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您创作剧本杀大纲(4)开始创作剧本杀大纲4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故事大纲一般多少字 手把手教您创作剧本杀大纲(4)开始创作剧本杀大纲4

手把手教您创作剧本杀大纲(4)开始创作剧本杀大纲4

2024-05-23 23: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剧本杀大纲创作前的准备工作写了这么多,其实就几个字:想写大纲,先想人物;想写人物,先想角色。

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我们正式开始创作剧本杀的大纲。我们先建立大纲文本的结构,分为剧情梗概、人物剧情和核心诡计三大部分;其中人物剧情部分涉及到几个人物都需要分别撰写,结构上分为社会关系、行为动机和人物情节三部分。文末会有一个word模板大家可以下载,用导航模式观看。

一,描述剧情主题

把之前写在纸上的那句不到30字的话写过来。

如果严格按照本文的要求去做的话,这个时候的主题应该已经非常明确,讲给别人听的时候理解应该相当一致。把它写在这里的作用,就是创作者可以随时去检查,接下来的剧情梗概和人物剧情,是否贴合整个主题。

二,撰写故事梗概:

什么是故事梗概?由于和它类似的概念还有剧情描述、故事简介、故事要点等,为了更准确的说明剧本杀大纲中的故事梗概是什么,我们先来做一个定义。注意,此定义仅适用于阅读本文时使用。

剧本梗概是对剧本时间内主要事件的客观描述。这个定义内有几个关键词:剧本时间内、主要、客观,而他们都是围绕着“事件”这个中心词来产生作用。

剧本时间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既包括开始时间,也包括结束时间;二是仅指剧本中刚刚发生的事情;

主要:是指对剧情关系重大、能够影响剧情转折、对剧情发展能够起到关键作用、能够决定剧情最终结局的故事情节;

客观:指不夹杂任何个人感情、意见和态度。基本要求是:不修辞、不评价、不渲染、不解释、不发问。

剧本杀大纲的故事梗概是紧紧围绕“事件”来进行描述的。这些事件作者都认为自己脑中已经想好了,但他们可能是创作冲动,可能是场景片段,也可能是完整的人物情节,不管是什么的,都需要写成梗概才能让别人知道。

按照剧本杀故事梗概的定义来看,很多作者撰写的剧情梗概常见问题如下:

用很大篇幅写了过去发生的事情:这是故事背景,并非发生在剧本事件内;

没有描述开始或者结束的情节:整个故事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或者又在哪里结束;

非主要情节:描述的情节作为手段/方式/工具出现,并非必要或不可替代。这个也是检验人物关系的法宝。比如主要情节是角色A闯入大楼偷取了服务器资料。那么角色A如何闯入大楼就是非主要情节,他可以易容、可以偷工卡、可以钻下水道,不论用什么方法,都不会对他偷取服务器资料构成影响,这样的情节就不需要写在梗概中。当然如果这个过程中造成的后果,在之后对剧情转折起到关键作用,那就另当别论。

没有情节:很多作者写了一个类似《走近科学》的片头独白;

修辞过多:个别修辞是作者行文习惯,并非严格杜绝。但修辞过多,和剧情是否完整丰富并没有直接联系;

对人或者事件进行评价: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梗概中不要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也不要加入对人物或者事件的评价性意见;

文字渲染过多:好文笔有助于阅读,但大纲阶段平铺直叙用词准确就过关;

解释性文字过多:不需要解释人物动机,不需要解释人物关系,不需要解释一切。恰恰相反,其他人看完剧情梗概后,可能和作者预想的解释不一样,但同样合情合理,这才是优秀的故事梗概;如果仅有作者一种解释才能逻辑自洽,恐怕这才是牵强的真实表现;

问问题:直接写答案就好,作者是角色的上帝,是造物主,是全能全知,读者不是。

梗概的字数不宜过多,一般应该控制在800字以内,超过800字的如果不是剧情足够丰富,恐怕都达不到客观描述的标准。

在结构上,剧情梗概放在了剧本杀大纲的第一部分,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编辑第一时间看到剧情梗概,以确定整个剧情的完整性、主题和丰富程度。但在作者的撰写过程中,剧情梗概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数次修订方可完成,甚至可能是最后才完成的。这个同样是基于剧本杀体裁的特点。

剧本杀是“多主角”的剧情结构。每个角色最终的剧本,都应该是以自己为主角的剧本,这是剧本杀和影视、话剧等剧本最大的不同。但除了每个角色的背景故事,他们的所有剧情又是在同一时间段内发生在同一地点,所以从作者创作角度看,从一开始就把所有情节都考虑完整是有极高难度的。

我们的建议是,把剧情梗概分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