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飞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敦煌飞天造型特点介绍 敦煌飞天

敦煌飞天

2023-05-27 08: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飞天是佛教天宫的精灵,在造型上集中了人间最善良、最美丽的形象,使人觉得亲切并产生佑护感。飞天的美学基调是健康的,表达的是升腾、开朗、乐观的情趣,这也正是飞天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将陆续撷取出敦煌石窟艺术中各个时期经典的飞天图像,以飨读者。

萌发期:从西域和中原飞向敦煌(公元421-556)

北凉、北魏和西魏三个朝代,是佛教东传并在河西走廊传播佛教艺术的时期,也是敦煌壁画创始和骤变的时期。飞天艺术一开始就融合了西域及中原的佛教文化形态,并受到中国神话故事的影响,这三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制约了飞天的创作和演变。

北凉有三个洞窟,飞天造型基本是照搬西域模式绘制。所谓西域模式一是印度原来佛画内容,二是西域传来的人物造型及晕染画法,其特征为面相平圆,躯体短壮,深目大鼻,戴花蔓,披大巾,腰系长裙,半裸赤足,姿态笨重,变色后,呈现粗犷、稚拙的状态。

北魏有九个洞窟,飞天画法较北凉有明显的进步,人体比例适度,比较灵巧,用线准确,粗犷有力,敷色明快,中原飞天与西域飞天比肩飞翔。

西魏存十个洞窟,飞天数量骤增,技法进步,出现三种飞天形式并存现象。一是西域式飞天,形态为光头深目,大鼻大耳,披巾或袈裟,粗犷生动,线条有力。二是中原式,特点是秀骨清像,面貌清瘦,眉目疏朗,头饰双髻,褒衣博带。三是中国神话中的所谓“飞仙”、“羽人”,其形态为兽面、长耳、羽臂、半裸、披巾,多在绘有中国神话题材的壁画中出现。

萌发期的飞天艺术处于模仿阶段。

尸毗王割肉贸鸽中的飞天 十六国 莫高窟第275窟 北壁

在本生故事“尸毗王割肉贸鸽”中,飞天在尸毗王上方飞舞,上身袒裸,双手合十,颂扬尸毗王的牺牲精神。粗线晕染,简练粗犷。

飞天 十六国 莫高窟第272窟 窟顶北披

飞天的长裙白、赭、黑、绿色相间,巾带飞舞,形成浓厚的装饰趣味。飞天面相椭圆,大眼、高鼻、小嘴、额上点吉祥痣,有明显的印度风格。

伎乐飞天画稿 北魏 西千佛洞第7窟 西壁

画稿用土红勾线,画两身飞天,一弹箜篌,一弹琵琶,迎风飞动。线描准确,粗狂有力,技巧纯熟。由此可见当年画工创作过程,因而十分珍贵。

说法图中飞天 北魏 莫高窟第260窟 北壁

佛在鹿野苑说法,宝盖上有两身飞天,一身捧花盘,一身散花,表示欢庆。流利的白色长线勾画出长长的裙裾和飘带,同时也可看出晕染的痕迹。色彩深浅搭配,显得丰富多彩。

说法图飞天 北魏 莫高窟第248窟 北壁

在佛说法图上方绘有飞天,头戴宝冠,面相丰圆,挥臂散花,上身袒裸,身形修长,细腰,下着长裙,巾带长而宽,表现出动态的节奏。

起舞飞天 西魏 莫高窟第249窟 南壁

上部飞天身穿玄色长袍,中原形象,舞蹈中伸手握住龙尾。下部飞天面相丰圆,身形健壮,袒裸上身,着长裙,双脚倒垂,作扭腰肢姿态,为西域形象。构图巧妙有趣。

屈腿飞天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南壁上部

飞天上身挺立,着羊肠裙成锐角拖长裹足,长巾飘飞,空中点缀有无数天花流云,构成整体的动感和装饰效果。姿态优美生动,动态极有韵律感。

持花飞天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窟顶西披

两身的飞天头梳发髻,裸上身,双手合十,花叶从手中生出,下穿窄裙紧带,秀骨飘逸,相对飞翔。面部和服饰均为线描加晕染,增强了立体感。

佛背光飞天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西壁龛顶

在佛火焰纹背光一侧,飞天头戴宝冠,圆鼻细眼,袒裸上身,着长裙,转身飞动。采用西域晕染画法,以土红为地,热烈浓艳。构图巧妙,勾线技法纯熟,令人赞叹。

听法飞天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北壁

在说法图中,佛背光及华盖两侧画飞天听法护持。飞天头梳双髻,弯眉媚眼,裸上身,饰项链、臂钏和手镯,长裙一波三折,裙尾如羽翼,长巾向上飘动,给人以动感。人物用赭石色定形线,敷色淡淡,形象为中原式,画面虽小,人物却栩栩如生。

童子飞天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南壁

童子飞天为男身,白色肌肤,两颊加色晕染,双腿上翘,披蓝色长巾。

击鼓伎乐飞天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南壁

伎乐飞天头梳发髻,上身挺立,挥手击鼓,鼓面有脐。长裙成锐角拖长裹足,长巾飘飞,空中点缀有无数天花流云,构成整体的动感和装饰效果。此窟所绘伎乐飞天为秀骨清像造型,动态极有韵律感,堪称敦煌飞天的精品。

佛背光飞天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西壁龛顶

飞天作散花舞蹈姿态,上一身转身回首,着石绿色裙,下一身前腿盘曲外露,着赭色裙。眉眼勾画生动,手势富有变化,勾线及晕染均佳。

持节羽人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窟顶南披

羽人长耳兽面,臂生蓝色羽翼,双手持节,裸上身,下着犊鼻短裤。体形极其瘦长,表现出急速飞行的效果。

天宫伎乐飞天 西魏 莫高窟第461窟 窟顶

在天宫栏墙之上,绘伎乐飞天一周。飞天头梳双髻(又称飞天髻),有赭红色头光,双手弹奏乐器,身着中原汉式大袍,披飘带,袍下摆在风中呈牙旗形翻卷,表现出飞动感。白发,未着色,肌肤用中原式晕染法,层次清晰可见,服饰色彩鲜艳如初。

文章转自:敦煌研究院,图文来源于《敦煌石窟全集:飞天画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