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灭之刃》票房超越《千与千寻》,我们通过动漫聊聊日本建筑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日本动画里的建筑 《鬼灭之刃》票房超越《千与千寻》,我们通过动漫聊聊日本建筑吧

《鬼灭之刃》票房超越《千与千寻》,我们通过动漫聊聊日本建筑吧

2024-07-18 00: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伊势神宫

日本殿堂级别的神社,代表着日本人的自然信仰和对鬼神的敬畏

ほうりゅうじ

法隆寺

中国古建筑日本化的重要寺庙,代表佛教信仰

てんしゅかく

天守阁

日本战国时期建筑,代表日本夸耀现世和物质的时代

这三座建筑指向三种重要的日本建筑类型:神社、寺庙和城堡,也展示了一条日本社会思想的演变路径:从自然信仰变成来世宗教,再变成现世享乐,而我们在动漫游戏中所感知到的日本文化印象便是从这三类思潮中发展出来的。

什么是日本的民族性?日本的建筑史学家们都会告诉我们,“日本人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听起来特别像我们给甲方汇报设计理念时用的泛滥话术,但古代日本人真的有资格那么说。

伊势神宫版画

https://www.pinterest.dk/pin/332703491199335858/

这是日本殿堂级的神社伊势神宫,德国著名建筑理论家布鲁诺·陶特将伊势神宫与帕特农神庙相比较,认为它可以代表建筑的原点。

对材料特性的充分应用,对自然信仰的延续,对原始架构的保留,这些伊势神宫建筑核心要素也是许多日本建筑中保留的特质。

哆啦A梦中“禁忌许愿的神社”,说明神社和人们的祈祷总是关联在一起,同时它有一些固定的符号,比如顶上的千木

如果对日本鬼神题材有比较多的了解,应该知道日本有八百万神明,它们有着各自的故事和性格,这在日本古籍《古事纪》里记载着。

神社祭祀的神明代表着万物生灵,这与藏族的苯教有些许相似之处。实际上,如果抛开风格,藏族建筑的发展轨迹和历史节点与日本建筑非常的一致,而且这些信仰发展有同样的缘由:生存环境的恶劣。

高原地区极寒的天气和复杂的生态使得藏族人民对自然产生敬畏;而日本千百年来多发的地震、飓风、海啸,也塑造了他们对自然的态度。

所以在最能代表着自然力量的环境——森林中,日本人创作了无数的故事。很多故事发生的背景里,神社常常是见证这些故事的建筑。

《龙猫》场景

《鬼灭之刃》场景

《你的名字》场景

神社的入口是一扇巨大的鸟居,它很像中国的牌坊,不过要更为简洁。鸟居由顶上的笠木、岛木、中间的神额、两根柱子,和横插入柱子的贯等构成。

穿过鸟居便是进入了神的领域,因此在许多日本动漫和影视作品里,鸟居经常会充当结界的入口。

鸟居的构成

《魔卡少女樱》的鸟居

《夏目友人帐》的鸟居

进入神社后可以看到最主要的建筑,供奉神灵的社殿,由 本殿、拜殿和币殿组成。本殿的上方屋脊是一条粗大的条木,两端有着交叉的“ 千木”,压着屋脊的短木是“鲣木”,屋檐下绑着粗壮的注连绳。

神社的构件

《冰菓》中的神社,屋顶使用自然材料

《元气少女结缘神》的神社

当日本社会意识形态在历史中不断变化,神社所崇拜的对象也逐渐产生了改变。神社从最初的伊势神宫这样简洁的自然形态,开始融合了佛教的因素,到战国时随着城堡装饰风格的盛行,逐渐也变得奢华。

新的神社崇拜从鬼神慢慢增加对佛、对武将、对天皇的供奉,但原本存在的旧神社并不会有大的变动。因为神社有一个习俗,便是每过二十年,人们会重新再去修建神社,保持着它原有的形态。千百年来,神社的形态会被原封不动地延续了下来。

这也是我们依然还能看到伊势神宫的重要原因。

《犬夜叉》中的神社

《东方幻想乡》同人插画,这个神社已经有许多装饰味道了

神社文化可以说是日本文化里最深、也是最源远流长的部分,今天我们对日本的一些标签,自然、鬼怪、森林、极简、朴素,都来自于这种神社中流露出来的日本早期民族信仰。

这种信仰也影响到日本其他建筑,比如在二战前后被现代主义派不断神话的桂离宫,它的纯净质朴、与自然的结合、经典的杮葺屋顶,似乎就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解释。

桂离宫的茶室

比如日本的茶室,都非常小,室内基本没有什么装饰,仅有茶具和床。但茶室控制得非常精确。

为了更便于集中精神,茶室面积逐渐缩小,从四叠半变成三叠、二叠。但是他们的茶室并不会有固定的形式,室内床、茶具、出入口位置会有百种变化。

《滑头鬼之孙》的茶室

《银魂》的茶室

当西方人在明治维新时期进入日本,他们嘲笑着日本建筑的原始样式和古老的信仰。这些看起来像是帐篷一般的建筑被当成日本精神的传承,在西方人的眼中却是落后。刚刚接触新世界的日本先进知识分子们既愤怒又羞愧,他们提议一把火烧尽古老的建筑,但被当地居民制止了。

居民们不是觉得它们很好,而是害怕大火会烧到自家的房门。

日本建筑界曾嘲笑中国没有留下过唐代的木建筑,这也刺激着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战乱年间毅然爬山涉水,寻找着被忽视的建筑遗迹。

而日本人自豪于他们还拥有着法隆寺和唐招提寺这样的木结构建筑。

法隆寺水彩画

http://www.i-e-space.com/archives/6889

法隆寺的建造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当时汉传佛教随着唐朝文化进入了日本。佛教带给日本的信仰冲击是巨大的,因为 比起自然信仰下的松散组织,佛教这种更加世俗的宗教可以充分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更符合政治宣传的需要。寺庙就从那时候开始兴盛起来了。

日本佛寺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建筑日本化的过程,是日本接受中国信仰、文化和政治体系后的结果。但在这个过程里,日本人也有自己坚持的东西,就是他们从神社文化中延续的对于自然的态度,比如会用自然材料铺设屋顶,以及更自由的平面布局。

《名侦探柯南》里的清水寺,屋顶采用了是日本特有的桧葺材料,而不是瓦片。

日本很难像中国一样建立庞大的都城,它所追求的集权规模相对而言也没那么严格,因此崇尚自然效果的日本建筑不会像中国都城与建筑一样追求极度对称和纵深感来达到宏大的效果。

法隆寺吸取飞鸟寺、四天王寺们的经验,把许多来自唐朝的建筑技术糅合在一起。 收分的粗大圆柱、雄浑有力云形斗栱、卐字形的勾栏、人字形束木,都有保留着唐朝建筑的做法。但是,它并没有沿着轴线铺开门、塔、金堂和讲堂,而是把金堂和塔左右并列,这也成了日本人特有的 法隆寺式布局。

法隆寺的布局和四天王寺布局,前者属于日本自己发展出的寺庙布局,后者是直接沿自中国传过去的布局

《咒术回战》的寺庙

之后,日本和中国逐渐失去了联系,建筑技术也失传了。

13世纪左右,日本进入所谓的中世,平安时代末期不断的内部战争和几场大火烧尽了日本唐风寺庙。一位叫做重源的高僧从民众那里募集了大量资金,三次来到中国,终于又把南宋时期中国建筑技术带了回去。

这次,他们修建的是东大寺的南大门。

一千多年后,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为了说服他的中国甲方戴志康接受喜马拉雅美术馆方案时,选择带他游览了这座建筑。

他大概明白,东大寺南大门,也许是日本现存的所有建筑里最富有中国唐宋建筑文化特色的一座。 它的构件粗大,气势宏伟,斗栱布置简洁,大量的插栱支撑着内部的重量,巨大的月梁暴露于室外,在日本建筑的历史上,这种形式有一个专门的名称“ 大佛样”。

如果把这种刚健有力的结构美学类比现代建筑,大概就像当年蓬皮杜艺术中心横空出世时带来的震撼,同时还有非议。

东大寺南大门

https://59013090.at.webry.info/200805/article_7.html

东大寺南大门结构解析

http://19481941.blog.fc2.com/blog-entry-393.html

在那之后,日本人也许接受不了如此豪放雄伟的木构大楼,大佛样式没有得到发展,它就在东大寺和净土堂滞留了一段时间。不过重源带回技术中的一部分延续到后面蓬勃发展的禅宗样以及和样式里。

禅宗样的建筑开始大量采用日本自己新发展的结构体系, 屋顶变陡变大,建筑更紧凑,屋檐下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斗拱,和大佛样的粗犷相比,禅宗样建筑变得精巧又严整。

但是日本建筑和唐宋风骨也逐渐分道扬镳。他们在那时选择了一套和中国完全迥异的结构,很难说清楚这是中国技术过于复杂无法完全延续,还是他们不喜欢中国的那种轻盈感和复杂结构所造成的结果。

所以,如果看到17世纪左右重修的唐招提寺,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日本寺庙的头顶变大了,它们的新结构可以支撑更大的挑檐,但内部变得臃肿。而且它们的翼角多少有些僵硬。也许这也是日本环境的选择,因为比起中国,日本屋顶的排水需要要更大一些,他们也需要更为陡峭的屋顶。

唐招提寺

https://www.gallery-ecole.com/item/h922/

《高分少女》东大寺正殿场景

正因为如此,如果有人坚持日本木结构建筑是正统的“唐风”继承者,我们可以好好反驳一番,日本寺庙早就背离了唐代的那种简洁宏大的结构,在后代不断修建和添砖加瓦中,早已抹去了许多唐代最重要的意象。

而且一座单体建筑不足以还原我们对某个时代的想象。因为中国建筑一向不追求细节的完善,更不在意单体建筑的完美,而更注重整体建筑群所带来的恢宏和秩序。这和追求精巧的日本建筑有着不小的差别。

国产动漫《大理寺日志》中唐朝都城的还原

而我们的媒体、广告、旅游公司大可不必过度渲染日本建筑和唐代的关联。特别是高呼通过日本古建重见大唐之风,只会让国人在错误的认知里迷失。

当然,日本建筑确实把中国古建筑里一些重要的技术和形式学到了,而且融合了他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是无法质疑的。

在媒体错误的诱导下,我们终于养成了对日本建筑极大的误解,那就是常把日本战国时代的城堡当成中国古代盛世的参考。

在许多极度不严谨的影视作品和游戏中,一些带着唐破风、金色悬鱼、红色方柱、千鸟屋顶、各种山面组合的建筑符号会被安置于中国汉朝、唐朝、宋朝等等的故事里。而这些符号,更多的撷取于日本的城堡。

某国产游戏

日本战国时代的是一个极度宣传现实和当世价值的时代,这和过去日本佛教苦行僧般追求来世信仰不同。织田信长说,“哪有什么来世,除了眼见的东西,一切都不存在,我决心为自己建造地上的天堂。”

以天守阁为首的这些城堡们,收敛不住它们统治者的野心。从阁楼发展而来的不断叠高的建筑,变化莫测的山面屋顶,四面都能够俯瞰城池的开窗,它们既紧凑,又威严,同时和中国土楼一般,像是一部战争防御机器。

《武装神姬》场景

《妙手小厨师》场景

《千与千寻》经典的油屋,本质上是从日本城堡演变来的

制作天守阁这样的建筑从形式上看起来装饰更多,但在技术上反而降低了门槛。应该说木结构建筑是更需要复杂技术经验的,而日本城堡并没有那么多出檐,也没有过多富有宗教意味和等级的构件。

它用灰泥抹面,隐藏了柱子,所以对木构件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选用的木材也不是最昂贵的种类。它的墙体与普通乡村住宅的白墙并无太大区别。所以即使没有技术高超的工匠,这样的城堡也可以靠普通劳力建造起。

但是城堡背后追求当世的价值观,在社会财富开始积累后,迫使建筑逐渐变得奢华糜烂。

日本战国背景游戏《只狼:影逝二度》中的城堡,已经大量使用镶金装饰了。

日本人舍弃了他们引以为傲的以自然和朴素为理念的民族性。他们曾辩驳中国建筑过度的装饰和色彩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然而当他们的政治诉求和物质生活已经可以支撑他们追求奢华时,再也不提自然和朴素了。而且在追求装饰上,他们比起中国要更加狂热。

《lovelive》中的神田神社,装饰比较明显,屋顶使用唐破风和千鸟样式

他们对于黄金的迷恋开始走火入魔,几乎所有的大型建筑都会镶上金色装饰,再往后,连神社都变得格外隆重。

这种现象在德川家康的家族灵庙东照宫展现得淋漓尽致。东照宫一向被当做“东方巴洛克”,作为对比,中国闽南地区的佛寺也有 “东方巴洛克”之称。既然叫做巴洛克,便说明它们有着矫揉造作、过度炫耀财富和权力的趋势。

东照宫

https://www.oxfordbusinesscollege.ac.uk/event48a/dcafcc624.htm

我们理清了日本建筑发展的社会根源,但是中国建筑呢?日本建筑史学者伊东忠太曾说,“文明落伍的地方往往建筑种类不太丰富…而中国建筑的种类很少。”

然而,中国建筑种类真的少吗?是人们潜意识里很少,因为没有人去开发这种意识。或者说,过去中国的文化产品很少去探讨根植于土地和建筑里的民族性,人们对它们印象极其薄弱,况且动漫和游戏又常被认为不务正业。

但那些所谓的“务正业”的作品里,又有多少在向世界传达真正的 中国文化呢?希望未来我们能接受更多元的文化形式,然后透过建筑,看到中国的过去。

参考资料

1.太田博太郎. 日本建筑史序说[M]. 同济大学出版, 1989.

2.日本STUDIOWORK工作室, 郑敏. 日本建筑解剖书[M].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3.藤井惠介.图说日本建筑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4.藤森照信. 人类与建筑的历史[M]. 中信出版社, 2012.

来源: 建筑学院,景观之路推荐发布。

儿童设计大数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