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电路设计之“摄像头模组简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摄像头类别分类标准 硬件电路设计之“摄像头模组简介”

硬件电路设计之“摄像头模组简介”

2023-04-01 19: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主要介绍摄像头模组的构成,sensor的分类及接口等等。

摄像头模组的构成

大家都知道摄像机的形态或者对外接口各种各样的都有,但内部模组基本都由镜头、基座、滤光片、sensor、DSP(含ISP)、PCB基板等部分组成,至于对外接口则根据产品的不同应用场景,有各种各样的接口类型,DSP部分同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使用方式,处理的需求也不一样,有的直接包含在sensor中,有的需要外接专用芯片进行处理。

Lens & Holder

镜头是将拍摄景物在传感器上成像的器件,它通常由由几片透镜组成。从材质上看,摄像头的镜头可分为塑胶透镜和玻璃透镜。

通常摄像头用的镜头构造有:1P、2P、1G1P、1G2P、2G2P、4G(P代表Plastic,G代表Glass)等。透镜越多,成本越高;玻璃透镜比塑胶贵。因此一个品质好的摄像头应该是采用玻璃镜头,成像效果就相对塑胶镜头会好。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摄像头产品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会采用塑胶镜头或半塑胶半玻璃镜头(即:1P、2P、1G1P、1G2P等)。

镜头座如果从材质上来说,分为金属材质和塑料材质。镜头座从接口上面来区分的话,可以分为C、CS、M12、M9、M8等等各种不同接口的镜头,这就是根据你的需求选择。

单词“C”的来历是“cinema”(电影)的打头字母,C接口的起源是摄影机镜头。目前,C接口是由 从16毫米摄影机、电视摄像机、三目显微镜的标准接口。C接口镜头提供一个公口的螺纹与相机的母口配合。螺纹的直径是1英寸(25毫米),每英寸32圈螺纹,根据“ANSI B1.1”标准设计的。

C接口的焦平面距离是17.526毫米。

CS接口是焦平面距离12.52毫米,其余参数同C接口(C-Mount Adapter)。

所以使用一个“C/CS的5mm接环”就可以将“C口镜头”转换成“CS接口”。

Image Sensor

图像传感器分为两类:CCD(Charge Couple Device) :电荷耦合器件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CD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噪音小,信噪比大。但是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功耗高。CMOS的优点是集成度高、功耗低(不到CCD的1/3)、成本低。但是噪音比较大、灵敏度较低、对光源要求高。

Image Sensor的封装工艺主要有三种:LCC(Leadless Chip Carrier)、CSP(Chip Scale Package)、COB(Chip On Board)。

Sensor Interface

Image Sensor对外接口常见的有两种:串行和并行,串行的基本都采用CSI,并行的采用DVP。

ISP & DSP

ISP是Image Signal Processor(图像信号处理器)的简称,而DSP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缩写。

ISP一般用来处理Image Sensor(图像传感器)的输出数据,如做AEC(自动曝光控制)、AGC(自动增益控制)、AWB(自动白平衡)、色彩校正、Lens Shading、Gamma校正、祛除坏点、Auto Black Level、Auto White Level等等功能的处理。

而DSP功能就比较多了,它可以做些拍照以及回显(JPEG的编解码)、录像以及回放(Video 的编解码)、H.264的编解码、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处理。个人理解ISP是一类特殊的处理图像信号的DSP。目前ISP可以作为一颗芯片单独存在,也可以直接集成在Image Sensor内部,对外输出就是经过ISP处理之后的YUV图像,如果不带ISP的Image Sensor输出的就是RAW格式的图像数据。也可以直接集成在AP里面,直接使用AP内部的ISP进行图像信号处理。

以上就是针对摄像头的一些简单介绍,后续会针对相关的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