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起源看教育本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教育心理学的本质属性 从教育起源看教育本质

从教育起源看教育本质

2024-04-08 14: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教育起源看教育本质

 

贾艳茹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摘  要:长期以来,教育的起源和本质在教育界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本质进行界定,来对各种教育起源的学说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认识教育本质的建议:1、教育随着人类的发展,其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的历史性;2、对教育如何定义就决定了教育起源于何时;3、教育本质应该兼顾到教育的三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4、教育的起源问题不仅仅是教育学科本身的问题,它与历史、考古、社会学等学科都是紧密联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只有在这些学科中解决了,才会在教育学科中得到解决。

关键词:教育  起源  本质

 

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教育理论界一直是众说纷纭。继1978年教育界展开的教育本质大争论之后,教育理论界对教育本质的探讨从未间断过。那么本质的涵义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理解本质和教育本质呢?

一、对“本质”的界定

什么是事物的本质?根据苏联H・T・弗罗洛夫主编的《哲学辞典》注释:本质是“事物的涵义,表明该事物就是它自身,而不同于其他一切事物,并且还不同于该事物在某种情况影响下经常变化的状态,”① “本质不是在事物之外,而是在事物之中,并作为事物共同的主要特征、事物的规律而贯穿事物之内”,②又说:“本质是决定物质体系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趋向的一些深刻联系、关系和内在规律的总和”。又据《辞海》注释:“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构成,是事物的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又说“本质从整体上规定事物的性能和发展方向”。③

    根据以上的一系列引证,我们认为对事物“本质”的界定,可以界定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内涵,是该事物必然具有也必须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和最稳定的共同属性

事物的本质就该类事物内部来说,是它们必然具有也必须具有的共同属性。凡不具有这种共同属性的事物都将被排斥在该类事物之外,相反,一切具有这种共同属性的事物,都应归入该类。事物的本质又是事物最一般、最普遍、最稳定的性质,是该类事物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具有的属性。

(二)事物的本质是该类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是该事物不同于其他一切事物的特有属性

一类事物的本质,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是它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该类事物内部特殊矛盾决定的,是它不同于一切事物的原因和根据,也是划分该事物属性的重要准则。所以,事物的本质是该事物自身的类的规定性,而不是由外部事物规定的。

(三)事物的本质又是规定和影响事物各种非本质属性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

当某类事物同时具有几个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矛盾,同时也具有了几个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在这种情况下,事物的本质又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所决定的根本性质。

(四)事物的本质是表现事物内部深处所发生的过程,反映事物内部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的属性

事物的本质是把事物的各个组成要素按照一定规律联系起来、统一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的原因和根据,是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作用过程。所以说,事物的本质是表现事物内部深处所发生的过程,反映事物内部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的属性。

二、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对各种教育起源和教育本质的学说进行分析

(一)教育起源于需要说

能把教育的起源归纳为“需要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的需要;2.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3.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前面两者都是在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上探寻教育的本源,其中也包括我们熟知的“劳动起源说”。最后一种不仅注意到人类生活的需要,而且也关注到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不管是“单一需要说”还是“双重需要说”,需要都只能作为促进教育发展的外部动力,而不可能作为教育自身内部的属性。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来,“教育起源于需要”说是站不住脚的。

(二)教育起源于人生发展说

教育起源于“人生发展说”是在批判“需要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需要并不是教育活动赖以产生的真正源头,需要也是在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教育的最终本源在于以劳动创造为核心的人的全部生活的矛盾运动,简称人生的发展,这才是教育赖以产生的真正源头。

教育内部体系中最基本的矛盾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持此观点的论者虽然称教育产生于“人生的发展”,但是在此观点中认为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人和劳动的关系。这样就背离了教育中最基本的本质属性。所以此观点也是错误的。

(三)教育起源于社会化影响说

持本论点的人认为:教育起源于产生了语言后的原始人类对年幼一代所施加的社会化影响。这种社会化影响活动,就其内容说,不仅有生产知识经验的传递,而且还有已形成的原始的风俗习惯等的传递;就其活动空间看,一般不再劳动现场,而是在劳动以外的原始人聚居的洞穴内;就传授的顺序来看,社会生活经验的传授往往早于生产知识经验的传授。

本论点肯定了教育是一个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并且也肯定了教育传递人类生产生活经验知识的作用。但是却忽视了教育的创造和创新的功能,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个观点也是不全面的。

(四)教育起源于“超生物经验的传递和交流说”

此观点的主要内容有:教育起源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超生物经验的传递和交流。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其内容在于传递超生物经验;其目的在于促进个体人的形成,促进整个人类的发展和完善;其特点在于有指导地自觉传授人类已经获得的各种知识、技能、规范;其方式必须借助于抽象思维和语言;其作用在于不仅促进了人类生理、心理和超生物肢体的形成、发展,而且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这个定义是从教育现象学的角度提出来的,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或社会现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且从教育者出发,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培养教育者所希望的人。这类定义很少讲到受教育者本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他们的自我发展。这样就忽视了教育过程中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这个观点也是不正确的。

(五)教育起源于交往说

有论者认为,如果从形态的角度讲,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而不是生产劳动。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借助于人自己创造的工具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关系方式,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方式。因此,教育的形态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总是由双方组成,交往总包含着内容,交往也需要一定的媒体。由此可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使是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具备了教育所必需的基本因素。交往并不是教育,但它蕴含着产生教育的因素,当交往的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一种以传递经验、影响人的身心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时,交往才能转化为教育。

此观点的论者认为,交往和教育虽然不是同一概念,但是交往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质变成为教育。但是,交往只能是教育的形式之一而已,不可能作为教育本身的起源。交往虽然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教育形式的起源,但是并未揭露出教育的本质。

(六)教育起源于人类教育的前身

这种观点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古猿的教育,即古猿为了维持自己的类的存在而将自己固有的求生技能传授给下一代的行为,就是教育的起源。

持此观点的论者认为从哲学本质上讲,教育只有可能起源于教育,而不可能起源于其他,但是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动物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传授给下一代的求生技能,只是一种本能行为,不能算是教育。论者从根本上忽视了人和动物的区分,把古猿作为教育主体。混淆了人的教育和动物的传承。所以这个观点也是有欠缺的。

三、通过以上分析,提出一些认识教育本质的建议

(一)对教育如何定义就决定了教育起源于何时

历史上各国教育家对教育理解和诠释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没有给教育下完整的定义,主要是从教育的作用和教育的目的这两个角度提出教育的涵义。所以这些为教育下的定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若是从这些教育的定义中返回来探究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则不得而知。

(二)教育本质应该兼顾到教育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

教育是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但是不同时期的教育都脱离不了这三个要素,不同时期的教育不同,主要是表现在这三个方面的变化。但是从教育的起源来看,教育产生初期的环境即教育条件,对我们今天认识教育的本质也有着启示意义。

(三)教育随着人类的发展,其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

有人称之为教育的永恒性和历史性,历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的,不同时代对教育有不同的要求,不同时代、不同利益集团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认识;二是横向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历史变迁、文化背景不同,从而对教育也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永恒性却值得商榷,如果教育是永恒的,那么教育就是无始无终的,而我们对教育起源的讨论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四)教育学科不是孤立的,是与其他学科紧密相关的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教育的起源问题不仅仅是教育学科本身的问题,它与历史、考古、社会学等学科都是紧密联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只有在这些学科中解决了, 才会在教育学科中得到解决。如果从哲学角度来讲,教育只有可能起源于教育本身,而教育又是人特有的教育活动,所以在人类产生之时,教育也就伴随产生了,那么教育起源于何时的问题就可以追溯到人类究竟产生于何时。由此看来,只有在考古学和哲学等与教育有紧密相关的学科有所发展,教育学科才能相应的得到发展。

 

  释:

①②③转引自洪宝书.教育本质与规律[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12).P20.

 

参考文献

[1]洪宝书.教育本质与规律[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12).

[2]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10).

[3]叶澜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教育学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6).

[5]王凌皓,姚玉香.教育起源学说综述[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1).

[6]齐梅,柳海民.关于教育起源的假想与推断[J].辽宁教育研究,2004,(7).

[7]黎琼锋.教育是什么:源自教育隐喻的理解[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3).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