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时事政治热点感悟和体会 时事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时事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2023-08-10 03: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时事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3.7.19

时事政治学习笔记

专题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科学发展观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3.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胡锦涛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4.科学发展观的体系特征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

其二,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

其三,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

5.科学发展观的应用

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五大转变:转变发展观念、经济发展方式、经济体制、政府职能和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

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

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三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首先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的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发展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其次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再次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最后要推进社会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条件。

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五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

6.有效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七大主题

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

2

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

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

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

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

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

二、经济结构调整

1.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

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分工协作程度弱化。

三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愈来愈大,城乡收差距过大,城市化水平低。

四是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扩张突出。

五是产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产业整体竞争力偏低。

2.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内容

(1)调整三大产业的结构关系: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优化工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同时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示范带头作用。

(3)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市化水平,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4)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解决和发展生产力。

3

3.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措施

以市场为主导,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方法和必然选择。)

三、节能减排

1.节能减排的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环境资源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中国能源现状及利用特点

(1)中国能源现状

第一,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

第二,能源生产消费以煤为主。

(2)中国能源利用的特点

第一,能源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较低。

第二,交通运力不足,制约了能源工业发展。

第三,能源供需形势从长期看依然十分紧张。

第四,能耗水平高,能源利用率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品质低下,管理落后等是造成能耗水平较高的重要原因。)

第五,农村能源问题日趋突出,影响越来越大。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生活用能短缺;二是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化学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能耗量增长;三是乡镇工业能耗直线上升,能源利用率严重低下。

4

第六,能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第七,能源开发逐步西移。

3.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认识尚未到位;二是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进展缓慢;三是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滞后;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五是激励政策不完善;六是机制不健全;七是监管不到位;八是基础工作薄弱;九是地方保护主义。

4.节能减排应采取的措施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以绿色科技为动力,提高节能减排效益。

(3)变革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建立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

(5)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6)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有关知识

从中国经济增长来看,目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这是一个短期问题,也是最紧迫的问题。而结构问题应该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它需要一个中长期的政策和措施来逐步加以解决。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或者谁损害谁付费;二是有利用于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共同发展的原则;满足需要与现实可行相结合的原则。

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实现地区共同发展。

5

专题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

(1)制度方面:户籍制度、土地征用制度、构建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管理制度、公共服务等;

(2)政府管理体系方面:安全生产、诚信问题、新农村建设、“不公平”问题、医疗卫生问题、执政能力、服务型政府问题、就业问题、稳定房价问题。

(3)法治方面:社会安全、商业贿赂、突发公共事件问题、公共秩序问题。

(4)观念方面:生态环境问题、社会主义文化道德、垃圾短信问题、药品安全问题、知识产权问题。

(5)其他热点问题:社区建设问题、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问题、科技创新问题、民办教育问题、食品安全问题。

其中,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土地征用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管理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等的完善,安全生产、生态环境、政府诚信、社会安全、新农村建设、社区建设问题、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科技创新问题、民办教育问题、“不公平”问题、社会主义文化道德问题。

2.和谐社会的具体内容

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

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目标任务: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 6

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字处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三是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五是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六是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七是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八是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领导。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3.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意义

7

第一,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

第二,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第一,要着力创建党政关系法律化、制度化的新格局。

第二,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高效廉洁政府。

第三,要运用社会组织实现和谐社会。

第四,要从调整社会结构入手建设和谐社会。

二、净化社会风气,扫黄打非

*做好今年的“扫黄打非”工作,必须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要求,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注重舆论引导,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专项治理措施:

一是严格问责制度。对因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完善导致淫秽色情信息泛滥的,要实行责任追究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要责成企业法人代表承担责任,公开认错道歉、公开作出承诺。

二是抓好源头治理。

三是强化技术防范。

四是多个政府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涉及宣传部门、工信部门、公安部门、法院、检察院、工商部门、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及教育部门。

8

专题三:加强和改进民生

一、促进教育公平

1.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宏观:三个巨大差距

一是教育投入在城乡之间,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差距巨大。

二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重点学校与普通薄弱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巨大。

三是师资队伍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重点学校与普通薄弱学校之间差距巨大。 微观:

一是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承受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费。

二是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上学比较困难。

三是重点学校与普通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相关悬殊,择校压力巨大。

四是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明显差异。

2.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

(1)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

(2)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

(3)规范管理,从严治教。

(4)建设和谐校园。

4.上学难的原因及对策

原因:

(1)政府投入不足。国家投入不足,是教育面临的最大瓶颈。政府不投入或投入不足,所有压力就压到学校身上。学校职责是办好学校,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却还要承担起筹款还贷的任务。

(2)教学资源不公平。城市高于农村,重点学校高于普通学校。

(3)家长们的期望值太高。由于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社会用人制度的导向,家长“望子 9

成龙”,相互攀比追逐“名校”,不但导致期望值过高,同时也是造成学生课业负责过重的根本原因。许多孩子从一出生,家长就打听上哪个学校,如果自己小区的学校好点,一出生就落户口。如果差点就舍近求远。这样就有了择校费,而且衍生出安全,上下班接送,交通堵塞等问题。

(4)利益驱使。

(5)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6)查处不严。

(7)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对策:

一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抓紧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特别是困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期性困难和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理顺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探索发展教育的新模式;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良性机制。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育管理。依法加大教育投入,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同时,继续拓宽筹资渠道,健全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教育。从严治教,规范管理,依法行政。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三是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此外,还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合理配置教育公共资源,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等。

4.乱收费的原因及对策

10

原因:

(1)利益驱使。极少数干部职工宗旨意识淡漠、服务意识不强,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千方百计、见缝插针,只要有机会就进行吃拿卡要,认为吃点拿点不算什么;有的是打着单位的招牌,以为集体“谋福利”为名,巧立名目,欺骗群众乱收费,为本单位搞“创收”;有的是利用行业优势,为群众办事时有意或无意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欺上瞒下,加重群众负担。

(2)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我们虽然已经制定了不少的规章制度,但是,有的制度措施还不够完善,还存在漏洞,加之在执行各项制度方面存在前紧后松,搞一阵风,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工作抓得紧,则有所收敛这;抓得松,又卷土重来,死灰复燃,形成恶性循环。作为违法者一切都为了钱,久而久之,各项规章制度对他们不起作用,有的制度措施形同虚设。

(3)查处不严。我们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在贯彻执行中,由于监督不到位、查处不严格,发现问题以清退为主,很少对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使这些强有力的措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让那些“打擦边球”、“摸着石头过河”的单位和个人尝到乱收费的“甜头”,认为查到就退,查不到就进入单位或个人的“小金库”,任意使用,对单位和个人没有多大影响,导致乱收费屡禁不止。

(4)群众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少数群众不懂政策,不知道什么是乱收费;有的经济条件好,觉得无所谓;有的明知乱收费,但怕被刁难,办不好事,听之任之。由于存在以上这些原因,使乱收费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抵制。实际上,群众是当事人,是受害者,最有发言权,他们的监督是最有效的监督,只要他们稍懂政策,看看收费公示栏,就知道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所以,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也是乱收费行为得不到及时抵制、屡纠屡犯的重要原因。

对策:

(1)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条块结合,纠风部门监督抓的领 11

导体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旗帜鲜明,刹风整纪,抓好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

(2)要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

(3)要不断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查处力度。

(4)进一步拓宽监督面,使违规者无藏身之处。

(5)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群众抵制乱收费行为的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6)要加大改革力度,减少办事程序和收费项目。

二、促进就业

1.大学生就业问题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2)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是扩招;二是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三是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四是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当。

(3)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是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

二是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三是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

四是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五是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

2.农民工就业问题

(1)农民工就业现状分析

一是男性比例占绝对多数。二是农民工主要是年轻人。三是农民工文化素质高于农民。 12

四是农民工就业自发性外出为主。五是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餐饮服务三个行业就业。六是以城乡间双向流动为主。

主要特点:职业与身份相分离、城乡之间双向流动。

(2)农民主就业的主要障碍

一是户籍壁垒。 二是行业和工种限制。三是技能障碍。四是信息缺失。

(3)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建议

一是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第一,要提高农民工科技素质、岗位职业能力和经营能力,提高就业能力。第二,要继续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第三,要全面重视和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

二是降低城市就业准入门槛。让农民工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必须实行市场化就业机制。在这一机制下,对农民与市民应一视同仁,在就业领域、条件和机会面前一律平等。就业机会平等主要包括就业领域、就业工种、竞争条件和就业的工资待遇等各个方面的平等。这是农民工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和权利,也是实现农民市民化的核心问题。

三是大力发展适应农民工特点的就业服务体系。第一,劳动力输出地政府主导,各类服务组织参与,围绕准备外出就业农民的需求,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第二,劳动力流入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普遍向外地农民工开放,免费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基本服务。第三,劳动力流入较多的城市要建设政府监督管理的零工交易场所,免费为农民工提供供求直接见面的平台。

四是加强农民工工资和用工管理。要着力抓好以下四项制度。首先,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其次,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推动农民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再次,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切实加强劳动用工管理。最后,积极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巩固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五是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六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3

*针对农民工就业面临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了“春风行动”,旨在帮助求职农民工尽快实现就业,主要有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就业服务,让农民工就业有门路,求职有信息。

二是部署开展大规模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储备一批技术人才。 三是落实减轻企业负责的政策,稳定在岗农民工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形势稳定。 四是制定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五是部署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专项行动,保障农民工求职的合法权益。

14

专题四:政府问题

一、政府职能转变

1.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

(1)改善传统政治职能

第一,中央政府要加强国防建设,维护一支强大的国防队伍,捍卫我国领土主权。 第二,政府要开展全方位的外交,维护我们民众与外人的经济交往,更加注重民生实际,克服过去的意识形态的条条框框。

第三,对社会主义体制的维护,意识形态引导方面,要克服过去“左”的传统,尤其是防止简单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处理社会矛盾。

第四,政府要注重保护人权,特别是当前经济不景气,突发事件频繁,一定要避免社会矛盾激化,尽一切可能查明原因,看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真正得到维护,绝对慎用警械,以免酿成更大的事端。

第五,政府要坚决维护公共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法打击一切刑事犯罪。

(2)提升宏观调控的本领

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从微观调控向宏观调控转变。

第一,政府应该通过法律对市场进行调节。

第二,政府可以通过财税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来调节市场,保障经济健康发展。 第三,行政手段必不可少。

(3)为全社会搞好公共服务

第一,要平衡分配的问题。第二,“三农”问题依然突出。第三,关注新“三座大山”。第四,社会就业规划。第五,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第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政府职能转变的瓶颈

15

(1)搞运动的模式已经落伍。

(2)职权混乱是严重的障碍。政府职能错乱存在着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一是不该管的多管了;二是该管的没管好;三是机关间的错位现象很严重。

(3)部门利益吞噬政府的正常机能。机关成为利益诉求的主体,这已经成为政府履行职能的绊脚石。比较突出的是:第一,机关间存在着“贫富差距”;第二,以公权力为机关谋取利益;第三,一些制度流于形式。

乱收费现象严重,部门利益突出,成为权力寻租的病根,滋生腐败的温床。

(4)腐败问题很不容乐观,而且呈现蔓延的态势。第一,我国行政管理费过于庞大;第二,权力寻租机会多;第三,腐败案呈现集团化的特点。

3.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三个最主要的途径,就制度而言,要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到位,这是组织的要素;就履行职权的方式而言要依法治国,这是行为的要素;要不断的优化公务员队伍,这是人的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前提。、

(2)依法治国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3)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4)公正的司法是行政正义的一道坚强屏障。

(5)公务员队伍建设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保障。

二、反腐倡廉

(一)腐败产生的原因

1.思想原因

(1)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带来这样那样的影响,包括一些消极的影响,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腐朽落后 16

的东西,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依然有某些存在的条件;

(2)改革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露,有的一时还难以解决。

(3)苏联东欧剧变之后,国际共产主义处于低潮,西方敌对势力乘机加紧实施“西化”、“分化”我国的战略图谋,千方百计地推销他们那一套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

(4)极少数党员和干部意志不坚定,价值取向严重背离党的宗旨和性质,思想蜕变,道德堕落,经不住考验,走上邪路,走向毁灭。

2.理想信念原因

对于共 产 党人来讲,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精神支柱,这根精神支柱一旦坍塌,没有不走上邪路的。有些人之所以腐败,根本原因还在于这些人放弃了世界观的改造,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3.制度原因

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深化改革的阶段,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法制还不完备,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因而一些领导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党政领导干部大吃大喝、公款消费,甚至公款出国旅游等腐败行为,是由公共财政制度、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与现有的制度不合理造成的。

(二)腐败的危害性

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而腐败问题则是损害群众利益、脱离群众的重大表现。腐败之所以为“最大危险”,就在于它对党具有极大的腐蚀性,危及党的执政能力,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极大原破坏性,对人民的利益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腐败现象虽然发生在极少数人中间,但它是党和国家肌体上的一颗毒瘤,是危及党的事业的一大隐患。

(三)惩防腐败的对策

1.建立健全惩防体系

17

开展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建立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惩防体制,具有重大意义,是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惩防体系由教育、制度、监督三个部分构成,包括惩治和预防两个方面的功能,是治标和治本的辩证统一。其中教育是基础,侧重于教化,是制度和监督的前提;制度是保证,侧重于规范,是教育和监督的依据;监督是关键,侧重于督查,是落实教育和制度的举措。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实践。

2.加强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3.严格要求,加强管理和监督

4.着力建设一致作风好的纪律监察队伍

要亲民爱民、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的形象。

三、政治体制改革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含义

所谓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1.总目标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2.具体目标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3.主要任务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 18

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4.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同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相适应,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

二是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

三是认为权力过分集中是旧的传统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总病根”,政治体制改革要注重解决权力过分集中这个根本问题。

四是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坚定不移的目标,绝不允许有任何动摇。

五是认为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是传统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政治体制改革要把党政分开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关键。

六是认为政治体制改革要致力于改善党的领导,党只能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七是认为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八是认为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既坚决,又审慎的方针。

四、官员问责制

所谓官员问制,是指对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其实质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责任约束,限制和规范政府权力和官员行为,最终达到权为民所用的目的,是现代政府强化和明确责任,改善政府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制度。

2.实施官员问责制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增强官员的责任心。

第二,有利于干部能上能下的选拔机制。

第三,有利于整肃吏治。

3.实施官员问责制面临的主要难题

19

(1)权责不清是实施官员问责制的主要障碍

(2)问责主体事实上的单一,唯上是从,有损问责的公正性

(3)问责法制及程序不完善,影响问责效率

4.完善官员问责制的主要途径

(1)合理划分权责,明确问责对象和范围

(2)逐步建立民主问责制度

(3)使官员问责法制化、程序化

一是责任的认定程序;二是问责的启动程序;三是问责的回应程序。

*明确政府职能转变的四个基本取向:

加强和改善政府经济调节功能;加强和改善政府市场监管功能;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功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功能。

政府职能定位正确与否,是政府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发挥相应作用的关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政府主要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把握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五个关键环节:

一是着力提高思想认识;二是科学界定政府职责;三是扎实开展“两转两提”;四是推进依法行政;五是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两转两提: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公务员素质。

20

专题五: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

一、传统文化保护

(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第一,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以不同的文化道德传统价值观念作为指导的。 第二,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必须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西方近代伦理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

第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道德,对于推动我国当前的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有利于扭转不良社会风气。

(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1.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富于革命的精神。

2.中华民族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3.中华民族具有注重人际和谐的精神。

4.中华民族具有顾全大局的精神。

5.中华民族具有追求人的最高思想境界的精神。

6.中华民族具有努力提高自我修养的精神。

(三)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对策

1.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统文化的人和民间团体。

2.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等瓶颈。

3.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民众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4.全社会要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坚持了解传统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

21

5.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要自觉学习并推广、传播传统文化,坚持用传统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

6.在市场经济中,积极消费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提升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7.延长传统文化的产业链条,对传统文化要深加工、细加工,扩大其市场份额。

8.开发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9.在全社会形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观念。

(四)保护传统文化的途径

1.通过典籍的整理自己的文化。

2.文化的方式还可通过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哪些方面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2.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22

3.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

4.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5.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

6.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

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文化产业的含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四个特征:系列化、标准化、生产过程精细化、消费大众化。

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人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二)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首先,发展文化产业对捍卫国家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意义。 其次,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向中起着积极作用,经由文化的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效应,增强文化影响力,以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再次,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文化体制改革走向深入,在实践中进一步理清理论上难以说清而又相互缠绕的问题,通过调整文化政策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升文化在两个市场的涵摄力和辐射力。

最后,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并采取“走出去”的文化输出策略,主动参与世界文化秩序的重组,在全球化平台上铸造和展示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家文化形象,以及复兴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工程起积极作用。

(三)发展文化产业的途径

23

一是以参议的唯物史观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是以科学精神与时代精神、规律性和目的性相结合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则。 三是把建设有国中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

四是把机制创新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文化产业规律的导向机制。再次,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最后,建立调动文化产业大军积极性的动力机制。

三、打击学术造假

(一)学术造假的原因

第一,剽窃界定标准的模糊。

第二,学校的袒护。

第三,法律规范的缺失。

此外还有的原因是:第一,学术人也是“经济人”,本质上也具有一种谋利的倾向。第二,学术研究的权威化导致了学术权力的集中化,这也为学术腐败提供了条件。第三,中国学术体制的行政化也是催生学术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学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也是加重学术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五,学术腐败也是一种社会诚信缺乏的深刻表现。

(二)学术造假的危害

1.败坏学校的教研和治学风气

2.败坏整体知识分子和整个民族的形象

3.危及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防止学术论文腐败的对策

1.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写作素质。一是设置学科课程,加强学术规范教育是基础。二是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是关键。

2.健全规范学术论文管理的各项制度,加大制裁力度。一是制订和完善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和违规处罚规范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健全学术论文监督制度。

24

3.建立论文作者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一是要制订统一、规范的责任书。二是要明确学术论文推荐学校责任追究职能。

4.建立编辑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一是强化编辑对来稿仔细检索、查新的态度;二是明确编辑在选择评委、稿件方面的把关责任,建立匿名评审、交叉评审、评审回避制度;三是确立编辑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对出版社、学术期刊进行定期的评估。

5.照章办事,加大制裁力度。

6.正确发挥教学评估与职称评定的导向作用。

25

专题六:完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国家依照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一、我国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障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

2.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所需的资金缺口还比较大

3.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不够规范,尤其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

4.社会保障执行成本高,征缴手段滞后,拖欠偷逃现象严重

5.社会保障制度在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方面缺乏制度设计

二、对策

1.扩大社会保障基金征收范围,尽快建立广覆盖、多层面的社会保障征收体系

2.加快社保费改税步伐,建立规范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3.加强部门协作,建立齐抓共管的社会保障管理机制

4.要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工作

三、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建议

1.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

(1)个人责任与社会互济相结合

(2)保障水平同经济水平相适应

(3)以人为本

(4)从总体出发。

2.有必要重点强调“平等”的理念,以在更大程度和范围内,关怀社保被排除成员的社会福利状况,为此应尽力构造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互动良性循环机制。

3.构建既公平又有效率的社会保障制度。

4.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网。

26

5.通过立法、调节财富,以建立中国的保障安全网。

热点:

一、农民工社保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农民工就业状态不稳定导致参保困难

2.农民工、用人单位和地方政府各有顾虑

3.社保制度门槛高、转移难,导致农民工权益难以保障

(1)费率过高。(2)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难。(3)退保实际上损害了农民工权益。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归根结底是在新形势下重新调整国家、企业和农民工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应及早加以研究解决。

1.基本原则。

(1)适应城镇化、老龄化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

(2)保护农民工利益,适应流动的需要;

(3)着眼于更多人的参保,坚持低标准准入;

(4)根据农民工的保障需求与现实可能逐步推进。

2.制度选择。

(1)纳入现行城镇社会保险制度。

(2)单独建立农民工个人帐户制度。

(3)倾向性意见。

综上所述,应对农民工实行分层次分类保障,即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现行制度,参加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同时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使稳定就业的农民工能够享受其待遇;对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引入过渡性的办法,除工伤、失业保险按现行规定执行外,养老保险先建个人帐户,不建社会统筹,实行过渡性 27

的个人帐户制度,将本人的社会保障权益直接记入个人帐户;医疗保险先建社会统筹,不建个人帐户,实行低门槛、保大病、管当期。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完善,在基础养老金实行全国统筹以后,再考虑如何将农民工逐步纳入统一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目标

对稳定就业农民工的保障目标。

(1)通过强化征缴扩大覆盖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2)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3)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

(4)降低社会保险缴费水平。

四、解决农民工社保问题的政策建议

1.按《工伤保险条例》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

2.为不稳定就业农民工建立大病医疗保险

3.建立适合不稳定就业农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

4.依法为稳定就业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

5.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6.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7.建立农民工应急救助机制

28

专题七:安全问题

一、食品安全

1.“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1)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较重

(2)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

(3)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

2.“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1)食品的小作坊分散化生产

(2)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3)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

一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差;二是食品法律法规的条款笼统,操作性差;三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罚则较轻,法律效力不够;四是食品安全监管配套法律法规未出台,执法力度不够。

(4)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

3.“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1)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测

(2)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

(3)构建食品安全评估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

(4)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相关认证

(5)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

(6)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7)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

(8)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29

二、药品安全

1.“药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企业追求暴利是直接动因

(2)企业内部缺乏严格的科学管理和监控

(3)相关职能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存在问题和漏洞。一方面,法律法规实施过程中缺乏有力监督,在一些地方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另一方面,对医疗卫生行业缺乏有力的监督,一些医疗机构违法违规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腐败行为滋生,医疗服务市场亟待规范;地方政府对药品安全的认识不到位也是安全事件屡现的原因之一。

2.“药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1)进一步强化企业作为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2)加强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管理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完善重大药品安全事件应急机制,并严格实施药品安全行政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4)增加对药品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5)加快完善药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6)深化药品审批制度改革

(7)加强队伍建设,防治腐败行为

三、生产安全

1.安全生产呈现出的一些特点

一是事故总量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而上升;二是反映事故死亡人数与经济活动关系的一些相对性指标持续下降;三是特大事故发生频率呈增加态势;

2.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有浅层次原因国,也有深层次矛盾;有历史的积淀,也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大 30

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仍然突出;

二是基础薄弱制约安全生产;

三是宏观因素对安全生产具有深刻、长远的影响。

3.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揽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采取断然措施、坚决遏制煤矿等重大事故的同时,加快实施治本之策,推动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等要素落实到位,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明显好转。

(1)把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纳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

(2)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治理隐患、防范事故,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3)加强安全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理。

一是必须严刑厉法,重典治乱。

二是必须在法律的贯彻执行上动真从严。

三是必须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率。

四是必须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五是要把建立健全完善安全技术标准,作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来抓,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4)落实两个主体、两个责任制,纳入政绩、业绩考核。

(5)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用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安全发展。

(6)强化经济政策导向作用,增加安全投入。

31

(7)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加强社会监督。

一是宣传普及安全法律和安全知识;二是强制性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三是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四是将安全生产纳入“平安建设”。

32

专题八: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含义

贸易保护主义(Trade Protectionism),就是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政策。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目的、重点、期限

1.贸易保护主义有以下特点

主要保护手段由关税转到非关税措施;保护政策对产品的针对性越来越强;实行保护政策对国家和地区的区分加强了。

2.保护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以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

3.保护的重点

重点保护的对象是那些对国家独立自主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工业。

4.保护的期限

对国内工业的保护决不应是无限期的,否则,将会出现保护落后和保护低效率的结局。

三、贸易保护的规律性

1.它经常出现在一国经济比较落后或面临经济危机时候、当一国原有的优势面临威胁或即将失去的时候以及爆发战争的时候。

2.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基本是交替进行的,而且自由主义的历史非常短暂。

3.谁变成强国谁就率先打破贸易保护而提出自由贸易。

4.世界经济处于增长和繁荣阶段易实施自由贸易政策,而世界经济面临或处于萧条阶段易实施贸易保护措施。

5.理论上自由主义占据霸主的地位时间越长,在现实中真正的贸易自由发生却短暂。

四、贸易保护的发展趋势

33

1.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贸易保护仍然是各国贸易政策的支撑点。

2.保护的手段时而透明、极端化,时而隐蔽化。

3.新的保护手段不断应势而生。

4.整体保护增强。

五、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1.积极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争取上一个新台阶。

2.以务实外交为指导思想,加强国际间的沟通和协调,争取西方国家尽快承认中国我市场经济地位。

3.积极推进东盟自由贸易区、APEC等区域经济组织的一体化进程,调整我国贸易方向,避免贸易进出口过分集中于某个国家的现象,重视区域经济合作。

4.企业主体、行业协会应积极学习国际贸易知识,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加强国内贸易立法,抓住电动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商品的技术水平,增强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5.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利用有效的多边贸易规则约束和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为,逐步推进贸易自由化,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

34

专题九:加强法制建设

一、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内容

1.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2.内容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2)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原则;

(4)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度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5)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6)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四,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35

三、实施依法治国的原因

1.是对新中国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结果

2.是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实需要

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政治的民主化和政治的法治化

3.是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期需要

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现实。

四、依法治国的特点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项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具有以下特点: 全局性;整体性;目的性;长期性。

五、依法治国的要求

1.加强立法工作,完备法律体系

一是正确认识法律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二是转变“立法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坚持立法力求严密细致的原则,注重法律的可操作性;三是转变“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立法思想,从全局出发,有步骤、有规划、有预见地开展立法工作。

2.严格依法办事,树立宪法和法律极大的权威

(1)中国共 产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2)各级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3)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

3.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6

专题十:20xx年“两会”

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着力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投资快速增长;

(二)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

“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

(三)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四)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稳定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全面做好政府工作的经验体会:

1.必须坚持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两种手段;

2.必须坚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关系;

3.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4.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

5.必须坚持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二、20xx年主要任务

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37

3.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4.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5.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6.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7.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

8.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解读一:反腐第一次扩充内涵是对舆情回应

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政权巩固。温总理讲话体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责任感,有助于提升老百姓对政府的信心。

报告第一次把反腐败放在了更加宽泛的范围内,不是过去反腐败时只说是权钱交易了,而是第一次将反腐败提升到了与政府和官员自身建设相结合的高度。

其次,反腐问题是社会当前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贫富差距和反腐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不能向选民交代,那么将直接威胁到政权的根基。

再次,报告中这么大篇幅详细地提及反腐问题,这也是对民情舆论的一个回馈。现在社会舆论关注到的很多问题,都是通过日益开放的网络、民主机构等提起来的。报告对提升政府形象,面对老百姓的质疑是一个巨大的回应。

解读二: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是报告最大亮点

1.政府职能转变是当下最紧迫的任务

报告将政府职能转变排到了第一位。职能转变提了不少年,这是头一次将这个问题提到了第一的位置。相对于职能转变,政府依法行政排到了第二的位置。这不是说依法行政不重要,而是说职能转变比依法行政的任务更紧迫、更现实。

38

2.职能转变应在企业改制、拆迁等方面下功夫

3.解决了公信力问题才能解决执行力问题

4.官员财产申报注意到民意呼声

5.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是最大亮点

这是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出现这样的内容,是有关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中最大的亮点。

6.人民生活尊严要求几方面基本保障

有关有尊严的生活,有几个基本保障:基本的财产,不受恐惧,社会的平等,社会的保障,以及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从人的本性出发,这是最重要的。。。。。。。 39

更多相关推荐: 时事政治的心得体会

由于本学期末新添的一门课程学习课时比较少所以可能我们认识的程度还比较浅但是自上了这门课以后我便开始对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使我从本质上认识了什么是形势与政策基本弄清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我想这形势应该就是我们面临无...

时事政治心得体会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科目考查卷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任课教师姓名学号成绩论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和作用这个是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由中国军民独立抗...

20xx年教师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20xx年教师政治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将是我今后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因为合...

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政治学习心得体会通过一学期的政治理论学习,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将是我今后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因为…

20xx年春开学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20xx年春季开学政治学习心得体会**小学:***新的学年开始了,学校领导组织开展了开学政治学习。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

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教职工政治学习心得体会这学期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所肩负的重任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一更新观念终身学习在政治思想方面我...

教师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东四沟小学许倩通过这学期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

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800字

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800字gt政治理论学习gt心得体会800字一今年的政治理论学习我科做到认真听课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发言讨论深入学习实践gt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加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目...

20xx年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20xx年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党员干部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学习终生学习自己只有不断学...

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政治学习心得体会篇一gt政治学习gt心得体会努力实践gt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是切实搞好本次两个条例专题纪律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的通过近一段时间来对两个条例原文逐字逐句的认真学习使我们再一次受到...

政治学习的心得体会四

政治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所肩负的重任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下面谈一谈自己...

时事政治的心得体会

由于本学期末新添的一门课程学习课时比较少所以可能我们认识的程度还比较浅但是自上了这门课以后我便开始对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使我从本质上认识了什么是形势与政策基本弄清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我想这形势应该就是我们面临无...

学习时事政治心得体会(22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