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报道!袁辉的支教故事,依然很感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支教老师感动十大人物 央视报道!袁辉的支教故事,依然很感动......

央视报道!袁辉的支教故事,依然很感动......

2024-05-08 11: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2年9月8日,巴东县清太坪镇姜家湾教学点来了一位年轻小伙子。

此前,这所学校只有一名老师,就是全国媒体关注的“拐杖教师”谭定才。

那天,谭定才正在讲课,一个年轻人推开教室门。他戴着眼镜,背着登山包,手里还提着一个包,自我介绍叫袁辉。

袁辉来自江苏徐州,2011年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在父亲的公司从事半年多行政管理工作后,觉得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2012年6月,他和父母打过招呼,决定去西部做志愿者。他先后到过四川小凉山、贵州黔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终因语言不通另寻他处。

辗转途中,袁辉突然想起曾在中央电视台看过谭定才拄双拐坚守讲台的事迹。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后,袁辉从贵州搭车至巴东县野三关镇,换乘三轮车来到姜家湾教学点。

“我们这里工作环境差,待遇也不高,你是不是去找一份好工作?”谭定才委婉地表达了他的意思。“我有工作,但已放弃。我不是为了钱,我更愿意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让人生经历更丰富。”袁辉坦率地说。

袁辉将随身行李取出,20多本书,一个睡袋,几套衣服。谭定才收拾出一间房,支起床铺。这就是袁辉在清太坪镇支教的“家”。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小伙子在巴东一待就是6年。

特别家教,一个学生不能少

田艳清是清太坪镇青果山村人,刚学会走路时摔骨折过,医院诊断孩子可能是“玻璃娃娃”,骨头易碎,无法治疗。田艳清的母亲张彩英右手烧伤,父亲有病,一家人生活困难。“她妈妈也想去大医院给小艳清看病,但终拿不出钱来。”袁辉对这个孩子印象深刻,“小艳清学习特别用功。”

田艳清上学没多久,由于身体原因回家了。袁辉知道她特别想读书的情况后,决定每周抽出两天到她家,为她一人上课。

袁辉最初支教的姜家湾小学,距田艳清家有8公里山路,步行要一个多小时。为节约时间,袁辉花1000元买了辆二手摩托车,每周四和周六为田艳清上课,风雨无阻。

袁辉调到白沙小学后,距田艳清家更远了。摩托车跑坏了修不好了,他就到修车店买折旧车。知情的店主半价卖给他。

虽然补课占用了他的休息时间,但袁辉十分快乐。他说,现在田艳清的学习进度基本与全班同学同步。

袁辉坚持上门上课,张彩英既感动又内疚:“我们给不起袁老师一分钱的报酬不说,车的油钱都要他自己出,他还经常给艳清带零食和学习用具……”

坚持为小艳清补课,大家都说这是“一个人的特别家教”。田艳清说:“我最开心的事情是听到老师讲课,最害怕哪天老师走了,不来了!”

热心助教,用爱温暖孩子们

袁辉从姜家湾小学调到白沙小学后,承担着三年级和六年级的数学以及四年级的诗词教学任务。此外,附近的野三关民族中学、清太坪民族中学、清太坪民族小学和白沙中学,他都有课要带。

在姜家湾小学时,袁辉要自己做饭,白菜和土豆洗净、煮熟,拌上豆瓣酱,就是一顿饭。白沙小学条件相对好些,可以到学校食堂解决吃饭问题。

平时,袁辉陪着孩子们学习、游戏。孩子们不在时,他会一个人打球,只能独自投篮,或者找人打乒乓球,没有多余的事情可做。

夜深人静,袁辉喜欢看书,他希望用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思考,让专业知识再提升一个档次。闲暇时间,学过俄语的他会读俄国文学原著,自学希腊语。他说,学习可以让自己充实,不再感觉孤独。

袁辉所带的学生,多数家庭困难。支教期间,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学生争取更多捐助,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冬天,看到学校里的一些学生穿着单薄,他便与母校的红十字会联系,为贫困学生捐赠衣服300多套。袁辉的很多大学同学成了山里孩子们的知心大哥哥、大姐姐,他们用爱心鼓励孩子们好学成才。

袁辉的一个朋友是做建材生意的,对袁辉到巴东做志愿者很是敬佩,邀请了一批重庆、恩施的朋友,为山区的贫困孩子购买衣物及生活用品,提供生活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经袁辉牵线搭桥,他们分别与田艳清等同学结成帮扶对子。

6年过去了,袁辉说,他将继续在清太坪支教,尽自己的能力多为孩子们办一些实事。

来源: 央视网 湖北文明网

编辑|谭晓华

审核|邓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