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危儿,高危儿到底“危”在哪?如何护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生儿疾病护理有哪些 什么是高危儿,高危儿到底“危”在哪?如何护理?

什么是高危儿,高危儿到底“危”在哪?如何护理?

2024-04-06 20: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每一个宝宝都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凝聚着一个家庭的美好期望。可是在这些宝宝中间,存在少数特殊的情况:种种原因让他们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及婴儿期内可能会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

  从呱呱落地就面临着考验,日后还有可能发生残障、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学习困难等……我们将这些宝宝统称为高危儿。

  高危儿 ≠ 有疾病的孩子

  很多人一听到高危儿这个词,就会望文生义:

  很自然的把它和有某些先天疾病的孩子划等号。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请不要把高危当做一定有疾病的孩子,高危儿本身也属于健康儿童的范畴。

  这个群体的孩子只是在生长发育和神经发育障碍、感知觉障碍等潜在危险,需要进行医学监测,以达到早期发现异常、早期进行医学干预,避免病情发展或产生障碍。

  高危儿可能会发生的潜在风险要有两大方面:

  脑发育障碍(脑瘫、癫痫、智力低下等等)

  生长发育障碍(发育障碍、中重度营养不良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高危儿的潜在风险仅仅是比正常新生儿的几率大。所谓的大,只是一个医学概率,并非是高危儿都一定会有致残问题,致残比例其实是相当低的,绝大部分高危儿都是健康的儿童。

  高危儿早期症状有哪些?

  高危儿指母亲在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危险的因素而导致出生后需要监护或者是治疗的新生儿以及一些在新生儿时期患有能够引起脑损伤疾病的婴儿统称为高危儿。具体的一些症状:

  1、易惊,睡眠不安,易激惹或嗜睡;

  2、频繁用力,打挺,或全身松软,无力;

  3、换尿布时,大腿难以向外侧分开,手脚经常伸直;

  4、双手握拳难以分开,怕洗澡;

  5、满月后头老往后仰,双腿很容易分开;

  6、3月后不能竖头,没有站立意识,不注视人脸;

  7、4月后仍拇指内收,手不张开,笑不出声;

  8、5月后不会伸手抓物,俯卧前臂不能支撑身体;

  9、6月后不能翻身,动作僵硬,扶站尖足,呼名无反应;

  10、7个月不能无意识发 ba ma 音,不伸手抱;

  11、8个月不能独坐,表情淡漠,不会跳;

  12、9个月爬行意识差,无手支撑爬,不扶站等。

  若有以上症状者,不论有无高危因素,需及时就医生综合评估宝宝的发育状态,及时进行相应的干预或康复训练。

  高危儿诱发因素有哪些?

  高危儿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1、孕期的因素:

  第一是母亲年龄的原因。比如母亲的年龄大于40岁或者小于15岁,就是年龄过大或者过小都是不利的因素;

  第二是母亲患有妊娠期间的妊高症或者妊娠之前有一些原发性的疾病,包括心脏病、糖尿病、严重贫血、癫痫和感染性疾病等;

  第三是母亲在妊娠期间服用一些药物,尤其是在妊娠的早期服用药物;

  第四是母亲有吸食毒品的情况。

  2、分娩的因素:

  第一是生宝宝的产程延长了,尤其是第二产程的延长以及急产;

  第二是脐带的绕颈或者是脱垂;

  第三是羊水和胎盘的异常,包括羊水被胎粪污染或者羊水过少,胎盘出现早剥或者是前置性胎盘等等;

  第四是母亲在分娩的时候使用麻醉剂或者镇静剂。

  3、引起脑损伤的疾病:

  包括严重的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宫内及生后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的低血糖、先天性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先天性的颅脑畸形,比如巨脑回、脑穿通畸形等等。

  宝宝是高危儿,家长需要做什么?

  如果你是一位高危儿的父母,你必定会非常担忧孩子的状况,怕孩子将来智力发育不正常或者出现脑瘫症状等等。但是小编想劝你不需要太担心,其实90%多的高危儿和健康的宝宝没有什么两样。且这剩下的百分之几的风险,通过早期的护理和动态监测干预,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

  1. 加强检测:

  高危儿既然潜在风险比一般新生儿大我们该如何监测呢?通常我们会建议到当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高危儿登记,根据宝宝情况,制定高危儿体检及管理计划。常规监测的周期为:

  ▲小于6个月(矫正月龄)

  至少1次/每月,对于特别高危的孩子建议2次/每月

  ▲7-12个月(矫正月龄)

  2次/每月,对于已经出现异常的孩子1次/每月

  ▲13-23个月(矫正月龄)

  1次/每3月

  ▲24个月以上(矫正月龄)

  1次/每6月

  以上频率,需要根据随访结果酌情增减随访次数。

  2. 加强护理:

  保证营养摄入,重视母乳喂养,要做到营养均衡;

  爸妈情绪要平稳,重视早期婴儿心理建设和情绪管控;

  多跟宝宝互动,加强感官刺激,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居住环境要安静,注意卫生与消毒;

  宝宝穿着尽量用全棉的保证舒适度,方便宝宝四肢活动,保证睡眠质量;如果在护理的过程中有力不从心的地方,可以寻求专业的医生进行指导,进行动态的检测。

  如果您是高危儿的家长,应该早早放下你的焦虑和自责,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如何预防和干预上来,防范于未然,把孩子的发育风险控制到最小化,降低高危儿的致残率。为孩子的健康未来一起加油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