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女子残忍杀害4岁男童:孩子的恶,到底有多可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揭阳男童被杀妇联微博 17岁女子残忍杀害4岁男童:孩子的恶,到底有多可怕?

17岁女子残忍杀害4岁男童:孩子的恶,到底有多可怕?

2023-12-22 23: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年来,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事件时有发生:截止2021年,全国起诉、批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分别为34634人与27208人,同比上升5.2%与18.8%。”今年两会,就有不少代表为进一步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建言献策。

 

有人说,小孩子的世界是最纯粹的。但他们的纯粹,不一定都是善,还有可能是恶。

亲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谁能想到这个眉宇间透露着可爱的小男孩,已经离开了疼爱他的爸爸妈妈,去了另外一个世界。谁又能想到,将他杀害的是一位17岁的妙龄少女,他最喜欢一起玩的姐姐。

2022年4月22日,广东揭阳普宁高埔镇,一名4岁的小男孩被隔壁街17岁女孩残忍杀害。据爆料者讲述,小男孩和女神关系很要好, 都会叫姐姐 ,有好吃的也会分享给姐姐吃,经常在一起玩。只是没想到的是,那一天,她会对一个4岁的孩子痛下杀手。手段也极其残忍:用玻璃反复割喉,并用石头砸其后脑勺,将男孩虐待致死,还将孩子埋在了自己家后面的铁皮房子里,用沙子将人埋掉,还用洗衣板凳压着。而且一个17岁的女孩子作案时还能精准的避开所有的监控,让人匪夷所思。甚至还能在小男孩丢失后,装作没事人一样帮忙找孩子,指反方向,真的想象不到这是多强大的心里素质。当孩子从被挖出来的时候,还能熟视无睹的站在围观的人群里。

孩子被找到时,孩子紧握着拳头,他也曾拼命挣扎过吧,只是他力气太小了。可是仅仅因为她是一个17岁的孩子,仅仅因为她未成年,就可以残害无辜的生命。他一个4岁的孩子,他有什么么错,以至于要付出丢掉性命这么大的代价。

犯罪无关性别,凶手在事后能冷静做出帮忙找孩子,还可以在现场心安理得的观看,足以证明她有多冷血残暴。未成年法不应该成为某些罪犯的保护伞。他们有很多不是无心之失,更不是一时冲动,他们就是昭然若揭的坏。所谓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难道保护的不应该是未成年的好孩子,而不是未成年的恶魔!

作家郑执在《生吞》一书中说过,“成年人的善是复杂的善,孩子的恶才是纯粹的恶。”未成年这个群体太特殊了,他们是我稚气未脱的孩子,他们也是身背罪案的犯人。可是当这样的一群人长大,他们又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韩剧《少年法庭》,这是一部将镜头对准在一群堕落的孩子的身上的题材。 

你能想象吗, 当一个满脸是血的少年出现在警局门口,面对警员的询问,可以面无表情的掏出杀人凶器,平静的说出:我杀了人......用这个(登山斧)......

几个小时前,8岁的男孩尹知煦惨遭勒杀、肢解。尸块被丢弃在楼顶的水房,器官被扔进了街边的垃圾桶。

面对警方,前来自首的男孩,对罪行供认不讳,毫不掩饰。云淡风轻地把残杀一个与他毫无瓜葛的幼童,描绘成自己的乐趣,开心地讲述自己的作案过程。面对沈法官的讯问,更是露出狂妄而挑衅的冷笑。“你真该看看他那副表情……太爽了!”

他很清楚,自己未满14周岁,就算杀了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根据韩国的《少年法》,未成年人犯罪最高刑期为20年,而未满十四周岁的少年犯,最重的十号处分,也只是在少年院待上两年。两年过后就会被释放,甚至不会留下任何前科记录。法律都会放他一马,其他人又能奈他如何。

这就是未成年犯罪少年的有恃无恐。可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起骇人听闻的谋杀案背后,还有一位隐藏至深的共犯。 

案件真正的主犯是——16岁的女高中生韩睿恩。

看这清纯的长相,谁能想到这这一切的策划都出自他之手。将杀人当做玩乐来发泄快感,不惜将8岁的孩子拐至白成友(上面认罪的男生)家中。一个女生用斧头砍下男孩的有,进行肢解,甚至会在血喷的那一刻,兴奋地起舞。甚至哄骗14岁的白成友替其自首,好逃脱法律的制裁。

所以同样是未成年人,同样是人,他可以因为玩乐狠心砍下别人的四肢,为什么这样的人的就不能坐牢。“少年法”的制定,本意是想给少年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愿意相信他们通过适当的惩戒和教化,能变得好起来。但在以上这些的案件中我们会看到,“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恶魔”。

“社会给了少年犯机会,那谁给受害者机会呢?”那些被残害的家庭完全毁掉,家人整天以泪洗面,吃不下,睡不着,甚至每天爱要自责自己没有保护好孩子,谁又来替无辜者的受害者讨回公道。 难道只能仅凭父母教育孩子:不要长时间停留在空荡荡的校园或者回家的路上;不要轻易去不熟悉的地方,见不熟悉的人;不要深夜逗留在寝室外;发现同学有敌意,要尽快想办法离开......甚至还不能保证他们安然无恙吗?如果没有让他们明白,伤害他人要付出代价,那么有没有可能少年犯会变成成年犯。 

虽然孩子犯错,原生家庭有一定的责任,但也不能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未成年人犯罪的成本是0,当作恶不必付出代价,便会失去最起码的敬畏心。“未成年人”的身份,是他们最好“免死金牌”,也成了他们肆无忌惮的底气。

关于未成年犯罪,这些年舆论争议很厉害,不少人提议废除《少年法》,加大量刑标准,就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但这治标却不能治本。因为孩子“恶念”的萌芽,取决于生长的土壤,也就是家庭教育、父母的管教。那么,作为父母该如何做呢?在这里给出几点小建议:(1)给予孩子有约束的爱:爱孩子并不是一味地顺从,稍懂事起就教他行为有规矩,明白可为和不可为的界限。苏州,一个男孩脚踹奶茶店工作人员扮成的玩偶,站在一旁的男孩妈妈,明知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却没有出言制止,自己也去揪玩偶的耳朵。

看似不是一件大事,可当孩子打人却没有被制止,在他心里就会认为打人没错。当父母的爱失去了界限,孩子就会做出很多突破底线的行为。(2)给予孩子一颗敬畏的心在江苏扬州,一名8岁男孩因贪玩,将路边废弃的油漆涂满马路和栏杆。妈妈得知后,不只是教育一顿就完事,而是要求孩子拿刷子清洗地面3天。

让孩子付出一点“代价”,体验到自己这样做的后果,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父母失去惩戒的教育,那么孩子就会更无知无畏。孩子的恶最初都是认知的错误,但如果没有正确引导,恶,就会被无限地放大。而那时,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