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昆明呈贡楼盘地图全图 图说

图说

2024-06-29 10: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海防始发站

海防站是滇越铁路全线的始发站;海防市也是越南中央直辖市之一,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和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它位于红河三角洲平原。

越段中转枢纽河内站

1902年河海铁路(滇越铁路初始段)通车落成;河内站是滇越铁路全线建筑规模最大的站点,也是河海铁路、河老铁路(越段河内/老街)的起始站,内设3个客运站台、5条到发线。

越段中转枢纽安沛站

1902年建成的安沛站是越段的重点站及铁路、公路中转枢纽站。建造滇段初期,许多建设物资先后由法国马赛进入海防、河内、安沛、老街,再转运到滇段工地。

老街站

从老街站沿越段再向东行驶296千米,即可到达河内火车站。

中越河口老街铁路大桥

越南老街/中国河口大桥是越段与滇段交界。中越铁路大桥由河口跨南溪河与越南老街相连,修建于1903年,1910年通车,为混凝土钢架结构铁路公路两用桥,长140米,大桥以中轴线为界,越段长69米,中段长71米。

滇越铁路从中国河口到昆明称“滇段”,1903年开工,1910年竣工, 全长465千米。

滇段垄断了云南 85%的进出口贸易,100%东去香港、上海,以及远走南洋、欧美的客货、邮路运输;它对采矿业、采煤业、加工制造业、通信业、火电业有决定性的促进作用。由此,它触发了滇商兴办近代工业的意识,促进了云南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化,促使沿线城镇工业化、近现代化的进程得以加快。

1896年河口站辟为商埠,成为国家一级口岸,位于云南省南端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隔河与越南老街相望。

滇段腊哈地站

曾担负过援越抗法、援越抗美、自卫反击作战等军地运输调车作业的腊哈地站是一个小型编组线车站;半山腰一楼一底红瓦黄墙的法式建筑为防蚁粮仓。

滇段波渡箐站

波渡箐站是一个上行列车与下行列车避让的四等小站,再上行6千米,即进入滇越铁路全线的标志性工程人字桥。

滇段亭塘“乘降所”

亭塘“乘降所”是“半站”式的临时停靠点(五等小站),是距离人字桥最近的站点。

滇段最强一线大站芷村站

蒙自的芷村站建于1909年,原为滇越铁路一等站,是六道交叉的编组线车站,1957年重建后为四等站,现作为滇段保留车站仍在正常运营。

滇段最强一线大站开远站

在滇段修建时,位于滇段中部的开远站成为最大的工程补给和医疗中心;开远站也是云南近代史上“个开蒙经济带”的龙头站。

滇段最强一线大站宜良站

宜良站建于1910年,是滇段四大车站之一,设有机务段、工务段、电务段、线路工区等机构,是北段服务、保障功能最强的一线大站。

滇越铁路的终点站云南府站

滇越铁路总站云南府站是法式建筑,罗马大钟镶嵌于尖顶,黄墙红瓦、白色转角的护墙石,内设票房、行李包裹房等;站房雨棚由15根罗马铁柱及铁艺钢架支撑,挂三面时钟一座。

新中国的“红皮”国际列车

新中国时期,由中国昆明北往返越南/河内的5933/34次国际客列每周开行两次。2003年6月1日滇段停止客运。

作为修建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历史影响最大的铁路线之一,滇越铁路成为一条带动跨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文化线路,米轨将寸轨附于一体,再将沿线大小城镇串联、发展起来,这条文化线路有越南首都河内以及中央直辖市海防,有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和建水,由此形成越北和中国滇中、滇东南的个开蒙、个碧临屏等区域经济为核心的城镇体系。

“双轨并存”的人类社会学意义在于“它联袂早期中国西部‘昆明——个旧——开远——蒙自城镇群落’和越南北部‘老街——河内——越池——海防城镇群落’,囊括昆明坝子(764平方千米)、蒙自坝子(544平方千米)并越北红河三角洲平原(15000平方千米)的广袤粮仓,连带滇池、阳宗海、大屯海、长桥海、异龙湖等高原湖泊、湿地,跨越金沙江(盘龙江)、珠江(南盘江)、红河(南溪河)水系并越北红河、太平江流域,统辖中国云南官渡、盘龙、呈贡、宜良、华宁、弥勒、开远、蒙自、建水、石屏并越北河内、海防两直辖市及九省区的传统大农业产区。

如此地缘政治背景成就了‘滇中滇南’‘红河三角洲’‘中南半岛七国’大经济走廊,及至南亚次大陆区域互为依托的经济格局,实为近现代中国西部与越南北部最早实现可持续战略发展的经典样本”。

“双轨并存”的大通道推动了越南北部和中国西部近现代工业化进程,为工程技术装备的引进提供了可能, 从而改变了两国部分区域的产业结构、工业分布、交通格局、区位优势和文化理念,它奠定了这一区域早期的经济文化和技术状态水平,形成了滇中、滇东南重要历史城镇以及人文景观的重要价值元素。

寸轨总称“个碧临屏寸轨铁路”。于1913年勘测,1915年5月开工,1936年10月10日全线贯通,全程隧道18个,桥梁40座,总长176.975千米,总投资2079.88万银圆,建设工期21年5个月。以个旧为起点,鸡街为中心:

(1)个旧—鸡街,长34千米;

(2)碧色寨—鸡街,长39.28千米;

(3)鸡街—建水,长62.46千米;

(4)建水—石屏,长41.235千米。

“个碧临屏铁路”轨距600毫米,全线工程分段修建,最初的起始站在滇越铁路的特等站碧色寨站。

滇段唯一特等站碧色寨站

碧色寨站于1909年(宣统元年)4月13日通车,滇段唯一特等站,米轨、寸轨的交会点和换装站,北回归线由东向西,而铁路线由南向北,纵横穿过车站站房正中,全世界唯一一座修建在北回归线上的火车站(台湾省嘉义火车站交叉点在后院)。

滇越铁路米轨与个碧临屏寸轨的支线延展,它建有完备的米轨、寸轨换装工程技术——“套轨”。

1970年扩轨后,个碧临屏寸轨改在雨过铺站与米轨对接,碧色寨遂降为四等小站。

个碧段先由碧色寨经蒙自、鸡街,再南岔个旧。个旧地形复杂,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海拔150米。

专家提出,米轨最大坡度为30‰,曲线半径最小100米,而6寸轨最大坡度可到40‰,曲线半径可小到50米。

个旧金湖边行驶的寸轨小火车

个旧站:个碧寸轨建成通车,古老的个旧城焕发出更新、更强大的经济与科技文化生机,这里呈现出最为洋气的火车站房。

麦冲八孔桥

全长62千米的“鸡临段”是个碧临屏铁路第二阶段的续建工程,1918年开工,1928年10月通车,“麦冲八孔桥”为标志性工程。

石屏站:临屏段1929年动工,筑路工程师为浙江吴澄远和李庆余,1936年10月10日竣工通车,全长41千米。离蒙自站132千米,离宝秀站10千米,主体为中西合璧式建筑。

临安站:建于1928年,距蒙自火车站92千米,四等站,主体为中西合璧式建筑。

乡会桥站:位于建水县西庄镇,建于1936年,离蒙自站99千米,离宝秀站43千米,四等站,主体为中西合璧式建筑,中间突出一幢二楼法式洋楼,一楼和二楼衔接的墙面有“乡会桥车站”5个楷字。

1970年,蒙宝铁路扩轨改造后,政府曾对鸡个线扩轨、展筑新线深入论证,终因全线路基、桥涵均为寸轨标准设计,无奈扩轨方案搁置,这就是当初法国工程师尼复礼士“鸡个段建议”的画地为牢。

为纪念“个碧临屏铁路开工建设100周年”,红河州政府和昆明铁路局联席会议通过:建水东—团山民居观光小火车项目由建水县和昆明铁路局共同实施。

线路站点:临安站、小桂湖站、双龙桥站、乡会桥站、团山站,全程12.82千米,古建筑修缮队正加紧对中西合璧的乡会桥站“修旧如旧”。

2015年5月1日,“百年寸轨黄金线”旅游观光列车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水临安站恢复通车。

一个辉煌时代悲壮离去,今后,再也看不到滇段米轨、个碧临屏寸轨上老龙吐水一般的“水鹤”、飞崖走壁的“米其林”,以及霸气冲天的“小蒸汽”了。

水鹤

米其林

小蒸汽

「本节完」

请持续关注:

图说 | 滇越铁路之 人物

......

文章图片和文字摘自

《文化线路遗产:滇越铁路影像志》

(彭桓 编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