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天的传统文化知识(春天的文化与习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春天的风俗有哪些 关于春天的传统文化知识(春天的文化与习俗)

关于春天的传统文化知识(春天的文化与习俗)

2023-06-26 22: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春天的文化与习俗

春天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2.有关春的知识

春,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北半球的公历为3—5月,而南半球(如澳大利亚)则是9—11月。

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上为春季的开始。春天气候温暖适中,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有降雨,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主要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节气是按照太阳回归年制定的。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拓展资料:相关谚语: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春雨贵如油。 3、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4、春无三日晴。 5、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6、立春赶春气。 7、早春晚播田。

8、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3.春天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

1、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2、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3、寒食节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4、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扩展资料: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等。

另外,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们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此外,中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4.春的文学常识

1,《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2,分别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通过对春草图,春雨图,春风图和迎春图五幅图画的描绘,赞美春天给人带来的活力,希望和力量。

扩展资料

名家殷玉香对《春》的点评:

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白话散文对“五四”以后的散文作家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说是诗的变体,具有诗的艺术特征。其中,《春》更是诗意盎然,以明快婉转的诗化语言、善于运用侧面烘托的诗歌表现手法、情景交融的诗化意境谱写了一曲春之赞歌。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 春

5.关于春天的民俗有那些

春天的民俗有:春节、龙抬头等等。

具体的有: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贴花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

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

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

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 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

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

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

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 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

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

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走百病 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 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6.我国在春天有哪些传统节日,是传统节日哝

春节(正月初一)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路神生日(正月初五)

元月初五,“路头神”是吴地地区民间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此日做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

元宵节(正月十五)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寒食节(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清明节(每年的四月四日或四月五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7.春的文学常识

1,《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

《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2,分别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通过对春草图,春雨图,春风图和迎春图五幅图画的描绘,赞美春天给人带来的活力,希望和力量。

扩展资料名家殷玉香对《春》的点评: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白话散文对“五四”以后的散文作家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说是诗的变体,具有诗的艺术特征。

其中,《春》更是诗意盎然,以明快婉转的诗化语言、善于运用侧面烘托的诗歌表现手法、情景交融的诗化意境谱写了一曲春之赞歌。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春。

8.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 [编辑本段]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

“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

“至”意为极、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夏至雨连连 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

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

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

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芒种火烧天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

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

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

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二十四节气 立春:斗指东北。

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

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 斗指壬。

太阳黄经为330°。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斗指丁。

太阳黄经为345°。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

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

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春分:斗指壬。

太阳黄经为0°。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

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

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清明:斗指丁。

太阳黄经为15°。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能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

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谷雨:斗指癸。

太阳黄经为30°。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

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斗指东南。

太阳黄经为45°。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

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小满:斗指甲。

太阳黄经为60°。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北斗指向已。太阳黄经为75°。

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

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

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叫“霉雨”。 夏至:北斗指向乙。

太阳黄经为90°。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

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心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生到最北的一日。

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

9.关于春天的内容介绍

方案一:1、《 》,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简单介绍一下这首诗)。被 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下面就请欣赏某某朗诵的《 》。2、刚才我们又领略到毛泽东诗词气势恢宏,豪迈万千,魅力永恒。

再欣赏我们班几位同学的诗朗诵——分别是《》《》《》等的篇章。3、古代诗人有很多推敲经典词句的故事,下面请某某同学给大家带来的诗人的趣味故事《》。

4、胸藏万汇凭吞吐,笔在千钧任翕张。”这种境界的到达要靠平时的读书、大量的读好书,读经典,真正地与经典为伴!与好书为友!与诗歌共舞!请欣赏《》。

方案2:1、5年段《春的组曲》春是绿色的绽放,春是和谐的暗示,春是希望的摇篮,春是生命的象征。妈妈的爱就像春天给花儿的温暖,说的多好啊!于是,有一群孩子开始了找春天,寻找春天里爱的种子2、二、2年级演绎《三字经》大家都知道,中华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许多诗词歌赋一直吟颂至今。

今天,二年级的小朋友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其中一扇门。赶紧让我们先睹为快吧!3、5、6年级合《手拉手奔流》祖国母亲用那坚挺的脊背,为我们撑起了一片世界。

我们要用勤劳的双手去打扮这个世界。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手拉手向前奔流,向明天奔流。

4、3年级朗诵《校园故事》说起童年生活,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莫过于校园里的生活了。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三年级的同学在校园里又有哪些故事?5、6年级组诗《词情万丈》读书是我们校园生活的主题歌。

这首主题歌唤起了我们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就让我们听一渠千古绝唱《赤壁怀古》叹周郎(瑜),吟一回岳飞的《满江红》表精忠报国之志。

请欣赏六年级同学为我们展现的飒爽英姿吧! 6、4年级双语朗诵《春天来了》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英语)!同学们会讲英语吗?(生:会)这么多都会,谁知道春天用英语怎么说呢(请一名学生回答,或台上的演员回答)主持人:真厉害诶!那你们听过春天会说英语吗?(没听过?不信?)那就快来看看吧! 7、5年级组诗《祖国之恋》春天来了,祖国母亲笑了。曾经的落后,苦痛的历史已成为过去,现在的她亲切、富强、辉煌,此时,偎依在她怀里的我们,想说声:“教我如何不爱她。”

8、1年级(普通话、英语、手语三结合)《母亲,mother》同学们,你们能亲切地喊一声祖国母亲的名字吗?我们的祖国叫(中国)。此时的祖国母亲,已经听到了你们热情的呼喊。

但你们知道,“母亲”一词是怎么来的吗?请我们可爱的一年级小朋友来告诉大家吧!9、诗歌独诵《爱书吧,少年朋友们!》中华传统文化这座宝库真是博大精深、光辉灿烂!学校开展的读书节活动将引领我们走近这座宝库。对此,黄丹丹同学有更深刻的体会!请听《爱书吧,少年朋友们!》10、5年级《三月献给你》当第一缕晨光撒向校园的时候,老师就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当第一缕晚霞挂在天边的时候,老师还在校园里不停地忙碌……敬爱的老师,您辛苦了!在此,我们五年级的同学们献上一首深情的赞歌《三月献给你》。

11、3年级诗组《光阴三幕曲》春天是一首诗,童年是一个梦。在梦里,一群孩子们梦见了与陶渊明对话、看毛主席颂词、和伙伴歌唱。

你看……12、校队《百年抒怀》是啊,而今是属于我们的时代,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正在努力着。就如茁壮成长中的桥墩小学跟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寄托着深沉的社会期待,承载着孕育新苗的使命,迈过了一百年坎坷的风雨历程。

一百年,一个世纪,一幅灿烂辉煌的历史画卷,一本厚实而丰富的学校方志,一曲跌宕而激越的教育乐章。一百年来,学校为祖国培育了众多的 民族精英和社会中坚。

诚可谓春华秋实,桃李芬芳,英才辈出,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遍布海内外。斗转星移,一百年弹指一挥。

今天,就让我们在浓情的《百年抒怀》中,重温桥墩小学在不断跨越发展中沐浴过的光彩夺目的流金岁月。13、2年级《海峡,隔不断的乡愁》一百年,一百年,一百年的岁月,一百年的沧桑。

1997,1999漂流的香港、澳门在一百年之际回归了,看到这祖国母亲笑了,可是她也哭了,母亲遥望着台湾——她的儿子什么时候回家。一轮圆圆的明月激荡起海外学子无限思乡情思,一弯浅浅的海峡割不断那的一腔浓浓的乡愁。

请欣赏《海峡,隔不断的乡愁》。14、6年级散文诗《没有春字的春之歌》如今,是一个杨柳依依的季节。

晴空中闪耀着动人的音符;原野里勃发着碧绿的生机;枝条上书写着春天的灿烂;花雨间孕育着成功的希冀。你听,这是一首《没有春字的春之歌》。

结束舞《戏蕾》(校舞蹈队)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吟诗抒怀,播种希望;伴着优美的旋律;我们轻舞飞扬,享受春天;看,一群“戏蕾”向我们走来了。

结束语:四月的校园,鲜花怒放,诗情激荡;四月的光华,草碧天蓝,激情飞扬。四月是画,让空灵的意境永留我们的心房;四月是舞,让婆娑的舞姿伴我们进步成长。

同学们,春天的诗歌诵不尽,春天的旋律唱不完, 让我们踏着春天的步伐,伴着春天的旋律,伸出双手,用最热烈的掌声结束今天下午的诗歌朗诵会。老师们,同学们,再见!!(这个修改一下,挑。

关于春天的传统文化知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