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逛皇家禁地吗?明代绝密级国家档案馆“黄册库”揭开神秘面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明朝黄册去哪了 想逛皇家禁地吗?明代绝密级国家档案馆“黄册库”揭开神秘面纱

想逛皇家禁地吗?明代绝密级国家档案馆“黄册库”揭开神秘面纱

2023-12-27 12: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该视频,请升级至最新版浏览器。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然/文 施向辉/摄)在碧波荡漾的玄武湖泛舟,参观一下绝密级国家档案馆——黄册库。这事如果搁在600多年前,你想都别想。在明朝,这里是禁地,存放着全国每个人的“户口本”。这座神秘的超大型数据库到底什么样?2022年1月1日,位于玄武湖梁洲的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正式开馆。馆内有哪些珍藏?现代快报记者提前探访。

【看点】重要!600多年前京城第三大仓库走在玄武湖梁洲,穿过玄武文化广场,一片白墙黛瓦的建筑群引人注意,这就是即将开放的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

一进展馆,一张巨大的《洪武京城图志》铺陈开来。这张绘编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的地图,记载了京城五大仓库,分别是贮存皇太后、皇后仪仗和皇帝车驾的銮驾库,贮存粮草等军需物资的军储仓,存放全国黄册的黄册库,负责制造火药的火药局和掌管铸钱的宝源局。

△《洪武京城图志》

京城的五大仓库中黄册库排第三。玄武湖公园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胡凯介绍,黄册是明代的“户口本”,记录着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每一次土地买卖、房屋变更都会记录其中。同时,它还记录着明朝每家每户需要承担的徭役以及需要缴纳的税收,是“国家之命脉,政事之根本”。

由于黄册库太重要,1386年,朱元璋修建明城墙时在鸡鸣寺后留下253米多的“废”城墙,并新筑后湖城。这样一来,黄册库便拥有了西南两面围墙。为了存放黄册,1391年,朱元璋下令把湖水抽干疏浚,在湖中堆起几个岛,如今玄武湖五个岛的格局就是那时形成的。内湖也是当时为了黄册库防火的需要,特意隔出来的。

绝密!镇馆之宝黄册库界碑亮相

600年前的黄册库,闲人免进。湖面日常戒备森严,昼夜都有人巡逻、放哨,还立起了36块界碑。这次开馆,展出了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块黄册库界碑。

△后湖界石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灰黑色的石碑厚重沉稳,红色的线条勾勒出“后湖界石”四个大字。“当时黄册库西面、南面有城墙,东面有太平堤,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只有北面是不固定的,所以立了36块界碑,这至今发现的唯一一块明黄册库界碑。”胡凯指着古朴的石碑介绍道,这块界碑是镇馆之宝,高143厘米,宽48厘米,厚15厘米,重200多公斤,石材取自江宁阳山,是经专家考证,碑上字体为赵孟頫体,采用双钩线刻。

这块界碑的发现过程也非常曲折。明朝灭亡后,这块界石被当地人用作水沟搭板而得以幸存。20世纪七八十年代,搭板松动后维修过程中此界碑被发现,反过来一看,发现上面有字,写着“后湖界石”,后几经辗转,被部队油库(神策门)保存,1984年移交公园。由于界碑曾被当作磨刀石,因此右上角原有字体模糊不清。

讲究!黄册库标准库房还原

明代时不得靠近的黄册库,如今倒是可以进去逛逛,一探究竟。展馆内,一间复原的黄册库标准库房十分震撼。泛黄的黄册成摞摆放,整齐地置于三层架阁之上。架阁边缘,写着“南直隶”“应天府”“徽州府”等地域信息。

△复原的黄册库标准库房

“这个库房弥补了我们多年的遗憾。以前说玄武湖曾是国家档案馆,那它库房是什么样?档案怎么保管?这些我们都没法看到。这一次,我们实景还原了明朝一间黄册库库房的样子。”据胡凯介绍,这次复原非常注重细节,当年黄册库就是东西向摆放的,可以保证阳光从早到晚照射,便于防潮,所以复原库房也是东西向摆放。架阁也和以前一样,明黄册库一间库房放四个架阁,每个架阁三层。就连架阁上标注的地域信息,也暗藏着许多“小心机”,“我们标注的都是有故事的地方,比如选择应天府的上元县,因为当年黄册库的差役主要出自这里。我们还选择了江西南昌府,因为黄册库运行两百多年间,最大一桩弊案就发生在南昌府。”

细致!每一笔土地交易都有记载明朝黄册十年一大造,为了保存黄册,库房也是十年一大造,每次造30间。洪武十四年,第一次全国大征集,5万多本黄册从各地到南京集合,一共占用9间库房、35座架阁。直到明朝末年,黄册库壮大到787间的规模,遍布后湖各个岛屿,架阁3086座,收藏近200万册,达到历史峰值。

△《万历贰拾年大造贰拾柒都五图黄册底》复制件

浩如烟海的黄册中,记录得到底有多详细?现代快报记者在展出的一份《万历贰拾年大造贰拾柒都五图黄册底》复制件中看到,一户叫王茂军的上户,他家十年之内的土地交易长达六页之多,涉及田、地、山、塘,这些都有详细的记载。

△《万历贰拾年大造贰拾柒都五图黄册底》复制件

比如关于家中人口的记载,分为旧管、开除、新收、实在四个部分。也就是说要用上一个十年的人口数量减去死亡人数,再加上新生人口,想要造假是很难的。

据胡凯介绍,这本万历年间徽州府休宁县的黄册原件藏于安徽省博物馆,是迄今发现唯一有关一个图(村)的黄册文书,非常珍贵。复制件的展出,也更加直观地展现了黄册的内容。

【链接】

明亡后黄册去往何处?沦为火药捻,当成废纸卖

南京后湖黄册库,几乎陪伴大明走过了完完整整的“一生”。1644年,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后,黄册去往何处?

“清军南下后,很多黄册被弘光朝廷堵城墙缺口,锤锤结实做铠甲,搓成棉纸条做火药捻,毁于战火。”胡凯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清军进入南京,第一时间控制黄册库。他们原本指望接管一批重要档案。一清点却发现,这几乎是一堆废纸,毫无价值。

曾经,朱元璋亲自主持设计、重磅打造的黄册,怎么会变得毫无价值?原来,到了明中晚期,黄册的日常更新、维护机制早就瘫痪了。

明初,对各地上交的黄册,朝廷要求统一用厚实的棉纸,用棉线穿起来,装订成册,还要加点明矾、花椒,防虫蛀。黄色的封面,要用天然染料黄檗汁染,也有防蛀效果。可是后来地方大户为了偷税漏税,逃避徭役,想尽办法数据造假。为了销毁作弊证据,造黄册的时候,就在糨糊里加甘蔗汁、蜜水。要不了几年,虫子就帮忙把数据“初始化”了。

黄册库的兴衰,像极了大明王朝的晴雨表。于是,曾经举国之力打造的黄册,被论斤变卖。昔日不轻易示人的国家重典,被摊在大街上叫卖。桐城人方文见了,忍痛写下:“数年不到三山街,今春偶倒多感怀。”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