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抗美援朝的反思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

2023-03-17 07: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50年10月8日,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毅然决然地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果敢承担起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历史使命。

1950年10月19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驻军朝鲜后的第一仗。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例

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夺取西侧597.9高地。担任主攻的第6连连续发起5次冲锋,均被敌人一个中心火力点所阻。第6连又组织3个小组爆破,但均未成功。随2营副参谋长到达该连的黄继光此时挺身而出,请求炸掉这个火力点。

他带领第6连通信员吴三羊、肖登良向这个火力点匍匐前进。当前进到距离火力点三、四十米时,吴三羊牺牲,肖登良身负重伤,黄继光也多处负伤,但仍然忍受着剧烈疼痛,冒着敌人机枪的疯狂射击,拖着受伤的身体继续前进,在抵近敌人火力点后,黄继光连投几枚手雷,但未能将敌人火力点全部炸毁,部队再次发起冲锋时,美军火力点内残存的机枪又吼叫起来,向志愿军冲锋部队疯狂扫射,部队攻击再次受阻。这时他身边已无弹药,为了保证任务完成,他艰难地爬到地堡射孔,毅然跃身而起,用自己的胸膛堵住美军正在喷射的枪口,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冲锋扫清障碍,壮烈牺牲。

1952年9月29日,官岱里反击战打响,伍先华所在班负责爆破任务。伍先华带着班里的战士连续实施爆破,炸掉敌人多个地堡。就在志愿军正面攻击部队发起冲锋时,却被半截坑道里的敌人重机枪压在半山腰不能前进,前去爆破的两名战士相继倒下,紧要关头,伍先华抱起10公斤重的炸药包,翻身冲向火网,冒着敌人的炮火爬到敌人火力点附近,拉燃导火线,毅然跳进敌人坑道内,在震天的爆炸声中,伍先华与坑道里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他用25岁的年轻生命,为主攻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

1951年3月,邱少云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部队开赴前线途中,他冒着美军飞机的扫射轰炸,从燃烧的居民房屋里救出1名朝鲜儿童。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部队接受了一件光荣又艰巨的任务:在平康、金化之间的“391”高地上,消灭李伪匪军,将战线向南推进。

10月11日傍晚,全副武装的三营指战员集结在蔓山区,随着师长的一声令下,潜伏部队像离弦的箭一样,直朝着敌人的前沿阵地射去。

战士们经过了20km的行程,终于到达了预定潜伏区。邱少云潜伏在391高地东边距山脚只有60m的一条杂草丛的土坎边。他们用草布满全身,以免被敌军发现,不管天气多炎热,也不管草丛中的蚊虫叮咬,也绞丝不动,生怕引起敌军的怀疑,尽管如此,后来在敌军进行实地勘察时,志愿军还是不小心被敌军发现了。

不久,山上的敌人向草丛中扔了两发指示目标的烟幕弹,浓烟刚起,敌人就乱扔燃烧弹。潜伏地区立刻燃起几处大火,野草噼噼啪啪地燃烧起来,火越烧越大。这时,敌机又扔下了燃烧弹,有一颗落在离邱少云2m远的地方,四散飞迸着的汽油燃烧液,溅在邱少云的腿上。

转眼间,他腿上的伪装烧着了,火苗腾腾地往上冒,很快地变成了一团烈火把他包了起来。邱少云的身后是一条水沟,他只要后退几步,在泥水里打几个滚,身上的火就灭了。可是,只要他一动,敌人就会发觉。

这时候,靠近邱少云的小李、小张和老王紧张起来。他们三人望着全身被烧着的邱少云,心里十分难受。烈火烧在邱少云的身上,就像烧在他们的心里。他们真想扑过去,帮助战友把火扑灭呀。但是,他们克制住了极度的痛苦,没有那样做。

因为敌人正从望远镜里观察着这片燃烧的土地,只要有丝毫的动静,敌人就会发现。这样,不仅救不了邱少云,潜伏计划也要落空,更多的战士的生命就要受到威胁。

这时候,烈火从腿上已经烧到了邱少云的头上。他忍受着烈火烧身的难以想象的痛苦,立即把手中的爆破筒递给了身旁的小李。

10分钟过去了,邱少云还是一动不动地伏在那里,两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像一块优质的金钢-样任火冶炼,像一块千斤巨石紧贴地面,严格地遵守着革命纪律,直到牺牲的最后一秒钟,他都没有发出一丝响动。

抗美援朝7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从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到“小山头上打大仗”的上甘岭战役,热血铺陈奋斗底色,青春熔铸家国情怀。“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保家卫国的功臣。向英雄致敬!

总有一些不平凡的事件,标注着一个国家的记忆,熔铸于一个民族的精神。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和中国人民,打造出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时评

“抗美援朝”70周年

0 1

从战斗到奋斗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最好传承

光明网

碧血丹心爱国情,舍我其谁报国志。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月19日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他强调,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于历史、着眼于未来,充满着豪情与斗志,见证着情怀与担当,给人以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奋进力量。铿锵有力的话语,深刻警示着我们在和平环境下始终要葆有充沛顽强的奋斗精神。  

“打得一拳开”,才会“免得百拳来”。建国之初,朝鲜内战爆发。侵朝美军直逼鸭绿江,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虽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急任务,但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反复权衡,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马克思曾说,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彼时,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国力对比极不对称,消极心态成为当时普遍的应激反应。但历史无数次证明,只有应战、敢战、善战方能止战。松骨峰每一寸都必争的惨烈阻击,长津湖冰雪中被冻僵的年轻战士保持冲锋的姿态、上甘岭被炸弹翻过无数次的焦土……战斗意味着无比的艰辛,但离开战斗就难言成功。经过两年的相持,交战双方于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最终取得伟大胜利。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美国叫嚷着要使用原子弹的极限施压之下,在西方世界强大的工业体系背景之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艰难,打响了正义之战,也付出了巨大牺牲。革命先辈们的付出与奉献,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战争不仅仅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放在历史的时光轴去定论,这一场伟大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更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一个人要有精气神,一个国家亦是如此。实践充分证明,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蕴藏着无穷伟力,值得我们传承。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大到贸易小到芯片,没有硝烟的战斗依然无处不在。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但不能因为承平日久而缺乏战斗意志、消磨奋斗激情。我们始终要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扬战斗的精神,坚定奋斗的意志,为取得下一个胜利而时刻准备着。  

没有一蹴而就的伟业,更没有一马平川的坦途。就这个宏观语境而言,从战斗到奋斗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最好传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涉险滩、夺隘口、闯出一条条新路已是常态。从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寻找给养,砥砺骨子里的战斗勇气和奋斗激情,我们必能走好走稳民族复兴这关键一程。

0 2

从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环球网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9日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70年前,面对美国为首的17国联合国军,中国决定出兵相助。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展现出中国人民不可轻侮的民族意志。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等一批批爱国将领和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肝胆相照、精忠报国,与敌人顽强抵抗,殊死搏斗。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无数抗美援朝作战的革命战士浴血奋斗、同仇敌忾,赢取战争的最终胜利。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回顾70年前抗美援朝那段硝烟弥漫、殊死战斗的峥嵘岁月,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更是一首豪情万丈的精神赞歌。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延安精神,再到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华民族的崛起发展历程,总会闪耀着无数英雄先烈的光辉事迹,构筑起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精神高地,在中华大地上留下彪炳史册的壮烈事迹。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隆重纪念抗美援朝作战70周年,到举办“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就是要以史为鉴、以史鉴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始终自强不息、从未气馁的珍贵历史文化养料。在弘扬包括抗美援朝精神在内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下,中国人民历经磨难而不屈,中华民族历经考验而不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意蔓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浪潮不时涌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面对未来,我们该往何处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学习宣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自己走过的路,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部分,更是世界正义进步事业的一部分。唯有认真学习,才能把未来的路看得深,把得准。

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今天我们认真学习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财富,汇聚起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抓住机遇、奋发进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不懈奋斗,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0 3

永远铭记那场伟大的胜利

新华网

时光流转,鉴往知来。岁月无声,英雄无悔。

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写下了辉煌一页,铸就了不朽丰碑。在战争中浴血奋战、英勇无畏的英雄们,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后人将永远传颂。

70年后,我们隆重纪念那场正义之战,在铭记伟大胜利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正在举办的“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用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以及大量视频、实物场景等,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生动反映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重点展示志愿军将士的英雄气概和不畏强敌、制胜强敌的精神优势,展现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爱国情怀,彰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成就伟大梦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旗帜,革命英雄主义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缅怀英雄们的赤子丹心,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我们必将凝聚起奋进复兴之路的磅礴伟力,把祖国保护得更加安全,建设得更加美好。

0 4

天府网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历久弥新

作者:张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前,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70年后,2020年10月19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展览时强调,要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10月20日 央视新闻)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年来,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穿透历史时空,如一座丰碑矗立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抗美援朝精神,全民族对抗美援朝精神的世代相传,在新时代建设中,弥足珍贵,也在新时代建设中,历久弥新。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之所以称之为伟大,源于抗美援朝精神所蕴涵的革命英雄精神、革命乐观精神、革命忠诚精神。这些精神,既在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勇毅行动中,也在杨根思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的壮烈赴义中,还在为了维持隐蔽阵地牺牲在雄雄烈火中的邱少云……这些伟大精神,在每一个志愿军战士身上生动体现出来,一个个体,汇聚起来,凝聚起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仍然被广泛传承。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不仅是瞻仰一件件烈士遗物,更重要的是在遗物、文物中看懂和领会到抗美援朝精神的宝贵。抗美援朝虽已70周年,但其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仍有强大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特别引用了杨根思英雄的“三个不相信”,“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是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是战胜一切困难险阻的巨大精神支柱。

新时代,我们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既面临着不可多得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战胜困难、挑战,是需要强大精神力量的。从原来的“钢少气多”,到新时代的“钢多气更多,骨头要更硬”,精神力量的作用,在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能够历久弥新,全在于我们能够在新时代,在新的历史任务中,凝聚一切共识,弘扬包括抗美援朝精神在内的一切优秀传统精神,传承和丰富着一个个鲜活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伟大精神,但一脉相承的是爱国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主义在内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在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中熠熠生辉,在新时代成为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从抗美援朝精神到98抗洪精神,从航空航天精神再到抗疫精神。变化的是历史重任,不变的是火一样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担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多些“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主动,多些三个不相信的主动应对,多些精气神的巨大支撑,在强大综合国力的鼎力支持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会早日实现。(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0 5

天府网评:唱响英雄赞歌,让抗美援朝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林伟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19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唱响“舍生忘死保和平”的英雄赞歌,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不仅打出了国威军威,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尊严与建设发展的时空,更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0年后,松骨峰、长津湖、清川江、上甘岭……这些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山岭河湖,仍然寄托着遥远而清晰的英雄记忆。举办主题展览,就是要全面回顾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生动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集中展现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充分彰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激励新时代的追梦人奋力投身新时代强国强军的伟大事业。

“烽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70年的时光里,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维护正义、反对强权所建立的不朽历史功勋,没有忘记谱写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创造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的志愿军将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最好纪念,就是要深入学习宣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全民族力量,万众一心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不懈奋斗,谱写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70年的时光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时空,始终放射着璀璨的光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的精神力量。贫弱就会受欺,落后就要挨打。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最好行动,就是把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完成好我们手中的每一项工作和任务,让中国风采更壮丽、中国力量更磅礴、中国明天更美好。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70年的时光里,时间的刻度,清晰记录着伟大祖国的沧桑巨变,标注着抗美援朝伟大胜利和抗美援朝精神永载史册,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0 6

天府网评: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作者:安子州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他强调,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中朝边界,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

继承和弘扬不畏强敌、制胜强敌的英雄主义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是因为英雄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坚不可摧的民族脊梁。用身体挡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战斗到只剩一人一枪仍然坚守阵地、最后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长津湖畔,一整连官兵以战斗姿势受冻牺牲,成为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们不愧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是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不愧是“最可爱的人”。

继承和弘扬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最激昂的主旋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爱国主义转化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从党中央正义担当、决策出兵中,人们看到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无畏气概;从广大群众争相入伍、支援前线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气节;从志愿军横刀立马、向死而生的胆气中,人们看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铁血丹心。中国人民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显示了中国精神震撼人心的硬核力量,爱国主义情感让人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

继承和弘扬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高扬着国际主义精神的正义之战,其鲜明告诉世界,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中国人民不好战,但绝不怯战。如果没有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就没有此后新中国70年的和平,也没有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出现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我们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不是为了延续对抗,而是要以发展的思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历史、观察现实、思考未来,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从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只要我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End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本文由资料整理整合,内容来源文中已经做了标志。出于学生学习与同行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权,请联系处理,谢谢!发布文章只是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