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乳品入华全面零关税,对中国市场影响几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西兰对中国贸易数据 新西兰乳品入华全面零关税,对中国市场影响几何?

新西兰乳品入华全面零关税,对中国市场影响几何?

2024-06-26 19: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自:贝壳财经

据商务部网站援引媒体报道,随着奶粉保障性关税于2023年底结束,新西兰所有乳制品自2024年1月1日起可免税进入中国市场。

数据显示,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新西兰也是中国进口乳制品第一大来源国,在全脂乳粉、奶酪、奶油等品类上占据绝对份额。中国是恒天然、a2奶粉等新西兰乳企重要的海外市场,新西兰则是伊利、蒙牛、光明、蓝河等中国乳企进行全球产业链布局的首选之地。

业内认为,全面零关税对于新西兰乳企对华出口整体利好,尤其在价格优势和成本改善方面,目前已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乳品贸易商感受到竞争压力。不过由于我国奶价走低、乳品进口量下降,新西兰乳品零关税对中国市场影响程度有限。

新西兰乳品进口零关税

新西兰所有乳制品自2024年1月1日起可免税进入中国,与两国此前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有关。

中新自贸协定2008年10月开始实施,2019年11月完成升级谈判。2021年1月26日,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关于升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的议定书》。2022年4月7日,该协定书正式生效。

在乳制品方面,两国协定自2008年起,新西兰出口至中国市场的乳制品进口关税逐年减降,同时对包括液态奶、乳粉、黄油及干酪等4类12个税号农产品设定特殊保障措施,即对额定数量内的产品实施减降后的优惠关税,超出配额的产品不再享受零关税。具体而言,到2017年,除乳粉等第二类产品外的其他乳制品进口关税均减降为零(配额内);2019年,乳粉等第二类产品进口关税减降为零(配额内);2022年,除乳粉等第二类产品外其他三类产品的特殊保障措施取消;2024年,第二类乳粉等产品的特殊保障措施取消。至此,新西兰出口至中国市场的乳制品100%实施零关税。

新西兰媒体近日报道称,过去三年,新西兰对中国的乳制品年均出口量为140万吨,价值约80亿新西兰元,其中约一半是奶粉产品。新西兰贸易部长、农业部长托德·麦克莱日前表示,零关税对新西兰奶农及新西兰经济来说是个好消息。中新自贸协定最终全部生效,将为新西兰带来价值3.5亿新元的额外收入。

作为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旗下原料与解决方案品牌NZMP也在1月4日对外发声,称两国间的自贸协定为新西兰这个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国开拓了巨大的战略性市场,为双边贸易带来更广阔的未来。随着新西兰乳粉类产品零关税的正式实施,恒天然NZMP将以更迅捷、更紧密的形式服务于中国的乳原料采购客户。

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

商务部网站信息显示,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约占新西兰对外货物和服务出口的30%。2021年,中国占新西兰乳制品对外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2%。

另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进口乳制品来源地中,进口额前三位分别是新西兰、荷兰、澳大利亚,占比分别为46.8%、17.8%、7.1%。2023年前10个月,新西兰依旧占据中国进口乳品第一大来源国的位置。

新西兰乳品与中国市场的双向吸引,也体现在国内外几大乳企的财务数据和投资举措上。

资料显示,恒天然有超过1/4的产品销往大中华区,中国已成为恒天然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2022财年,恒天然大中华区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增长7%至4.32亿新西兰元,其原料业务部扩大蛋白产品在传统酸奶、干酪和活力营养领域的应用等,为业绩提升作出贡献。2023财年,随着餐饮服务渠道利润率上升,恒天然大中华区利润增长1100万新西兰元至2.84亿新西兰元。

中国消费者熟悉的网红奶粉品牌a2,同样来自新西兰。2023财年,a2牛奶公司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营收为10.022亿新西兰元,增长37.9%;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2.541亿新西兰元,增长75.1%。对于全年业绩增长,该公司归因于在增长战略的执行下,着眼于抓住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全部潜力加大投入。

另一方面,新西兰也是国内乳企进行海外供应链布局的热门地区。2010年,光明乳业以8200万新西兰元的价格认购新莱特公司51%的股份(现持股39%)。2014年,伊利在新西兰建成全球最大一体化乳业基地之一的大洋洲生产基地。2015年,蓝河乳业收购新西兰资产并推出全球首款婴幼儿配方绵羊奶粉。2016年,蒙牛—雅士利新西兰公司生产的奶粉进入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的8家主要连锁超市。

乳业专家宋亮预计,对华乳品零关税将增加新西兰当地乳企的利润空间,但不代表产品售价会大幅下降,对中国乳品市场影响有限,尤其是在国内奶价走低、进口乳品持续下降的背景下。

我国乳制品进口量自2022年起呈现下降趋势,此前10年则是快速增长。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统计数据,2023年前10个月,我国乳制品累计进口105.02亿美元,同比下降10.67%。同期,我国对新西兰乳制品的进口额为47.52亿美元,同比下降15.63%。

从产品结构来看,2023年1月—11月,新西兰在我国进口乳品中占据主导优势的几类产品为大包粉、奶酪类、奶油类,份额分别为69.3%、59.9%、87%,但同期进口量分别变动-26.5%、27.7%、-11.3%。在乳清类产品、婴幼儿配方奶粉等领域,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占据相对优势。

2023年5月,恒天然曾预测中国对全脂奶粉的需求会快速恢复,但此后全球乳品拍卖平台(GDT)的全脂奶粉整体价格一度下降12%,中国在GDT中的全脂奶粉销量份额一直低于平均水平。恒天然方面认为,“这反映出中国目前生鲜乳过剩,导致本土全脂奶粉(大包粉)生产水平提高,并降低了相关进口需求。”

荷兰乳业巨头菲仕兰也曾在2023年半年报中提到,中国是最大的乳制品进口国,约占全球乳制品贸易的四分之一。中国正在投资发展自己的奶牛养殖业,减少进口依赖,2023年国内牛奶产量增长约5.5%。由于国内乳制品需求并未明显增加,加之过剩的奶源主要用于生产液奶和奶粉制品,这些因素导致中国乳制品进口下降。

其他国家和地区乳品商感到压力

与国内市场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一些乳品贸易商已感受到竞争压力。

“以前新西兰乳品对华出口量超过协议配额后,关税会恢复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的水平,欧洲、美国、南美的乳企会与新西兰一同竞争。零关税后,新西兰乳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和竞争优势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会更加明显。”在南美从事对华贸易工作的田女士分析说。

“往年每到1月1日,清关公司都会守在电脑前抢夺新西兰乳品进口配额,2024年这种情况不复存在,因为零关税已经常态化。”据田女士了解,以往零关税配额乳品约占新西兰全年对华出口乳品总量的1/4,产品在中国市场可销售到二季度。新西兰乳品进口配额产品销售完毕后,美国、欧洲等地的乳品原料会趁机进入中国市场。

“新西兰乳品100%零关税后,价格弹性很大,我们的产品则很难报价。”田女士举例称,目前黄油的进口关税为10%,仅是有无关税就能带来一吨400美元左右的成本差距。

据业内人士梳理,自2024年1月1日起,中国进口全脂奶粉适用的CIF(到岸价)关税税率为澳大利亚1.7%,最惠国10%,乌拉圭10%;奶酪关税税率为澳大利亚0%,最惠国12%,乌拉圭、丹麦、芬兰、德国、爱尔兰、美国等暂定8%;浓缩乳清蛋白关税税率为澳大利亚0%,最惠国10%,丹麦、阿根廷、德国、美国、荷兰等暂定5%。

不过在奶业专业杂志《荷斯坦》主编豆明看来,零关税政策全面实施后,新西兰乳品在中国进口乳品中的份额可能会增加,如黄油、乳清粉等,但其他国家和地区乳品的竞争力不一定会下降。“国内奶油、奶酪细分得很清楚了,意大利、法国的奶酪用途非常固定,新西兰替代不了。”

宋亮也认为,近几年中国乳制品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乳铁蛋白、乳清粉、黄油、奶酪等高附加值产品进口增加,进口大包粉需求将逐渐减少,这给新西兰以外的进口乳品提供了市场机遇。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李严

校对 赵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