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中为何有很多外来词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抠搜滴什么意思 东北话中为何有很多外来词汇

东北话中为何有很多外来词汇

2024-06-23 06: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我们的东北地区,有一个很有趣的、而且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那就是:东北话的许多词汇,源自于日语和俄语。

举一些例子。例如,东北话中的“抠搜抠搜”,意思是指不大方、偷偷摸摸,这个词在日语里面,是こそこそ,读kosokoso,语音和东北方言相同,意思也一样,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小气吝啬的意思。

又例如,东北话中的表示下水井盖的“马葫芦”一词,来自日语“マンホール”,读作(manhuru)。

还有,东北话中表示燃气、煤气的“嘎斯”,也是来自日语“ガス”,读作(gasu)。

然而其实,日语的ガス,也是外来语,是英语单词gas的音译,所以这个演化逻辑是:英语单词Gas→日语ガス(gasu)→东北话嘎斯。

同理,东北话的“嘎吱罐”,也是源自日语,是煤气罐的意思。

再如,东北话中表示某种糕点、点心之类的食物,有些地方用“咖细”一词,譬如,说“买了一包咖细”,“这是西洋咖细”等等。“咖细”读kǎxi,这个词,来自于日语词汇“菓子(かし)”读作(kashi),意思是点心、糕点、糖果。

还有,红遍中国大江南北的东北话“杠杠滴”,则是来自日语中“がんがん(gangan)”,发音和意思都一样,都是“当当”、“锵锵”的意思,是通过拟声词,来表示“很厉害”的意思。

还有,大连话中有“晚霞子”一词,指“衬衫”。这个词,来自于日语“ワイシャツ”,读作(waisyatsu),日语中“白衬衫”的意思,语音和意思,和大连方言,完全一样。

然而有趣的是,日语中的ワイシャツ(waisyatsu)其实也是外来语,它来自于英语单词White Shirt。

这个演化逻辑是这样的:英语单词White Shirt→ワイシャツ(waisyatsu)→大连话晚霞子。

还有,更令人惊讶的是,东北话中的 “瞎掰”,也是来自日语。瞎掰,就是日语中的“喋る(しゃべる)”和日文汉字“喋” 这两个词分别读作(syaberu)和(syabe),东北人取日语音译,把日语syabe读作“瞎掰”。

还有东北话的“无可无可”,对应的日语单词,是“浮き浮き(うきうき)”,意思是说特别满意,满意到不知道要怎么表达。

还有东北话中的“挖弄”一词,也是日语,例如说“挖弄个差使”,这里的“挖弄”意思是拉拢、贿赂。这个词在日语里,就是“賄賂(わいろ)”,读作(wairo),也就是东北话的“挖弄”。

还有,东北人叫“裂巴”,源自于俄语,是俄式面包的意思。

东北人叫“马神”的,也是源自于俄语,是机器的意思。

还有,东北人叫“喂的箩”的,也是源自于俄语,是水桶的意思。

还有东北话的“巴篱子”,也是俄语,原意是警察,后来讹传成监狱的意思。

最后一个,东北话的“嘎哒板”,源自于日语,是拖鞋的意思,原意是木屐。

那么,为什么东北话里,有那么多的词汇,源自于日语和俄语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那是因为在清末民国,俄国和日本都有殖民东北的历史,大量的俄国人、日本人曾经在东北生活,和当地的汉人杂居,时间久了,语言就发生了混合现象。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