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使用席子的礼仪漫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旅游铺在地上的布叫什么 古人使用席子的礼仪漫谈

古人使用席子的礼仪漫谈

2024-07-18 01: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布席之法

古人在招待宾客时都要布席,客人在就坐前,要看席子摆放的正与不正,如果不正,则认为不合礼,就不能坐。如果是宴饮,在就餐之前,必先调正自己的席位,然后才进食。《论语·乡党篇》记载孔夫子即“席不正不坐,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所谓正与不正,主要是就席子摆放的位置以及面向而言。

席子有首尾两端,首端为上,尾端为下。在铺席几时,古人很讲求席的方位和几的陈设位置。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为日常生活中铺陈席与祭祀时为神铺陈席两种情况。首先,堂上为神铺设席,席子南向、北向,以西为上。所谓“西上”即以席子首端朝西,尾端朝东。堂上为人铺设之法,席南向、北向,以东为上;席东向、西向,以南为上。其次,室中席子东向、西向,为神铺席时席子则南上。

在席的使用、布陈方式上,还有独席、连席与对席的分别。

独席,指单独的一张席子,多是为比较尊贵的人陈设。《礼记·曲礼》规定:“为人子者,居不中奥,坐不中席。”意思是说若四人共坐一张席,则席首端为上,若单独的一席则席中为尊,为人子者不可坐于席中。文献亦称为“侧席”。《礼记·曲礼上》说:“有忧者侧席而坐。”就是说双亲(父或母)有病或有其他的忧戚之事,这时为人子者就应单独一席而坐。

连席,是群居之法,指席子上坐有若干人。古代的公共席子可容四人坐,此时当推长者或尊者居于席端,如果有五人,则要推长者坐在另外的席子上。即使有时与其它人同坐一席,长者和尊者必须坐在首端,并且同席之人还要尊卑相当,不得悬殊过大,否则长者和尊者就认为是对自己的污辱。如《史记·任安传》记载任安与田仁都是卫青的舍人,有次随卫青到平阳公主家,结果吃饭时被安排与奴仆同席而坐,惹得这二人勃然大怒,认为自己受辱,于是拔剑割席分而坐之。一直到后来,古人尚连席而坐,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东汉末期,华歆与管宁是一对好朋友,两人曾“同席读书”,这时有达官贵人宝马香车经过门前,管宁不为所动,“读书如故”,而华歆则抛弃书本出去看。于是管宁割席分开来坐,对华歆说“你这样趋炎附势,热衷功名,不是我的朋友”。

对席,指相对布席,两人相对而坐,便于交谈或指画。《礼记·曲礼上》说:“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若是谈论学问的客人来访,则要布相对之席,以便互相切磋,而且两席之间还要距离一杖之地,目的是在两人谈兴正浓时方便指画。古人称老师为“函丈”就是从这而来的。

此外,古代还有其他的礼法,如“父子不同席”,“男女不杂坐”,“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返),兄弟弗与同席而坐。”是说父子不同席而坐,这一说法后来引申为父子不在同一筵席上吃饭;因为男女有别,姑姑、姐妹、侄女等人已经出嫁而又回到家里来的,兄弟们不与她同席而坐。

三、其它礼法

席子有上端(首端)和下端(尾端),席首为上端,席末即席尾为下端。古人的升席和降席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举行宴请宾客的宴会,一般是主人从席的下端升席,由席子上端下席。古代的燕饮多是在堂上举行,要为宾客和主人布席,各人的席位是很有讲究的,类似于今日河南人在宾客吃饭时的各人位置。宾最为珍贵,他的席位是在堂上尊贵之处——堂上户牖之间,面向南方;其他宾客是在堂上的西边,面向东方;主人是在堂的东南角,邻近于台阶。宾席在堂上,以东为上,西为下,登席由西方。为客人布席,介席东向,皆以南为上,故登席由北方(下),降席自南方。而宾升降席皆由席子的下端。

古人禁止从席的前面登席。席有前后,席前谓之席面,席后为席背,所谓席“南向北向”,其意是指席前向南或面向北。《礼记·玉藻》记载古人的升席的规矩说:“登席不由前,为躐席”,意思指不要从席前升席,否则就是非礼的行为。《礼记·曲礼上》说:“毋踖席。”古人几个人同坐一张席子,升席子的时候,要从席后,不要从席前,否则就是“踖席”。

今天我们在一些社交场合,在座位的安排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古人也是一样,古时有虚坐(或称徒坐)、食坐之分。《礼记·曲礼上》说:“虚坐尽后,食坐尽前。…侍坐于所尊敬,毋馀席。”意思是说,在一般情况下,要坐得比尊者、长者靠后一些,以表示谦恭;这点对于现代生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和尊敬的长者一块走路时,不要轻易的超越老者,要稍微靠后些。“食坐尽前”,是指进食时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脏了座席。当拜见尊者时,坐席要靠近尊者,前面不要留有余席,以便于尊者聆听自己所说的话。徒坐,指非进餐时的坐法。《礼记·玉藻》云:“徒坐不尽席尺。读书,食,则齐。”无事而坐时,双膝距离席边有一尺多远。

古人并非一切场合都席地而坐,也有不坐席的情况,包括:甲胄在身不坐席,审理案件的当事人不坐席,尸体在堂上时,孝子因内心悲痛而不坐席。《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记载齐国的著名大臣晏子说“臣闻介胄坐陈不席,狱讼不席,尸坐堂上不席。三者皆忧也。故不敢以忧侍坐。”

首先说甲胄不席。古人打仗时由于身穿铠甲,头戴头盔,若再按照平常那样行礼就很不方便,因此有军务在身则不席地而坐,《左传·文公十二年》记载:“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坐甲,即把甲放在地上坐。这是“坐陈不席”。

当打官司时,被告一方不席地而坐。《左传·襄公十年》记载:“王叔陈生与伯舆争政……王叔之宰与伯舆之大夫瑕禽坐狱于王庭,士匄听之。”古代“刑不上大夫”,当贵族之间发生争讼需要去官府时,贵族是不亲自出面的,而是委派自己的臣属去,在对簿公堂时,王叔的宰(家臣,类似后世的管家)与伯舆的大夫瑕禽皆不席地而坐,这是“狱讼不席”。有丧事时,孝子内心悲痛,不忍席地而坐。此外,亡国之君也有不席地而坐的。《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鲁国的鲁昭公亡国逃亡,与齐国君相见,“于是噭然而哭,诸大夫皆哭。既哭,以人为菑,以幦为席,以鞍为几,以遇礼相见”。鲁昭公此时被逐流亡到齐,虽非“尸在堂”,但也是“忧”事。所以不设席;但诸侯相见于路不应直接坐在地上,于是以车幦(车轼上裹的兽皮)作为席。

先秦时期,凡供躺卧的枕席等用具,入夜睡觉前才铺上,到了天亮时就收藏起来,因为卧席被认为是不体面和不洁净的东西。《礼记·内则》有许多类似的规定,如:“古人枕席之具,夜则设之,晓则敛之,不以私亵之用示人也。”“夫不在,敛枕箧簟席,器而藏之。”“父母舅姑将坐,奉席请何乡,将衽,长者奉席请何趾。少者……敛席与簟……敛簟而之。”“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传。”这是规定为人子者,不敢动长者的席子;作媳妇的,若自己的夫君不在,妻子要将丈夫的席子收藏起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