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病】抗髓鞘相关糖蛋白抗体的检测及相关周围神经病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抗Beta2GP1抗体IgM 【神经肌肉病】抗髓鞘相关糖蛋白抗体的检测及相关周围神经病研究

【神经肌肉病】抗髓鞘相关糖蛋白抗体的检测及相关周围神经病研究

2023-06-22 18: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5例)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例)共收治6例IgM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相关周围神经病患者。入组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1)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电生理改变;(2)血/尿免疫固定电泳或血/尿轻链明确IgM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存在;(3)均行详细体检、病史询问以及实验室全面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包括酒精、药物、代谢、感染、中毒等病因。所有病例均否认阳性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

二、研究方法

1.临床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基线评价,包括全身体检、神经科体检、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尿免疫固定电泳、血清游离轻链、抗神经节苷酯抗体(GM1、GQ1b、GD1b IgG+IgM)、腰椎穿刺、骨穿刺、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活检)、胸腹盆CT、骨骼X线等。

2.肌电图检测: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肌电图检测。神经传导测定神经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测定电生理参数包括感觉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波幅、运动末端潜伏期以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针极肌电图检测。

3.抗MAG-IgM检测:

6例患者均行抗MAG-IgM检测。应用猴腓肠神经/MAG试剂盒(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有限公司,德国)检测MAG-IgM。猴腓肠神经新鲜分离后,液氮冷冻、切片,贴于经化学活化的基质载片上,作为腓肠神经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IFA)检测的基质。细胞IIFA则以稳定共转染人类MAG亚型1前体肽段和半乳糖基木糖基蛋白-3-β-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1(galactosylgalactosylxylosyl protein 3-beta-glucuronosyl transferase 1)的HEK293细胞作为检测基质,野生型HEK293细胞作为阴性对照基质。IIFA具体操作步骤参照说明书。对2例患者行ELISA法测MAG抗体滴度。

一、研究对象

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5例)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例)共收治6例IgM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相关周围神经病患者。入组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1)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电生理改变;(2)血/尿免疫固定电泳或血/尿轻链明确IgM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存在;(3)均行详细体检、病史询问以及实验室全面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包括酒精、药物、代谢、感染、中毒等病因。所有病例均否认阳性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

二、研究方法

1.临床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基线评价,包括全身体检、神经科体检、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尿免疫固定电泳、血清游离轻链、抗神经节苷酯抗体(GM1、GQ1b、GD1b IgG+IgM)、腰椎穿刺、骨穿刺、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活检)、胸腹盆CT、骨骼X线等。

2.肌电图检测: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肌电图检测。神经传导测定神经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测定电生理参数包括感觉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波幅、运动末端潜伏期以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针极肌电图检测。

3.抗MAG-IgM检测:

6例患者均行抗MAG-IgM检测。应用猴腓肠神经/MAG试剂盒(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有限公司,德国)检测MAG-IgM。猴腓肠神经新鲜分离后,液氮冷冻、切片,贴于经化学活化的基质载片上,作为腓肠神经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IFA)检测的基质。细胞IIFA则以稳定共转染人类MAG亚型1前体肽段和半乳糖基木糖基蛋白-3-β-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1(galactosylgalactosylxylosyl protein 3-beta-glucuronosyl transferase 1)的HEK293细胞作为检测基质,野生型HEK293细胞作为阴性对照基质。IIFA具体操作步骤参照说明书。对2例患者行ELISA法测MAG抗体滴度。

结果

一、临床特点及部分检测结果

6例患者临床特点见表1,部分检测结果见表2。

二、MAG抗体检测结果

本组6例患者以猴腓肠神经作为基质以及转染细胞作为基质进行IIFA检测MAG-IgM,结果均为阳性(图1)。

图1 血清抗髓鞘相关糖蛋白抗体(IgM)检测结果。A:间接免疫荧光法,基于组织的检测(TBA,猴腓肠神经组织):阴性对照。B:患者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TBA):荧光主要分布于周围神经的髓鞘部分,围绕轴索,呈甜甜圈样分布。C:患者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转染细胞):阳性样本 × 100

Figure 1 Serum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for anti-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 antibody from patient and control

三、治疗与转归

6例患者的治疗和转归详见表3。

四、部分患者病历摘要

例1,男性,56岁,以"肢体麻木4年"为主诉入院。4年前出现双侧手足远端麻木,伴蚁走感,无疼痛、肢体无力,日常生活不受限,麻木范围逐渐缓慢向近端扩大,并出现足底踩棉花感,行走不稳。入院体检:四肢肌力Ⅴ级,膝腱、跟腱反射减弱,四肢远端针刺觉、音叉振动觉减退。辅助检查:多次查血免疫球蛋白:IgM 3.82~7.22 g/L(正常值:0.4~2.3 g/L),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单克隆IgM κ阳性;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1.7~3.30 g/L,骨髓涂片:成熟浆细胞1%。腰椎穿刺:脑脊液蛋白0.85 g/L,常规、细胞学未见异常;血及脑脊液抗神经节苷酯抗体(GM1、GQ1b、GD1b IgG+IgM)阴性。MAG抗体滴度206 430 BU(正常值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