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易筋经十二式与十二筋脉的关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易筋经16式与12式 浅谈易筋经十二式与十二筋脉的关系

浅谈易筋经十二式与十二筋脉的关系

2024-06-26 20: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易筋经十二式,以十二为数,那么和人体十二经筋到底有何关系呢?关于十二式每一式对用某条经筋或者经络的说法做了一些总结,综述如下:

浅谈易筋经十二式与十二筋脉的关系

十二经络运行

黄帝内经记载,十二经筋对应的人体正经的,是经络运行的基础和供给。十二经筋处于人体经筋的的主要内容,但如果说把易筋十二式对应某一经筋是不可能的。人体的经筋组织复杂,包含内容诸多。

十二经络是循行于经筋之中的精微物质,经气是按照特定的轨迹来运行的,而且在人体系统内部流转,人体运动和经络运气是相互影响的,只有经筋的改变才会使得经络经气发生变化,对于病人来说,经络经气的阻碍和衰缓并不单单是经筋的问题。

浅谈易筋经十二式与十二筋脉的关系

第一式 韦陀献杵

这一式中锻炼的经筋是手阳明经筋,练习时两脚跟并拢,脚尖打开成八字状。

浅谈易筋经十二式与十二筋脉的关系

第二式 韦陀献杵-横担降魔杵

这一式中有双掌上托的动作,这对太阳经筋有很好的拉伸效果。双掌上托的过程中,小指外侧面能感觉到抻拉,立掌时则食指抻拔明显,双掌向下,则食指、中指两处经筋都有明显感觉。下肢担负全身重量,脚尖踮起的目的是为了强化从足趾到腹部的筋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皆走腿之内侧,所以这个动作的主要目的是强化肝肾功能。

浅谈易筋经十二式与十二筋脉的关系

第三式 韦陀献杵-掌托天门

从头顶天门穴往上观去,意思实则为使得全身气脉从下往上灌输之意。并非是好像手掌托着天门一般往上用力。这一式对少阳经筋和足阳明经筋都有作用。

浅谈易筋经十二式与十二筋脉的关系

第四式 摘星换斗

这一式锻炼足太阴脾经筋,练习中上手手腕处要向里绷紧,要养成习惯,手臂要略弯,手用暗劲撑着;身体前面不要动,后面要拉伸,腿微弯,吸气时上手用背来托,不是臂上去的,整个上举的过程都用暗劲含着,需要仔细体会。这样慢慢就会感受到腰眼的开闭了。腰眼起伏是自动发生的,只要做好,就会这样。慢慢腰会热,强肾。

浅谈易筋经十二式与十二筋脉的关系

第五式 出爪亮翅

这一式的动作不是很难,双掌推出时要挑食指,手绷紧,肘微弯,推到尽头时略停顿,用肩膀的力量再往前送一下,想象手里有个月亮。立掌前推的话,所抻拔的经筋会感到掌根发紧,说明所对应的是阴面经筋。

浅谈易筋经十二式与十二筋脉的关系

第六式 倒拽九牛尾

弓步是锻炼下肢经筋的,练习时不能抬后脚跟,以为腿部和胳膊相对着反方向,一个阴面经筋一个阳面经筋。

浅谈易筋经十二式与十二筋脉的关系

第七式 九鬼拔马刀

练习过程中头背扭转,肩手反衬,对锻炼脊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一式锻炼的是足太阳经筋。

浅谈易筋经十二式与十二筋脉的关系

第八式 三盘落地

这一式锻炼足少阴经筋,强健肾部。练习时脊柱要正直,不可弯曲前倾,要如棍插地一般,而人之三盘则如串上之珠,上下叠落,下蹲时,头略抬,则可身子不弯。还有就是要缓,起吸落呼,越缓慢越好,不可时快时慢,另此式可演变为桩功,另有练法。

浅谈易筋经十二式与十二筋脉的关系

第九式 青龙探爪

这一式锻炼的是手厥阴经筋,练习时中指根要伸舒,意在使心火下降以制肾水,水上而火下,水火即济,旋转带脉而练腰肾,而调息微嘘,则指呼气用嘴轻吹而嘘,而一开一闭之欺门穴为肝经之募穴,也是降火之法。

浅谈易筋经十二式与十二筋脉的关系

第十式 卧虎扑食

这一式四肢着地,不光锻炼手少阳经筋,也锻炼足部阳面经筋。练习要点是伏地上下时要利用腰腹的前后收放,实现身体起伏,不要单纯使用肩臂力量,抬起的脚要稳,并含着劲,不能松垮。

浅谈易筋经十二式与十二筋脉的关系

第十一式 打躬式

这一式锻炼足太阳经筋,练习时俯身弯腰,不可一弯而下,需从腰椎慢慢下弯,整个脊柱保持抻拉,慢慢一节一节下弯,收回时候则也要从腰椎开始一节一节往上卷着收,如卷尾之状,此式可以敛气入骨。

浅谈易筋经十二式与十二筋脉的关系

第十二式 掉尾式

这一式锻炼足厥阴经筋,练习此势为掉尾,是使全身放松,调理周身气机,随着做拔伸下肢后,再“起而顿足”,使全身松开。

浅谈易筋经十二式与十二筋脉的关系

倘若真的想学习易筋经也是很简单的,知道了易筋经十二式和人体经筋的好处,照着练习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