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时代高校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数学类课程的作用与意义论文 2023新时代高校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3新时代高校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05-14 11: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以“线性代数中的一些数学思想和应用实例”为题,传授基础知识在前沿科技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如分析矩阵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欧式空间方法的使用等,指出高等代数/线性代数课程所传递的数学方法对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养成的重要作用。

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李若教授在题为“北太天元·逆数而行”的报告中,分享了国产基础计算软件北太天元的研发历程与思考,并同步了北太天元软件的现阶段成果与技术进展,及在理论算法发展、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方面所做的重要尝试和推广。

同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徐建平教授介绍了“新时代大学工科数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回顾了同济版《高等数学》教材的发展历程,在传承经典的同时,针对新时代大学工科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和转变提出了相关举措,持续助力新工科发展。

江苏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秦厚荣教授分享了“数学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包括人才培养的路径、理念和保障机制的创新,提出在教学改革中构建新型课程体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重构学生评价机制,进而实现课内课外全方位、本科阶段全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洪祥教授讲述了“如何做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提出时代呼唤着优秀教师,并从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建好一门课、如何编好一本教材三方面,结合教学中的具体案例帮助广大数学教师明确努力方向,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复旦大学张军平教授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下的数学教学与思考”为题,从大模型的简要介绍与现阶段应用进展切入,阐释人工智能对数学教学的影响和积极意义,以及数学统计理论对人工智能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国家级教学名师、广州大学曹广福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大学数学教材建设与课堂教学”,从教材改革的重点、课堂教学的本质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三个方面深度剖析,指出应注重数学思想、强化数学应用,提出“问题是课堂的核心、思想是课堂的灵魂”,并分享了课题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国家级教学名师、厦门大学林亚南教授分享了“一流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从课程、教材、教法、慕课、队伍五个方面,以厦门大学“高等代数”课程组为例,介绍了一流课程建设的经验,并指出要充分认识课程和教材的重要地位,广大数学教师应做到“备好教法,心中有术”。

研讨会共设置了四个分会场,围绕“数学及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十四五’期间高校数学与统计学类一流课程教材建设”“面向‘四新’建设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材融合的创新与实践”等专题,遴选邀请27场分会报告。报告内容全面、代表性好,交流研讨充分。

研讨会设置了论文书面交流专区,张贴拟收录的100余篇教改论文。与会代表及论文作者现场交流论文内容及心得,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