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制作手册|摄影中的Coverage是什么意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摄影场景是什么意思啊 电影制作手册|摄影中的Coverage是什么意思?

电影制作手册|摄影中的Coverage是什么意思?

2024-07-15 13: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Coverage,直译为覆盖镜头,是相对主镜头(Master )而言的。

简单地说就是先从主镜头完整地过一遍戏,之后再根据情况选择从不同于主镜头的角度再把某些内容再拍一遍,是为‘覆盖’(coverage)。

主镜头-覆盖镜头的拍法是最主流的场景拍摄流程,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先主后覆的顺序首先解决了‘接戏’的问题;其次给现场创作留下了空间:在主镜头过戏的过程中可以对现有分镜进行调整,增加或删除覆盖镜头;在主镜头完成之后,在时间允许,尊重演员的情况下,拍摄适量的覆盖镜头,可以为后期剪辑的再次创作创造更多选择。

我自己的工作流程是:先通过分镜确定一个大概的主镜头-覆盖镜头方案,然后利用排练、试拍以及拍摄主镜头的过程调整覆盖镜头。我会比较谨慎地对待一种“监视器思维”—即对画面的预设凌驾于表演和戏的内容之上。

“监视器思维”的一种极端情况就是对覆盖镜头的滥用:所有位置来一遍。当然,不要为了覆盖而覆盖的反面也同样成立,如果你开拍之前就铁了心不要覆盖镜头也从某种程度上扼杀了现场创作的可能性。

主镜头-覆盖镜头只是场景拍摄流程中的一种。有一些视觉叙事非常强的导演选择不拍覆盖镜头,比如奉俊昊。他有着非常精准的分镜设计,甚至在剧本阶段就已经在脑海中进行剪辑了。拍摄时不同镜头之间互相覆盖的部分极为有限。

当然,像奉俊昊这种拍法(Shot-by-Shot )意味着在后期剪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小麻烦。寄生虫的剪辑师在访谈中透露,由于没有拍摄覆盖镜头,如果某一个镜头拍坏了,只能用同一镜头的其他条数拼凑成一条可用的素材。这种情况在韦斯·安德森的电影中也屡见不鲜。

相反,另一个喜欢自己画分镜的导演却曾经因此吃了亏。是枝裕和在拍摄完剧情长片处女作《幻之光》之后对这部作品并不满意。侯孝贤导演一针见血地问他,拍摄的时候是不是太严格按照分镜去拍了,是枝这才明白问题所在。

对于年轻创作者来说,在自己对影片节奏的把握尚未成熟时,合理地使用覆盖镜头,学会在拍摄现场放弃和修改覆盖镜头,是我认为比单纯搞清楚Coverage概念更值得探讨和分享的地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