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兴亡录(上):夺权、清洗、白色死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斯大林被刺杀 苏联兴亡录(上):夺权、清洗、白色死神

苏联兴亡录(上):夺权、清洗、白色死神

2023-03-25 00: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引子I:维也纳的邻居

公元1913年的春天,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天寒地冻、风雪交加,流亡在这里的斯大林正在听取导师列宁对未来俄国民族政策的畅想,一个多民族的帝国雏形正在斯大林的头脑中构建,十一年后,他终于有机会把这些构想付诸实践,哪怕这些想法实际上违背了列宁的意愿。

事实上,列宁很看重斯大林,一直把他往“民族问题专家”的方向上培养,倒不是因为斯大林有什么特殊的天赋,而是因为在当时的布尔什维克核心成员里,他是少有的“外族人”,列宁认为,斯大林的格鲁吉亚人身份会让他处理民族问题时更具宏观思维和包容性。

这段时间他们一直住在维也纳美泉宫街30号,这里是一位贵族革命党人的家,距离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一世的美泉宫不远,老皇帝约瑟夫的马车队每天都会从这里经过。每当马车叮叮当当的经过时,斯大林都会推开窗户,目送马车离开,“这是皇帝”,斯大林嘴里呢喃着。

此刻,路边一个穷困潦倒的奥地利年轻人也正注视着马车,他来到维也纳好几年了,一直在追求“画家梦想”,奈何天赋欠缺、四处碰壁,始终蹉跎岁月、一事无成。不过,他很快迎来了命运的转机,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会去德国参军,从此走上另外一条人生道路,这个人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历史已经无法证明同住美泉宫附近的斯大林和希特勒是否见过面了,即使见过,他们也断然无法预料,在分别走上权力巅峰之后,他们的合作和对抗将会是怎样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剧目。

民族宽容政策让维也纳成为国际大都市,1913年希特勒、斯大林、铁托、弗洛伊德都在这里居住引子II:大兵压境

1941年6月22日夜,苏联克里姆林宫里,斯大林和他的幕僚们彻夜未眠,从前一天开始,越来越多的情报从边境传来,所有的情报都指向一个结论:战争来了,德国人正在进攻苏联。斯大林一直沉默不语,任凭下属如何催促他做出战争决策,他始终不肯开口。

事实上,斯大林一直在避免和德国开战,过去几年他想方设法的把希特勒“喂饱”,无论是石油、棉花还是矿产,都尽量优先考虑出口到德国,最近几个月才刚刚把原材料出口量翻了倍。另外,德国正在西线和英国、法国交战,又怎么会突然把枪口对准东边呢?

斯大林不肯相信这些情报,他不停地催问德国大使的情况,有没有宣战通告,是不是边境德军将军的自作主张。可能这一刻他真的有点紧张了,这个在苏联权势滔天的人向来无所畏惧,直到今天他突然意识到,战争,会是超出自己权力范围的事情……

我是爱写长文的九万天兵,今天我们聊一聊苏联,老规矩,我不写流水账的历史,重点在分析底层逻辑,如果你喜欢这种风格,不妨点个关注吧。

(一)斯大林上位

制度的惯性往往会带来一些奇妙的后果,苏联高层的政权交接始终伴随着激烈的权力斗争,这一切要从列宁同志的逝世说起。1922年年底,列宁同志的身体情况已经很糟糕了,很多会议没法亲自出席,只能以书面形式发表意见,底下人也逐渐把他架空了。

与此同时,苏联高层的斗争也陷入了白热化,当时至少存在了这么几个派别:实力最大的是托洛茨基,也就是著名的“托派”,在中国叫“托陈派”,这里的“托”指的就是托洛茨基,而“陈”指的是陈独秀。

托洛茨基一直都是党内仅次于列宁的二号人物,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他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和白卫军的内战期间,托洛茨基作为军委主席,被称为“红色拿破仑”,他用杰出的军事才能保卫了初生的红色政权。

党内二号人物托洛茨基的照片经常是和列宁摆放在一起的

但是托洛茨基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性格上恃才傲物,不太能团结同志,所以在列宁逝世之后,遭到了党内其他派别的攻击,另外,这个人在政治上也比较幼稚,在党内斗争的时候很讲“武德”,坚决只搞文斗不搞武斗,结果就被“乱拳打死老师傅”了。1925年他被解除了军委主席的职务,之后被开除了党籍和苏联国籍,流亡海外,1940年在墨西哥被斯大林派人暗杀。

流亡海外的托洛茨基一直没闲着,宣传自己才是正统的列宁主义,而反对斯大林,比如他搞了个第四共产国际,笼络了很多对斯大林不满的共产主义者,这些人就被叫做“托派”,追随者里有一支来自中国的留苏学生,在国内搞了个中国托派,推举当时被开除的陈独秀担任“托派”的负责人,不过后来陈独秀被国民党抓捕之后,也就和“托派”渐行渐远了。

在苏联,斯大林给“托派”的定位是“乱党”,所以无论哪个国家的共产党只要和斯大林有合作,也就得跟着剿灭“托派”,所以大家都是谈托色变,不小心被扣上个“托派”的帽子就万劫不复了。

除了托洛茨基以外,苏联高层的第二个派别是斯大林为首的“三驾马车”,也就是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他们当时都是苏联高层,工作主要是传达和执行列宁的最高指示,但是由于病重,所以很多时候列宁也被“三驾马车”给架空了。

不过“三驾马车”仅仅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也就是托洛茨基,才走到一起的,当托洛茨基被打倒之后,这三个人也很快分道扬镳了,后来斯大林势大,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又联合了托洛茨基,想再把斯大林给斗倒,但是他们没能成功。

苏联高层的第三个派别是布哈林为首的一派,这个人理论水平很高,而且尽得列宁真传,如果是布哈林大权在握的话,苏联可能会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这也是列宁执政后期新经济政策的大方向。

(二)斯大林统治的底层逻辑

从列宁病重开始,经过了几年的时间,斯大林把这些竞争对手逐一挑落马下,他能做到这一点,除了高超的政治手腕以外,更底层的逻辑是:制度问题,也就是列宁晚年一手设计的政治制度为斯大林的统治铺平了道路。事情是这样的: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一开始是很脆弱的,首先布尔什维克党就不是一个多数党,议会里的社会民主党或者孟什维克都有很大的党员基数,这些人构成了政府内的反对派;另外,后来的白卫军叛乱和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让列宁时刻感到危机重重,所以列宁在政府制度的设计上要尽量把分散的权力集中到布尔什维克党的高层,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列宁做了这么几件事儿:

首先要打击的是其他党派,比如孟什维克,在1918年孟什维克有数十万党员,但到了1923年,已经悉数被驱逐出苏联国土了。结果就是,布尔什维克在党代表大会里占据了绝对多数,说个数据你感受一下:1918年1月,布尔什维克代表只能占到52%的席位,但是到了1918年11月,已经可以占到98%的席位了。

列宁做的第二件事是清党,也就是把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从党员队伍里踢出去,这一下就踢掉了17万人,要知道当时的布尔什维克党员总共也就60多万人,并在制度设计上允许“票选劣质党员”,啥意思呢,玩过狼人杀吧?大家投个票就能把村民给“票死”,在这种制度下,党内还能有不同的声音吗?谁敢说真话呢?

第三件事是设立了政治处、组织局和书记处这三个机构,并把党代表大会的权力向这三个机构转移,这样一来,参与重大决策的人就更少了、决策也就更快了,在当时确实也是为了内战服务,毕竟打仗是需要快速决策的。

在这三个机构里,政治处管理政治,组织局负责人事任命,书记处居中协调,特别要注意的是书记处这个角色,我们要知道所有处于“协调”角色的岗位往往都带有“隐秘的权力”,比如很多大公司会设有项目经理,级别不一定很高,但是一个项目往往牵扯到很多员工,而项目经理掌握整体进度,他说一句员工小张最近的进度慢了,对小张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斯大林正是书记处的负责人,也就是项目经理的头儿,这个职位最开始的权力其实并不大,有点类似高级秘书,但是因为他背负了协调各部门的责任,所以各个部门的高层会议都要参加,掌握的信息量也是最大的,那么大家自然也会以他为中心。正是依靠这个制度,斯大林逐渐确立了苏联高层的核心地位

同时,斯大林也做了很多加强集权统治的事情,例如党的省委和县委负责人必须由上级党委任命而不是党代表大会投票产生,这样的话,各地方的一把手肯定都是直接听命于斯大林了。另外就是党政融合,他把党务会开成了政府会议,党务会上讨论经济建设、民族制度等等,进一步加强权力集中。

(三)经济奇迹

斯大林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操控苏联这台国家机器了,他非常清楚眼下苏联的境遇,这是一个饱受战争创伤、经济落后并且被资本主义国家包围的社会主义农业国。

斯大林首要的目标就是发展经济,更准确的说是发展重工业,说起来容易,但是搞重工业一要技术,二要资金,对于一个落后农业国来说,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呢?

先说资金,斯大林给出的融资方案是:国内筹措,具体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出口资源,主要是石油和煤炭,另一个渠道是“剪刀差”,也就是通过低价格收购农产品,再以高价把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低买高卖之后获得的利润就是国家的原始资本了。有了资金,技术从哪里来呢?不得不说,斯大林还是挺务实的,他说技术都可以从资本主义国家那里弄来嘛,落后要向先进学习嘛。

第一个向苏联输出重工业技术的国家是德国,德国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当时他们刚打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国际上处于被制裁和孤立的境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苏德两国就这样走到了一起。德国为苏联送去了急需的设备和专家,涉及的领域包括重工业和军工业,苏联最早的飞机制造厂就是德国人帮着建的,第一批飞行员也是在德国受训的。

德苏的蜜月期一直维持到了1929年,由于德国纳粹的崛起,“犹太-共产主义”是纳粹的重点攻击目标,和苏联的关系也一落千丈。顶替德国位置的是美国人

事实上,在1929年之前,美国虽然不承认苏联政权,但是民间的投资行为一直很活跃,美国政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不能断了资本家的财路嘛。但是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改变了这个局面,那个年代的大萧条可跟现在的不一样,现在的政府对于经济规律和社会掌控力度都要好的多,所以很难崩溃,最多只是经济下行或者萎缩,但1929年的那一次大萧条是“要命”的那种。说个数据你感受一下:1929年世界贸易缩水35%,之后的三年内全世界的进出口总额减少了70%。几乎没有公司能扛得住这种经济崩溃,光是美国就有14万家企业破产。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寻找新兴市场成为企业的首要目标

所以,寻找新兴市场就成了美国公司最重要的事情,他们把目光瞄准了苏联。从1929年到1945年,美国大公司总计和苏联签订了139个大型援助项目,占到了所有援助苏联项目的65%,苏联也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工业设备,1931年美国出口的工业设备里的50%都被苏联人买去了。

当时双方合作涉及到了重工业的方方面面,包括了石油开采、汽车工业、军工、钢铁等等,比如福特汽车进入苏联之后,援建了苏联的第一个汽车厂,也就是诺夫哥罗德厂,这个厂后来改了个名字,就是大名鼎鼎的高尔基厂。当时福特生产了全苏联85%的拖拉机,苏联第一批货车、客车和卡车都是来自福特的技术。

嘎斯-51,原产自高尔基厂,在社会主义阵营大量使用,被称为“抗美援朝第一功勋车”伏尔加汽车,产自高尔基厂,一度是我国领导干部专用轿车

有了资金和技术还不足以创造工业奇迹,还有最后的一块拼图,就是苏联的工人阶级。那时候是有“苏联精神”的,工厂里组织了各种“赶英超美”的生产运动、举办竞赛、选举工人突击手、取消休息日,人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目标的。事实情况也确实如此,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到了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了,不得不说,在斯大林手里,苏联创造了经济奇迹。

斯大林用两个“五年计划”把苏联带到了欧洲工业产值第一

当然了,在快速经济增长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比如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上就搞了四年半,原因并不是指标提前完成了,而是思想太“跃进”,定的指标太疯狂,最后干脆就提前结束了。

另外就是斯大林极其不重视农业发展的规律,他把大工厂的模式搬到了农业领域,搞了个集体农庄,也就是农民要把自己家的土地、工具和耕牛上交国家,搞集体大生产,结果可想而知了,上交耕牛的政令一下,一夜之间,全苏联50%的耕牛都被宰了吃了。

集体农庄里劳动的妇女

当时党内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为首的就是那个理论水平很高的布哈林,他们认为应该把市场经济和苏联国情做一定的结合,这也是列宁晚年的经济思路,但遭到了斯大林的强烈反对,双方一斗就是好几年,矛盾积攒到一定程度是会爆发的,斯大林要等一个机会,终于到了1934年,一个叫“基洛夫”的人被暗杀了,斯大林意识到,机会终于来了。

(四)大清洗

在斯大林执政早期,两件事情让他如鲠在喉,一个在外交,另一个在内政。外交上,斯大林认为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必有一战,所以他一方面积极的同西方国家改善关系,另一方面他要把国家变成一台机器,快速实现工业化和军事化,以面对随时爆发的战争,所以在搞工业化的时候斯大林做了两手准备,要求所有的工厂都可以为战争服务,比如拖拉机厂可以瞬间切换为坦克工厂。

把国家变成机器是会出问题的,因为机器固然会带来高效执行,但磨合的过程中却要牺牲很多人的利益,例如农业上的集体大生产就让苏联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农民暴乱不断,苏联高层反对派的声音就愈发强烈,这就让斯大林的统治摇摇欲坠

在苏共代表大会的时候,党内的反对派推选了一位“温和型”领导人,名字叫基洛夫,想要推翻斯大林的统治。事实上,选举时,基洛夫的票数已经超过了斯大林了,靠着斯大林嫡系在统计票数时的瞒天过海,最终蒙混了过去,不过斯大林心里非常清楚,不搞点非常措施是不行了。

很快,基洛夫被刺杀,没有证据说明是斯大林干的,不过斯大林确实利用了这个事件。他先是把暗杀和党内的反对派联系起来,以莫须有的罪名做掉了布哈林、李可夫、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16名苏联高层,之后又开始了对全体党员的调查,查一查这些人有没有历史污点,过去有没有同情过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这些人,有没有发表过右派言论,有没有参加过白卫军,有没有可疑的海外关系和民族身份等等,凡此种种,一旦查出来,连通他们的亲朋好友一并遭受牵连。

说一组数据你感受一下大清洗过程的残酷吧:

139名苏共委员里有89人被逮捕;80名军事委员里有75人被逮捕;16名军级将领里的14人、90%的集团军将领和3.5万名各层级军官被逮捕;在意图推翻斯大林的十七大党代会里,1966名党代表里的1108人被逮捕;几乎所有部门的部长等高级职位被撤换,绝大多数的工程师和技术专家被逮捕;大清洗期间,整个苏联总计有310万人被逮捕,其中的134万人被判刑。大清洗

大清洗确实帮助斯大林解决了内政问题,在即将到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实现了对党政军的全面控制,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大清洗的坏处是,从此党内完全听不到不同意见了,也再没有了民主讨论,斯大林说的话比法律还管用,对他的个人崇拜也愈发疯狂,这样的体制明显是不健康的。

更重要的问题是,大清洗把苏联的人才库给耗尽了,整个苏联军队里只有7%的军官接受过军事教育,一旦发生战争,斯大林还有兵可派吗?

(五) 苏芬战争和白色死神

战争很快就来了,不过不是苏德战争,而是和芬兰的战争,为什么苏联会和芬兰打一仗呢?这话要从斯大林的外交战略说起

斯大林一开始非常希望和西方处好关系,但是西方只是需要苏联的资源,也就是玩玩而已,没准备动感情。甚至在纳粹德国开始对外扩张了,西方国家依然不愿意和苏联结盟对抗法西斯,原因很简单,就是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有两个层面,首先是不相信共产主义,另外就是传统思维里就不相信俄国的实力。

所以你是不是理解了,面对德国纳粹的崛起,为什么苏联会和德国签订和平条约了吧?原因很好解释,因为在苏联看来,英法美这些国家根本不可能和自己结盟对抗德国的,为了保障苏联自身的安全,斯大林必须要“喂饱”希特勒,让德国在经济上依赖苏联,在苏德战争爆发前的几年时间里,苏联对德国的资源出口额都是翻着翻的往上涨。

这种“蜜月”关系在苏联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时达到了高潮,事实上,这个条约真是帮了希特勒的大忙了,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德国地处中欧,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就是东西两线作战,条约帮助希特勒稳住了东线,就在条约签订几天之后,希特勒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及瓜分东欧的秘密条款的签订

值得一提的是,条约里还有一个附加条款,也就是德国和苏联各自划分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所以在德国闪击波兰的同时,苏联也进攻了波兰,按照斯大林的逻辑,为了防止德国的进攻,他要把国境线推到别的国家境内,所以和苏联相邻的国家一个个的被征服,并入了苏联,包括了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两名德国士兵在苏德的“边境线”站岗,这块土地实际在波兰

只有一个国家绝不屈服,这就是芬兰,“还反了你了!”,1939年11月,苏芬战争爆发。

苏芬战争之惨烈让斯大林始料未及,因为按照绝对实力的对比,芬兰不可能有反抗的余地,当时苏联人口1.3亿,常备军60万,芬兰人口只有350万,常备军3万人,就算动员全国的军力最多也只有20万人,而且武器装备极其落后,战术思想也是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和静态防御的阶段,更夸张的是很多防御工事都还不是钢筋混凝土的,而是用木头搭建的。

当时苏联军方高层预言,16天之内可以推平芬兰,但是他们忽略了两个重要的因素,也就是地形和天气。芬兰又被叫做“千湖之国”,国土之内遍布湖泊和丘陵,还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寒冷异常,又赶上1939年的冬天是欧洲百年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天,到了晚上,芬兰的温度会降到零下35度,这就导致苏联的坦克不仅经常熄火,而且小路太多,坦克开不进去。

更重要的是,苏联军队刚刚经历了“大清洗”,很多一线指挥官也都是第一次上战场,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机械化军团作战的战术在芬兰的地形上根本没用,而打野的经验基本是零,比如当时苏联的坦克车和步兵的装备都是卡其色,在冰天雪地里那就是活靶子,芬兰士兵们穿着白大褂,划着滑雪板,穿梭在森林里,经常是远远的狙上几个苏联士兵或者快速滑雪过去,丢下一颗手榴弹就跑,等到苏联士兵反应过来,这些“白色死神”早已不见了踪影。

芬兰的“白色死神”让苏联红军吃够了苦头

前线战事不利让斯大林震怒,杀了一批高级将领之后,又把总兵力增加到90万人,用飞机和火炮开路,采用人海战术不计代价地往前推,谁敢退后一步格杀勿论。在巨大的压力下,芬兰军队终于扛不住了,在战争进行到70多天之后,战争结束,芬兰按照苏联的要求割让了土地。

虽然苏联最终达成了战略目标,获得了芬兰的土地,把国境线推到了芬兰境内,但是苏联的损失实在是过于巨大,70多天的战争里,苏联伤亡超过50万人,而芬兰的伤亡人数只有区区的6.8万人。

最糟糕的是,苏联本来想通过拿捏芬兰,展示一下国力,没想到打成这个样子,本来想露脸,结果把屁股露了出来,远在德国的希特勒看在眼里,心里就有了想法了:斯大林,不过如此。1941年6月22日,德国闪击苏联,行动代号:“巴巴罗萨”。

(六)巴巴罗萨

关于“巴巴罗萨”这个名字我在十字军东征的文章里讲过,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的绰号,这个皇帝在东征的时候半道上摔死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其实挺不吉利的,这个皇帝也因此在后世带有了某种神秘色彩。事实上,希特勒取这么个不吉利的名字并不是不知道巴巴罗萨的故事,相反,他对一切德国的历史和文化,尤其是神秘文化和神神鬼鬼的那一套都如数家珍,他坚持用这个名字,我猜应该是想“逆天改命”。

希特勒确实有理由这么想,他花了半年时间搜集苏联的情报,情报人员最终提供的结论是:苏联是斯拉夫劣等民族,官僚腐败、军纪涣散、军工力量薄弱,万万不是我们德意志民族的对手。你一听这个结论就有问题嘛,满满的意识形态,并没有实事求是。

事实上,当时德国情报人员根本无法探听到苏联腹地的情况,对于T-34这种高级坦克的战斗力也缺乏了解,当时的T-34和KB型坦克的性能已经可以压制德国的35t和38t坦克了,比如射程上苏联坦克可以达到1500米,而德国只有500米。不得不说,情报上的失误对后来的战争失败的影响很大,不过也不能全怪情报人员,当时全世界都摸不准红色苏联,连丘吉尔都说,苏联会在6个月内输掉战争。

苏联的T-34坦克一度让德军找不到与之抗衡的坦克,出现了“T34危机”

当希特勒提出进攻苏联的计划时,几乎遭到了所有军事高层的反对,他们劝希特勒要冷静,德军绝不能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不过他们还是没有劝下希特勒。

希特勒坚持进攻苏联是有更深一层考虑的:当时德国始终困不死英国,也掌控不了制海权,这也就意味着无法利用海外殖民地为战争输血,另外,美国已经明确表示会支持英国,希特勒是参加过一战的,他知道当美国人参战后,对战局的影响会有多大。所以,希特勒要迅速干掉“脆弱”的苏联,占有苏联丰富的土地和石油资源,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陆权帝国,面对未来和美英的长期战争。

战争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苏联用它近乎“无限”的战争潜力赢得了战争,说个数据你感受一下:1945年战争结束时,苏联军队拥有4万辆坦克、4.7万架战斗机和32万门大炮,这个数字比1941年战争爆发时还要多,也就是说,这么艰苦的四年战争打下来,苏联的军备反倒是越打越强了。

在世界人民赢得了反法西斯的战争之后,如何安排新的国际秩序,如何划分“地盘”,就成了斯大林和苏联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七)战后秩序

斯大林的外交政策一直都是非常务实的,总结下来就是用尽一切手段为苏联获得更多利益,这个无可厚非,因为我说过,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唯一正确的原则就是:保证本国利益。

当时斯大林面临的是一个艰难的局面:一方面,战后苏联千疮百孔,伤亡了2700万人,国内1700座城市和7万多个村庄被摧毁,国力大损。国际上,美国是毫无争议的“一哥”,而且他们手里还掌握着独一份的军事黑科技:原子弹,这让斯大林夜不能寐。

雅尔塔会议时,杜鲁门告诉斯大林,美国有一种神秘武器,12天后广岛原子弹爆炸

因此,在战后秩序重建时,斯大林就提出了“联合政府”的政策,也就是让各个国家的共产党都放下枪,加入资产阶级的政府里去参与执政,你可别小看这个时期世界各地共产党的势力,战后的欧洲国家都有数量众多的共产党员,少则数万,多则上百万,比如法国共产党就有100万人,意大利共产党更是达到了200万人的规模。

更重要的是,当时法共还拥有一支数十万规模的军队,占据着法国71个解放省里的半壁江山。为了表达与西方和解的诚意,斯大林对法共是一通忽悠,让他们放下了武器,加入到了戴高乐的资产阶级政府里去了。

在美国人能触及到的地盘,斯大林都采用了“联合政府”的方式给美国“让利”,目的就是保证和平,因为苏联不能卷入和美国人的直接冲突,在靠近苏联的东欧地区,斯大林采取的是截然相反的策略,就是让当地的共产党能顾独揽大权,比如在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这样可以保证苏联边境的安全。

在中国,斯大林最开始采取的也是“联合政府”的模式,也就是让中国共产党放下枪,加入到蒋介石的政府里去,但是,前提要保证苏联在远东的利益,例如外蒙独立、大连港国际化、租借旅顺港、合营南满铁路等等。

毛主席可不这么想,“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多少共产党员用鲜血换来的真理论断,但是在苏联的逼迫下,主席也有了更务实的想法:我们不能在和蒋介石作战的同时,还和美国、苏联两个大国交恶,放下枪绝不可能,但是先谈一谈也不要紧,这才有了后来的重庆和谈。

其实斯大林并不了解我党的实力,更不了解蒋介石对美国的依赖,很快他就发现蒋介石和美国人越走越近,比如美国为蒋介石提供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中运兵”,从1945年9月开始,两个月时间内运送了14万国民党士兵到全国重要据点,并逐渐向东北渗透,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保住苏联在东北的利益,支持我党拿下东北就成了斯大林唯一的选择了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国共内战爆发,这也标志斯大林“联合政府”策略的失效,最终在斯大林执政末期,形成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对抗。

(八)赫鲁晓夫的野望

在冷战的早期,斯大林提出的是“对立阵营”和“平行市场”的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全面对抗,西方支持的我们一律反对,但到了赫鲁晓夫执政时,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提出“三和”、“两全”政策,却极力缓和这种对抗,不过这也为日后苏联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得先说说赫鲁晓夫这个人,他是个穷苦出身,很早就参加了布尔什维克革命,从基层一步步混上去的。一直以来,赫鲁晓夫都是斯大林的坚定拥护者和坚决执行者,比如在大清洗的时候,当时政治处分配给他35000名“敌人”的名额,赫鲁晓夫“超额”完成了任务,抓捕了41000人。

靠着对斯大林的绝对忠诚,赫鲁晓夫进入了苏联的最高决策层,但是在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他并不是接班人,事实上斯大林并没有指定接班人,按照和斯大林的关系远近,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和贝利亚的顺位都排在赫鲁晓夫之前,理论上赫鲁晓夫没啥机会能逆袭。

但当时苏联高层的内斗非常严重,经过一番复杂的政治联合之后,赫鲁晓夫干掉了所有的对手,独自站到了权力的巅峰。掌权之后的赫鲁晓夫开始了对斯大林的全面批判,包括了那个著名的“秘密报告”,他说斯大林搞个人崇拜、独断专行、还搞大清洗,批的是一塌糊涂。

凭心而论,这种批判确实太“过”了,不仅歪曲历史,而且恶意谩骂,完全否定了上一代领导人的历史贡献,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动荡,那些在“斯大林模式”下成长的人也对苏联的历史充满了疑问。赫鲁晓夫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斯大林从神坛上拉下来,好让自己登上神坛,而在赫鲁晓夫之后再上台的领导人,又会再次陷入这种历史循环,历史的惯性正在于此。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