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自驾去西藏有多危险?为什么不建议你第一次进藏就单车自驾,这就是原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拉萨自驾路线危险不 看看自驾去西藏有多危险?为什么不建议你第一次进藏就单车自驾,这就是原因!

看看自驾去西藏有多危险?为什么不建议你第一次进藏就单车自驾,这就是原因!

2024-07-06 21: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自驾游

  一直是一个不分年龄段都很追求的事情。

  随着西藏旅游的推广,

  许多游客选择自驾进藏,

  一路大美风光,着实让所有人流连忘返。

  

  

  

  然而进藏路上的各种车祸,

  随着自驾车辆的剧增而不断发生。

  无论是北线还是南线,

  川藏公路以风景优美、路途艰险著称,

  须翻高山、跨急流,

  路途艰辛且多危险。

  

  

  不论是走川藏线从成都到西藏,

  还是选择青藏线、滇藏线或其它线路,

  如果你决定自己开车去西藏,

  一定要提前了解去西藏的注意事项。

  

  01

  自驾去西藏,对车辆有损害吗?

  

  自驾去西藏一般首选都是越野车,但是也有些人会说开那种商务两用车,但是在对于自驾游来说其实那些商务用车比较容易会出现很多问题。时至今日,越野车依然是在藏区使用的最理想的车型。

  

  虽然,近几年藏区道路都有很大的改善,很多人开轿车、跑车就进藏,其中的辛酸估计也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了。开过高原、爬过山路的老司机都清楚:车子在海拔高的地方,因为氧气含量不足,导致发动机燃烧不尽,这样动力就不足,爬坡受阻,这也就是为什么建议西藏自驾使用越野车。

  

  另外西藏普遍路宽不够,大部分是:双向两车道,以及燃油不充分,超车时速度提不起来,这样无形之中,导致车辆在山路超车时,没有按照预定的时间超过去,而对面迎面又来车,结果可想而知。

  

  也有人问自驾进藏,对车辆损害大不大?小编在这里想说的是:进藏最好别开自己的车,因为一趟下来,很可能你就想二手处理掉了。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自驾西藏与在城市开车上下班的区别,无非在于两个方面:高原低压缺氧的环境,路面崎岖坑洼不断。

  曾经有驴友说,他在云南香格里拉租了一辆轿车,独自一人走滇藏线到西藏拉萨。全程路面坑洼不断,开到拉萨时直接把车子开报废了,最后赔了几万块钱。

  

  那么自驾进藏,对车辆损害到底有多大?

  1、在高原地区由于氧气稀薄,车辆发动机的氧传感器发生故障的几率比较大。

  2、如果你开的是普通家用车,不是硬派越野车,那么在过坑坑坎坎的时候对汽车的悬梁架损害很大,因为它们大多主打舒适,悬架运动行程太柔和,所以很容易弹簧运动行程压到底,这一点不比于越野车硬朗的悬架弹簧。

  3、轮胎磨损。一条轮胎行程4万公里是一个结束的话,走了1万公里,已经用去了他四分之一的寿命,这里说一下,特别是旧车,轮胎胎纹低于2.5毫米,就不适合去西藏了。还有就是,去想回程上高速之前,一定要看看轮胎的磨损程度,有没有什么其他的裂痕,特别是前轮胎的内侧,预防爆胎带来的风险。

  

  

  开自己的车进藏,是很多人的梦想,因为一路都是自由自在,开到哪儿就在哪儿玩,在哪儿休息,不受任何拘束。但是自驾进藏需要注意很多方面:

  01

  尽量驾驶对汽柴油标号要求不高的车辆。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用油标号高的车在高原地区会出现问题,而且在藏区很多地方也加不了高标号的汽柴油。补充一点:加油时要进行登记,必须携带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不然可能连油都加不上。

  02

  尽量开结实耐操、方便维修的车辆。只要车辆在使用,又在一定的海拔之上,再加上复杂的路况,就没有不坏的车,一定要选择方便维修的车型。再加上西藏地处偏僻,一路上修车的店不多,甚至很多店里的汽车零件都不齐全。所以,川藏线上普遍的车待遇也会好很多,更方便维修。

  03

  如果你只是想走走普通路线,两驱不是不行,但一些条件恶劣的地区还是建议使用高性能的硬地越野车。我们出行在外,快乐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想去无人区和沙漠地区的朋友,谁也不想把自己精心计划的摄影之旅变成一次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因此建议选择有独立分时四驱功能的越野车。

  0 4

  不管你是开越野车还是轿车,最好是能结成车队一起出发,路上要是遇到什么困难,相互也能有个照应。千万不要一个人自驾去西藏!

  02

  为什么不建议一个人自驾西藏?

  

  一生一次西藏旅游是很多人的梦想。一场西藏之旅不仅能欣赏青藏高原美景,开拓眼界,更能在战胜高原恶劣环境中磨砺意志。但我们不建议驴友们一个人自驾去西藏。

  

  去西藏自驾游,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去,刚开始对沿途路上的风景充满了好奇,精力充沛,但是随着进藏的深入,风景看多了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加上每天要开几百公里的路程,一个人驾车没有人聊天很容易产生疲劳感,疲劳驾驶人就会感到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致使驾驶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不当,极易发生事故。尤其是一个人驾车时,最容易产生疲劳,所以千万不要疲劳驾驶。

  

  另外如果一个人开车在进藏在路上车辆出现抛锚等故障,连一个帮手都没有,如果在人烟罕至的地方连修理厂都没有一个,那就只能干着急了。

  

  再则,很多没有来过西藏的司机,以为西藏路况应该会很好,实际情况是:西藏拉萨市方圆400km有高速公路,其他地段路况都是省道和国道。部分路段:巴塘至左贡----水毁路段,至今每年都在修;那曲至昆仑山----将近500km搓板路,速度过快车就会被颠翻到沟里.......(路况复杂,谨慎驾驶)

  

  还有就是第一次进藏,即使做了具体线路的行程安排,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西藏很多路况限速,这样原本计划“某天到达哪个村子或县上”的时间,没有按照预期的行驶,前不着店,后不着村,只能连夜赶路。本来长时间开车就易疲惫,外加突如其来的高原反应,很容易在赶夜路的时候,司机的视角出现模糊,或出现盲区,导致事故的发生。

  

  现在青藏线和川藏线,仍然是西藏物资运送重要交通干道,途中会和许多土方车、大货车狭路相逢。与这类车会车易出现盲区,以及距离估算不准(货车转弯半径长,在弯道时车身会占满路面)极易放生剐蹭,严重的能把小车挤出主干道。特别是在剪子湾山、折多山、天路七十二拐的地方,上山和下山的时候,务必在进入弯道前,仔细观察:若有货车迎面驶来,不要进弯道,提前避让重型货车。

  

  每年的西藏雨季6-9月之间,地质疏松,容易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特别是巴塘至左贡,波密至林芝、然乌段,每年都出现塌方,路段受阻。初次进藏的司机,对此并不熟悉,很容易被堵在这里。

  

  山体的落石,其实同内地已经固化的山体不同,青藏高原的山就如同一个大沙包,随时会有落石从山间滚落,大的可能有车轮大,小的如同葡萄,如果被大的砸中可能会车毁人亡,被小的大众伤痕累累,玻璃破碎,总之都是非常危险,特别是雨天,落石大几率非常高。

  

  因此,这都是为何我们不建议第一次进藏的朋友自驾,也不建议单独前往的原因。旅行本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是危险能避则避,最好和有西藏旅游经验的老司机,一起出发进藏更加安全有保障。建议想要体验西藏自驾游的小伙伴们,选择正规的户外俱乐部,跟队自驾或者包车出行,从而提高安全系数。

  

  

  03

  自驾进藏需要注意的10件事

  

  01

  弯路上不超车,不占用对方的车道,白天按喇叭,晚上闪灯光。千万不要偷懒,把自驾西藏当成儿戏,规范操作车辆才是硬道理!

  02

  自驾去西藏,就不要想办法去省油,一定要带着挡下山,绝对不能空挡溜车。在弯道一定要减速而且要鸣号!

  03

  去西藏自驾,走土路的时候尽量慢,减少颠簸。

  04

  去西藏自驾游建议至少准备一个备胎,如果能装得下两个备胎当然最好。

  05

  绝对不要为抢时间晚上驾车,尤其是雨季。晚上视线受阻,西藏路况又复杂,所以就算耽误时间了也千万不要选择在晚上赶路。

  06

  不要开“斗气车”,自驾西藏路上开车尽量保持心平气和,能让则让,不要意气用事。

  07

  路上遇到朝拜、骑行的人,要提前鸣笛提示,尽量礼让,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08

  去西藏自驾游,一定要按照规定速度行驶,千万不要超速。西藏有严格的区间限速制度,稍不注意可能就会面临被罚款和扣分了,甚至吊销驾驶证。

  09

  路上遇到牛羊,最好停车等待牛羊通过后再起步,否则会摊上大事儿。自驾西藏因为撞伤(或撞死)牛羊而赔偿的例子数不胜数,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10

  最后提醒大家,去西藏自驾游,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不要仗着自己的驾驶经验就得意忘形,进藏路上危险如影随形,小心更小心才是对生命应有的尊重。

  来源 | 107个性车平台、318国道之旅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