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文雅恬静的拼音 非遗故事

非遗故事

2024-01-18 02: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证实,古琴形制直到汉代已经完备。经历代琴人和文人创造性的发展,古琴艺术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

它与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文学等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在曲目积累、演奏技巧、乐律学、传承方式、斫琴工艺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显示出丰富的人文内涵。

浙派古琴的起源与发展

流传于浙江地区的浙派古琴艺术,其发展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时期。

古代浙派古琴艺术起源于南宋,其创始人为郭楚望。郭氏传艺于刘志方,刘志方又传毛仲敏、徐天民,由此形成在当时琴界占有重要地位的浙派。

▲古代浙派古琴创始人郭楚望

其后徐天民门下在元明时期传承四代,将浙派古琴艺术推向顶峰,一时有“浙操徐门”、“徐门正传”之目。入清以后,浙派古琴艺术渐趋衰微。

现代浙派古琴艺术的兴起与琴家徐元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徐元白的琴艺得清末琴家大休上人真传,理论思想则主要源于清代浙派琴学专著《春草堂琴谱》。

▲徐元白

1939年徐元白在南京与徐芝荪等组建“清溪琴社”;1945年与杨洁武等人在重庆组建“天风琴社”。

1946年徐元白又返回杭州与张味真等人组建“西湖月会”,与此同时还编撰了《天风琴谱》及琴论多篇,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极大推动了浙派古琴艺术的复苏和繁荣。

浙派古琴艺术

浙派古琴演奏追求“微、妙、圆、通”的音色,以“清、微、淡、远”的艺术境界为指归,追求文雅、恬静、简洁、洒脱的意境。

浙派古琴演奏经典曲目数十首,包括郭楚望的《潇湘水云》,毛仲敏的《渔歌》、《樵歌》,徐天民的《泽畔吟》等。

传世的浙派琴谱则有《紫霞洞谱》、《霞外琴谱》、《梧冈琴谱》等十余种。

古代浙派古琴艺术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史书载:“近世所习琴操有三:曰江、曰浙、曰闽……习浙操者十或六七。”

近代浙派也在演奏、琴论、制琴、打谱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今天的非遗故事到此结束

我们下期再见

#推荐阅读#

【玉田泥塑】【徐水舞狮】

【评剧】【唐山皮影戏】

【北京玉雕】【北京绢花】

【晋祠庙会】【形意拳】

【孝义木偶戏】【闻喜花馍】

【阜新玛瑙雕】【东北二人转】

【江南丝竹】【越剧】

【功德林素食】【无锡精微绣】

【秦淮灯会】【淮剧】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竹雕】【扬州剪纸】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琵琶艺术(平湖派)】

特别说明:图文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