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护理应知应会/核心制度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抢救车药品配置及抢救流程 三甲护理应知应会/核心制度篇

三甲护理应知应会/核心制度篇

#三甲护理应知应会/核心制度篇|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腕带识别制度

护理部有护理安全管理组织,将腕带管理纳入全院护理质量的风险管理范畴,确实做好患者身份识别的监控工作。 

打印腕带标识上记载患者的信息的内容清晰、准确、项目规范,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入院时间、住院号等。“腕带”佩戴准确无误。

确保“腕带”标识准确无误。“腕带”项目内容填写完毕后,需由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给患者佩戴。

各病区常规使用腕带,特别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新生儿、病危患者、不能自主表达的患者、≤5岁的儿童、产房刚出生婴儿、手术患者)使用腕带标识,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识别患者标志,保障病人住院安全。

手术患者使用蓝色“腕带”,病房护士手写完善腕带信息,即手术前一日开始使用,手术后一般病人回病房麻醉清醒后,由病房护士核对取下。

新生儿、产房刚出生婴儿使用粉红色“腕带”(长17cm),由产房、新生儿科护士手写完善腕带信息,并双人或与家属核对后佩戴腕带。

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氏患者,需在腕带上注明无名氏+就诊卡号或编号、科别、性别作为身份识别信息。

急诊留观、急诊抢救室患者使用粉色“腕带”(长25cm),急诊护士手写完善腕带信息,如病情变化需急诊手术,加佩带蓝色手术“腕带”。

护士为患者佩戴腕带时,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佩戴腕带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严格按操作流程,腕带佩戴松紧度插入1指为宜,做好患者腕部皮肤的保护,确保佩戴部位皮肤完整及手部血运良好,避免擦伤,若有腕带损坏、字迹模糊或脱落需及时更换。

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腕带”信息一致。

“腕带”原则上佩带在病人“左手”。手术病人按手术部位左右佩带“左手、右手”。

腕带扣常规使用白色扣,通过增加特殊颜色的腕带扣以方便识别特殊患者予以警示,统一规定药物过敏患者加红色扣,接触隔离患者加蓝色扣,飞沫隔离患者加粉色扣,空气隔离患者加黄色扣。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医务人员在执行各项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住院号、腕带等两种以上方式确认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标识。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身份时,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作为唯一识别方式,仍需口语化查对。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

3.对就诊患者身份施行唯一标识,门诊就诊身份标识统一使用姓名+医保卡编号或身份证号码管理。住院就诊患者的身份标识统一使用姓名+住院号管理。

4.住院患者、急诊留观、急诊抢救室患者均使用腕带管理。

5.进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及诊疗活动时严格落实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对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病重、病危者,应询问陪同人员;无陪同人员使用腕带加床头卡或申请单识别患者身份

6.患者转科交接时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尤其是产妇、新生儿、儿童、无名氏、手术、重症监护、急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及(或)镇静期间患者的交接需双方双人核对交接清楚,并双签在交接本上。

分级护理制度

依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四个级别。

分级方法

2.1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2.2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

2.3将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进行评定,确定患者护理分级。

2.4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医护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分级依据及要求

3.1特级护理:

3.1.1.1依  据:

3.1.1.2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3.1.1.3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1.1.4各种复杂或者重大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3.1.2护理要求:

3.1.2.1安置患者于ICU或术后监护室,24小时专人护理,班班交接;建立护理记录单,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规范记录。

3.1.2.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观察、了解患者反应。

3.1.2.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记录出、入量。

3.1.2.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预防压力性损伤护理、预防静脉血栓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3.1.2.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3.1.2.6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适当的心理指导及康复指导。

3.1.2.7实施床旁交接班。

3.2一级护理:

3.2.1依  据:

3.2.1.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3.2.1.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2.1.3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2.1.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3.2.2护理要求:

3.2.2.2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2.2.3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2.2.4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3.2.2.5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预防压力性损伤护理、预防静脉血栓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3.2.2.6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3二级护理:

3.3.1依 据:

3.3.1.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3.1.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3.1.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3.3.2护理要求:

3.3.2.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3.2.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3.2.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3.3.2.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3.3.2.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4三级护理:

3.4.1依  据:

3.4.1.1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3.4.2护理要求:

3.4.2.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4.2.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4.2.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3.4.2.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4.实施要求:

4.1临床医生、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自理能力等级共同确定患者护理级别,制定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护理服务。

4.2护士长应根据患者护理分级安排相应能力的护士。

4.3患者各护理级别应有统一明确标识。

抢救工作制度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对危重患者需抢救者,应立即通知相关医生进行紧急抢救。在医生未到场前,护士应立即予以急救处理: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等(注:静脉通路尽量建立在右上肢)。

根据病情将患者移入抢救室或安置在监护室,并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危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填写要求认真、及时、准确,时间精确到分钟。

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须处于应急状态。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

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保留安瓿以备事后查对。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来不及记录的于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

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抢救车管理制度

1、抢救车管理必须做到五定:定数量、定品种、定期检查维修、定时消毒、定点放置;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

2、抢救车、抢救物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于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动更换位置。各班人员要熟悉抢救车备用的物品、药品、仪器放置位置,能够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3、抢救车规范化设计

(1)绘制平面图:护理部根据抢救车结构绘制抢救药/物品平面图,统一放置在抢救车上,便于清点药/物品;各科按照护理部统一设计、印制下发的平面图放置药/物品。 

(2)统一摆药顺序:全院统一规范抢救药品的安瓿按照失效时间的先后遵循左进右出的原则摆放,以便及早使用近效期药品,同时培养护士的思维定式,以防用药时不熟悉情况而延误抢救时机。

(3)统一设立标识系统:根据医务科、护理部要求保持核定药品基数,使用药剂科统一贴纸制作药品名称、剂量的标签;药名、规格、剂量不一致,不允许放置于同一药盒内。

(4)实行药品及物品失效期预警制度:设置抢救车药品效期检查表,标明抢救车内所有药品的名称、基数、生产批号、失效日期。护士在检查药品时如发现3月内过期的药品,即在药品瓶颈上方贴红色标识。同时用“*”在抢救车药品效期检查表相应位置用红笔标示,以便使用时第一时间提醒护士取用或提早调换;检查抢救车一次性物品时同样使用此方法。

(5)封车管理制度:全院(除各ICU)抢救车采用一次性锁扣进行封闭管理;一次性锁扣上用记号笔标明封车时间并签名。每班检查抢救车封闭情况,一次性锁扣处于完好状态,并记录签全名。④抢救车封存周期不得超过1月。每月1号必须开封、清点、检查车内药品、物品数量、有效期及完好状态后再封闭。⑤抢救车一旦开启锁扣损毁,应由专人重新清点、补充抢救物品、药品后再封闭。

4、抢救药品使用时,应记录于《抢救车交接登记本》的抢救记录单(口头医嘱执行)上,并保留空安瓿以备查对。

5、交接与药品补充流程: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交接双方。当班护士及时清理消毒,补充完善后与分管抢救车的护士共同清点、核对无误后,在抢救车记录本及锁扣上两人签名,并填写封车时间,重新封车。

6、若锁扣完好,则检查外部物品,如:抢救车车轮活动情况、简易呼吸器、电动吸痰器、氧气瓶压力、除颤仪、手电简等是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简易呼吸器统一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除颤仪每日质检每月充电一次。

7、建立护士长监督制:护士长每周检查1 次抢救车并签名,每月负责科室急救知识培训,并及时通报结果。

8、抢救车药/物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