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彝器铭文书法,精妙入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旂的甲骨文 三代彝器铭文书法,精妙入神

三代彝器铭文书法,精妙入神

2023-12-11 20: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西周早期 征人鼎

释文:丙午。天君卿(飨)/视酉在斤。天/君赏氒征/人斤贝。用作/父丁尊彝。

西周中晚期 噩侯御方鼎

释文:王南征。伐角潏。唯还 /自征。在。噩(鄂)侯驭方 /纳壶于王。乃祼之。驭 /方侑王。王休宴。乃射。驭 /方会王射。驭方休阑。 /王宴。咸饮。王亲赐驭 /[方玉]五瑴马四匹矢五 /。[驭]方拜手稽首。敢 /[对扬]天子丕显休厘。 /用作尊鼎。其万年 /子孙永宝用。

西周晚期 毛公鼎

释文:王若曰。父。丕显文武。皇天引 /猒(厌)氒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怀 /不廷方。亡不闬于文武耿光。唯天将 /集氒命。亦唯先正(乂)氒辟。恪谨大命。 /皇天亡斁。临保我有周。丕巩(共)先王配命。 /敃(旻)天疾畏(威)。司余小子弗彶。邦将害(曷)吉。四方。大 /从(纵)不静。乌(呜)虖(呼)。余小子圂湛于艰。永巩(共)先 /王。王曰。父。[今]余唯肈(肇)巠(经)先王命。命汝(乂)我邦 /我家内外。惷于小大政。(屏)朕立(位)。虩许上下若否。 /雩(与)四方。死(尸)母(毋)童(动)余一人在立(位)。引唯乃智(知)余 /非。庸又(有)闻。汝毋敢妄(荒)宁。虔夙夕。惠我一人。 /雍我邦小大猷。毋折。告余先王若德。用仰卲(昭)皇天。申大命。康能四国。俗(欲)我弗作 /先王忧。王曰。父。雩(越)之庶出入事于外。尃(敷)命尃(敷) /政。艺小大楚赋。无唯正昏。引其唯王智。乃 /唯是丧我国。厤自今。出入尃(敷)命于外。氒非 /先告父。父舍命。毋又敢惷。尃(敷)命于外。王 /曰。父。今余唯申先王命。命女(汝)亟一方。(宏) /我邦我家。汝顾于政。勿雍建庶。母(毋) /敢龏。龏乃敄(务)鳏寡。善效乃友正。母(毋) /敢湎于酒。汝母(毋)敢坠在乃服。夙夕。敬念王 /畏(威)。不睗(易)。汝毋弗帅用先王作明刑。俗(欲)汝弗以乃辟圅(陷)于艰。王曰。父。巳曰及兹卿 /事寮大史寮于父即尹。命汝司公族。雩参有司、小子、师氏、虎臣。雩朕亵事。 /以乃族干(扞)敔王身。取卅寽(锊)。易(赐)汝鬯一卣。 /祼圭瓒宝、朱巿、悤黄、玉环、玉、金车、 /朱(鞃)、虎冟(幎)、熏(纁)里、右厄(轭)、画、画、金 /甬、错衡、金歱(踵)、金豙、(约)(盛)、金簟弼(笰)、鱼箙、马 /四匹、攸勒、金、金膺、朱旂、二铃。易(赐)女兹剩。 /用岁用政(征)。毛公对扬天子皇 /休。用作尊鼎。子子孙孙永宝用。

西周晚期 小子鼎

释文:史小子作寒 /姒好尊鼎。其万 /年子子孙永宝用。

食器·簋 铭文拓片

殷 小子簋

释文:乙未。卿事 /易(赐)小子贝 /二百。用作父丁 /尊簋。

西周早期 仲簋

释文:仲作宝尊彝。 /其万年永用。

西周早期 天亡簋

释文:[乙]亥。王又(有)大豊。王凡三方。王 /祀于天室。降。天亡又(佑)王。 /衣(殷)祀于王不(丕)显考文王。 /事喜(糦)上帝。文王才(在)上。丕 /显王作眚(省)。丕肆王作庚。丕克 /乞衣(殷)王祀。丁丑。王卿(飨)。大宜。王降。 /亡爵橐。唯朕 /又(有)蔑。每(敏)扬王休于尊白(伯)。

西周中期 己(纪)侯簋

释文:己(纪)侯作姜 /萦簋。子子孙 /其永宝用。

西周中期 录作辛公簋

释文:伯雍父来自。 /蔑录历。赐赤金。 /对扬伯休。用作 /文祖辛公宝曆 /簋。其子子孙孙永宝。

西周晚期 颂簋盖

释文:唯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 /王在周康昭宫。旦。王各(格)大 /室。即立(位)。宰引右颂入门。立 /中廷。尹氏授王令书。王呼 /史虢生册令颂。王曰。颂。令 /汝官司成周贮。监司新造 /贮用宫御。赐汝玄衣黹纯/赤巿朱黄、銮旂、攸勒,用事。 /颂拜稽首。受令册佩以出。 /反(返)入瑾璋。颂敢对扬天子 /丕显鲁休。用作朕皇考龏 /叔皇母龏姒宝尊簋。用追 /孝祈匄康纯右(佑)。录永 /令。颂其万年眉寿无疆。畯 /臣天子。霝终。子子孙孙永宝用。

西周晚期 君夫簋

释文:唯正月初吉乙亥。王在 /康宫大室。王命君夫 /曰。儥求乃友。君夫敢 /敏扬王休。用作文父 /丁彝。子子孙孙其永用之。

小事也是这样,高高的堂叔到我家串门的时候,总会开着玩笑说: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史记》)我对西周文化特别是金文书法亦情有独钟,算是与孔圣人一种心灵的契合。

《大盂鼎》《史墙盘》《散氏盘》《毛公鼎》……已成为我终生钟爱和研习的对象。我的思绪时常不由自主地穿越时空游弋远古金文书法发展的辉煌时代——西周。

西周“制礼作乐”,是一个“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的大时代,我们从《尚书》《诗经》《周易》《礼记》《史记》等典籍中,不难管窥到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观念和范畴均源于西周。

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敬天保民”的社会观念,宗教礼仪的文化制度,形成了中国美学以德为美、重视人格、推崇生命精神的审美取向。

《易经·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形而上”主要指审美思想范畴,“形而下”主要指审美物态范畴。审美思想与审美物态相互作用下派生出审美文化,审美文化则是介于“道”“器”之间的文化形态。

通过分析西周金文书法所凝结出来的艺术成果,我对西周金文书法审美文化做一探研。

一、自由与规范相互交融

图片

审美是一种自觉自愿而又自由自在的活动。审美活动的对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审美活动的过程和性质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

但作为审美对象的情感符号和文化产品,又须有一定的法则和规范才能够得到普及和推广。西周的“制礼作乐”使人们的行为达到了空前的规范。

西周金文的形体起初也完全沿袭商代晚期金文的作风,象形程度比较高。如《卯邲甗》铭文中“雔”(chóu)字,一看就知道是一双鸟儿并行的形象,引申为伴侣、匹配。

有的文字弯弯曲曲的线条很多,笔道有粗有细,并包含不少呈方、圆等形的团块。

到康、昭、穆诸王时代,字形逐步趋于整齐方正。共、懿诸王之后,金文形体趋向线条化、平直化,书法风格整体上呈典雅、雍容、隆重的风范,这符合周人审美文化的趣尚。

青铜器作为祭祀的神坛礼器,是在最神圣的时刻呈现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器物,其壁内的铭文更是记录这一桩桩重要事件的传世载体。

图片

我们用宣王时期规范而整饬的《毛公鼎》铭文与厉王时期洒脱而自由的《散氏盘》铭文之间趣味变化的文化背景做一个比较。

《毛公鼎》铭显然是儒家礼乐规范的符号,其篇幅巨大,字数繁多,铭文整体观之有洋洋恢宏之感,使人耳畔仿佛响起孔子“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赞叹。

近代书家李瑞清在《李瑞清论书》中对《毛公鼎》极为推崇:“《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

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由此可见《毛公鼎》在书法史上的杰出地位和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就章法而言,疏密有致,成行成列,更显示出周代审美文化追求整齐、规范的特有面貌。

周人的进退有节,“莫不令仪”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细审其书法,转折自如,圆融婉通,字略修长平整,灵秀自然中不失规矩严谨,气色温和,笔势稳妥,处处彰显出彬彬有礼之貌。吟其文则能身临其境:“王若曰:‘父歆!

丕显文武,皇天引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句谓“英明的文王、武王,伟大的上天能施予他们长久的充足的德”以及“配我有周”,无愧于周这样的伟大国家。

一种维护法则、敬仰上苍、追求秩序的自发倾向和文化心理一览无余。而《散氏盘》铭文则表现出道家超越礼乐规范的返璞归真和天然成趣。

它一反金文规整均匀的格式,宽博欹侧,章法恣肆狂放,率性适宜,初看好像杂乱无章、粗率佻脱,但细品味,便会逐渐体会到其集率意与稳健、稚拙与老辣、空灵与凝重、粗放与含蓄于一身的妙趣。既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

图片

毛公鼎铭文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言:“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民作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艺术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却反而萎缩……这是常见的现象。”

显然,《毛公鼎》铭文可以说是在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所作。周宣王中兴,外临同犬戎、西戎、淮夷、荆楚等民族剧烈的民族冲突,内有诸侯权力膨胀、阶层矛盾依然紧张之患。

宣王在采取硬性控制的同时,亦采用和诸侯、睦万民,内赏功勋、外建诸侯等手段软性控制,稳固社会秩序,使国家得到中兴稳定,反映在钟鼎铭文上也规范整齐。郭沫若曾说:“《毛公鼎》铭全体气势颇为宏大,泱泱然存宗周宗主之风烈。”

(《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而《散氏盘》铭亦是民作凋敝、社会苦难时所为。厉王时期时局动荡不安,规范就显得软弱无力。社会秩序的无规则反倒解放了思想,书者更加率意,因此成就一代名盘。

从两则铭文看,艺术的“高峰”与“萎缩”似乎不能简单地用政治、经济的繁荣与社会苦难做衡量。

我们循着西周金文脉络看,基本上遵从着“自由—规范—规范—自由”的发展规律,审美趣味也是随着时代更迭而适应了不断更新的辩证需求。乱世出精品,盛世亦出精品。

这使我对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

西周晚期 函皇父簋

释文:圅皇父作琱妘盘盉尊 /器。簋具自豕鼎降十又 /簋八。两罍两壶。琱妘 /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西周晚期 师害簋

释文:生曶父师害 /仲。以召(昭)其 /辟。休氒成事。师 /害作文考尊簋。 /子子孙孙永宝用。

西周晚期 丰兮夷簋

释文:丰兮夷作朕 /皇考尊簋。夷 /其万年子孙 /永宝。用亯(享)考。

食器·簠 铭文拓片

西周晚期 虢叔簠

释文:虢叔作旅簠。 /其万年永宝。

西周晚期 公簠

公作旅 /簠。用追孝于 /皇祖皇考。用 /赐眉寿万年。 /子子孙孙永宝用。

食器·盨 铭文拓片

西周晚期 屖盨

释文:屖作姜。用 /亯(享)孝于姑公。用 /祈眉寿纯鲁。 /子子孙永宝用。

酒器·爵 铭文拓片

小事也是这样,高高的堂叔到我家串门的时候,总会开着玩笑说: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史记》)我对西周文化特别是金文书法亦情有独钟,算是与孔圣人一种心灵的契合。

《大盂鼎》《史墙盘》《散氏盘》《毛公鼎》……已成为我终生钟爱和研习的对象。我的思绪时常不由自主地穿越时空游弋远古金文书法发展的辉煌时代——西周。

西周“制礼作乐”,是一个“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的大时代,我们从《尚书》《诗经》《周易》《礼记》《史记》等典籍中,不难管窥到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观念和范畴均源于西周。

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敬天保民”的社会观念,宗教礼仪的文化制度,形成了中国美学以德为美、重视人格、推崇生命精神的审美取向。

《易经·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形而上”主要指审美思想范畴,“形而下”主要指审美物态范畴。审美思想与审美物态相互作用下派生出审美文化,审美文化则是介于“道”“器”之间的文化形态。

通过分析西周金文书法所凝结出来的艺术成果,我对西周金文书法审美文化做一探研。

一、自由与规范相互交融

图片

审美是一种自觉自愿而又自由自在的活动。审美活动的对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审美活动的过程和性质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

但作为审美对象的情感符号和文化产品,又须有一定的法则和规范才能够得到普及和推广。西周的“制礼作乐”使人们的行为达到了空前的规范。

西周金文的形体起初也完全沿袭商代晚期金文的作风,象形程度比较高。如《卯邲甗》铭文中“雔”(chóu)字,一看就知道是一双鸟儿并行的形象,引申为伴侣、匹配。

有的文字弯弯曲曲的线条很多,笔道有粗有细,并包含不少呈方、圆等形的团块。

到康、昭、穆诸王时代,字形逐步趋于整齐方正。共、懿诸王之后,金文形体趋向线条化、平直化,书法风格整体上呈典雅、雍容、隆重的风范,这符合周人审美文化的趣尚。

青铜器作为祭祀的神坛礼器,是在最神圣的时刻呈现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器物,其壁内的铭文更是记录这一桩桩重要事件的传世载体。

图片

我们用宣王时期规范而整饬的《毛公鼎》铭文与厉王时期洒脱而自由的《散氏盘》铭文之间趣味变化的文化背景做一个比较。

《毛公鼎》铭显然是儒家礼乐规范的符号,其篇幅巨大,字数繁多,铭文整体观之有洋洋恢宏之感,使人耳畔仿佛响起孔子“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赞叹。

近代书家李瑞清在《李瑞清论书》中对《毛公鼎》极为推崇:“《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

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由此可见《毛公鼎》在书法史上的杰出地位和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就章法而言,疏密有致,成行成列,更显示出周代审美文化追求整齐、规范的特有面貌。

周人的进退有节,“莫不令仪”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细审其书法,转折自如,圆融婉通,字略修长平整,灵秀自然中不失规矩严谨,气色温和,笔势稳妥,处处彰显出彬彬有礼之貌。吟其文则能身临其境:“王若曰:‘父歆!

丕显文武,皇天引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句谓“英明的文王、武王,伟大的上天能施予他们长久的充足的德”以及“配我有周”,无愧于周这样的伟大国家。

一种维护法则、敬仰上苍、追求秩序的自发倾向和文化心理一览无余。而《散氏盘》铭文则表现出道家超越礼乐规范的返璞归真和天然成趣。

它一反金文规整均匀的格式,宽博欹侧,章法恣肆狂放,率性适宜,初看好像杂乱无章、粗率佻脱,但细品味,便会逐渐体会到其集率意与稳健、稚拙与老辣、空灵与凝重、粗放与含蓄于一身的妙趣。既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

图片

毛公鼎铭文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言:“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民作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艺术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却反而萎缩……这是常见的现象。”

显然,《毛公鼎》铭文可以说是在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所作。周宣王中兴,外临同犬戎、西戎、淮夷、荆楚等民族剧烈的民族冲突,内有诸侯权力膨胀、阶层矛盾依然紧张之患。

宣王在采取硬性控制的同时,亦采用和诸侯、睦万民,内赏功勋、外建诸侯等手段软性控制,稳固社会秩序,使国家得到中兴稳定,反映在钟鼎铭文上也规范整齐。郭沫若曾说:“《毛公鼎》铭全体气势颇为宏大,泱泱然存宗周宗主之风烈。”

(《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而《散氏盘》铭亦是民作凋敝、社会苦难时所为。厉王时期时局动荡不安,规范就显得软弱无力。社会秩序的无规则反倒解放了思想,书者更加率意,因此成就一代名盘。

从两则铭文看,艺术的“高峰”与“萎缩”似乎不能简单地用政治、经济的繁荣与社会苦难做衡量。

我们循着西周金文脉络看,基本上遵从着“自由—规范—规范—自由”的发展规律,审美趣味也是随着时代更迭而适应了不断更新的辩证需求。乱世出精品,盛世亦出精品。

这使我对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

殷 戎刀爵

释文:戎刀

殷 父丁爵

释文:父丁

殷 父戊爵

释文:父戊

殷 子父庚爵

释文:子父庚

殷 徙父癸爵

释文:徙父癸

殷或西周早期 西单父丙爵

释文:西单父丙

殷或西周早期 天父癸爵

释文:天父癸

西周早期 舟父戊爵

释文:作尊舟父戊

西周早期 且辛爵

释文:且辛

西周早期 作乙公爵

释文:作乙公

酒器·角 铭文拓片

殷 宰椃角

释文:庚申。王在东门。夕。 /王各。宰椃从。 /赐贝五朋。用作父丁 /尊彝。在六月。唯王 /廿祀羽又五。 /册。

殷 父乙爻角

释文:父乙爻

殷 陆册父乙角

释文:陆册父乙

酒器·觚 铭文拓片

殷 且戊觚

释文:未戊且戊

水器 铭文拓片

小事也是这样,高高的堂叔到我家串门的时候,总会开着玩笑说: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史记》)我对西周文化特别是金文书法亦情有独钟,算是与孔圣人一种心灵的契合。

《大盂鼎》《史墙盘》《散氏盘》《毛公鼎》……已成为我终生钟爱和研习的对象。我的思绪时常不由自主地穿越时空游弋远古金文书法发展的辉煌时代——西周。

西周“制礼作乐”,是一个“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的大时代,我们从《尚书》《诗经》《周易》《礼记》《史记》等典籍中,不难管窥到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观念和范畴均源于西周。

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敬天保民”的社会观念,宗教礼仪的文化制度,形成了中国美学以德为美、重视人格、推崇生命精神的审美取向。

《易经·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形而上”主要指审美思想范畴,“形而下”主要指审美物态范畴。审美思想与审美物态相互作用下派生出审美文化,审美文化则是介于“道”“器”之间的文化形态。

通过分析西周金文书法所凝结出来的艺术成果,我对西周金文书法审美文化做一探研。

一、自由与规范相互交融

图片

审美是一种自觉自愿而又自由自在的活动。审美活动的对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审美活动的过程和性质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

但作为审美对象的情感符号和文化产品,又须有一定的法则和规范才能够得到普及和推广。西周的“制礼作乐”使人们的行为达到了空前的规范。

西周金文的形体起初也完全沿袭商代晚期金文的作风,象形程度比较高。如《卯邲甗》铭文中“雔”(chóu)字,一看就知道是一双鸟儿并行的形象,引申为伴侣、匹配。

有的文字弯弯曲曲的线条很多,笔道有粗有细,并包含不少呈方、圆等形的团块。

到康、昭、穆诸王时代,字形逐步趋于整齐方正。共、懿诸王之后,金文形体趋向线条化、平直化,书法风格整体上呈典雅、雍容、隆重的风范,这符合周人审美文化的趣尚。

青铜器作为祭祀的神坛礼器,是在最神圣的时刻呈现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器物,其壁内的铭文更是记录这一桩桩重要事件的传世载体。

图片

我们用宣王时期规范而整饬的《毛公鼎》铭文与厉王时期洒脱而自由的《散氏盘》铭文之间趣味变化的文化背景做一个比较。

《毛公鼎》铭显然是儒家礼乐规范的符号,其篇幅巨大,字数繁多,铭文整体观之有洋洋恢宏之感,使人耳畔仿佛响起孔子“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赞叹。

近代书家李瑞清在《李瑞清论书》中对《毛公鼎》极为推崇:“《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

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由此可见《毛公鼎》在书法史上的杰出地位和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就章法而言,疏密有致,成行成列,更显示出周代审美文化追求整齐、规范的特有面貌。

周人的进退有节,“莫不令仪”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细审其书法,转折自如,圆融婉通,字略修长平整,灵秀自然中不失规矩严谨,气色温和,笔势稳妥,处处彰显出彬彬有礼之貌。吟其文则能身临其境:“王若曰:‘父歆!

丕显文武,皇天引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句谓“英明的文王、武王,伟大的上天能施予他们长久的充足的德”以及“配我有周”,无愧于周这样的伟大国家。

一种维护法则、敬仰上苍、追求秩序的自发倾向和文化心理一览无余。而《散氏盘》铭文则表现出道家超越礼乐规范的返璞归真和天然成趣。

它一反金文规整均匀的格式,宽博欹侧,章法恣肆狂放,率性适宜,初看好像杂乱无章、粗率佻脱,但细品味,便会逐渐体会到其集率意与稳健、稚拙与老辣、空灵与凝重、粗放与含蓄于一身的妙趣。既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

图片

毛公鼎铭文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言:“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民作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艺术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却反而萎缩……这是常见的现象。”

显然,《毛公鼎》铭文可以说是在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所作。周宣王中兴,外临同犬戎、西戎、淮夷、荆楚等民族剧烈的民族冲突,内有诸侯权力膨胀、阶层矛盾依然紧张之患。

宣王在采取硬性控制的同时,亦采用和诸侯、睦万民,内赏功勋、外建诸侯等手段软性控制,稳固社会秩序,使国家得到中兴稳定,反映在钟鼎铭文上也规范整齐。郭沫若曾说:“《毛公鼎》铭全体气势颇为宏大,泱泱然存宗周宗主之风烈。”

(《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而《散氏盘》铭亦是民作凋敝、社会苦难时所为。厉王时期时局动荡不安,规范就显得软弱无力。社会秩序的无规则反倒解放了思想,书者更加率意,因此成就一代名盘。

从两则铭文看,艺术的“高峰”与“萎缩”似乎不能简单地用政治、经济的繁荣与社会苦难做衡量。

我们循着西周金文脉络看,基本上遵从着“自由—规范—规范—自由”的发展规律,审美趣味也是随着时代更迭而适应了不断更新的辩证需求。乱世出精品,盛世亦出精品。

这使我对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

西周晚期 兮甲盘

释文:唯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 /王初各伐玁狁于。兮 /甲从王折首执讯。休亡敃。 /王赐兮甲马四匹、驹车。王 /令甲政司成周四方积,至 /于南淮夷。淮夷旧我帛畮(贿)人。毋 /敢不出其帛其积其进人 /其贮。毋敢不即(次)即市。敢 /不用令。则即井(刑)扑伐。其唯 /我诸侯百姓。氒贮毋不即 /市。毋敢或入贮。则亦 /井(刑)。兮伯吉父作盘。其眉寿 /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西周中期 中伯壶盖

释文:中伯作亲 /姬娈人媵 /壶。其万年 /子子孙孙永宝 /用。

殷 戈御父丁盉

释文:戈御作 /父丁彝

殷 亚孳父辛盉

释文:亚孳父辛

乐器·钟 铭文拓片

西周中期 厘伯钟

释文:首。敢对扬天子丕显 /休。用作 /朕文考厘 /白(伯)龢钟。 /眔蔡 /姬永宝。

西周中晚期 楚公钟

释文:楚公自铸 /钟。孙孙子子其永宝。

西周中晚期 楚公钟

释文:楚公自铸 /钟。孙孙子子其永宝。

西周中晚期 楚公钟

释文:楚公自作宝大 /钟。孙子其永宝。

西周厉王晚期 虢叔旅钟

释文:皇考威义(仪)。御 /于天子。卣(由)天子多 /赐旅休。旅 /对天子鲁 /休扬。用作朕。

西周晚期 兮仲钟

释文:兮仲作大钟。 /其用追孝于皇考 /己白(伯)。用侃 /喜前文人。 /子孙永宝用亯(享)。

西周晚期 井人钟

释文:井人曰。盄(淑)文祖 /皇考。克质(哲)氒德。得纯 /用鲁。永终于吉。不 /敢弗帅用文祖皇考。

兵器 铭文拓片

小事也是这样,高高的堂叔到我家串门的时候,总会开着玩笑说: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史记》)我对西周文化特别是金文书法亦情有独钟,算是与孔圣人一种心灵的契合。

《大盂鼎》《史墙盘》《散氏盘》《毛公鼎》……已成为我终生钟爱和研习的对象。我的思绪时常不由自主地穿越时空游弋远古金文书法发展的辉煌时代——西周。

西周“制礼作乐”,是一个“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的大时代,我们从《尚书》《诗经》《周易》《礼记》《史记》等典籍中,不难管窥到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观念和范畴均源于西周。

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敬天保民”的社会观念,宗教礼仪的文化制度,形成了中国美学以德为美、重视人格、推崇生命精神的审美取向。

《易经·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形而上”主要指审美思想范畴,“形而下”主要指审美物态范畴。审美思想与审美物态相互作用下派生出审美文化,审美文化则是介于“道”“器”之间的文化形态。

通过分析西周金文书法所凝结出来的艺术成果,我对西周金文书法审美文化做一探研。

一、自由与规范相互交融

图片

审美是一种自觉自愿而又自由自在的活动。审美活动的对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审美活动的过程和性质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

但作为审美对象的情感符号和文化产品,又须有一定的法则和规范才能够得到普及和推广。西周的“制礼作乐”使人们的行为达到了空前的规范。

西周金文的形体起初也完全沿袭商代晚期金文的作风,象形程度比较高。如《卯邲甗》铭文中“雔”(chóu)字,一看就知道是一双鸟儿并行的形象,引申为伴侣、匹配。

有的文字弯弯曲曲的线条很多,笔道有粗有细,并包含不少呈方、圆等形的团块。

到康、昭、穆诸王时代,字形逐步趋于整齐方正。共、懿诸王之后,金文形体趋向线条化、平直化,书法风格整体上呈典雅、雍容、隆重的风范,这符合周人审美文化的趣尚。

青铜器作为祭祀的神坛礼器,是在最神圣的时刻呈现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器物,其壁内的铭文更是记录这一桩桩重要事件的传世载体。

图片

我们用宣王时期规范而整饬的《毛公鼎》铭文与厉王时期洒脱而自由的《散氏盘》铭文之间趣味变化的文化背景做一个比较。

《毛公鼎》铭显然是儒家礼乐规范的符号,其篇幅巨大,字数繁多,铭文整体观之有洋洋恢宏之感,使人耳畔仿佛响起孔子“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赞叹。

近代书家李瑞清在《李瑞清论书》中对《毛公鼎》极为推崇:“《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

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由此可见《毛公鼎》在书法史上的杰出地位和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就章法而言,疏密有致,成行成列,更显示出周代审美文化追求整齐、规范的特有面貌。

周人的进退有节,“莫不令仪”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细审其书法,转折自如,圆融婉通,字略修长平整,灵秀自然中不失规矩严谨,气色温和,笔势稳妥,处处彰显出彬彬有礼之貌。吟其文则能身临其境:“王若曰:‘父歆!

丕显文武,皇天引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句谓“英明的文王、武王,伟大的上天能施予他们长久的充足的德”以及“配我有周”,无愧于周这样的伟大国家。

一种维护法则、敬仰上苍、追求秩序的自发倾向和文化心理一览无余。而《散氏盘》铭文则表现出道家超越礼乐规范的返璞归真和天然成趣。

它一反金文规整均匀的格式,宽博欹侧,章法恣肆狂放,率性适宜,初看好像杂乱无章、粗率佻脱,但细品味,便会逐渐体会到其集率意与稳健、稚拙与老辣、空灵与凝重、粗放与含蓄于一身的妙趣。既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

图片

毛公鼎铭文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言:“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民作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艺术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却反而萎缩……这是常见的现象。”

显然,《毛公鼎》铭文可以说是在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所作。周宣王中兴,外临同犬戎、西戎、淮夷、荆楚等民族剧烈的民族冲突,内有诸侯权力膨胀、阶层矛盾依然紧张之患。

宣王在采取硬性控制的同时,亦采用和诸侯、睦万民,内赏功勋、外建诸侯等手段软性控制,稳固社会秩序,使国家得到中兴稳定,反映在钟鼎铭文上也规范整齐。郭沫若曾说:“《毛公鼎》铭全体气势颇为宏大,泱泱然存宗周宗主之风烈。”

(《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而《散氏盘》铭亦是民作凋敝、社会苦难时所为。厉王时期时局动荡不安,规范就显得软弱无力。社会秩序的无规则反倒解放了思想,书者更加率意,因此成就一代名盘。

从两则铭文看,艺术的“高峰”与“萎缩”似乎不能简单地用政治、经济的繁荣与社会苦难做衡量。

我们循着西周金文脉络看,基本上遵从着“自由—规范—规范—自由”的发展规律,审美趣味也是随着时代更迭而适应了不断更新的辩证需求。乱世出精品,盛世亦出精品。

这使我对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

周 花纹戈

当然,青铜器并不仅有上面几大类,仅食器,就有鼎、鬲、甗、簋、盨、簠、敦、盏、豆、铺、盂、盆、匕、俎;酒器,有爵、角、觚、觯、鍴、杯、壶、斝、卣、彝、觥、尊、罍等;水器,有盘、盉、匜、鉴等;乐器,有铙、钟、镈等;兵器,有戈、戟、矛、刀、剑等。此外还有用器,农具、工具、度量衡、马器、符节等等。

这些,青铜器不仅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为研究上古三代的历史、艺术、文化、风俗、信仰等提供了文献线索和实物材料,更为书法篆刻学习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料。

好看 ,就点亮 在看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