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星空日记》在豆瓣上才5.0分?(星空日记)影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星空日记剧照 为什么《星空日记》在豆瓣上才5.0分?(星空日记)影评

为什么《星空日记》在豆瓣上才5.0分?(星空日记)影评

2023-11-01 11: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星空日记》是陈宇导演“日记三部曲”系列的收官之作(前两部《男生日记》和《女生日记》,均在网上引起热议),《星空日记》豆瓣上给出的分数是5.0分(满分10分),和《男生日记》的7.2分和《女生日记》的6.8分相比均低出不少。        这部片子的主要故事线路是这样:        一个叫何晓冬的男生,从小有个梦想——摘星星,曾因为这样一个梦想被老师批评,被同龄人嘲笑;又因为家里条件困难,父亲的极力反对,所以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北大经济系。来到北大后,何晓冬时常去旁听天文系的课程,被天文系的王教授察觉到,两人相识。王老师了解到何晓冬对于天文的强烈热爱,劝他转系到天文系,而何晓冬觉得这样做太奢侈太可笑,于是选择了辅修天文学双学位。有一天,王老师提议让何晓冬做天文学的本科毕设,毕设通过即可保研天文系。何晓冬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拒绝了王老师的提议。放弃梦想,回到现实,优秀的何晓冬拿到了国际投行的工作offer。这时候,他觉得自己有足够的底气,向暗恋已久的江小夏表白了,可是江小夏回来后却告诉他:“我一直在等待的,是那个仰望星空,追梦的男人。”在这个时候,何晓冬顿悟“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现实”,毅然绝然地撕毁国际投行的工作offer。离开现实,重回梦想,何晓冬开始自己的天文毕设,毕设可谓“酷炫狂拽吊炸天”(不妨自行脑补后续剧情:何晓冬顺利保研天文系,开始天文学研究)。        整个故事剖析了看,线索很清晰:即主人公何晓冬,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徘徊抉择的过程。        从小想要摘星星,却遭到老师同学的嘲讽(有梦想,却受到现实羁绊)——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北大经济系,而不是学天文(忘记梦想,屈服于现实)——旁听天文系课程,与王教授相识,辅修天文学双学位(梦想重燃)——在一次实习求职中被老板用冷酷的现实点醒,拒绝王教授关于做天文毕设的提议,找到国际投行的工作(告别梦想,回到现实)——向江小夏表白,却被告知原来那个仰望星空的男人才是江小夏一直在等的,于是撕毁工作offer,选择做天文毕设和保研天文系(告别现实,重回梦想)。        看完整个片子,在被北大美景深深震撼之余,我也不禁产生以下了几个“吹毛求疵”的疑问:        1、何晓冬是如何在选择了“告别梦想、回到现实”之后,就立刻找到了国际投行的工作的?电影对于怎么找到这份工作的过程只字不提,无形中似乎给观众这样一个概念:追求梦想很艰难,但是找一份国际投行的工作貌似很容易(片子里唯一提到何晓冬牛逼的地方就是经济专业绩点全班第一,而据我所知,仅凭这一点距离一份国际投行的工作offer差得还太远太远)。        2、何晓冬最终选择不去投行而是去搞天文的最直接原因,是江小夏,是江小夏的那句“从五岁开始,我一直等待的,是那个仰望星空,追梦的男人”。且不说像江小夏这样放着投行男不要的女生实在罕见,何晓冬是如何仅凭这一句话而将自己之前所有的思考、权衡、选择、坚持都彻底颠覆了的,在片中并未有所展现。直接呈现给观众的,是何晓冬在人生道路选择上,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不是梦想的分量,不是现实的权衡考量,不是王教授的启迪诱导,不是来自父亲的期盼,而是江小夏,是爱情。        3、父亲的形象在何晓冬进入北大后就一直没有出现,试想,如果在何晓冬选择不去投行而是去搞天文时,父亲再冒出来发挥一下决策力量,何晓东还能顺利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坚持自己的道路吗?        当然,对于一部时长仅14分钟的片子,要把每条逻辑链都打造得毫无瑕疵绝非易事,所以以上3个疑问,仅仅算是一个细心观众的追毛求疵吧。        而我想提出质疑的,是片中的一个论点:“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现实。”这句感慨来得突然,因为,我并没看到梦想是如何支撑了何晓冬的现实。        整个片子讲述的是梦想与现实的一次博弈:梦想这边,是摘星星,搞天文研究;而现实那边,有嘲笑(同龄人、老师,社会主流价值观)、经济压力(家境差,单亲家庭,父亲要求他毕业了赚钱,因为穷没勇气向江小夏表白)。        现实一:“笑”,老师的讥讽、同龄人的嘲笑,代表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不认同。这也是导演在片中反复渲染的一个现实因素,也处理的比较得当。那么,曾经被人笑怕了的何晓冬,是如何不畏惧别人的嘲笑而勇敢地选择忠于梦想的呢?这个现实壁垒,是通过何晓冬和王教授的一次交谈打破的,“可笑吗?笑完了又怎样呢?”,“一百多年了,我们这些人就是在别人笑完了之后,才来到这里的”。片尾闪出几个字“We believe in your dream,我们相信你的梦想”,这应该是北大对每个学生的心声。简单说,你的梦想,可能从世俗角度衡量很幼稚很可笑,可是北大不会嘲笑你,北大相信的你的梦想。片尾亦是罗列出了一串曾经被人笑过的大师,从蔡元培、马寅初,到胡适、陈独秀。        现实二:经济问题。这个现实因素在片头何晓冬选择经济系而不是学天文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片子后半段却悄然隐匿。假设没有发生偶得一笔横财的情况,何晓冬在撕毁国际投行的offer去选择去搞天文研究时,家境应该依然贫困,依然有个期待他早点去赚钱的老父亲。如果这时候经济问题没有发挥决策作用,那驱动何晓冬去选择的,恐怕只有梦想本身了吧?        而梦想,在片中恰恰是最苍白的脸谱化呈现:从小时候想摘星星,到来北大后对天文学产生强烈兴趣,这前前后后,我们想看到却没有看到的,是何晓冬怎样一步步提升自己对于梦想本身的的理解,怎样在选择上变得更加笃定和自信的。        我倒是认为:还是现实在支撑着梦想,而梦想,不过是在离地半尺的上空,观望着现实中的落脚点,仅此而已。        你当然可以义无反顾地选择梦想,前提是,现实不会在你追梦的道路中,成为一种羁绊。谁都知道追求梦想很难,而你需要分清楚的是,自己到底是因为热爱着梦想而去追求,还是因为不堪面对冷酷的现实,而选择蜗居在所谓的梦想里来逃避一切。        所以,我觉得整个片子最致命的软肋在于:何晓冬最终做出坚持梦想的选择,不是基于自己对于梦想的进一步透彻的深入解读,而是因为一些偶然的外在因素,比如江小夏的一句话。        作为一部宣传片,可以打一个及格分,它告诉了观众,北大是一个相信你的梦想并让你实现梦想的地方;遗憾的是,它没有展现出北大是如何一步步把这种影响力,内化到何晓冬的梦想深层的。        而我相信,北大是能够做到的,只是片子没能展现出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