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排球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图片 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

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

2024-06-26 02: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王津津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体育部,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1]2022 年8 月10 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2]排球项目作为“三大球”之一,深受大学生喜爱。“女排精神”在内容层面与爱国主义紧密相连,更是集体主义教育的典范,深刻诠释了“为国争光、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的中华体育精神。

1 排球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时代诉求

2020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1]

2 公共体育排球课程思政现状及问题

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塑造价值观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时期,思政教育则贯穿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全过程。公共体育课程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体育知识的学习、运动技能的锻炼,还是价值引领的过程。让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享受运动乐趣,增强自身体质,不断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既要使学生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思想健康。调研发现,绝大多数高校在公共体育课排球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排球运动技能的教学,忽视排球运动思政内容的挖掘和融合,未能有效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政教育内容。由此看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存在思政内容融合意识偏弱、思政内容不丰富、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等现象。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课程教学,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和思政教育三者相结合,才能发展好公共体育排球课程教学。

3 排球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体育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1]体育课程思政就是在体育活动中“育人”“育德”。[3]由于排球运动具有对抗、趣味、协同等特点,需要教师将排球项目知识、运动技能和时代价值性相融合,将“女排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不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体育精神,不断坚定为国争光的信念。

3.1 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推动公共体育排球课程思政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育人能力与育人意识将取决于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4]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能力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常态、长效开展,离不开高水平、专兼职的师资队伍。首先,是教研室成员共同参与,构建公共体育排球课程思政团队。教师队伍是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者,突出发挥教师在体育课程思政中的主导作用,是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相融合的保障。通过厘清“女排精神”思政元素与公共体育排球课程内在需要的逻辑关系,通过政策制定,规范教学单位、教师本人不同主体的责任和权力,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力”的良好局面:从政策和制度上引导公共体育排球课程思政教育,形成教学单位高位推动、教师个人守土有责的公共体育排球课程思政团队;最后,是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公共体育排球课程思政专兼职师资队伍。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堂教学环境的主要构建者,是推进体育综合改革、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育人的主力军,是实现体育综合育人功能的实施者。[5]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加强政治素养,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不断拓展创新能力,一方面,通过教学单位牵头,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统筹学校资源构建思政教育学习交流平台,通过开展以经验交流、教学培训、集体备课等活动,学习、研究思政专业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努力提高公共体育排球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不断将思政元素融入公共体育排球课程;另一方面,聘请兼职教师,不断充实师资队伍。在教学过程中可融入世界冠军、全国冠军等模范体育人物事迹的积极作用的教育,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因。通过聘请优秀的排球教练员、运动员担任公共体育排球课程的兼职教师,以讲座、沙龙的方式或以日常授课形式纳入教学计划,形成学界与业界的知识结构互补、实践操作。

3.2 挖掘思政元素,丰富教材教案的思政内容

教材、教案内容的制定,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材教案不仅是教师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依据。公共体育排球课程的教材、教案建设,需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导向开展教学目标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长期以来,排球公共体育课程未能有效融入思政内容,多数教材、教案、讲义的制作是以排球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忽视了排球运动项目本身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挖掘与融合。因此,如何融入“女排精神”的思政元素、丰富思政教学资源成为完善公共体育排球课程教材、教案建设的重要任务。首先,挖掘排球运动的课程思政资源。“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女排代表时提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因此,教师应结合本校公共体育排球教学现状,深度挖掘中华民族体育精神,不断引入“女排精神”的思政内容,提高体育课程思政教材水平;其次,利用各类网络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直播、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网络课程资源不断涌现,通过选择网络课程资源中与排球运动、“女排精神”有关的思政内容是丰富公共体育排球思政教学内容和开展教案建设的重要方法。网络课程资源的充分运用,能够起到对现有教材教案内容的补充作用,同时也丰富了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进行学习,实现了老师随时随地教、学生随时随地学,拓展了教与学的时间与空间。

3.3 创新教学方法,延伸教学时空

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向研讨式、启发式、体验式的复合型教学手段转变,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产生深度共鸣,思政教育的效果才会好。为了实现公共体育排球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融合,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女排精神”与课程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目标导向,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思维活起来;以社团活动开展团队化、趣味性的学习、竞赛,以教师辅导运动技能和传授“女排精神”,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思维转起来;以现代化技术手段构建可视化、体验式教学模式,更加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首先,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围绕促进学生思想认知境界和社会责任感的提高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女排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体育精神的意识,将优秀体育团队的为国争光、顽强拼搏、刻苦训练等内容融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通过沉浸体验教学法参与各级体育竞赛,让学生现场体验,感受排球运动的魅力、运动员团队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随着科技的发展,将5G、VR 等技术运用到排球教学活动中,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重构教学场景、转变教学模式,通过微动画、微视频等可视化手段讲解、分析活动内容,让学生以体验的方式“身临其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课内+课外”,开展体育思政第二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桥梁,更是体育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这需要广大体育教师守好体育课堂这一主阵地,积极打造认同载体,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不断将体育道德与身心素质相结合。由于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且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缺乏思想教育,需要教学单位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实践环节的思政教育,以实现课程教学的时空拓展。通过组织校级、院系、社团三个层次的排球课外活动,加大排球运动的普及和推广力度:一方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锻炼了身体;另一方面在活动中以竞赛形式不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不断坚韧意志品质。通过“课内+课外”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特别是体育竞赛、群体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辅导学生技术要领和提高学生竞技水平,更加有助于增强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实现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升华。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