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柔顺几天可以洗头发?没有那么多讲究,但洗发方式和护理是重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拉直软化头发几天后可以洗头 做柔顺几天可以洗头发?没有那么多讲究,但洗发方式和护理是重点

做柔顺几天可以洗头发?没有那么多讲究,但洗发方式和护理是重点

2024-07-04 05: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做柔顺几天可以洗头发?讲真,这个真没什么规定,想什么时候洗都可以。也许你担心,刚刚做完的柔顺,马上洗头会影响效果,那你就想多了。柔顺就是软化后的效果,没有进行拉直处理,头发什么时候洗效果都是一样的。

  

  很早前有一个说法,拉直发或者烫卷发后,最好间隔48小时再洗头发,因为烫完的头发内部结构还不稳定,频发洗发会影响拉直或烫卷的效果。其实这种说法是毫无道理的,洗发并不会影响已经烫好的发型,所以不存在烫发后几天洗头的说法,你想什么时候洗头,都可以。不放心的话,你就48小时候再洗,最起码可以起到心理安慰。

  

  但有一点大家必须了解,那就是柔顺只是离子烫的半成品,只进行了软化,没有用电夹板进行塑形,头发的内部的结构处在自由的状态,如果没有做定型的话,稳定性更差,可能会因为扎头发、编头发、电卷棒做了一次性的卷发等, 而导致头发变形。如果只做了软化柔顺,没有拉直,也没有进行定型,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如果做了定型,就不用担心其他问题了,下面给大家讲一下,做柔顺的那些事,以及柔顺后头发的洗发方式和保养方法。

  

只软化,没拉直,也没有做定型

  这种情况,就是只做了软化,没有进行拉直处理,也没有做定型。这种方法的后遗症非常多,前面说过,没有拉直没有定型,头发内部结构非常不稳定,柔顺的效果持久性也会打折扣,甚至出现不可预料的各种变形。

  

  软化是切断头发中二硫键的过程,二硫键是控制头发形状的,软化后大约有45%的二硫键处于断开状态,头发的支撑力减弱。这时如果卷杠加热,头发就会变卷,如果用电夹板拉直,头发就会变得笔直。在定型剂的作用下,切断的二硫键会被重新组合,头发就恢复弹性和韧性,定型后的头发毛鳞片也闭合得更好,光泽度更好。

  只做软化,没有拉直,没有定型的头发,对于健康粗硬弹性较大的发质来说,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细软或者受损发质就不好说了,很有可能出现各种令你意想不到的尴尬。

  

  软化后的头发,没有拉直但做了定型,结果就完全不同了。无论是健康发质还是细软受损发质,都不会轻易变形,因为定型剂会把软化切断的二硫键重新组合。

  

柔顺后的头发如何洗发和保养?

  做完柔顺后,如果你的头发状态很好,健康有光泽,就按照正常的洗发方式就可以了。如果头发干枯毛躁,缺乏光泽度,容易打结缠绕,就需要加强保养护理了。下面介绍一下做完柔顺头发的洗发和保养方法。

  1、受损发质的洗发方法

  柔顺就是软化,软化控制不好是很伤头发的。如果头发已经受损,洗发的时候就要注意了,建议选择不含硅油,单洗单护的洗护产品。

  

  洗发前,先把护发素涂抹到发梢或者受损的部位,搓揉均匀后,用宽齿梳把头发疏通梳顺,用温水冲洗干净。再进行正常的洗发,洗发后再使用一次护发素,这样洗出来的头发光泽度很好,也不容易打结缠绕。

  2、受损发质的保养护理

  头发受损,自己是无法恢复的,但可通过发膜焗油产品,进行保养护理,把营养成分导入到头发中,头发才会慢慢恢复顺滑度和光泽度了。

  

  每周至少要做一次发膜焗油,因为头发受损后,会形成很多空洞,养分流失快,水分蒸发快,就会出现干燥的现象。做完发膜后,养分进入头发中,但也会随着洗发而逐渐流失,只有坚持做发膜,头发中的养分才能保持一个饱和状态,头发的质量才会越来越好。

  因为柔顺只做了软化,头发的状态有很多未知数,所以一定要注意洗发的方式和保养频率,只有这样才能让头发保持顺滑和光泽感。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头发中的养分流失干净,又会变回护理前的干枯状态的。

  以上就是关于做完柔顺几天洗发,以及日常保养护理的一下方法和建议。最后我就这个问题,再次总结一下:做完柔顺后如果发质健康随时都可以洗头发,如果发质干枯受损严重,建议48小时候再洗发,在此期间最好不要扎头发编头发,更不能用吹风机吹卷或电卷棒做卷发。洗发的时候,先用护发素滋润一下,再按照正常洗发方法洗发即可。最好每周做一次发膜护理,补充养分,头发才更柔顺。

  

本文由成铭聊时尚原创,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希望我专业的解读和独特的见解能帮到大家,更多话题可在下面评论区继续交流或吐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