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期《咏春的擒拿技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擒拿手法勾腕图片 第十七期《咏春的擒拿技法》

第十七期《咏春的擒拿技法》

2023-12-15 09: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笔者于上一期的文章提及到「寻桥」和「标指」都记载著一式「擒拿技法」,并且说咏春的其他「擒拿技法」都是从这两式变化而来。至于详细如何,由于篇幅所限,便没再多讲了,令到各位密友可能「一头雾水」。为了帮各位「拨开云雾见青天」,所以今期除了有文字之外,还特意加上了本人亲自操刀的「无码」「大尺度」照片。

的确,咏春拳拥有这么多手法,若果算上由其他手法组合而成的「擒拿技法」,其实并不止两式。至于为甚么说「咏春的擒拿技法」都是由这两式演变而来呢?很简单,因为一式是将手肘「折曲」从而控制「肩关节」的锁法;另一式则是将手肘「拉直」从而压制「肘关节」的锁法。

要知道「擒拿技法」这回事,不外乎「直」和「曲」;即使是破解的方法,也不外乎是「直」和「曲」;甚至乎本人的文笔,亦不外乎是「直」和「曲」。当然,阁下那根又粗又长的……手指……也是一样,都不外乎是「直」和「曲」……抱歉,这话说得太「踩界」了,一定不是我的作风。(曲)

正所谓「又要威,又要戴头盔」,我也在此戴一戴头盔。先说明,下列照片由于模型及场景的「条件所限」,各位就不要「吹毛求疵」了,「步法」和「位置」烦请各位「脑补」。对了,拍片这件事,留给各位有心人吧,贫僧拍拍照就好了。

【寻桥——锁踭手】

「双伏手——锁踭手三式——连环正掌三式…」

这组技法大部分派系都叫「托踭手」或「拍踭手」,但我觉得都「词不达意」,因为很容易令人联想起,那些不合理的「拍断手踭」解法。由于这是一式将「肘关节」折曲再「反锁」于背后的「擒锁技法」,故此,笔者认为「锁踭手」这个名字较为恰当。

此技法的重点,在于由托转伏、由伏转托的转换动作。实际操作起来,一手擸腕、一手托踭,双手同时「反扭」,将对方的「肘关节」折曲之后再「反锁」于背后。防身自卫来说,其功效十分显著,除了能扭伤对方「肩关节」之外,还能「锁控」著对方。

重申,咏春是打击系的武术,所以于「套路」里的后续是用掌击打后脑。至于它的解法,就是用「小念头」的「侧按掌」,伸直「肘关节」令其没有了「支点」,对方便「反扭」不到了。

【标指——折踭手】

「双擸手——转马折踭手——转马勾搥…」

顾名思义,这是一组折断或压断「肘关节」的技法。这一式在主流咏春里面,很多人只解释为「拖桥摔跌」的技法,但其实在佛山的支流里面,它是一式「擒拿锁技」,「摔跌」只是其后续变化而已。

技法的重点在于施力撑压「肘关节」。实际操作是一手擸腕作「力点」往后拉、另一手擸踭作「支点」向前撑、转马旋身之馀,双手同时发力,此时便可对「肘关节」造成伤害,及后变化或可向下压,或可再加上摔跌技法。

再一次重申,咏春是打击系的武术,所以这招于「套路」里的后续,是以转马勾搥攻击对方。至于解法,是以「步法」走位,使「肘关节」弯曲,对方就不能撑压我方「肘关节」了。

〈后语〉

正所谓:「各师各法,各庙各菩萨」……开头抛书包,亦是我风格……笔者于本文所写的,仅是我个人觉得合理的解法,并没有说谁对谁错,「功夫」这东西,用得顺手就行了,管它是不是宗师所教。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