无瑕的友情。

7.节日的广场上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到处都悬挂着一串串彩色的气球和条幅;锣鼓声一阵紧似一阵,人们舞着长龙,扭着秧歌,简直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8.在不知不觉中,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神州大地,绚丽的烟花像鲜花一样在天空中绽放,把茫茫的黑夜点缀得如同白昼一般。新年的 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希望祖国繁荣富强,希望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春节祝福语

1. 飞扬的青春用热情谱写着年华,瑰丽的岁月用真心镌刻着友谊,璀璨的人生用执着装点着未来,春节来临,祝你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2. 新春悄悄到,祝福忙报道,许下小心愿,愿你梦想都实现,幸福展笑颜,祝你新年快乐,好运连连,万事如意心也甜!

3. 新年快乐!愿你在新的一年:求索的脚步执着坚定,追寻的路途没有泥泞,跋涉的尽头柳暗花明,奋取的信念永远不停!

4.春节如期而至,祝福提前送上。快乐日渐增长,幸福情深意长。健康一如既往,平安地久天长。新年更新万象,精彩天天点亮。祝你新的一年精彩不断如意吉祥!

5. 春节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无论世界如何变幻,不管时空如何流转,我的祝福永远不变: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快乐,健康如意!呵呵,新春快乐!

6.新年年年要过,祝福不容错过:愿你在新的一年里成绩步步高升,老师频频赞扬,热情常常高涨,灵气源源不断,心情天天舒畅,幸福得就像花儿一样!

7.我把新世纪的祝福和希望,悄悄地放在将融的雪被下,让它们,沿着春天的秧苗生长,送给你满年的丰硕与芬芳!

8.一丝真诚,胜过千两黄金;一丝温暖,能抵万里寒霜,一声问候,送来温馨甜蜜;一条短信,捎去我万般心意!老师,新年快乐,愿您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9. 新年是美好的总结,就像句号;新年是未来的开启,就像冒号;新年是惊喜的祝福,就像感叹号;新年是幸福的未知,就像省略号。老师,愿你新的一年写满快乐的标点,每一个愿望都能得到实现!

10.亲爱的老师,新春愉快,祝你心里充满暖意,脸上充满笑意,家里充满爱意;来年创造奇迹,幸福迈上轨迹,处处有好运气,更有美好回忆!

11.新年到,新年到,大红灯笼高高挂,挂出吉祥;欢歌笑语阵阵飘,飘出祝福。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笑口常开。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心想事成。祝愿姐姐:学习进步,健康快乐!

12.爸爸是我的挡风墙,妈妈是我的遮雨伞;回家的路再长,离家的途再远;除夕一定会全家大团圆!祝亲爱的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3.新的一年,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腾飞,十全十美,百事可乐,千事吉祥,万事如意!

手抄报模板

素材都准备好了,如果大家还是拿起笔无从下手,不妨看看这些模板,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END-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一位妈妈的年终总结刷屏,看完笑出泪,是我本人了……

听完这7个一线医生的话,才知道有基础病的人,该如何熬过新冠

这组30年前的新年偷拍照火了,那时候,没有学区房,也不为补习忙…

8岁参加高考760分,智商比爱因斯坦还高,他如今过得怎样了?

清华教授:“你们去考大学吧,我女儿成绩差,不和你们争了”

为什么今年一定要带孩子回老家过年?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阳康后,中年人都在坐月子,老年人都在大扫除!

2023年,最适合孩子的《寒假作息时间表》,太详细了!建议家长收藏

爸爸睡在哪儿,对女儿的影响太大了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