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抢了咱那么多文物不还,原来有保护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日本抢走的文物有哪些 日本抢了咱那么多文物不还,原来有保护伞!

日本抢了咱那么多文物不还,原来有保护伞!

2024-06-06 05: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谷探险队“所获”菩萨像头部和舍利容器。

来源/内藤湖南《西本愿寺的发掘物》

最可恨的是,有些壁画因为篇幅过大,无法带走,这些人干脆直接将壁画切割,只将佛像的主体部分偷运回日本,最可笑的是,这些偷来的珍贵文物,现在还在他们的博物馆里被当作国宝展示。

所谓“不问自取,是为贼也!” 日本的盗掘行径实在是令人不耻,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1908年,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占领旅顺,当时在旅顺的黄金山下有一块唐代的鸿胪井碑。

说是碑,其实就是一块长相粗犷的天然驼形顽石,重达九吨,上面有唐代的刻字,极具历史价值。据说这是唐朝开元年间的古物,当时雄踞在东北的靺鞨mò hé人臣服于大唐,唐玄宗随即派人前往册封,渤海国正式被纳入唐朝版图。为纪念这个重大的成就,大唐特意立了这块碑,可以说,鸿胪井碑,是唐代在东北主权的重要历史见证。

然而日军到旅顺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听谁说这块石碑价值连城,于是问也不问,直接整个搬走,据说是运回日本献给他们天皇了,那块碑至今还在日本的皇宫里。

鸿胪井刻石与碑亭现在日本皇宫建安府院内

再之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占领东北。

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大量的考古队来到了东北,他们对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的宫殿遗址进行了“毁灭式”挖掘,就是前边提到的被大唐册封的那个渤海国,日本怕不是从那块井碑开始,就对渤海文物觊觎已久了!

而这一次,数万件渤海文物被洗劫一空,日本人可以说是除了地皮扒不下来,剩下能带走的都带走了。

另外,除了渤海遗址之外,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寝陵也惨遭盗掘。

明夺暗抢,贪得无厌

东北沦陷之后,紧接着受灾的就是华北。日本人入侵华北的行动,让我国文物史再次遭受巨大损失,那么,又有哪些文物惨遭损毁和劫掠呢?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当时在北京周口店,正在进行北京猿人遗址的发掘工作,这是人类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

日军来了之后,发掘工作被迫停止。考古学家将之前发掘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下颚骨、牙齿、体骨等数十件标本,全部存放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解剖系内。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突然失踪

为什么放这里呢?因为协和医学院最初是美国人出钱建的,日本人再放肆,也要顾及和美国的外交体面。

1941年,战事越发严峻,协和医学院也岌岌可危。为了文物的安全,研究人员商议之后决定,将北京猿人的珍贵标本直接运到美国,让美方代为保管。

我们的担心显然不是多余的,就在标本被秘密送到美国大使馆之后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彻底和美国撕破了脸。

就在偷袭美国珍珠港的第二天,凶残的日军闯进了协和医学院,翻箱倒柜地寻找北京猿人头骨标本,结果当然一无所获。

然而,虽然头骨被及时转移,让日军扑了个空,但即使如此,它最终还是没能逃过厄运。

按照计划,这批标本本来是要从北平运往秦皇岛,然后从秦皇岛坐美国陆战队的船再前往美国,但是不知怎么的,标本还没上船就已经不见了踪迹。

有说法是,这批标本在运送途中曾经遭遇过日军的劫掠,可能那时就被抢走了。

也有说法是标本被送到了秦皇岛的库房,但是在上船之前,这个库房曾遭到过两次日军的洗劫,总之是下落不明。

怕就怕那批日军根本不认识北京猿人头盖骨,万一顺势扔了或者毁了,就完蛋了。

虽然战后日本方面一直坚称,他们接受的物品里根本就没有北京猿人头盖骨,但我个人更希望是日本人在说谎,希望东西是被他们藏起来了,因为实在是不忍见如此重要的国家宝藏被弃如敝履,或者付之一炬。

若是被藏起来了,至少还能有找回的一天。总而言之,北京人头盖骨,至今下落不明。

北平失守后,日本继续向南进攻。

1937年,日本劫掠南京,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与此同时,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也遭到了文化上的“屠杀”。

南京的很多文化遗址,像六朝墓、扫叶楼、小九华寺、清凉寺,夫子庙也都惨遭劫掠和损毁。

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在南京期间,至少有200多座寺庙道观被严重损毁。

除此之外,日军还大肆劫掠南京的书籍。他们冲进南京的各大图书馆、大学、以及博物馆等有藏书的地方,将所有的古籍一扫而空,然后又到寺院里,将佛像和经书全部带走。

劫掠数量之多,连日本的军用飞机都被压塌了,也就是开头小剧场中的那一幕,日军贪婪的嘴脸,就像苍蝇见了血一样疯狂。

很明显,日本这次是有备而来,除了要占领我们的国家,还要抢夺我们的文化。

他们甚至成立了很多专门的机构,什么“东方文化研究所”、“东亚考古学会”、“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之类的,找的都是日本国内各大学各研究院的专业人士,这些人不干别的,就一门心思搜集和网罗中国的文物,经过分类和整理之后,将我国的珍贵文物和书籍尽数打包,运回日本。

△ 1938年,日本“学术旅行队”在日军保护下劫掠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资料

据国民政府在战后统计,光是抗战期间我国的文物损失,就有360万件之多!

其中包括书籍、字画、古物、碑帖、仪器、标本、艺术品、仪器、杂件等,而且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当时很多个人收藏家申报并不积极,导致数据并不能得到完全统计,但即使是这样,这个数字也是相当惊人了,可是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讨还文物为何频频受阻

经过全世界正义之士的浴血奋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最终宣布无条件投降。

那么,那些被抢走的文物,在日本战败之后,能否讨要回来呢?

是我们的东西,自然是要向日本讨要的。

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学者追讨国宝声音的消息

就在日本战败之后不久,中美苏在莫斯科召开三国外长会议,成立“远东委员会”,商量战后日本的处理和管制问题。

日本作为战败国,赔偿肯定是跑不了的,但除了赔偿之外,还需归还战争期间劫掠的物品,其中就包括中国的文物。

然而,当中方代表带着整理出来的文物损毁清单前往日本,却遭到了及其不公正的对待。

当时关于日本赔偿问题的具体事宜,是由“盟国管制日本委员会”的组织负责的,这个组织总部设在东京,其中美、中、苏三国各出一名代表,但是主席则是由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担任,并且规定,所有事宜都要听命于麦克阿瑟这个最高统帅,也就是美国人作主导。这就给后续的文物追讨增加了困难。

首先就是返还文物的这个起算日期。美国认为,应该以“卢沟桥事变”为起点计算,这我们当然不能同意,日本侵华战争是从“九一八”就开始了,在东北烧杀抢掠的六年难道就不算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也不能同意啊,人家的坟难道白让你刨了??好在经过中方的再三争取,最终美方取消了这个讨要的时限。

不过,困难才刚刚开始。虽说允许讨回,但讨回文物的手续十分复杂和苛刻,首先要填表格,提出书面申请,然后还得有证明文件,一个是“物权证明”,就是证明这东西是你的,比如丢的文物叫什么名字,制作年代,模样尺寸,最好有照片。

还有一个是“被劫证明。” 说明是什么时候被抢的,在哪儿被抢的,抢东西的是日军哪一支部队,番号是什么,有没有身份证明文件之类的。

这就有些过分了,战争期间兵荒马乱,逃命都来不及,哪儿还有功夫问对方是哪支部队哪个番号?

还有“物权证明”,万一逃命的时候丢了怎么办?万一原物主已经在战争中惨遭日军毒手了怎么办?

美方才不管这些,他们之所以给文物返还设置如此苛刻的条件,一来是打算战后扶植日本,实现它称霸亚洲的野心,所以故意包庇。

二来,是美方自己也想要这些文物,毕竟他们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就算掘地三尺,也挖不出什么有价值的古物来。

就这样,在当时的被劫文物清单里,很多因为缺少“物权证明”被美方划为了“无主之物”。

无主的东西要怎么处理呢?美方想了一个极其缺德的主意,他在同盟国内部贩卖这些所谓的“无主之物”,价高者得,然后换到的钱再作为战争赔偿,按比例分配给各战胜国。怎么想得那么美呢?怎么就这么不要脸呢?

中方代表虽然感觉被故意刁难,但以中国当时的国际实力,也只能是照做。

最后,在国民政府的全力追讨下,日本最终还是归还了一小部分文物和古籍,但是相比他们劫走的量来说,只不过是凤毛麟角。

而且就这些还是他们反复筛选之后,认为不那么重要的才还给了我们,而那些真正珍贵的书籍,则被他们当宝贝一样,封存在各大研究所和图书馆。

以至于很多您现在在国内找不到的古籍,都能去日本找到。您说说,我们自己的文化典籍,还得去别的国家才能看到,多憋屈!

文物回家 归期何日

日本掠夺中国文物,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而中国作为战胜国,想讨回自己国家被抢的文物,为何会如此艰难?

所谓“弱国无外交”,这话在任何时候都适用。您看现在日本对美国的态度,那是多么的唯命是从,美国说一,他不敢说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二战期间,让美军给打怕了,打服了。

而中国当时的内外形势,不用我说您也清楚,根本没那个实力去跟美国硬刚,虽是战胜国,却拿日本这个战败国一点办法都没有。

再后来,美苏争霸、冷战爆发,美国更是公开扶植日本,仗势欺人,劝说其他国家放弃对日本的索赔,文物返还工作也被迫搁置。

就这样一拖再拖,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当时日本抢夺的文物都散落在各地,有的甚至流落民间,成为了一些买家的私人珍藏,国宝回家之路,也越发地艰难。

您可能会问了,难道就没有什么相关法律,可以让日本把文物还回来吗?

目前涉及到文物返还问题的,只有一些国际公约,这些公约规定:对于非法出口的文物,政府有权在75年内,依法提出归还的要求。比如2008年,日本美秀博物馆就归还了我国国宝“北朝禅冠菩萨像”。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尊菩萨像并不是在战争期间被掠夺到日本的,它1994年才被文物贩子偷盗出国,流到英国的文物市场,最后被日本美秀博物馆高价购买回来。

性质上符合《公约》中认定的归还文物的范畴,但那些因为战争而流落他国的文物,似乎并不适用。毕竟,如果所有被掠夺的文物都能得到追讨,那某些国家的博物馆和图书馆,怕是要被搬空了。

好在正义不分国界,不论再过多久,也还是会有人记得他们当初所犯的罪行,就像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给他参加英法联军的朋友巴雷特大尉写信说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他们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时至今日,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虽然日本政府装聋作哑,将抢来的文物据为己有,我国却一直没有放弃对日本的文物追讨。

就在2019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出版了一本《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这本书足足有1400多页、180万字,详细记录了甲午战争之后被日本掠夺的中国文物。

其中包括甲骨、石器、铜器、刻石、陶瓷、古玉、丝绣、书画、写经、拓本、杂物、古籍等。

最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文物的名称,规格,尺寸,高度,藏处甚至所依据图谱的书名简称、页码等信息,都详细地标注在了上边,是对我们当世之人的惊醒,更是日后向日本讨要文物的有力证据!

总而言之,国宝回家,需要中日两国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但是究其根本,国际上的事情,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如今,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都在逐步提高,相信接国宝回家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