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工业基地到文商旅融合发展,成华做对了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星座的英语缩写 从老工业基地到文商旅融合发展,成华做对了什么?

从老工业基地到文商旅融合发展,成华做对了什么?

2023-05-18 07: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老工业基地到文商旅融合发展,成华做对了什么?

如果说锦江代表了成都的时尚活力,金牛代表了成都的烟火地气,武侯代表了成都的历史底蕴,青羊代表了成都的古朴文化。那么成华,代表了成都的什么呢?正如其名——成华不代表成都的某一面,它就代表了“成都之精华”。

初听似乎有些狂妄,但若我们把时光倒回就会发现,自数千年前巴蜀大地上有文明痕迹以来,成华这块土地就从未淡出过历史的主舞台;在成都平原熠熠生辉的城市化进程中,成华所扮演的角色也都是重中之重,从老工业基地到文商旅融合发展,文创产业与新经济产业齐头并进,区域的发展璀璨夺目。

NO.1|壹

追本溯源

畅谈成华的前世今生

成华,虽然是成都五城区里最年轻的行政区,却有着悠远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根基,成华的之名就来自于——成都县、华阳县。

历史上,成都县是古代蜀国的地域,有2300余年的历史;华阳县的初名为蜀县,建于唐贞观十七年(643年),乾元元年(758年)更名为华阳县。

星移斗转,岁月变迁,1990年10月新区建立,由于地处成都县和华阳县交界地区,用“成华”这个指代原成都县、华阳县名称的简写的名字,正好是成华区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行政地域名称恰如其分的反映。

成华区上世纪九十年代风貌

而“成华”命名的第二层意思,则是取古文中“华”与“花”字相通之意,寓为“成都之花”或“成都之精华”,将“成都现代工业精华之区——新兴的电子工业集中地”这一层意思转注于区名之中了。

这个被誉为“主城之光”的区域,对于老成都人而言更是一种情怀,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这片土地都写满了故事。

上世纪50年代,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都并不算富足,但成华却诞生了彼时全市规模最大的公园式游泳场所——猛追湾游泳场,成为成都人最欢乐、最深刻的夏季回忆。而后的上世纪80年代,成都最大的城市游乐园又在成华区建成开园,一句“全川80、90后的童年记忆都在成华区”道出了成华的地位。

猛追湾游泳场

1987年5月,成华区斧头山诞生了一座围绕大熊猫繁殖的研究基地——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如今,熊猫基地不仅成为来成都必打卡的景点,更在网络上坐拥大量粉丝,每天都有众多网友在线“云养”国宝,而且作为全球独一无二的熊猫都市乐园,成华区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交往名片。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千禧年初,将成都尽收眼底的四川广播电视塔顺利完工,并以339米的高度,成为当时世界第七、中国第四、西部第一高的建筑。时至今日,不管站在成都哪个位置,它也总能在某个角落闯进你的视野,不仅是地理上,更是内心深处留下的城市烙印。

成都339电视塔

随着城市发展,这一个又一个成华记忆与标签却从未被城市的国际化进程冲淡。相反,它们在崭新的国际化城市面貌中焕发出全新活力,从这个角度而言,成华区具备着绝对的标杆意义和识别性。

NO.2|贰

城市焕新

文商旅融合发展新高地

2022年,成华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60.6亿元,同比增长5%,全区经济总量再次跨越一个新的百亿台阶,增速位列五城区首位,全区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均量实现了“三量齐升”;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区第85位、较去年上升6位、提升位数居全省第一。

在耀眼的成绩背后,曾经成都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到如今的文商旅融合发展新高地,成华区是如何迎来属于它的蝶变的?

首先,紧跟国家与城市发展战略,让成华区整体的城市空间价值持续得到释放。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中优”等战略部署深入推进,“让城市成就于中优、让经济繁华在文商”,成华区正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成华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同时在成都努力向世界文创名城和世界旅游名城迈进中,成华区利用18处工业遗迹,建设完美文创公园、东郊记忆等园区,全面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已形成“夜游锦江”“东郊文创”“熊猫之都”“枢纽经济”等城市品牌印象。数据显示,2020年,成华区文创产业增加值逆势增长15%,文商旅城融合彰显新魅力。

东郊记忆

其次,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不竭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成华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依托各片区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全力推进“六大产业功能区”建设,即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成都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成都东郊记忆艺术区、建设路金融商务总部发展区、东客站枢纽经济发展区、新北天地商贸旅游发展区。

据悉,2022年成都市成华区招商引智推介会暨建圈强链重大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成华区同步对外发布了约1580亿元投资机会清单,释放出诸多城市发展的新机遇。

最后,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急先锋,公共交通与配套设施的发展是成华发展最真实的展现。

在交通方面,依托西南最大、全国第六的综合交通枢纽成都东站,汇聚成渝、成绵等5条高速公路的庞大流量,具备全省IP互联网和成都通信大数据服务“总枢纽”,成华区已经形成全成都唯一的交通、通信“双枢纽”。

成都东站

再以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实施方案为例,成华区将继续把优质教育资源倍增放在优先位置,计划5年建成投用中小学、幼儿园62所,新增优质学位6.1万个,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城市更新方面,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区,成华区持续推进老旧片区有机更新和人居环境改善。在实施老旧片区城市有机更新攻坚行动中,将实施成片有机更新项目30个,总占地面积约1.6万亩。未来5年将完成老旧小区分类提升改造136个以上,成华区无限的价值与活力日益显现。

NO.3|叁

把握时势

成华雄心剑指龙潭寺

从区域整体谋篇布局中,我们看到一个“升级版”的成华区加速崛起。而站在东进、中优的背景板之下,高起点策划打造的龙潭新城则呈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为成华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更清晰的方向。

从区位上来看,作为东进发展必经之路的龙潭寺板块占据主城+东三环的地理优势,连接杉板桥-十陵-三圣乡-大面的城市补缺块面,必将是下一阶段成都重点发展区域。

早在2019年成都市政府印发了《成都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正式为龙潭寺的进阶打开了顶层设计上的局面。该文件明确提出了,将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建设成为带动市域东部、引领西部的千亿级都市生态品质新城。

成都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效果图

也就是说,龙潭寺将成为成华区重点发展经济的方向,成为城东新的增长极,并且将板块打造成为“人-产-城”相结合的宜居之地、产业高地、城市新地。

事实上,依托顶层设计的优势,龙潭寺所享受的红利,也很快落到实地。目前从产业、生态、交通甚至于住宅配套来看,整个龙潭寺已经走在腾笼换鸟,加速腾飞的路上,未来区域的居住环境、城市界面将得到质的改变。

龙潭寺TOD

资料显示,当前区域已聚集了恒大、绿地、华宇、中铁建、首钢等众多品牌房企,板块的关注度直线上升。产业方面,这里更是聚集了芯片银行、卡诺普等新经济及其关联企业两千余家,金域检测、海力智能等上市企业34家。高精尖产业人才聚集,也为区域的转型提升注入了活力。

新的机遇与动力之下,承载着成华区开发与发展重头戏的龙潭寺,孕育着更大、更多的机遇蓝海,成为成都主城最具吸引力置业热点之一,所以接下来的这场龙潭寺区域价值发展论坛活动,不容错过!

据悉,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的“2023龙潭寺产业及城市发展论坛”将于5月13日在四川成都北湖生态公园举行。届时,现场将全面展示成华区与龙潭寺城市价值、发展潜力、置业机遇,以及重点项目推介,更有相关优惠政策隆重发布,想要了解项目具体信息可以到现场一探究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